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I 重构知识管理:重塑 Obsidian 工作流的三层进阶指南 - 少数派
基于这样的思路,我们可以重新思考如何将 AI 结合进知识管理工作流中。按照对 AI 能力要求的不同,AI 的应用也可以分若干等级。接下我会先介绍一下 Obsidian 中的 AI 应用,然后从低等级开始,逐层展示我如何在知识管理中利用 AI。 Obsidian AI 入门 我一向使用 Obsidian 来完成知识管理以及写作之类的任务。Obsidian ...
个人页面 - 少数派
文章 我的Obsidian AI 三层级工作流 创作了一篇文章15 天前 文章 JustWrite: 自媒体人为自己定制的写作软件 充电了一篇文章17 天前 文章 2024:真实世界里的爱与失去 创作了一篇文章19 天前 文章 一个研究生写作者的「系统突围」:我的新一年创作计划 关注了派友22 天前 路中南私信有延迟,请优先联系工作邮箱:lu...
用AI 重构知识管理:重塑 Obsidian 工作流的三层进阶指南_财富号...
用AI 重构知识管理:重塑 Obsidian 工作流的三层进阶指南 markzh 2025年04月10日 12:41 上海 分享到: 点赞 0 评论 0 收藏 炒股第一步,先开个股票账户 PRIME举报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将由本网站记录保存,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
程序员使用 Obsidian 的经验 --- 我的工作流_哔哩哔哩_bilibili
分享我作为程序员使用 Obsidian 的经验,公众号【程序员的喵】相关资料:打造自己的工具, https://catcoding.me/p/intro-to-obweb/obweb: ObWeb, https://github.com/chenyukang/obweb, 视频播放量 75438、弹幕量 44、点赞数 1129、投硬币枚数 756、收藏人数 2690、转发人数
Obsidian+Hugo:我的博客笔记工作流 - 知乎
我习惯使用markdown语法,我目前使用的笔记软件只有Typora和Obsidian,Typora用来撰写零散的笔记文章,Obsidian用于分类整理的所有笔记。 前面说到了我使用Obsidian记录生活、撰写学习笔记甚至是博客文章,那么我就从我的博客笔记工作流来谈谈我平时是怎么利用Obsidian做笔记的。
Obsidian AI 三种配置方式 优缺点深度测评 Web Viewer|Copilot|...
Obsidian Tars插件支持Kimi、豆包、阿里千问、百度千帆、智谱、DeepSeek 9800 1 18:05 App 将Obsidian 配置成私人 AI 知识库 3.4万 106 03:20 App 【强强联手】效率翻倍!Obsidian配置DeepSeek指南! 2.1万 6 04:35 App 三款Obsidian必备插件,我每天都在用 358 1 02:22 App obsidian 接入gemini—— smart co...
用obsidian搭建我的个人知识管理工作流 - 少数派
01|我的 Obsidian 文件夹设置 我在Obsidian 中的文件夹是按照我的个人知识管理工作流所涉及到的步骤来进行设置的,更像是一个归档整理,而不是用来精细化地分类笔记本身。 我没有严格按照《卡片笔记写作法》里的分类进行设置,因为我不想花时间搞清楚某篇笔记到底是该放在文献笔记文件夹,还是该放在永久笔记文件夹。
Obsidian新流:离线AI助手
最近,我在Obsidian中成功部署了一套完全离线的AI工作流,彻底摆脱了对API的依赖。🚀🔧 核心方案: 插件:Copilot 关键技术:通过Ollama调用本地大模型,直接解析Markdown笔记仓库💾 模型配置: 1️⃣ 主推理模型:deepseek-r1-14b(推理速度极快) 2️⃣ 辅助模型:gemma2-27b(长文本处理稳定) ...
我的Obsidian工作流|插件及配置推荐 - 经验分享 - Obsidian 中文...
设置Obsidian Git插件自动推送时间 建议设置每10分钟自动备份一次 三、组织结构 Obsidian Template ├── README.md //README文档 ├── Attachment //附件 │ └── Placeholder.txt //占位文件,保证文件夹存在 │ └── Copilot //AI对话副本
3年、4 个库目录、100 万字:谈谈我的 Obsidian 笔记工作流-36氪
这是我在写下这篇文章前,四个笔记库的字符数统计。算上这篇文章,我在 Obsidian 中写下的文字已经超过了一百万字。从有道笔记、OneNote、VNote 到 Obsidian,每一次对工具的权衡利弊与重新选择都是我对自己的笔记工作流,以及我的信息处理管线的重新审视与思考。
...的想法: 自建免费obsidian收藏到发布的工作流 | AI工具在用的...
吉博力电商许掌柜 思想的浪荡子,行动的清教徒吉博力电商 自建免费obsidian收藏到发布的工作流 | AI工具在用的很多,最近越来越倾向于使用Gemini 2.5 Pro。在笔记系统选择上,虽然我是Roam Research、Logseq、Tana和Notion的早期用户,但始终对Obsidian不太感冒,觉得它系统性不够强、知识颗粒度不够细致。不过在AI快速发展...
...流的距离:使用AI阅读工具ChatDOC+笔记软件Obsidian Slide,直接从 P...
我们与高效工作流的距离 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为了实现高效工作和学习,如何实现快速地输入和输出成为每个人的必修课题。 然而,对于输入而言,每一天大量的信息,往往会使我们陷入信息过载和知识爆炸的困境,难以高效处理。与此同时,输出方面的问题也同样令人头痛。对于多数人而言,PPT 是主流的输出呈现形式。然而,在制作 PPT...
obsidian ai插件有哪些? - 知乎
--- 按场景,我筛选了 2 个在用的 AI 插件。1. 流式对话:copilot,可以对接任意大模型,比如 ...
【Obsidian使用分享会】—— Terry:我的Zettelkasten实践分享...
【Obsidian使用分享会】—— Terry:我的Zettelkasten实践分享(工作流1) 3229 0 08:27 App 【Obsidian使用分享会】—— Terry:我的Zettelkasten实践分享(整体展示) 2327 3 10:27 App 【Obsidian使用分享会】—— Terry:我的Zettelkasten实践分享(为什么选择ZK 2) 2535 0 03:25 App 【Obsidian使用分享会】—...
我如何用 Obsidian 打造高效工作流?_哔哩哔哩_bilibili
我如何用 Obsidian 打造高效工作流?131 0 2025-02-10 00:06:56 未经作者授权,禁止转载 您当前的浏览器不支持 HTML5 播放器 请更换浏览器再试试哦~4 2 5 分享 小白友好的obsidian 工作流介绍: Obsidian可以做什么 知识 设计·创意 #子弹笔记 #obsidian 打造第二大脑 #第二大脑 #AI结合笔记 教程攻略Dream...
Obsidian 结合 Logseq 使用的一些心得 - 少数派
最后将工作文件夹中,除日记外的文件转移到 Logseq 的“asserts”文件夹中4 就完成了日记合并。 工作流替代 与Obsidian 相关的,我的常用工作流主要有三个: 借助全局快捷键快速在当天的日记中插入记录,在 Obsidian 中我是通过 quickadd 插件结合快捷指令实现的,切换到 Logseq 之后,替代方案则是 Raycast 的 Logseq插...
少数派 - 高效工作,品质生活
我的Obsidian AI 三层级工作流 西郊次生林 前天11:12 68 4 春季赏花大会:邀你分享镜头下的春日色彩 一派讨论 点击了解更多> 派早报:《爱、死、机》第四季将上线、《暗黑破坏神 III》国服回归等 少数派编辑部 前天08:31 10 14 用拼乐高的方式构建理想家具:可靠的铝型材设计指南 ...
我的Obsidian 工作流:模板+QuickAdd+Dataview 快速创建和自动索引...
接下来,为了让每一次新建的提案笔记能够被目录分别收录,我统一了创建提案笔记的模板,使用快速添加命令直接创建一条提案笔记,就能让这条新灵感被项目列表的灵感库所收录。 搞定了这一个工作流,其他的笔记也可以复制这一整套流程。 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就是:使用 模板+QuickAdd+Dataview 打造快速创建和自动索引的工作流...
Obsidian + RAGFlow,打造最强本地知识库 - 知乎
使用Obsidian 来记录笔记已经有很多年了,近几年 AI 普及之后就一直想着能把 Obsidian 作为本地知识库对接 AI 来使用。但是因为这些年在 Obsidian 里面记录了不少隐私的东西,担心使用云端的 AI 服务不安全,而在尝试了 Obsidian 的一些 RAG 相关的插件之后,效果又都不是很好,这个事情于是就搁置了。
Obsidian工作流:6个维度提升效率
在我的个人工作流中,项目是基础中的基础。我将项目分为六个基本维度:成长、工作、健康等。每个人的关注点不同,这些维度自然也会因人而异。为了管理这些项目,我会为每个维度创建一个文件夹,文件夹下再细分二级分类,二级分类文件夹下则是具体的项目文件。例如,在“成长”维度下,我会进一步分为“读书”、“个人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