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强对流预警,江苏气象系统如何“跑赢”灾害46分钟?
近日,记者走访江苏气象中心获悉,江苏以“AI+气象”为突破点的强对流短临预报技术体系和已打造的“143”多部门一体化共享共用的预警发布业务系统,平均每年发布预警信息15000条、送达7亿人次,江苏省强对流大风预警提前量平均水平为46.3分钟,通过科技赋能实现预警信息“跑赢”灾害。 短时预报科高级工程师庄潇然介绍相关信息...
江苏气象系统如何“跑赢”灾害 科技赋能精准预警_新闻频道_中华网
江苏省强对流大风预警提前量平均水平为46.3分钟,科技赋能使得预警信息能够“跑赢”灾害。 江苏省气象台自2021年起开始运用人工智能(AI)技术进行强对流天气预警,大大提高了预警效率。强对流天气具有非线性、尺度小、局地性强等特点,传统数值预报方法难以实现提前预警。基于大量气象数据,省气象台构建了以“AI+气象”为核...
人工智能助力,江苏气象“跑赢”灾害_新华网江苏频道
在3月23日“世界气象日”前夕,记者走访江苏气象中心获悉,江苏以“AI+气象”为突破点的强对流短临预报技术体系和已打造的“143”多部门一体化共享共用的预警发布业务系统,平均每年发布预警信息15000条、送达7亿人次,江苏省强对流大风预警提前量平均水平为46.3分钟,通过科技赋能实现预警信息“跑赢”灾害。 AI模型...
强对流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服务的江苏实践创新——从先行探路到引领...
在盐城,气象部门开展强对流、暴雨等关键技术攻关,在全省首创性完成龙卷风灾害风险区划图绘制,精确到镇(街道);在宿迁,市气象局基于UNet模型的江苏降水预报产品,开发天气雷达定量估测降水软件…… 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到系统能力的提升,科技创新成为提升江苏气象核心竞争力最鲜明的底色,为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
气象灾害风险如何“摸家底”?江苏这样为防灾减灾“加把力”
我们将全力写好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应用下半篇文章,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江苏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晶说,江苏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参与编制《江苏省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提出江苏在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水利、农业、人居环境、基础设施、陆地生态系统、海洋与海岸带、医疗卫生、自然灾害应急和...
江苏推动气象事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精准防灾减灾 为生产生活...
江苏省气象局党组书记翟武全介绍,省市县三级气象部门在全省先后启动暴雨、台风等各类气象灾害应急响应403次,制作发布气象服务专报1.5万期,开展预警短信区域全网发布30次,有效预警省内外用户3.8亿人次,积极发挥“前哨”作用,为科学调度、精准实施、有效应对提供了有力支撑。做好气象预报预警服务,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
新知| 灾害发生之前及早行动,科技“利器”应对极端天气筑防线
“每当重大气象灾害来临,江苏省气象部门都会加强与应急管理部门的会商研判,联合发布气象灾害应对工作提示单。”康志明举例,去年江苏气象、公安以及交通等部门深度合作在徐州试点探索建立恶劣天气交通预警处置试点,确保灾害天气早预警、早行动。2021年11月4日,徐州出现浓雾,在浓雾临近预报和浓雾短时预警指导下,徐州交警立即...
减轻自然灾害,气象科技如何“跑赢”天灾?
针对与东亚夏季风环流关系密切的华南前汛期暴雨、梅雨锋维持的江淮梅雨、多尺度系统耦合下的华北短时强对流和强降水、东北冷涡背景下的东北暴雨、西南低涡引发的西南暴雨以及台风/热带气旋登陆时造成的极端暴雨灾害,气象学家深入研究了它们的环流背景、动力与热力结构、触发条件和时空变化特征,总结得到的暴雨理论为暴雨...
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提高服务保障水平_中共江苏省委新闻网
2月21日,江苏省政府和中国气象局第五次省部合作联席会议在南京召开。会议明确,将持续支持推进江苏强对流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服务示范体系建设,加快构建开放、多元、有序的新型气象服务体系,加快推进江苏人工影响天气转型发展,大力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等。
江苏气象系统如何“跑赢”灾害 科技赋能精准预警_新闻频道_中华网
江苏气象系统如何“跑赢”灾害 科技赋能精准预警(2) 近年来,“省突”不断提升预警信息发布能力,构建了“143”省市县一体化多部门共享共用的发布业务体系。“1”即覆盖20大类、695个渠道的常规预警融媒体预警发布网;“4”为短信、应急广播、有线数字电视、海上北斗四条高级别高致灾预警发布绿色通道,可分钟级推送...
江苏省气象局:龙卷等强对流天气临灾预警防御“响水模式”
● 开展全民科普,气象灾害早期预警深入人心 江苏省强对流天气监测预警平台。江苏省气象局 供图 案例介绍 江苏省气象局坚持国省市县联动,不断提升监测预报预警能力,织密织牢传速快、覆盖广的预警传播网,建成强对流灾害防御政府主导、决策指挥更加科学、部门联动联防协作更加高效、全民防灾减灾能力意识更加成熟、社会灾害...
聚焦强对流 攻克“硬骨头”-中国气象局政府门户网站
气象监测更加精密。江苏优化观测站网布局,精密监测能力特别是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监测能力显著提高,在全国率先完成智能气象台站建设,全省自动气象站站间距从7.6公里精密至6.8公里,部分龙卷风易发区最密达3.9公里,苏北龙卷风多发区域及苏南城市群的X波段天气雷达站距缩短至45公里,重点区域天气雷达1公里以下探测覆盖率提升至98...
...气象部门预警“先手棋”怎么下?_媒体聚焦_ 江苏省气象局门户网站
提前做好暴雨洪涝防御工作。”王啸华表示,继去年遭遇514苏州龙卷、430南通大风事件后,我省推进江苏强对流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服务示范体系建设,目前正在提升强对流的预警和服务能力,在强对流天气临近时,与省应急厅搭建专线建立随时会商机制,联合发布《气象灾害应对工作提示单》发给省减灾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各有关社区市应急...
「读苏声」让数据“跑起来、活起来、用起来”
通过模拟降雨建立滑坡临灾预警模型,建立气象预警新标准让预警更精准更及时,在近海海域建立海洋地震监测网……科技赋予防灾减灾新的力量,在自然灾害“技防”领域,江苏持续发力。让数据“跑起来、活起来、用起来”,才能在防灾减灾中心里更有“底”、手上更有“力”。让数据“跑起来”,灾害预防更有“底”。防灾...
在线访谈 | 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提高服务保障水平
主动服务江苏高质量发展大局 今年2月21日,江苏省政府和中国气象局第五次省部合作联席会议在南京召开。会议明确了将持续支持推进江苏强对流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服务示范体系建设,加快构建开放、多元、有序的新型气象服务体系,加快推进江苏人工影响天气转型发展,...
江苏:全力推进强对流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服务示范体系建设_澎湃号·政...
金陵气象灾害靶向预警防控系统。 锻造科技创新基石 锚定示范体系建设目标,江苏省气象局不断强化科技支持,逐步建立分工合理、高效联动的预警业务流程,优化调整省级气象业务单位值班岗位职责;建立基于实况快速分析的灾害速报及联防机制,初步建成了速报联防平台;加强重大天气预报技术复盘分析,组织轮训培训;完善强天气综合报警追踪...
与台风竞速 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江苏省气象部门迎战台风...
目前,江苏已将气象预警纳入网格化管理,支持预警短信快速精准发布,精准靶向发布颗粒度已达到2-3公里。预警发布融媒体立体传播网运用短信、广电、声讯、传真、微博、微信等多种手段,预警信息第一时间送达部门应急责任人和公众。有高等级预警信息发布时,各级气象部门还将第一时间进行重大气象灾害“叫应”服务,强化预警发布...
努力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_气象要闻_苏州市气象局
要完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机制,提升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能力,畅通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快速发布“绿色通道”,努力实现第一时间、权威发布。目前,我国已建成多部门共享共用的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和终端服务矩阵,汇集了16个部门76类预警信息,可在5—8分钟内到达应急责任人,预警信息发布“高速公路”初见成效。
江苏为预警短信开辟绿色通道,推动气象灾害“靶向预警”
针对春节后的这次降雪过程,江苏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自6日18时起相继启动南京、镇江、常州、无锡、扬州、泰州雨雪天气提醒全网发布,19时30分发送完毕,覆盖省内短信用户3085.4万人次,省外短信用户628.7万人次。近年来,江苏气象部门大力推进强对流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服务示范体系。记者获悉,江苏将进一步升级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