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下的诗人:如何寻找新的出路
诗人李元胜,他是不幸的,但也许这个时代的诗人都是这样。因为这是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一个被数字信息割裂的碎片化时代,一个没有时间去思考的时代…… 李元胜又是幸运的,因为在流量时代中,他的《我想和你虚度时光》有幸抓住了流量浪潮,让这个默默无闻的诗人得以在大众视野中露脸。 在我心中,上世纪80年代是神圣的,对诗人和诗歌来说都是如此。李元胜经历过
李元胜:诗歌创作与博物探索的心得
李元胜,一位杰出的诗人,用他的诗作《北屏即兴》带领我们领略了诗歌的深邃与韵味。在这首诗中,他巧妙地将自然与情感交融,展现出一种宏大的意境。李元胜在创作《北屏即兴》时,灵感来源于北屏乡的自然景观和野花的不可驯服特质。诗歌如他所述,是不经意间的灵感捕捉。李元胜不仅是一位优秀的诗人,还是一位热爱...
...想要和你虚度时光”的诗人李元胜 创作迎来30余年最好时代
方向性、自觉性是衡量一位诗人艺术功底的重要指标。回望写诗30多年,李元胜的诗歌写作,有清晰的线索:80年代,他主要写两个主题:第一是向遥远的田园文化和文士生活致敬,有100多首;第二是试图表现城市生活现场经验的写作,有50多首;90年代,他把主要精力放到如何去处理个人经验上。在技艺上,尽量做减法,更趋向...
容器中的乡愁:李元胜的诗意回忆与赛娜的声音 therapy
李元胜,这位来自四川省武胜县的诗人,自1963年8月出生以来,便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不仅是媒体人、作家,还是生态摄影师,拥有深厚的文学背景。李元胜的作品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见证并记录了时代的变迁。他现为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创作委员会委员,重庆文学院专业作家,重庆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荣获多项文学奖项...
朱慧劼:在折叠的人生中自度——读期李元胜《自度曲》--理论评论--中国...
关于诗人李元胜,我除了系统读过他因此获鲁迅文学奖的诗集《无限事》外,大多看到的都是一些零星的作品,例如网络上疯传的《我想和你虚度时光》等。而在李元胜发表在《人民文学》2016年第9期的组诗《自度曲》中,我对他诗作的理解又加深了一些理解,并藉此与大家分享。
阅读的奇妙之旅:在书籍中寻找另一个自我_李元胜_读者_作品
从风格和语言来看,李元胜的语言优美而富有节奏感,充满了诗意的描绘。作品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与意象,使得阅读过程如同一场视觉与情感的盛宴。例如,作者提到“我的肺装满另一个时代的浓雾”,这一句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时空交错的境地,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个人情感的交织。通过这种生动的语言,李元胜成功地将阅读的体验具象...
读书日 高校师生跟着诗人李元胜“探索”自然奥秘
李元胜绘声绘色地描述着自然博物,观众们听得聚精会神,仿佛跟随着他的脚步一起走进了自然,探索着自然,感受着自然。互动环节,现场观众踊跃提问,有学生问李元胜是如何将写作与博物考察兴趣坚持下来的,有家长问李元胜怎样将自己的一些随记变成有深度的作品,有老师问李元胜如何将生活积累融入写作中……李元胜都耐心地...
当代书评|鲁奖诗人李元胜:“故乡是许多人存放童年记忆的地方”
李元胜:重庆是一个适合写诗的城市,大开大合,有山有水,错落有致,城市和人都富有激情。重庆文学的主力军一直是诗歌。我之前的几代诗人,在全国都是有影响力的。重庆还是一个重要诗人的输出城市。很多优秀诗人,都是从重庆出生,或者学习,或者工作,然后,到了别的城市。重庆也是我最重要诗歌写作资源地,我的作品大部分...
当生态进入文学,诗人何为?|文学_新浪财经_新浪网
他认为,生态文学是源于人与自然、人与现实世界甚至人与宇宙总体关系全新思考和重新创建,“生态文学对中国当代文学会有一个全面的、基础性的改变,它会促使当代文学重组,以适应生态文明时代。”李元胜直言,如果当代文学有天花板,那么对自然的写作价值的重新判断和使用,肯定会带来中国文学天花板的更新。
当代诗词创作:创造一片不同寻常的风景--理论评论--中国作家网
谈到“诗词”,一般来说有两个指向:一是传统诗词经典,如《诗经》、李杜诗、苏辛词等;二是五四以来的现当代诗词创作,有时候特指当代(甚至是当下活跃着的)诗词写作者创造出来的新文本,后者常被称为“当代诗词”。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
李元胜 - 文泉书局
《我和所有事物的时差》为诗人李元胜40年诗歌精选集。近年来,李元胜的代表作《我想和你虚度时光》等传诵度极高,使之成为引人注目的大众诗人。本书精选了他40年来创作的200余首诗歌,作为他诗人生涯的一个总结。 鲁迅文学奖对他的授奖词为:“李元胜有着开阔的精神向度,善于以直觉贯通感性和理性,在日常化的事物和场景中揭示生活和人性的
李少君旧体诗的新鲜诗意|西岭雪·文学评论 - 川观新闻
这首诗创造力十足,古代有陶渊明追求菊花,今有理想比喻的岛屿,让人心动,让灵魂飞翔。 《诗经》里有在水一方,叶芝有理想的岛,人们的心,形成一个灵魂岛。灵魂岛要挂在生命树上,形成一个毕业的果实。 要去灵魂岛,那里有归宿。灵魂岛比喻成一个羊圈,诗意栖居着永恒积雪的羊。成为其中一只,一家人都在里面,波涛拥抱波涛...
当代诗歌的阅读与理解 _中国兰州网
有人说诗歌是心灵的歌唱,那你能读懂同时代诗人所写的诗歌吗?我们该如何阅读与理解当代诗歌?诗人李元胜带领我们读几首当代诗坛具有代表性诗人的代表作,从文本的角度去理解诗,感受这个时代人们心灵的微妙变化,与美好的事物一起虚度时光。 主讲人简介 李元胜,男,汉族,1963年8月出生于四川省武胜县,诗人,作家。1983年...
“三明诗群”:在讴歌时代中绽放新风采-综合-中国诗歌网
在新时代,“三明诗群”俨然有了全新的生命力。“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乡土乡愁乡情的倾诉,通过诗歌这个载体,很好地来回应这个时代的需求、人民的需求。”三明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列平说,文化是跟经济相互协调、相互推动的,怎么让三明绽放出时代风采?“这里面有很多还需要我们去努力的。” ...
诗人胡桑谈诗歌中的流动性:意义之海与数据世界的交汇__财经头条
日前,在“首届国际青春诗会——金砖国家专场”学术对话会上,谈及数据时代诗歌中的流动性,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诗人胡桑颇有感触,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记者:梅元龙、于艾岑、许舜达 编辑:梅元龙 头条号入驻 新华社 财经自媒体联盟 今日推荐优秀作者看点月榜 ...
...| 自觉担当起繁荣发展中华诗词文化的责任——优秀青年诗人创作...
诗人往往是细腻的、敏感的,是最能体会生活的,所以其所见、所闻、所亲身感受的事物成为诗后才会具有生命力。与其说新,不如说就是生活。只因为生活在新时代,写就的作品,便具有时代性。这些新词汇是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如此又怎会有...
当代旧体诗词的创新方向究竟在哪里
“当代诗词的出路在于创新”、“一个时代要有 一个时代的诗体”、“要想提升当代诗词的创作水平必须创新”、“传统诗词这种体式,在今天已无法充分表达当代人的思想感情了”——这是当今旧体诗词界的不少人士,也包括诗词界的一些高端人士,或讲话,或撰文,都表达过的一个共同的(或类似的)观点,且应者众多。
李元胜经典诗歌十首
李元胜经典诗歌十首解析 李元胜的诗歌以哲思性、意象密度和对生命本质的探求著称,融合传统意境与现代意识,形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以下选取其十首代表性作品,从创作脉络、核心意象与诗学价值维度进行剖析。 一、《关于诗》:诗性空间的建构 全篇通过“宽阔房间”的隐喻,将诗歌定义为容纳多元...
草堂读诗|朗诵:李元胜《独墅湖图书馆》《给》 - 封面新闻
百年不过几页,但要读完自己这一段,却格外艰难“你在哪里?”“我在别墅湖边,在一本书里徘徊忘归……”李元胜还善于在一些熟悉的词语中锤炼出独特意象,通过这些意象的创造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这些意象的生成,使得看似平实的叙述性语言具有了直接明快、出人意料的诗意。来听听这首《给》:给 是什么时候,火车放...
李元胜 的作品(20)
李元胜 / 重庆大学出版社 8.9 / 91人评价 > 更多版本(2) 旷野的诗意:李元胜博物旅行笔记 (2020) 李元胜 / 重庆大学出版社 8.8 / 41人评价 昆虫的国度 (2008) 李元胜 / 山东画报出版社 8.7 / 30人评价 我和所有事物的时差 (2023) 李元胜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上海贝贝特 8.5 / 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