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驾不是风口?日赚1亿的比亚迪证明,造车新势力要退潮了
为了形成舆论制高点,从2023年至今,几乎所有的汽车发布会上,都会使用精准的数字让观众和消费者认识到自己的实力。500万内最强、1000万内最好、大定数据破1万,甚至更多。因为不再是燃油车做主,所以所有人的认知都在被重铸。新势力的声量很大,甚至一度时间给很多人留下了引领技术发展,或者是下一个特斯拉的标签。...
“病来如山倒”,造车开始大退潮_凤凰网
大约在2021年,中国突然爆发出一股造车潮,弄互联网的,干地产的,做手机的,纷纷下场造车。 特别是2024年,堪称中国最卷车市,各大造车新势力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其中有广汽、本田这样的传统车企转型之作,也有小米、华为这样从手机行业过来的跨界新秀,更不乏蔚小理、萤火虫这样平地起高楼的全新品牌。 然而,造车之路远...
新造车已到终局,再有车企陷入困境,倒闭潮真的开始了
近期某新造车的坏消息越扯越严重,在解散研发团队之后,又传出工厂已停摆,而去年还有数家新造车陷入困境,这意味着新造车的倒闭潮不再是说说而已,而是正在发生的事情,新造车已到了结束的时候了,谁会剩者为应该在今年就能看到了。当年新造车诞生的时候,他们曾扬言改变汽车行业,随后数年时间,他们也曾取得辉...
天际汽车黯然退场,造车新势力面临淘汰潮
恒驰、拜腾等二三线造车新势力也正面临严峻挑战,甚至有些已退出市场。正如小鹏汽车CEO何小鹏所言,汽车行业的优胜劣汰已悄然展开,不积极寻求突破的品牌只会在原地等待消亡。对于天际汽车这样的困境企业来说,如何体面地退出市场,或许是他们当前最需要思考的问题。
2023年新势力接连倒下,2024年市场决战即将开启-车市号
进入2023年以来国内车市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内卷降价,主流车企在确保利润的同时大打感情牌,进一步让利给消费者,造车新势力明显力不从心,越来越多的车企面临破产退市。 恒驰汽车的大名大家都听过,前期也曾量产交付过恒驰5,但交付数量没有超过一千台,期间经历了多次裁员,发展前景并不乐观;天际汽车造车实力不言而喻,...
大张旗鼓造车,灰溜溜退市,新势力倒闭潮开启后,有多少能存活?
实际上,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如果现在还没有什么起色的话,估计就真没什么希望了。一辆车从设计到交付的周期为四年左右。早在2018年就已经有多家造车新势力推出了首款量产车型,但到现在依旧有不少新势力品牌还停留在PPT造车阶段,甚至还没等到量产车问世,就已经倒闭了。在这之中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拜腾汽车,...
3年倒闭18家新势力,售后“烂尾”怎么办?车友建议:买车选大厂
大厂不仅代表着成熟的造车工艺和标准,还为后期用车提供支持,更不会出现售后“烂尾”问题!就拿飞凡汽车为例,作为上汽集团的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得到了上汽集团的深度赋能,旗下车型总是上市就被车友捧红,以飞凡F7为例,作为一台中大型豪华纯电轿跑,全车型配置皆可享受车电分离及国补政策,售价20.99万元-30...
2025年开年“第一雷”,又一造车新势力倒下,不是哪吒_易车
只有退潮后,才知道谁在裸泳。 新能源汽车大势已起,借着风口,市场上迎来了众多造车新势力,有想分得一杯美羹的,有想推动技术进步的,有想打破现有格局的。一句话,市场很混乱,能笑到最后的谁也不知道,对于消费者来说,在购车时要更加谨慎。 2024年,倒下的造车新势力有天际汽车、高合汽车和极越汽车等,想不到才...
特斯拉打响2023年价格战第一枪 造车新势力进退两难
短期内很难被撼动。”在高超看来,2023年新能源车行业的竞争将会愈发激烈,行业格局也会继续动态调整。特斯拉一骑绝尘实力虽被瓦解,但杀伤力仍在,不排除还会发起更新的价格战。对于国内造车新势力来说,2023年除了需要面对来自特斯拉由上至下的压力,还要继续迎接来自后来者的挑战。
2024年车企退市潮开启,不仅是新势力,还有没销量的传统车企
传统车企相对会好点,例如广汽埃安,2023年下半年销量开始下滑,进入2024年后,即便新车型改款救市,目前销量还是没有起色,按照造车新势力的逻辑去看,广汽埃安有点危险了,不过,背靠广汽集团国资背景,即便最后退市,也还有广汽集团给兜底。广汽埃安成立于2017年7月,初期都是新能源汽车摸索期,并没有太突出的地方...
新势力车企死亡名单,下一个会是谁?
今天,将目光放到那些失败者上,盘点下倒下的新势力。 始作俑者 游侠汽车 中国新势力的元年,应该是2014年。这一年蔚来、理想等先后诞生,但真正掀起了新势力大幕的是游侠汽车。 而游侠汽车对中国汽车产业最大的“贡献”,应该是为中国汽车产业贡献了一种全新的造车模式——PPT造车。在毫无资质、毫无能力的基础上...
一觉醒来风向大变!“新势力”退市名单公布,你觉得下一个是谁?-有驾
俗语常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这句话放在汽车圈同样适用,经过几十年如一日的发展,我国便成为了全球范围内最大的的汽车生产、销售市场,乘着新能源汽车的东风,率先完成电子电气化转型,成为全球汽车制造业的风向标!现如今,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进入大厂下场阶段,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不少造车新势力被迫内卷竞争,但...
新能源车“倒闭潮”真相:90%车企活不过2025?_懂车帝
2025年开年,全球汽车行业迎来一场残酷的洗牌。从中国新势力的集体爆雷,到德国百年工厂的黯然关停,这场以“新能源”为名的革命,正在用无数企业的尸骨铺就一条通往未来的道路。 一、中国造车新势力的“生死簿” 1. 拜腾汽车:84亿烧不出量产车的“PPT之王” ...
造车新势力进入淘汰赛:股价暴跌、质量不稳、科技巨头加入混战...
造车新势力公司股价持续下跌的主要原因,还是资产泡沫的退潮。“造车新势力的股价已经上涨得比较高了,泡沫比较严重,要有一个阶段性的调整。”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北京青年报》采访时表示。造车新势力公司的股价,在2020年经历了大幅上涨,以蔚来为例,其2020年年初的股价为3美元/股左右,...
2025第一个“暴雷”车企出现了,新势力车企大洗牌!下一个又轮到谁...
各位车友们,学姐我今天要和大家聊聊2025年开年就爆出的一个大新闻 - 合创汽车这个造车新势力品牌可能要凉凉了!这事儿可真是让人"气的蹦起来"啊! 先给大家介绍下情况:根据广汽集团最新公告,他们将为合创汽车提供约2380万元的借款,专门用来支付员工工资和经济补偿金。
哪怕造车新势力多数将消失,也不应完全否认其积极影响 - 知乎
李书福总结吉利三十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时提到,“一定要打基础、练内功,千万不能随泡沫飞扬,跟妖风起哄,否则风口过后将会留下一片狼藉的凄惨景象。退潮以后,裸泳者将会很难看,搞得不好有可能回不了家。”这当然不是危言耸听,造车毕竟是干实业;但笔者也认为,业内也无须对造车新势力过分打击,真正不玩概念、努力造...
一年时间倒了三家,新势力车企,为什么连碰都别碰?_懂车帝
过去一年时间,国内三家新势力车企已经岌岌可危。 年初的高合汽车,左右拉扯消费者和投资人,表示不会放弃整个市场,但在资本断供的客观事实下,最终停止了运营。 不久前的哪吒汽车还没有正式消息,但现金流以及经营状态的确不是太好。 8月份,天际汽车正式被清算,退出了历史舞台,就在今天,极越汽车用“闪击”的速度对市...
造车新势力大浪淘沙,下一个谁在沙滩上?
随着百度的撤资,极越汽车成为当下又一家遇到问题的新造车企业。而这目前也成了国内新造车市场的一个缩影。客观来看,中国汽车市场整体承压,价格战持续导致车企面临成本压力增大、利润率下降等问题,这些现象都在暗示部分车企或要走入“寒冬”。在这样的行业状态下,销量好的企业尽管不愁卖,但也面临利润下降的问题...
“病来如山倒”,造车开始大退潮 淘汰赛加速_新闻频道_中华网
造车开始大退潮。一场造车梦,几家欢喜几家愁。2021年左右,中国突然爆发一股造车热潮,互联网、房地产和手机行业的企业纷纷加入造车行列。2024年更是成为中国最激烈的车市竞争年,各大造车新势力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广汽、本田等传统车企转型,小米、华为等手机行业跨界而来,蔚小理、萤火虫等全新品牌也崭露头角。然而...
造车新势力的倒闭潮来了吗?
另一方面,平台和技术复用能加速规模化效应。众所周知,同平台上诞生的产品越多,边际成本越低。平台的研发和固定资产成本,在每一辆车上的摊销越少,单车的成本越低。而且同时带动物料、生产流程、人力培训的简化,也能削减成本。但造车新势力们短期内很难吃透平台化的红利。要知道,即便是几家头部的新势力,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