遇见越南丨跨越千年 文明互鉴
近年来,中越两国青年人文交流不断深入,不仅有语言学习和留学,更有在文学、艺术、高科技等更广阔领域的合作。中越两国青年正以自己的方式书写中越文明互鉴的新篇章。杨德心 越南青年教师:现在我也是一名汉语老师,把越南和中国的优秀传统传播给更多人知道。武明英 越南青年舞蹈演员:中越友谊越来越紧密。青年的留学...
翁彦俊:瓷越千年,景德镇陶瓷与东西文明互鉴
景德镇陶瓷何以跨越千年?这得益于景德镇陶瓷文化中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的突出特性。从汉唐时期的陶瓷集镇、两宋时期的陶瓷市镇,到宋末至元的陶业都会、明清时期的瓷国高峰,景德镇连续千年未曾中断;并且集天下名窑之大成,兼收官窑、哥窑、汝窑、定窑、钧窑等南北各著名窑口技艺之所长,为中华文明图谱勾勒出精彩一笔...
“博”览千年|跨越千山万水:中外博物馆交流互鉴体验文明感召
中国,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千年古都北京,故宫文华殿内,“紫禁城与凡尔赛宫”特展,来自故宫博物院、凡尔赛宫等机构的约200件文物,展现17、18世纪两国间“彼此尊重、相互欣赏,彼此借鉴、相互学习”的文化交流史。“万里之遥,不以为远。文明之光,相互映照。”——展览前言中有这样16个字。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
古蜀文明与印加文明交相辉映,中秘友谊如何跨越千年?_秘鲁_中国...
近日,"太阳之光:古蜀与印加文明互鉴展"在秘鲁印加博物馆揭幕,这场展览不仅展示了两大古老文明的辉煌,也再次将中国与秘鲁之间的深厚友谊推向了新的高潮。这一盛事背后,是两国之间跨越千年的文化交流与互动,以及一段段令人动容的历史故事。 追溯至16世纪,辣椒作为南美洲安第斯山地区的原生作物,经由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
跨越时光长河的文明对话
中国和柬埔寨同属亚洲文明古国,两国自古保持着旺盛的文化交流需求和动力。不论重译《真腊风土记》,还是在柬埔寨担任“文物医生”,都是以尊重彼此文明为前提,以发扬彼此文化为目的,通过一字一词的翻译、一瓦一瓷的发掘,助力构建中柬文明互鉴的壮丽愿景,推动中柬民间交往绵延不绝。(作者为北京外国语大学柬埔寨研究...
一场跨越千年的文明之旅,昭示文明互鉴的无限可能|黄河时评
此次活动不仅是对古典学研究的推动,更是全球文明交流的生动实践,昭示着文明互鉴的无限可能。这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学术盛会,更是一场跨越千年的文明之旅。学者们通过参观山东博物馆、探访孔府和孔庙、参与学术沙龙,走进历史深处、对话未来思想,从物质遗存到思想精髓,多层次地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共同探寻文明的...
跨越千年的文明记忆
他表示,习近平主席不久前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对于促进希中两国和全球文明的交流互鉴意义重大。承载厚重历史记忆 在雅典大学礼堂不远处,便是希腊最著名的景点——雅典卫城。在希腊语中,卫城的含义是“城市制高点”。山脚下,一座现代化博物馆——雅典卫城博物馆,承载了古希腊文明的厚重记忆,诉说着数千年的沧桑变幻。...
通古今之变 促文明互鉴
一代代人创造的文化累积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性格,重读古典是一场回溯。回溯文明脉络、促进文明互鉴、推动文明发展,我们期待着古典学以兼收并蓄的宏大格局,开启人类美好生活的新局面。(作者:贺方婴,为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古典学研究分会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古典学研究室负责人)来源:...
文明对话穿越时空 - 故宫博物院
1月,聚焦中国、伊朗和沙特的三大文物展览同期在午门3个展厅展出,古老文明的瑰宝跨越山海,共赴一场历经千年的文明之约。置身于浩瀚的文明海洋,历史在此重新相遇,现实在此对话交融,谱写不同文明互学互鉴、共同发展的绚丽华章。 声色形意,丝路长卷 此次三大展览各具特色,经由“历史之遇”展串联,连缀起丝绸之路上重要文...
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凝聚全球合作共识
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多种宗教。不同历史和国情,不同民族和习俗,孕育了不同文明,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面对个别势力炮制“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等论调,中国强调尊重文明多样性,倡导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推动各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
以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中国文明网
中国深刻把握时代大势,担大义、行大道,倡导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强调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为破解人类文明发展困境、促进世界文明共存共荣提供了更多选择。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共同繁荣注入持久动力,为和平发展带来更多...
文物里的文明互鉴:鎏金铜蚕与“黑石号”沉船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通过一件件精美的文物,讲述文明交流互鉴的故事,呼吁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环球资讯广播推出系列报道《听习近平讲述文物里的文明互鉴》。本期为您介绍:跨越千年的丝路印记——...
跨越时光长河的文明对话
如果说周达观的记述展现了中柬文明互鉴的古代图景,那么,中国当代考古工作者扎根吴哥古迹群近30年,从修复周萨神庙、茶胶寺,到进行中的王宫遗址修复项目,正在续写《真腊风土记》的当代故事。随着中国援助柬埔寨吴哥古迹保护修复工作持续铺开,一大批新的考古证据问世,帮助我们校订了《真腊风土记》研究的既有成果。...
文明互鉴正当时!《遇鉴文明》(第二季)开播!
节目以文化为桥梁,创新运用AR技术,将那些承载着璀璨文明价值的“互鉴之物”生动呈现。每期节目开篇,一颗虚拟的水滴化身为探索的钥匙,每一次轻盈地落下,都仿佛解锁了一扇通往历史深处的大门,引领我们见证跨越时空的“互鉴之物”,开启文明间的精彩对话。 精彩秀演:艺术舞台盛放 在《遇鉴文明》的舞台上,引入了...
学习语|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研讨会近日在京举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也是催人奋进的目标愿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多次强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今天,党建网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部分相关重要论述,邀您一起学习领会。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 要通过...
东西问丨王铭:博物馆如何“讲述”中外文明互鉴故事?
博物馆中不计其数的馆藏文物,串联起了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茶船古道等,“讲述”着中国广袤大地与世界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密切连接,更展现了博物馆“讲述”文明互鉴的独特魅力。中外博物馆联合策展讲述当代文明交往故事 博物馆是展览交流的国际平台,是文明互鉴的对话场馆。长久以来,跨越国界的...
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谱写新篇章
法国画家娜塔莉·米耶尔的绘画具有东方美学特色,马格里布陶瓷的抽象图案、中国的植物山水等元素被巧妙融进画作。她在研讨会结束后对记者表示:“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给艺术家带来源源不断的灵感,从古至今都是如此。”“应尽一切努力促进文化交流,通过对话丰富彼此”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
文明互鉴:跨越时空的文明印记
这些文明形态没有优劣之分,正如热带雨林的生态系统中,高大的望天树与低矮的蕨类植物共同维系着生态平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明确指出,文化多样性是 "人类共同遗产",这种认知在当今世界更显珍贵 —— 当某些地区试图用单一价值尺度丈量文明高度时,我们更需要重拾对文明多样性的敬畏。文明互鉴需要...
在《遇鉴文明》中探索文明互鉴之路
▍器物文明见证千年文明互鉴 器物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物质载体。作为人与动物区别的重要标志,器物基于人的智慧和劳动,对人类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不同部落、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在流动和交流中传播器物,器物文明在互通中实现互鉴,从而促使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