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颗,复旦团队研发二维-硅基混合架构闪存芯片
复旦大学集成芯片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集成电路与微纳电子创新学院周鹏-刘春森团队研发的“长缨(CY-01)”架构,将二维超快闪存器件“破晓(PoX)”与成熟硅基CMOS工艺深度融合,率先研发出全球首颗二维-硅基混合架构芯片。相关研究成果于北京时间10月8日晚间在《自然》(Nature)期刊上发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时代
复旦一团队今年二登《自然》,实现全球首颗二维-硅基混合架构芯片
二维颠覆性器件如何走向芯片应用?复旦大学周鹏-刘春森团队在今年4月完成“破晓”二维闪存原型器件研发(相关成果刊登于《自然》杂志)的基础上,再次实现突破,将二维超快闪存与成熟硅基CMOS平台深度融合,率先实现全球首颗二维-硅基混合架构闪存芯片,攻克了新型二维信息器件工程化的关键难题。这一成果可被视为二维应用...
全球首颗!上海复旦团队研制全新架构闪存芯片_东方新闻眼_看看新闻网
10月8日,复旦大学科研团队宣布成功研发出全球首颗二维-硅基混合架构闪存芯片,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自然》。 主流CMOS工艺芯片表面看似平整,实则微观起伏显著,如同从太空俯瞰上海,细节处高低错落,二维半导体如同一层薄膜覆盖其上,如何使其适应硅基表面的不平整度,是技术落地的关键难点 历经五年探索,复旦大学周鹏...
全球首发!复旦团队研制二维半导体芯片“无极”,团队成员敖明睿在...
经过五年攻关,复旦团队将芯片从阵列级或单管级推向系统级集成,基于二维半导体材料(二硫化钼MoS2)制造的32位RISC-V架构微处理器“无极(WUJI)”成功问世。 该芯片通过自主创新的特色集成工艺,以及开源简化指令集计算架构(RISC-V),集成5900个晶体管,在国际上实现二维逻辑芯片最大规模验证纪录。 “反相器是一个非常基础且...
全球首颗!上海复旦团队研制全新架构闪存芯片|复旦大学|芯片_新浪...
全球首颗!上海复旦团队研制全新架构闪存芯片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时代对数据加载速度提出更高要求,而传统存储技术面临速度与持久性难以兼顾的瓶颈,这一困境有望被打破。10月8日,复旦大学科研团队宣布成功研发出全球首颗二维-硅基混合架构闪存芯片,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自然》。
复旦团队发布全球首颗二维-硅基混合架构闪存芯片- DoNews
复旦大学集成芯片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集成电路与微纳电子创新学院周鹏-刘春森团队研发的“长缨(CY-01)”架构,将二维超快闪存器件“破晓(PoX)”与成熟硅基CMOS工艺深度融合,率先研制出全球首颗二维-硅基混合架构芯片。相关成果于北京时间10月8日晚间在《自然》(Nature)期刊发表。
全球首颗!复旦科研团队研发全新架构闪存芯片__财经头条__新浪财经
全球首颗!复旦科研团队研发全新架构闪存芯片2025年10月09日 18:46 看看新闻KNEWS 语音播报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微博 微信 分享 0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登录|注册发布 相关新闻 又双叒叕有日本科学家!2025诺贝尔化学奖三位得主带来一场材料学革命 10月8日 17:58| 市场资讯诺贝尔化学奖日本科学家766 科技...
比传统闪存快100万倍!复旦研发出全球最快存储芯片,已成功流片
4月18日,复旦大学相关科研团队宣布成功研制出全球最快半导体存储器"破晓",每秒可执行25亿次操作,将传统闪存速度提升整整100万倍!这块1平方厘米的芯片背后,藏着改写存储技术发展史的颠覆性突破。复旦大学刘春森研究员团队在国际顶刊《Nature》发表的成果显示,他们突破了沿用数十年的电荷存储理论框架,通过创新物理...
每秒可执行25亿次操作!我国研制全球最快“闪存”器件
主要内容 近日,复旦大学发布全球最快“闪存”器件,每秒可执行25亿次操作。 编辑:李婧怡 责任编辑:王佐亚 精彩推荐 探访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看智能进万家 现场 望海观潮|“舌战”安理会 望海观潮 望海观潮丨中东没做到的,东南亚是如何做到的? 望海观潮 独家连线总台驻伊朗记者李健南:回到伊朗的48小时 龙咚锵 ...
每秒存取25亿次!复旦团队研制全球最快闪存器件
日前,复旦大学集成芯片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周鹏、刘春森团队成功研制“破晓”闪存器件,擦写速度达到400皮秒,比传统闪存的擦写速度快100万倍,是人类迄今掌握的最快半导体电荷存储器件。北京时间4月16日晚,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顶尖期刊《自然》。团队基于器件物理机制的创新,持续推进高速非易失性闪存技术的研发。通过...
复旦大学研制出超高速闪存:未来电脑将不存在内外存概念
2025年4月16日,复旦大学周鹏、刘春森团队在《自然》期刊发表突破性成果,宣布其自主研发的“破晓(PoX)”皮秒闪存器件擦写速度达到亚1纳秒(400皮秒),相当于每秒可执行25亿次操作,性能超越同技术节点下世界最快的易失性存储SRAM技术。这项颠覆传统存储架构的技术突破,不仅刷新了人类对半导体存储速度的认知,更预示着计算机体系
复旦大学研发全球最快闪存芯片:400皮秒改写存储史,存算一体架构或...
复旦大学周鹏、刘春森团队近日在《自然》期刊宣布,其研制的"破晓(PoX)"闪存器件擦写速度突破至400皮秒,相当于每秒执行25亿次操作,将非易失性存储器的性能推至全新高度。这项技术不仅打破了存储速度的理论极限,更实现了与计算芯片相当的操作频率,为彻底重构计算机存储体系提供了可能。
复旦大学研制出世界最快高速闪存技术,每秒25亿次操作!
近日,上海复旦大学科研团队研制出了一种超高速闪存技术,其擦写速度可提升至亚1纳秒(400皮秒),相当于每秒可执行25亿次操作,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快的半导体电荷存储技术。 图源:复旦大学 这一成果由复旦大学集成芯片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周鹏和刘春森团...
美国怕了?复旦大学这新技术,比传统芯片快上万倍!_领域_存储_中国
2025年,复旦大学周鹏、刘春森团队研发的“破晓”皮秒闪存芯片登上《自然》杂志,其400皮秒的擦写速度相当于每秒完成25亿次操作,较传统3D NAND闪存提速超过2.5万倍。 这一突破彻底打破了存储领域“高速、持久、低功耗难以兼顾”的困局,标志着中国在核心电子元器件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世界最快闪存在中国“破晓”
这次,团队从底层机制进行创新,研制的“破晓”皮秒闪存器件擦写速度达亚1纳秒(400皮秒),即每秒可以工作25亿次,与计算机芯片的工作速度(每秒10亿~30亿次)相当。此外,器件的工作电压低于5伏,未来有望进一步降低,在能耗方面极具优势。 “‘破晓’是目前世界最快的半导体电荷存储器件,性能超越同技术节点下最快的易失性...
复旦新成果“史上最快闪存技术”登Nature!
近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发表了一项来自中国科研团队的突破性成果——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周鹏教授团队成功研发出全球最快的闪存技术,其操作速度高达每秒25亿次,打破了传统闪存技术的物理极限。这一里程碑式的研究不仅为下一代存储技术开辟了新路径,更可能彻底改变计算架构的设计逻辑。突破物理极限的"双胞胎"...
复旦大学“破晓”技术:开启非易失性存储新时代
2025年4月16日,复旦大学团队成功研发出“破晓(PoX)”皮秒闪存器件,实现了400皮秒的擦写速度,打破世界纪录。这一技术以惊人的400皮秒(0.4纳秒)擦写速度,打破了半导体电荷存储的世界纪录,成为人类历史上首个实现亚1纳秒操作的非易失性存储技术。若以日常场景作比,其速度之快,相当于在相同时间内完成数千次...
全球首颗!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发全新架构闪存芯片|复旦大学_新浪财经_新浪...
继今年4月在《自然》提出“破晓”二维闪存原型器件后,复旦大学科研团队又迎来新突破。 据复旦大学公众号消息,北京时间10月8日晚,复旦大学在《自然》(Nature)上发文,题目为《全功能二维-硅基混合架构闪存芯片》(“A full-featured 2D flash chip enabled by system integration”),相关成果率先实现全球首颗二维-硅...
复旦教授发明全球最快闪存,半月两登《自然》
复旦教授发明全球最快闪存,半月两登《自然》从“无极”芯片到“破晓”闪存,复旦大学集成电路与微纳电子创新学院教授周鹏寻觅20年,研制出全世界都在寻找的理想存储器,半个月内两次登上国际顶刊《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