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诗人玩起跨界写作:我们和两位诗歌期刊主编聊了聊
龚学敏:我一直认为我是一个写诗的人。但我认为文学的思考与创作,大多数时候是“混沌”的状态——各种类型的体裁分不开。它不像数学、物理、化学,都有明确的定义。文学实际上就是我们对世界的思考。龚学敏 诗歌的不可控性恰是其魅力所在。无论是小说家,还是散文家,在写作之前他们往往就有了主旨,甚至有了框架...
嘉宾分享会预告03 | 俗世一日的唯一意义_诗歌_诗集_余少
○陈年喜×瑠歌(衡夏尔)×龚学敏 ○15:00-15:45 不同的生活经历如何塑造诗人的创作风格?诗人如何从日常生活中汲取灵感?诗歌创作如何反哺诗人的现实生活?我们邀请了三位不同经历的诗人、作者,从自身的体验出发,聊一聊诗歌创作过程中的不同想象。 陈年喜 矿工诗人,第一届中国工人诗歌桂冠得主 瑠歌 (衡夏尔) 95后新...
陈年喜:一个用文字寻找归途的矿工诗人
不同于某些“打工文学”的情悲叙事,陈年喜的散文刻意淡化苦难渲染。《缝衣记》中,他将矿工服反复缝补的过程,写成“针脚与岩石的对峙”,让生存本身成为最高修辞。这种“去诗意化”的写作,反而抵达更本质的诗性。 2. 建立“尘肺诗学”他将尘肺病体验升华为独特的意象系统:呼吸的颗粒感成为时间刻度(“每一次...
在传承与创新中攀原登峰——2024年度成都作协诗歌报告|文学备忘录...
成都广大诗人在讲话精神的指引下,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开拓诗歌审美艺术的新领域,努力探索诗歌描绘伟大时代,传承巴蜀文化,反映人民精神风貌的新境界。用心用情抒写成都万千气象的新篇章,创作出一系列引人瞩目的诗歌佳作。这些作品各具神采、粲然可观,为推动成都文学...
这是有一颗诗心方能获得的快感,评陈年喜《有谁读过我的诗歌》
最近收到陈年喜老师的签名诗集《炸裂志》甚是开心,匆匆拿起诗集读了起来,读到这首《有谁读过我的诗歌》就停下了,可以负责任的说:我读过了,而且读了不少。个人感觉,他的诗歌生活气息是比较浓厚的,正应了那句:诗歌来源于生活。叙事的部分充满故事性,情感的带入恰如其分,朴实的文字之下,蕴藏着诗思。而今天分享的...
《满族文学》2021年第5期|陈年喜:北京的秋天--新作品--中国作家网
陈年喜,陕西丹凤县人。矿山爆破工作十六年。九十年代开始写作,迄今有数百首诗歌、散文、评论文字散见《诗刊》《星星》《天涯》《红岩》《散文》《满族文学》等刊。获首届中国工人诗人桂冠奖,出版诗集《炸裂志》,散文集《活着就是冲天一喊》。 北京的秋天 ...
底层诗人的写作逻辑是什么?
尽管离开了学校,凌丽秀也并未放弃学习,一得空就去书店看书。凌丽秀说:“婚姻走一步算一步,学习写诗不会放弃。”她依然坚持每天至少写3首诗,每天去校园书店看书。在一个约莫20平米的简陋房间,凌丽秀在一个褪色的朱红五斗橱上创作,两年里,这间小屋诞生了1000多首诗。纪录片里,陈年喜可以在任何地方写诗,废旧...
发掘《经济舱》里的诗意栖居,龚学敏新书研讨会举行 - 文学动态...
而这本书的出版,更是川渝诗歌的重要收获。“龚学敏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一直活跃在中国诗歌的现场,长期保持着旺盛的创作激情。这次《经济舱》在重庆出版社出版,可以视为推动成渝文化圈建设的实践案例,延续了川渝作家的交流传统,强化了成渝双城文化互动。”
90后诗人衡夏尔新书分享会在渝举行,畅谈“诗歌无用论”?!
△衡夏尔分享诗歌的创作背景和理念 在接受采访时,衡夏尔表示:我们这代人,总体上是不喜欢被感动的一代,甚至有些拒绝被感化,和60、70年代出生的诗人相比,环境和语境已经截然不同。我们生活在一个网络化的社会中,更多是通过图片、或者被加工过的二手信息去看这个世界。在虚拟的生活里,如果你过度感动,会显得...
...论陈年喜的非虚构散文创作|小说|散文|诗性|诗歌|陈年喜|非虚构_手机...
也是在2015年,陈年喜由于颈椎病恶化,不得不告别了十六年的矿山生涯,寻求新的出路。在艰难的处境下,由于影片的上映以及与诗人朋友们的相识,他获得了新的机会,于2016年应邀访美进行诗歌交流,在哈佛大学、耶鲁等大学做演讲,并于这一年12月获得首届桂冠工人诗人奖。此后,陈年喜开始比较密集地写作散文与非虚构作品,并及时...
诗评-中国诗歌网
这些沉淀在历史中的社会共识、政治共识正是工业题材创作长盛不衰的原因所在,也是将“新工业诗歌”同之前的工业题材诗歌连接起来的......从景观社会到共同体社会——龚学敏诗歌创作论 要对龚学敏的诗歌做一个阐释,无疑是一项非常冒险的行为:一方面,他的诗歌既具有庞德意象主义风格,从《长征》到...
诗评-中国诗歌网
这些沉淀在历史中的社会共识、政治共识正是工业题材创作长盛不衰的原因所在,也是将“新工业诗歌”同之前的工业题材诗歌连接起来的......从景观社会到共同体社会——龚学敏诗歌创作论 要对龚学敏的诗歌做一个阐释,无疑是一项非常冒险的行为:一方面,他的诗歌既具有庞德意象主义风格,从《长征》到...
现代中文诗歌的魅力与鉴赏指南 🌟
诗歌的鉴赏可以从专业角度进行,也可以从普通角度进行赏析。诗歌的生命力旺盛,从原始先民的蛮荒时代至今,它始终伴随着人类的发展,塑造和刻画着独特的民族肖像。所以,无论是专业的诗歌创作还是民间的诗歌创作,只要诗歌足够优秀,自然会受到广泛的喜爱和赞赏。诗歌的力量,就在于它能够跨越时空,连接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让...
出走·068丨“矿工诗人”陈年喜:斧凿留诗痕_生活_时候_父亲
“我不太敢看自己的生活 它坚硬 玄黑 有风镐的锐角 石头碰一碰 就会流血 我在五千年的深处打发中年 我把岩层一次次炸裂 借此 把一生重新组合” 在昏暗而衰败、充满尘埃与石屑的矿山中,陈年喜写下了这首诗歌——《炸裂志》。 很多人听说陈年喜,是因为纪录片《我的诗篇》以及他“矿工诗人”的“特殊”身份。
陈年喜:诗歌凶猛 | 诗客随笔
某一天,在一本已忘记书名的册页里,我读到了如下一段诗:“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这是黄庭坚的《寄黄几复》,我突然觉得这是先辈隔着九百多年时空寄给我的,也是寄给我们所有当代诗人的书信。
面向AI时代,写诗的困境与出路
例如,《诗刊》副主编霍俊明在朋友圈发布“告诗人”声明,对AI诗歌投稿发出警告,将已发现的使用AI写作的投稿者拉入黑名单。此前不久,《星星》诗刊主编龚学敏也在朋友圈中写道:“AI已给诗歌创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不知道现在的诗歌是不是进入了末路,但是,现阶段的AI已经强大到我们太多太多的写作已经毫无意义...
高中毕业的矿工陈年喜,得知母亲生病后写了首诗,从此便一诗成名
没了工作,好在陈年喜会写诗,也有了名气,他的诗歌在北京拿了奖,又参加了四川卫视的节目录制。陈年喜深知,打工,挣钱,远在写诗之前。但,离开矿山后,陈年喜所创作的诗歌缺少了“土地的炸药味”,他归结于“身不在其位”,难再回到那样的写作状态中去,现在形而上的思考更多,而不像以前的文字。陈年喜一家 在...
游民知识分子陈年喜|我这一生漂泊,只有诗歌愿意接纳我!__财经头条
“人的诗心从未远去,这是惟一的不灭的灯盏。”——陈年喜假如你被生活打败,不妨读读陈年喜的人生。高中开始写诗到出版第一部诗集隔了近30年。1999年开始打工,漂泊于矿区和城市。20年后再次回到故乡写作,归来已是中年。道阻且长,但他从不向命运妥协。在爆裂的巨响中,写最冷静的诗。诗歌护佑他躲过死神,探寻生命真...
打工诗人|为最底层作证
“我不大敢看自己的生活”他在诗中写道,“它坚硬铉黑/有风镐的锐角/石头碰一碰就会流血”。 作为家里的顶梁柱,陈年喜被迫出走,在遥远的山脉中寻找矿石。“我微小的亲人远在商山脚下/他们有病身体落满灰尘/我的中年裁下多少/他们的晚年就能延长多少”。他在诗歌《炸裂志》中...
龚学敏诗集《经济舱》研讨会举办:以诗意重构AI时代的文明图景
江苏省作协副主席、《扬子江诗刊》主编胡弦在研讨会上表示,优秀的诗歌创作需要胆量与勇气,不能只创作“容易发表的诗歌”。他以《经济舱》为例,肯定了龚学敏在技法上的熟练与精准——“一下就能点到穴位”,不仅将机场塔台、空药瓶等工业意象进行了诗性转化,更在诗中融合了丰富的知识结构与生活经验。巴金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