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友人追忆杨振宁:他没能二度获诺奖是一个遗憾
杨振宁的一生,可以称得上是科学智慧与人文精神交相辉映的史诗,极少有遗憾,“然而,他其实还是有一个遗憾,那就是没能第二次获得诺贝尔奖,如果二度获得诺奖,将是以中国公民的身份获得,2021年,诺贝尔奖委员会专门向他索要了杨-米尔斯理论的资料,可以说,与第二次获得诺奖已经很近了,但最后依然失之交臂。”王
杨振宁因病逝世:13岁立志拿诺贝尔奖35岁实现,与李政道共同成为...
2021年5月,杨振宁将自己珍藏的2000余件图书、文章手稿、影像资料和艺术品捐赠给清华大学,在学校图书馆设立“杨振宁资料室”。2021年9月22日,清华大学举行“杨振宁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会上杨振宁发表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的讲话,回忆1971年回国访问的情形,深情追忆挚友邓稼先。△2004年秋杨振宁与清华大学...
杨振宁80岁才来中国定居,凭什么当选2021感动中国人物?他当然配
1945年杨振宁远赴海外,时隔二十余载首次重返故土。中国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当获悉他首要会面对象是邓稼先时,当即予以批准且未提出任何异议。杨振宁获得国家的高度认可实属必然,其入选202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榜单充分体现了这一事实。这位杰出科学家所取得的成就与贡献,完全匹配这份殊荣。究竟发生了什么情况?【1971年和...
...101岁杨振宁获港大最高荣誉,颜宁:华人最高成就|杨振宁|诺奖|...
在他的努力之下,图灵奖得主姚期智辞去了普林斯顿的终身教职,跟着杨振宁来到清华大学,设立了计算机领域著名的清华姚班,培养了大量的计算机人才。 除了姚期智之外,杨振宁还招募到了数学家张翘楚、数学家张守武、密码学家王小云、物理学家文小刚,物理学家张首晟,可以说杨振宁招募来的这些科学家都是世界上相关领域最顶尖的人才...
汪诘:诺奖以他为荣,纪念杨振宁先生_澎湃号·湃客_澎湃新闻-The...
享誉世界的华人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因病于 2025 年 10 月 18 日在北京逝世,享年 103 岁。看到这个消息,心情无比沉重。 我曾在杨先生 100 岁生日那天写过这样一句话:希望杨先生能活到人类攻克死亡的那一天。很遗憾,杨先生还是走了。今天我给大家讲一讲杨先生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故事,以此来纪念这位物理学黄金...
物理泰斗杨振宁101岁的遗憾
物理泰斗杨振宁101岁的遗憾 物理界 泰斗级教授杨振宁传出病危消息:对此很多人感到惋惜,因为他是中国科技的领路人,但是也有很多人说杨振宁对咱们国家没贡献,跑中国来养老了!其实不然。其一:杨振宁获得诺贝尔奖时一直说:我持的是中国护照;我是真正的炎黄子孙!他是1971年保钓运动的精神导师,当时美国故意撇清钓鱼岛...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杨振宁:今天的文章,为杨老正名 - 知乎
还有7个诺贝尔奖,是直接利用杨振宁提出的“杨-米尔斯方程”拿到的。 有几十个诺贝尔奖,是和杨振宁提出的理论有关。 此外还有6个“数学界的诺贝尔奖”,也就是菲尔兹奖研究的对象,是杨振宁提出的“杨-米尔斯方程”和“杨-巴克斯特方程”。 还有一个小故事,杨振宁拿诺贝尔奖,是有史以来获奖最快的人。
百年科学巨匠杨振宁:诺奖辉煌到晚年争议,学界震动引深思
第二年,诺贝尔奖就来了,快得破了纪录。但高光之后,代价也来了。为了一篇论文谁的名字排第一,这对黄金搭档,掰了。掰得很难看,老死不相往来。气得奥本海默直跳脚,说杨振宁该去看看精神科医生。天才的世界,不全是阳春白雪,也有鸡毛蒜皮。这只是他漫长争议人生的一个开场。这颗心是中国红 1964年,杨振宁...
北京大学贺杨振宁先生百岁华诞!_北京日报APP新闻
为庆贺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杨振宁先生百岁华诞,「杨振宁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世纪物理情」于9月23日在清华大学举行。 杨振宁先生在会上,提及了自己的好友、核物理学家邓稼先,追忆起邓稼先曾给自己写信、在信中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改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的故事,并对此作出深情回应。
35岁拿诺奖,回国曾极力反对1400亿科研项目,杨振宁到底有多牛?
诺贝尔奖没有数学奖,当年靳东在领奖台上如果将事例改为杨振宁,也许效果会更好,因为杨振宁确实是拿过诺贝尔物理学奖的。1957年,年仅35岁的杨振宁,因不守恒理论的提出,而获得诺贝尔奖,在此强调一下,有人统计过历史上拿到诺贝尔奖的得主从发表论文到拿奖,平均时间是18年,而这个数字在杨振宁这里,是12个月。他...
102岁杨振宁百万年薪曝光,原来“诺奖”根本不是他的人生巅峰
先是杨振宁提出了“Yang-Mills规范场论”,再之后,7个诺奖获得者是因为找到杨振宁的标准理论所预测的粒子而获奖,例如丁肇中、希格斯。 通过研究杨振宁提出标准理论获得成就,而间接获得诺奖的更是有几十个。 除了诺贝尔奖之外,还有6个菲尔兹奖是...
面对诺奖,我们完全可以保持平常心,这才是真正的大国自信_风闻
我个人研判,未来获得诺贝尔奖的日本科学家数量会越来越少,毕竟,随着日本陷入失落的三十年甚至是失落的四十年,它的科研投入和重大发现都在减少,目前日本在获得诺奖方面相当于是在“吃老本”,而且,大概率已经处在了“吃老本”的末期。而中国的科研投入过去二三十年增长明显,目前很多领域都处在了群体性大爆发的前夜。
珍惜杨振宁:不是诺贝尔奖带给他荣光,而是他带给诺贝尔奖以荣光
杨振宁接人待物秉承着和做科研一样的态度,坦率、热切,从不绕弯子。科研人大多都是这个性格,在某些时候确实不太讨喜,但却值得我们借鉴。这个世界充满了太多的虚与委蛇、尔虞我诈,但你机关算尽,却总有比你更会算计的、做事更滴水不漏的、棋盘格局更大的人,在每个意想不到的时刻压你一头。不妨也学学杨...
杨振宁:20年内中国本土定会出诺奖获得者
诺贝尔奖1957年与李政道以发现"宇称不守恒定律"夺诺奖的杨振宁,7日在香港中文大学与逾百师生一同为身在美国的前中大校长高锟庆功.据香港《大公报》报道,杨振宁说,从高锟获得诺奖一事.增加他对中国本土得诺奖的信心."我曾经再三讲,我觉得在20年内,中国本土包括香港,澳门一定会有诺贝尔奖级的科技成果出现".VIP经营者...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杨振宁:今天的文章,为杨老正名
有几十个诺贝尔奖,是和杨振宁提出的理论有关。 此外还有6个“数学界的诺贝尔奖”,也就是菲尔兹奖研究的对象,是杨振宁提出的“杨-米尔斯方程”和“杨-巴克斯特方程”。 还有一个小故事,杨振宁拿诺贝尔奖,是有史以来获奖最快的人。 从论文刊登到最终获奖,只有短短12个月。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杨振宁:今天的文章,为杨老正名
有几十个诺贝尔奖,是和杨振宁提出的理论有关。 此外还有6个“数学界的诺贝尔奖”,也就是菲尔兹奖研究的对象,是杨振宁提出的“杨-米尔斯方程”和“杨-巴克斯特方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一个小故事,杨振宁拿诺贝尔奖,是有史以来获奖最快的人。
【学生会】大家纪实——杨振宁 物理长河的摆渡人
2021年百岁寿辰,他出版自传《晨曦集》,总结一生:“从安徽到斯德哥尔摩,再到清华园,我始终是物理长河的摆渡人。”如今,清华园立着他的铜像,铭刻其信条:“物格无极限,理运有常新。”杨振宁的归根之旅,不仅传承知识,更以九秩年华诠释了科学家的赤子之心...
屠呦呦获诺奖咱也不能忘逆耳之言 说中国科学家得诺奖是做梦的言论...
“中国科学家得诺奖就是做梦!”虽然网络舆论里常常出现的此话听来刺耳,但好像一直以来也没有有力的证据反驳,直到10月5日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瞬间把这句话摔个粉碎。这个奖项也让屠呦呦成为中国大陆首个获得自然科学领域诺奖的科学家。对此,她本人表现的比较淡定,表示获奖并不那么意外,这...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①我认识杨先生已经四十五...
2.A选项,材料一原文“但是重要科学的创作,都包含众多科学家的贡献在内,不属于某人所有,真理只有在反复的推理和实验下,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同,所以古希腊哲学家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要发掘宇宙间最基本的真理,更要有这种勇气,这种毅力,才能完成。”表明,丘成桐引用词句是为了强调对真理的追求,暗含对杨振宁反对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