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尼日尔突然对华“翻脸”,中企投资要打水漂,事实如何?__财经头条
不过,无论是非洲媒体,还是彭博社和路透社的报道,均没有提到尼日尔政府没收中企资产。 传言所谓的“4亿美元、46亿美元以及万亿投资打水漂”,实际上是指去年中国石油企业与尼日尔签署的一项4亿美元的原油出售协议:尼日尔政府从中企获得了这笔预付款,用于偿还2023年政变以来积累的债务,尼方将为此支付7%的利息并承诺在12...
警惕资源民族主义!非洲尼日尔突然对华“变脸”,中石油4亿美元或打...
中石油项目因其在尼日尔原油出口中占据70%份额的核心地位,首当其冲。 尼日尔在终止法国驻军后,积极与俄罗斯瓦格纳集团接触军事合作;美国也将尼日尔纳入“关键矿产倡议”,承诺提供2.5亿美元基建援助。这种“平衡外交”为军政府与中企谈判增添了筹码,其要求将原油协议分成比例从15%提升至30%,凸显新兴资源国的议价策略。
尼日尔突然对华“变脸”,中石油4亿美元或打水漂
这一事件背后隐藏着复杂的地缘政治博弈。尼日尔在终止法国驻军后,积极与俄罗斯瓦格纳集团接触军事合作;美国也将尼日尔纳入“关键矿产倡议”,承诺提供2.5亿美元基建援助。这种“平衡外交”为军政府与中企谈判增添了筹码,其要求将原油协议分成比例从15%提升至30%,凸显新兴资源国的议价策略。中资酒店被封事件也暴露出...
中石油被逐,酒店被封,尼日尔对华“变脸”,4亿美元或打水漂?
果不其然,尼日尔军政府先是给中石油扣上了“未能满足要求”的帽子,转头又把一家中资酒店给封了,理由是“歧视性行为”和财政“违规”。价值4亿美元的原油大单,眼瞅着就要打水漂,看到这,我想国内相关部门的沉默震耳欲聋。普通人只关心自己的钱袋子,而中石油在尼日尔砸下的真金白银,已经不是个小数目。时间...
尼日尔“变脸”背后的博弈与大国角力:中石油46亿美元投资陷困局
三、双输困局:经济自杀与投资警示 这场危机正在演变为中尼双方的"双输"局面。中石油不仅面临4亿美元预付款打水漂的风险,更可能损失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更严峻的是,事件引发的"多米诺效应"正在发酵:刚果(金)压缩中企钴矿股权、赞比亚提高铜矿税率,非洲资源国掀起"排华"浪潮。而尼日尔自身的经济已陷入...
尼日尔对华态度大转变吗?突然打出三记重拳
值得一提的是这还不算狠的,尼日尔还查封了津德尔炼油公司所有银行账户,并吊销中资四星级阳光国际酒店的营业执照。不得不说这三拳打的真够狠的,几乎把中石油在尼日尔的所有产业都一网打尽了。很多网友看到后也是纷纷不理解。过去十几年投资的几家企业打水漂了,损失多大还没见到相关报道。还有网友表示中石油跑去...
掠夺中方资产,尼日尔开创历史先河!中国应如何保护海外利益?
据商务部数据,2024年中国对非投资同比下降18%,显示投资者信心受挫。对尼日尔而言,短视行为正在反噬自身。接管中企资产后,因技术断供导致炼油产能下降60%,汽油价格暴涨3倍引发社会动荡。国际评级机构将其主权信用评级下调至CCC级,世界银行暂停2.5亿美元贷款计划,外资撤离加速经济恶性循环。面对地缘政治风险常态化,...
中国投资打水漂?尼泊尔违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纷纷跟进
在过去四年中,由于边境问题导致的中印关系紧张,印度对中国的商品、技术和投资持续抵制,导致其电子制造业损失至少150亿美元和10万个工作岗位。尽管如此,印度依然努力推进“印度制造”,希望取代“中国制造”的全球地位。然而,印度的产业链本土化战略面临重大挑战。一旦脱离中国的产业支持,尤其是在关键的生物科技领域,...
尼日尔“硬刚”中石油,关闭中资酒店,外媒:自损式“挣扎”!
1. 中企遭遇“过河拆桥”中石油等企业在尼日尔投资超十年,累计创造数万个本地就业岗位,并推动该国石油产量跃升。然而,尼日尔的突然发难可能导致项目停滞,甚至引发其他非洲国家的效仿,加剧中资企业的海外经营风险。2. 尼日尔经济陷入恶性循环 尼日尔是全球最贫困国家之一,石油出口是其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驱逐中企...
尼日尔军政权态度反转?驱逐中资高管,关闭首都豪华酒店
将成为考验中非合作的重要课题。对尼日尔政府来说,军政权驱逐中资高管可能也在测试各方的底线,从而为后续的利益交换创造空间。尼日尔这种“选择性主权主张”暴露出其外交策略的本质,一方面需要中国的投资维持其经济运转,另一方面又企图通过间歇性施压以期获得更大话语权目的。
中国企业海外困境:尼日尔事件深层剖析
尤为惊人的是,据传尼日尔向中石油提出了将近800亿美元的庞大“税收”需求,尽管该消息的真实性仍有待查证,然而其中隐含的敌意已昭然若揭。这种明目张胆的暴力掠夺,致使中石油在尼日尔的庞大投资深陷危机之中,同时也一次又一次地将我国企业在海外频繁受损的现状暴露在公众面前。究其根源,为何我国企业在海外会一再陷入...
中石油在尼日尔被“揩油”?事情没那么简单
最近,中石油在尼日尔的情况引发了不少关注,甚至传出被“掠夺”的说法,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尼日尔,这个位于非洲的内陆国家,石油资源丰富,2003年,中石油与尼政府签署石油合作协议,获得勘探许可证,开启了在尼的石油开发之旅。此后双方合作不断深入,共同投资建设津德尔炼油厂,还签署二期石油合作项目协议,建成年...
中企140亿美元打水漂?非洲几内亚兵变,中国巨额投资或毁于一旦
就连在澳大利亚对我们限制出口矿产的时候,我们都试图用几内亚的矿石来帮助我们摆脱澳大利亚的控制。这个摆脱澳大利亚铁矿石控制的计划就叫做西芒布,我们已经在此项目中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令我们感到非常紧张的是最近几内亚的局势非常不明朗,发生了政变,政变的领导人叫做马马迪杜姆布亚。马马迪在9月5号携持枪的军人劫持...
中企投资打水漂,肯尼亚政府下令关闭中国超市,我大使馆亮明立场
2021年9月,几内亚军方发动政变,控制了总统阿尔法·孔戴,并宣布在全国实施宵禁。去年3月份,几内亚军政府一度宣布禁止中企开发西芒杜铁矿,后来又改口。就算美国不插手,目前非洲的投资环境都不太稳定,存在着很大的风险。中国是希望帮助非洲国家发展的,但是合作的前提是要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非洲国家必须保障中企...
中企投资又要打水漂?几内亚突发政变,或将触及到我国一关键市场...
中美贸易战打响,美国以为中国在如此大的压力强制下,一定会一蹶不振,但是他不知道的是中国早就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应对,即使有些损失是在所难免的。反观美国,因为贸易战的原因,经济比中国受到的波及还要大,整个国家的经济已呈现疲软之态。中企投资“打水漂”中国的很多企业早就已经无法满足于国内的市场了,...
中企千亿投资“打水漂”?几内亚政变领导人:遵守已签订的协议...
千亿投资打水漂的猜测并不成立。除了中国以外,很多国家都在几内亚的矿业领域进行了不同程度地投资,一旦几内亚国内出现了不可控的负面状况,这些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铝矿业作为几内亚的重要产业,也需要外来资本的投入,因为除了资金以外,投资者还会带来更加高级的采矿技术。部分信息参考来源:中国青年网 ...
非洲再添一国对中企下手!高管被逐、酒店被没收,柿子捡软的捏?
这不就是典型的"肥水不流外人田"嘛!讲真,在这种大国博弈面前,非洲国家也挺难的。瞧瞧尼日尔,军政府上台后就像是坐在了火山口上。财政赤字都快占到生产总值的8.5%了,说白了就是入不敷出。刚果(金)的情况更惨,背着230亿美元的外债,东部地区还天天打仗。在这种情况下,把主意打到中企头上,确实是最...
法国造大孽,11国联军大军压境,中国企业又要成了冤大头?
2019年,中国与尼日尔达成协议,投资40亿美元打算建造一条非洲最长的跨境原油管道,从尼日尔的阿加德姆油田一直连到贝宁的科托努港,全长预计达到将近2000公里,目前已经完成75%了,现在看来也是逃不过停摆的命运。中国企业向来也不掺和尼日尔内政,但还是被波及,这次法国就是罪魁祸首。发生这种情况,就是因为法国在这里造...
中方4亿美元或打水漂,尼日尔不打算还钱,还要驱逐3名中企高管
中方4亿美元或打水漂,尼日尔不打算还钱,还要驱逐3名中企高管。尼日尔为何突然对中国石油公司翻脸?这背后与中方预付的“贷款”又有什么关联? 据路透社报道,尼日尔军政府领导人阿卜杜勒拉赫曼·奇亚尼突然签署了一项紧急行政令,以所谓“歧视性经营”为由,要求3家中企——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津德尔炼油厂、西非石油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