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攻克纳米级 OLED 难题,推出 300nm² 全球最小发光像素
不过,将OLED像素进一步缩小至纳米级别,曾长期面临物理难题。普夫劳姆教授指出,传统OLED结构直接缩小后,会出现类似“避雷针缩小”的问题——电流会集中在天线角落,导致电场分布不均。此次研究中使用的金质天线为长方体结构,边长约300×300×50纳米,而不均匀的电场会促使金原子迁移并渗入发光层,形成名为“细丝”(filaments)的微
纳米级OLED突破:科学家开发出全球最小发光像素,仅 300nm² 见方
研究人员利用“光学天线”技术,在 300nm×300nm 的面积上成功制造出了可独立寻址的亚波长 OLED 像素,实验获得 1% 的 EQE、3000 cd / m² 的峰值亮度,以及超越视频速率的快速响应时间。赫希特解释说:“通过一种金属接触结构,使电流可以注入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同时放大并发射光,我们在极小的面积上实...
全球首款!中国突破亚埃米级芯片,欧美垄断一夜崩塌
三个方案一结合,“玉衡”的优势直接碾压:体积只有2厘米见方、0.5厘米厚,塞进手机都绰绰有余;光谱分辨率达到0.1埃米(1埃米=0.1纳米),是欧美商用芯片的12倍;空间分辨率千万像素,每秒能拍200帧,是欧美产品的4倍。美国《科学》杂志直言:“中国用一块芯片重新定义了光谱成像的游戏规则——以前是‘看得到’...
诺奖加持,量子点显示有“钱”景吗
赛富乐斯副总裁申辰告诉《中国科学报》,他们计划在今年推出0.12英寸微型显示样机并将导入量产,样机大小约为小拇指指甲盖的一半。 最近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3位为“量子点的发现与合成”作出开创性贡献的科学家获奖,使得量子点技术持续升温。但在大众熟悉的显示领域,...
全息技术的革命性突破:OLED与超表面的结合开启平民化新时代
为了克服这一限制,研究团队致力于提升OLED的发光效率和超表面的透光率,目标是使全息图的亮度提高3-5倍,从而确保在室外也能获得清晰的显示效果。► 尺寸与能耗 其次,全息图的尺寸也需进一步扩展。目前,可投射的全息图尺寸较小,最大直径仅约10厘米。然而,研究团队正致力于实现“可调节尺寸”的全息图,以满足...
90纳米!浙大团队研发史上最小的LED像素
该团队创造了微米和纳米钙钛矿LED(micro-和nano-PeLED),这些器件的像素尺寸从数百微米到90纳米,为迄今为止已公开的最小的LED像素。同时,创建了具有127,000PPI超高分辨率的LED像素阵列,也创造了所有类型LED阵列的最高分辨率纪录。狄大卫团队从三五族半导体micro-LED的微型化研究中得到启发,开始研制用于未来显示技术...
德国科学家研发出300nm²全球最小发光像素__财经头条__新浪财经
【纳米级 OLED 突破:科学家开发出全球最小发光像素,仅 300nm² 见方】德国科学家成功开发出全球最小发光像素,仅300nm²见方,为智能眼镜和超微型显示技术迈出关键一步。该技术有望嵌入眼镜镜腿或隐形眼镜,实现轻量化AR/VR设备。#纳米技术# #OLED突破#...
德国科学家突破纳米OLED技术瓶颈,300nm²超微像素助力AR/VR设备...
德国维尔茨堡尤利乌斯-马克西米利安大学物理学家团队在显示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功研制出全球最小尺寸的发光像素单元。该成果通过创新光学设计,在300纳米见方的超微空间内实现了与传统像素相当的显示性能,为智能穿戴设备的微型化发展开辟了全新路径。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进展》。
德国科学家突破纳米级OLED技术:300nm²发光像素助力超微型显示...
研究团队通过创新的光学天线技术,在300纳米见方的极小区域内实现了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稳定运行。实验数据显示,该纳米像素的外部量子效率达1%,峰值亮度突破3000坎德拉每平方米,响应速度超越常规视频帧率要求。赫希特教授解释称,通过优化金属接触结构,电流得以精准注入有机发光层,同时实现光信号的定向放大,使纳米级像素的...
浙大突破!微米纳米钙钛矿LED达90纳米极限,创最小LED像素纪录
狄大卫教授表示,论文中所展示的nano-PeLED最小可达到90纳米,是迄今为止报道的最小LED像素。基于此成果,团队创建的具有127000 PPI超高分辨率的LED像素阵列也刷新了所有类型LED阵列最高分辨率的纪录。 为了推动这一技术的实际应用,团队与杭州领挚科技携手制作了由TFT背板驱动的有源矩阵micro-PeLED微显示器原型。该原型能够...
国产OLED技术再突破!清华教授解密技术细节
从结果来说,维信诺的双极性host材料方案,在效率和寿命方面据称已经达到了行业内最优。在OLED材料开发方面,维信诺的常驻合作开发供应商有20多家,材料资源池有5000多支。从技术到量产,维信诺还用上了AI技术,基于AI技术进行器件结构调整迭代。今天,维信诺正式发布了新一代发光材料体系,名为“F1(Foremost
比3纳米还精细!中国科学家用“光编码”黑科技,重新定义望远镜
钱和政策之外,是科学家的“冷板凳”。方璐教授团队从2015年开始攻关“计算光学”,最初连实验室都凑不齐——没有专用设备,就自己搭;算法跑不通,团队成员连续三个月睡在办公室,试了300多种掩膜图案,才找到最优解。这种“积累+创新”的模式,恰恰是中国科技突破的缩影:不是靠“弯道超车”的小聪明,而是“...
研发成功,最小仅90纳米!这一领域我国再获突破
记者20日从浙江大学获悉,该校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海宁国际联合学院狄大卫教授和赵保丹研究员团队,成功研发出微米和纳米钙钛矿LED,其降尺寸过程仅造成微弱的性能损耗。其中,最小尺寸仅为90纳米的纳米钙钛矿LED,为迄今为止公开报道的最小LED像素。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上。
科技前沿 | 纳米级PeLED突破尺寸极限:开启超高分辨率显示新时代
近日,浙江大学光学科学与工程学院联合剑桥大学研究团队在《Nature》发表研究,报道了一种基于钙钛矿半导体的微型与纳米级LED(Micro-PeLED & Nano-PeLED)技术,将像素尺寸缩小至约90 nm,同时保持外量子效率(EQE)在20%左右,创下目前LED阵列最高的...
慢镜头观看俄军道尔防空系统发射后调姿!__财经头条__新浪财经
科学家攻克纳米级 OLED 难题,推出 300nm² 全球最小发光像素 今天11:36| 行业动态OLED发光二极管 极氪8X谍照再度曝光 10月23日 14:35| 行业动态新车资讯英伟达高通 天津举办2025年“三秋”机械化生产田间日活动——打响抗秋汛抢收抢种保丰收攻坚战 10月23日 20:09| 滚动消息农业农村 头条号入驻 DS北风 传说中...
技术前沿 | QD-OLED技术
什么是QD-OLED? 那么,何谓QD-OLED?在深入探究之前,我们需先了解OLED技术。OLED,即有机发光二极管,以其轻薄可弯曲、画面生动的特点,在智能手机和高端电视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OLED技术并非一成不变,它有着不同的技术路线。手机等小屏幕设备通常采用AMOLED面板,通过直接点亮...
重磅发布!2022 中国光学领域十大社会影响力事件_光学 光学工程...
lsa/)携手中国科学报社旗下科学传播旗舰品牌 科学网(https://www.sciencenet.cn/) 推出的年度榜单...要求显示设备达到万级PPI(每英寸所拥有的像素数目),因此,如何实现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的极高分辨像素化,...的长期难题,在常温纳米探针中实现了国际报道最高的46阶非线性响应荧光,基于此仅利用单束、300uW、...
2022 中国光学领域十大社会影响力事件(Light10)评选_量子_科学报...
2022 中国光学领域十大社会影响力事件(Light10)是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领军期刊与中国科学报社旗下科学传播旗舰品牌科学网联合推出的年度榜单,旨在寻找中国光学领域的那些高“光”时刻,那些让我们感动、自豪、永远铭记的时刻。 |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 ...
新型显示专栏 | 技术前沿:QD-OLED技术
RGB和WRGB的像素结构 十 QD-OLED 2024最新进展 一、QD-OLED技术最全解析 量子点是极其细小的半导体颗粒——直径只有2至10纳米。由于其体积很小,量子点拥有独特的光学和电学特性。量子点最具吸引力的特性之一是其大小和色彩之间的关系。量子点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