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毅建言年轻学者:不要太在意“杰青”“院士”头衔
饶毅建言年轻学者:不要太在意“杰青”“院士”头衔 11月9日,“知识分子”创立十周年的特别纪念活动“科学人才与中国科学的崛起”主题论坛在北京举办。“知识分子”创始总编辑、知名生物学家饶毅在活动上建议年轻人,不一定都要去评“杰青”,也不一定都要去当院士,“要你的单位,一定是看中了你的真才实学,而不只是‘帽子’。
饶毅:“院士”头衔不是我的终极目标
饶毅:“院士”头衔不是终极目标,他选择放弃并不是因为输不起或负气,而是出于对自己内心的深思熟虑。饶毅坚信,无论拥有何种头衔,只要你做出卓越的贡献,就能获得社会的认可。因此,他用事实证明了自己的价值,证明了一个人只要有初心和执着,就会收获自己和别人的尊重和赞誉。
回顾:“我宣布,永远退出院士竞选!”科学家饶毅淘汰,负气发文
饶毅的毕业典礼语录一时间被奉为经典,很多人直呼,不愧是被称为“科学界的现代鲁迅”的人。这是继饶毅退出院士评选之后再一次被人熟知,这个犀利耿直,不愿蝇营狗苟的科学家,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来启蒙中国科学。在中国,被评选为院士的人,只有不到1000个。他们是中国最高水平和世界领先水平的科技顶尖人才,是精英...
饶毅踢爆95万“买”洋院士,一场学术头衔的灰色交易与生态崩塌
95万买院士的闹剧,本质上是中国学术生态“逐帽风”的缩影。当饶毅在2011年因院士评选争议宣布“永不候选”,并写下《解剖“逆淘汰”社会现象的一只麻雀》时,他批判的是评价体系的扭曲;如今14年过去,“逆淘汰”未绝,反而催生了“洋头衔”的灰色市场,这背后是更深层的生态危机。(一)评价异化:从“以成果论...
饶毅:近年有人推荐一位“杰青”任院长,一看就是“浮躁的典型,发了...
近日,饶毅正式卸任首都医科大学校长。3月18日,饶毅在其个人公众号发文“第一个6年的回顾”回顾其任首都医科大学校长及北大生科院院长、北京大学理学部主任,文章提到其“2019年6月上任首都医科大学,2025年3月超龄3年卸任”。 饶毅认...
饶毅把院士头衔比作官帽,一语道破中国学术圈的天机 - 知乎
01我估计错了,小看饶毅了。 面对中科院学部王勇的来信,饶毅没有屈服,反而一语道破比院士选举制度行贿受贿问题更为严重的天机,即中国的院士头衔,其实就是官帽。 学术权力与学术能力的捆绑,这是导致院士选举制…
科研精英归国献力,落选院士宣言:“永弃评选,专注科学”
他认为,科研的价值不应仅仅通过人际关系和院士头衔来衡量,真正重要的是为科学的进步作出实质性贡献。饶毅与施一公在2011年联名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他们深刻批评了中国科研体制存在的严重问题,呼吁改革科研评价体系,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这篇文章的发布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也使饶毅成为学术界的焦点人物...
饶毅教授最近在网上很活跃...@二的和我和好tS的动态
杰青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长江是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能拿到这些的基本都是领域里的顶尖人才。但饶毅的意思是,这些头衔在北大长聘评审里不顶用,评审只看你在北大的表现和贡献。这标准高得离谱,但也正因为这样,北大才能保持学术水平,不被外面的虚名干扰。 我查了下,近些年确实有北大的老师跳槽去别的地方,有些还是...
...永远退出院士竞选!”弃美归国科学家,负气发文_饶毅_科研_科学界
结果出来后,饶毅没装蒜,直接说了要放弃院士头衔。他说:“搞科研不为虚名,只为推动科学进步,为了国家强盛。”他这番话感动了很多人,也让我们看到了真科学家的那份气魄与担当。 四、科研体制的改革呼声 饶毅老师对科研体系里的问题看得很清楚,直说我们现在的学术腐败和资源分配不公平正在拖慢科学进步。他主张,赶紧...
科学网—饶毅专访:不要院士荣誉对我个人影响不大
饶毅(以下简称“饶”):接不接受推荐的过程有两个层面的考虑,一个是院士制度本身需不需要存在的问题,我认为院士制度本身是对一些科学工作者工作的肯定,另外,学术权威对行政权力来说也是一种平衡,因此院士制度的存在具有很大的合理性。 具体到个人,我在说明里也提到中国科学家有过一些很好的传统,提到了林可胜、冯德培...
饶毅:近年有人推荐一位“杰青”任院长,一看就是“浮躁的典型,发了...
近日,饶毅正式卸任首都医科大学校长。3月18日,饶毅在其个人公众号发文“第一个6年的回顾”回顾其任首都医科大学校长及北大生科院院长、北京大学理学部主任,文章提到其“2019年6月上任首都医科大学,2025年3月超龄3年卸任”。 饶毅认为“教授聘任体系是高校改革的关键问题”。“近年有人给我递上外地一位杰青长江的履历,建议任首医
饶毅连发4文,炮轰华大基因CEO尹烨:“水”博士,欺骗,伪科学家,真...
7月23日-26日,连续4天,饶毅在其个人公众号“饶议科学”连发4文,炮轰华大基因CEO尹烨,“水”博士,搞伪科学,哗众取宠,假科学家、真带货人,推广假药,火出科研圈。 选刊助手 SCI期刊分析解读、即时影响因子查询、中科院分区查询、投稿...
科研界的挑战与心态:从青椒到中椒的艰难抉择
▣ 领导与年轻学者的关系问题 上周,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在公众号上发表了一篇题为《领导和院士不该抢、占、分独立年轻人的课题和功劳》的文章,文章中明确指出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学术主任蒲慕明院士的不当行为。这并非饶毅与蒲慕明院士首次在学术观点上产生分歧。除了上述所...
饶毅:领导和院士不该抢、占、分独立年轻人的课题和功劳
近日,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在公众号发文《领导和院士不该抢、占、分独立年轻人的课题和功劳》。引起不少年轻科研人员的共鸣和思考。 文章截图 全文如下(有部分删减): 自然科学的实验研究,一种一般模式是:一个研究员/教授/PI独立领导一个课题组/...
饶毅炮轰中国两院院士选举制度 - 知乎
有人或许会认为,西方世界也有各种学术带头人、院士、终身教授的头衔啊,怎么只说我国的毛病。 但是需要承认的是,西方学术圈,像饶毅这样的“低情商者”数量比较多,如果出现学术不端的情况,年轻一代的学者不会选择跪着去迎合学阀,而是怀揣着“吾更爱真理”的态度,将学术不端者一一检举出来。 换句话说,你可以接受贿...
弃美归国的饶毅:落选院士后,他霸气宣告:永不参选一心做科研_学术...
饶毅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学术斗士,不畏强权,不惧质疑,只为真理而战。 追寻科研的真谛 在纷繁复杂的科研世界中,饶毅以其独特的人生哲学,成为了一位超越头衔与荣誉,执着追寻科研真谛的学者。 有一次,饶毅在研究某个复杂的生物问题时,陷入了长时间的困境。
饶毅:一个“毒舌”科学家的孤独与锋利
他敢在院士评选落选当天,公开宣布“永远退出”;他敢在评审会上,当面质问某大学校长“你凭什么主持这个项目”;他敢把华大基因CEO尹烨的言论斥为“伪科学”“愚蠢无比”;他也敢在《自然》《科学》上,用英文告诉全世界:中国科研经费分配,靠的不是水平,而是关系。 很多人说:饶毅的嘴,太毒了。但毒的背后...
怒斥“几个老院士围着一个处长赔笑”,北大饶毅言论为何如此大胆
美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晓东也称饶毅是国际一流的科学家,其学术水平远超入选决赛的其他人。饶毅落选后就公开发文,称从此不再参选院士。对于饶毅落选原因,外界议论纷纷,有人猜测他是因为性格耿直,直言直语。而根据饶毅本人的公开信,也能看到一些答案,他说要让年轻的学生看到,不做院士,科研还...
弃美归国的饶毅:落选院士后,他霸气宣告:永不参选一心做科研_学术...
饶毅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学术斗士,不畏强权,不惧质疑,只为真理而战。 追寻科研的真谛 在纷繁复杂的科研世界中,饶毅以其独特的人生哲学,成为了一位超越头衔与荣誉,执着追寻科研真谛的学者。 有一次,饶毅在研究某个复杂的生物问题时,陷入了长时间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