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理群:关于自己最后人生的两个设想
我和老伴经常感慨说,我们这一辈子实在是活得“太苦太累,太虚太假”了。如果不抓住进入老年这一最后时机进行弥补,就实在太亏、太窝囊了。这样,我们的“养老人生”就有了一个目标:要恢复人的本性、真心、真性情,取得和自然和他人,以及和自己内心关系的三大和谐,由此调整、完善我们的人性与人生。于是,我就给自己的养老生活做了这样
钱理群:我现在的状态是,耳聪目明、能吃能睡,拿得起放得下
因为我们在生前就约定了,到老年有两件事要想透:第一生死想透,第二钱想透,该用的钱就自己用,别考虑留给子女或者留给别的人了,反正是我自己劳动赚来的钱,我就使自己晚年生活得好一些。把这两个想透了,人就轻松得多了。 △钱理群(左)和崔可忻(右) 她是2019年8月4号走的,早上她就对我说了一句...
“死亡是个人性的”,86岁钱理群谈生死:尊严比多活一天更重要
他也希望以此提醒自己和所有可能读到他的研究著作的朋友:千万不要忘记还在为基本的生存而苦苦挣扎的底层社会的老人!健康地、有尊严地、有意义地活着的权利,是属于所有老人的。养老学研究必须关注社会各阶层所有的老人的生命存在的状况与需求。此外,书中也细腻描绘了老年人的真实生活状态与内心世界,同时对社会养老、...
对话钱理群:作为癌症患者,我是如何抉择的?_澎湃号·湃客_澎湃新闻...
钱理群:不是没安排好,作为社会的人来说,社会关系包括家庭的关系,当时可能有很多积怨没有处理好,开始没有呈现,最后就会(呈现出来)。 陈平:还有一种人说,这都怪我父母啊,快不行的时候,怎么不下遗嘱,怎么不跟我们交代后事,害得兄弟姐妹在这吵、在这斗。他就觉得是老人在去世之前或者临终之前,没有把后世安排好,...
你为什么读书?钱理群:静悄悄地变革,从读书开始-深大关工委
读书本身就是一种最理想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也非常快乐,读书极其快乐,也寻找意义。鲁迅指出:“人各有己,而群之大觉近矣” 我今天的题目是“读书,为了健康、快乐、有意义的活着”。我要讲的,是鲁迅先生对青年的一些建议。 什么叫合理地做人?什么叫快乐地、有意义地活着?这背后其实关乎如何处理人和社会、个体...
钱理群的自由哲学与养老乐观主义
面对AI时代的恐慌,他引用了亚里士多德的“休闲哲学”,坚定地认为“比失业更可怕的是不会休闲”。◉ 老龄化社会的乐观 而对于同龄人关于养老的悲观情绪,他则提出“老年人也可以是创新的源泉”。钱理群用一种积极的态度面对衰老和创新的关系,虽然偶尔也会感到焦虑,但他已学会与之共存,保持一种豁达的生活态度。
妻子患癌,北大教授震撼回应
钱理群和崔可忻的故事告诉我们,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面对生命和尊严的问题,我们应该更加重视每个人的选择和意愿。最后,我们需要问自己一个问题:在面临无法治愈的疾病时,我们会选择接受痛苦的治疗和手术,还是选择以尊严和平静的方式度过余生?追求生命的质量:崔可忻与时间赛跑...
老年健康宣传周| 当身体不再“听话”,该如何与疾病共处_成都市第...
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曾说:“当我们接受现实的那一刻,改变就开始了。”与衰老及疾病和解的第一步,是学会接纳。 承认身体的现状:各种不适感是身体发出的信号,提醒我们需要调整生活方式或寻求帮助。与其对抗,不如倾听它的声音。 重新定义“健康”:健康并非意味着完全无病,而是指在现有条件下保持最佳的身心状态。在充...
钱理群:使我们成为独立思考的人,这是鲁迅对我们的意义--新闻--中国作家...
钱理群大半生研究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与思想,7月8日的演讲中,他说:“中国是文字的游戏国,中国人擅长做戏。汉语的灵活性就造成其有很多言外之意,你不能只是做表浅的把握。”钱理群说。 鲁迅在《由中国女人的脚,推定中国人之非中庸,又由此推定孔夫子有胃病》中写:“我们平时,是决不记得自己有一个头,或一个肚子...
钱理群:“伪精英”的六种病征_澎湃号·湃客_澎湃新闻-The Paper
老是偏向一方,一强调物质就没有精神,一强调精神就反对物质。 伪精英发明了一种说法,叫安贫乐道,这是最骗人的东西,千万不要上当,要你安贫乐道的伪精英,自己很可能挥霍无度。 我们不能安贫,要理直气壮地维护自己基本的物质利益。 但是也要认识到,金钱并非万能,物质不能穷尽人性之根本。过分追求物质,人就失去了...
面对生命的智慧与态度:钱理群的选择
那么,在找到了人生命题之后,如何具体实现人生目标呢?钱理群教授结合自己的经历,给出了宝贵的建议:强调从细微之处着手,通过内心建设来影响大局。要关注大问题,同时从小事做起。在无法改变的大环境中,我们可以通过塑造个人精神世界来掌握自己的命运。◇ 服务对象与目标 自7月1日起,心理协会重新开启线下咨询服务,心理协会的服务旨在帮助青少年及其
钱理群谈如何养老|书评·随笔
钱理群说:“这是一本与老年人生血肉相连的著作,我们在燕园养老八年的生命体验与思考都渗透其间。”这里的“我们”,是指钱老与他的夫人崔可忻。全书我最喜欢的,是夫妻生活的这部分,“我的深情为你守候”,真挚动人。其中对我启发最大的是,他和老伴确立的晚年相处基本原则:保持个人独立性,保持夫妻间的距离,...
养生:是一场重塑生命认知、重构生活秩序的深度觉醒
从原始人规避毒物的本能,到现代人构建科学养生体系,人类始终在追求生命的自主性。养生不是被动应对衰老与疾病,而是以系统思维掌控生命进程。它要求我们像经营企业般管理健康:制定长期规划,配置优质资源,建立监测机制。这种生命主权的觉醒,正是现代养生的核心...
能让许知远沉默的人,真敢说 - 视觉志
历史文化我们想得太多了。它(其实)就是当你和自然相对的时候,你内心的一种感觉。”终于,许知远停止了追问。他们默契地坐在公园长椅上,陷入了美好的沉默。一个是深究意义的人,另一个是用心体验的人,此刻正静静欣赏着眼前的树,感受风的吹拂,和阳光的洒落。看到钱理群说的话,常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这是一个...
钱理群 | 我的生死观_死亡_宗教_生命
“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关注我们吧!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生死学与生死教育研究 编辑按:本文是生死学专家,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理事陆晓娅老师根据知名学者钱理群先生的养老学读书笔记整理摘录而成,在此我们感谢陆老师的整理工作,感谢钱先生授权我们公众号发表此文。
与病相处以和为贵--健康·生活--人民网
面对疾病,我们应形成一套自己的方法论,用科学的生活方式与疾病相处,这是一种智慧。专家们归纳出几点建议:1.熟悉疾病特点,别去招惹它。比如了解什么情况下病情会加重,尽量不触碰疾病的底线。2.别完全依靠干预治疗,要听从专业医生的建议。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任何药物在治病的同时也会对人体造成一定伤害。化疗就是...
【百家】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课堂是一个抑恶扬善的空间-化学...
钱理群:还是我一直坚持的:教育的独立和自由。 新京报:要"让孩子多玩会儿"。 钱理群:我们有一个基本的信念,保持人性。要对青年的青春期保持一种期待。人内心一直都有对精神的追求,而青春期他有天然的好奇心和怀疑精神,一种向上的精神。好的教育就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要把这种种子给培育出来。教育要靠理想主义...
钱理群:只有玩着的人和睡着的人不需要鲁迅
钱理群说:“我每一次看到这文章,都受到一种震撼。我觉得一个人要说真话固然很难,但是,能够像鲁迅这样正视自己时时刻刻不得不说假话的困境,这需要更大的勇气。我们每一个人时时刻刻都面临着这样一个两难的选择,但是有谁像鲁迅这样敢于正视自己渴望说真话,但是又不能不说假话、不能不骗人的这种深层的困境呢?
杨绛:健康并非首要,却是唯一,没有健康,一切都是浮云(必读)
管理好自己的身体,为自己储存好健康,才有来日方长,才有诗和远方!你的努力,才不会成伤;你的奋斗,才不会泡汤!健康并非首要,但却是惟一!对着镜子照一照,才发现自己才是最贵的。人生下半场,拼的就是健康。陶行知说:忽略健康的人,就是在跟自己的生命开玩笑。努力要有底线,没有什么值得我们闯健康的...
钱理群:教育病症已不是观念问题,而是利... 来自刘耘博士 - 微博
【钱理群:教育病症已不是观念问题,而是利益问题】(转自公众号先知书店店长荐书 )整个教育病症已不是观念、方法问题,而是利益问题:教育已经形成了巨大利益链。组织教育改革的人就是在应试教育中获利的人,这就是应试教育越反越红火的原因所在。现在整个改革都进入了深水区,教育改革尤其如此,不彻底斩断围绕应试教育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