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考古新发现:米仓道龙王堑发现明代“禁止早婚 违者枷责”石刻
米仓道 比如明代万历年间禁止早婚的一处石刻:“都察院示谕,军民人等知悉:今后男婚须年至十五、六岁以上方许迎娶!违者,父兄重责枷号,地方不呈官者,一同枷责”。好生严厉,太早结婚竟然要被上镣铐!为何如此?红星新闻记者查阅相关文献和学术资料发现:其实在明朝初期,为了恢复人口,官府是鼓励早婚早育的。从诸如“民男二
蜀道考古调查阶段性成果发布 新发现文物遗存二百九十七处- 四川省人民政...
井田村遗址,对探索先秦时期金牛道的历史走向提供新证据;米仓道上新发现的龙王堑石刻,包含唐、宋、元、明、清共5个朝代的8通文字题刻,充分见证米仓道绵延千年的历史进程。
县文广体旅局:南江新发现龙王堑石刻_南江县人民政府
近日,我县四普办在米仓古道上新发现一处跨越多个历史朝代石刻群龙王堑石刻。经调查,该石刻群分布于南江河西岸高于水面约五米的24平方米石壁上,有唐、元、明、清等不同历史时期的题刻6幅,内容涵盖民风民俗文化、婚姻法律制度、桥梁建设背景等事件内容,其中4处石刻保存完整,具有清晰的年代落款。龙王堑石刻是米仓古道...
四川发现10米石刻长龙:疑明清文物,或与这一传说有关,介入保护
2024年3月,四川绵阳仙海区石河堰村在基础设施维护中,意外揭晓一段尘封历史——施工人员发现一条长达10米、宽0.6米的石刻巨龙。经文物部门初步鉴定,这件雕刻工艺精湛的文物或为明清时期遗存,与当地流传数百年的"王氏镇龙"传说形成时空呼应。地质断层现真龙 传说照进现实 在石河堰村接龙垭,地质勘探显示该区域...
考古中国 | 蜀道考古调查取得阶段性成果-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米仓道上新发现的龙王堑石刻包含了自唐、南宋、元、明、清共5个朝代的8通文字题刻,从唐宋时期关于建桥修路的记载,到元代皇庆二年题刻,再到明代一系列涉及禁止早婚、禁止酗酒、悬赏缉捕盗匪的官方谕令,以及清代关于祈雨设立养生塘的记载,充分见证了米仓道绵延千年的历史进程;祁山道上发现了很多关于修路建桥的碑刻...
【历史文化】刻在石头上的“史书”——蜀道石刻及其价值||郭洪义
——蜀道石刻及其价值 郭洪义 蜀道沿线分布众多石刻,它们是古代使臣赴任述职、商贾南北往还、文人墨客题咏、地方官吏修栈勒石等社会活动留下的灿烂辉煌文化遗迹,真实记录了古代民众民间社会生活及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成为记载蜀道历史文化信息最...
文广体旅局:“考古中国·蜀道考古研究”项目—米仓道南江段主线考古调查如...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蜀道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国家文物局启动了“考古中国·蜀道考古研究”项目。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负责米仓道南江段考古调查,组织考古调查队赴南江县开展蜀道·米仓道线路及沿线文化遗存调查。 2024年7月1日,由罗洪彬教授带领的调查团队历时8天,圆满结束了蜀道·米仓道主线路及沿线文化遗...
阆中境内居然发现了两处明万历摩崖石刻,字迹清晰可辨,全国罕见
龙泉镇原铁佛观村摩崖石刻拓片现场 据了解,类似的摩崖、碑刻在川渝其他县市也有发现,除个别还有“违者,父兄重责枷号”外,其他文字内容、年代等都基本一致。阆中这两块禁早婚碑的落款是“分巡道刻立”,全称应为四川按察使川北分巡道,这也为我们提供了明朝设置川北分巡道的实物证据,因此它具有教化民风、变革陋习等作用...
2025年第17期(总第97期) 重庆积极推进蜀道荔枝道专项调查取得丰富...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启动以来,重庆会同四川、陕西共同开展蜀道荔枝道考古专项调查。重庆已牵头完成荔枝道主线、副线专项调查任务,共调查登记道路本体遗迹147处、沿线关联性文物资源269处,其中148处已纳入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 荔枝道专项调查聚焦全线文物资源系统性摸底,全面梳理古遗址、古驿道、石刻等文物基础数...
通过考古发现探索天府之国的奥秘
2025年4月26日,四川成都召开了“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的阶段性成果发布会。此次会议揭晓了蜀道考古调查的最新进展,其中包括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陈仓道、褒斜道和祁山道这6条干线的详细调查情况。经过不懈努力,共调查了长达2073千米的蜀道,并在线路沿线发现了1034处文物遗存,其中还包括新发现的297处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四川省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第九...
以文物本体占地范围为界,向四周外延2米至37米。 (二)高山古城遗址(大邑县) 文物本体占地范围。 二、自贡市 (三)自贡玉川公祠(自流井区) 以文物本体占地范围为界,向东外延7米,向南、向西外延9米,向北外延13米。 (四)荣县军政府旧址(荣县) 文物本体所在广场。
多领域突破,四川考古晒出“十四五”成绩单
“十四五”以来,四川文物系统自觉聚焦“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使命任务,积极探索文物考古工作新模式,更好服务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多个领域取得关键突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统筹谋划,科学构建考古工作体系 坚持把握导向、系统布局、重点保障,全面构建起较为完备的全省考古工作体系。一是...
重庆“四普”新发现:荔枝道沿线遗存_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重庆“四普”新发现:荔枝道沿线遗存 根据《考古中国:蜀道工作计划(2024—2028年)》工作安排,重庆负责荔枝道(陕西西乡至重庆涪陵段)调查及温山县城遗址、桂溪县城遗址和开州县坝遗址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及研究等工作。2024年3月,蜀道荔枝道考古专项调查正式启动。今年5月前,重庆牵头完成荔枝道主线、副线考古调查,共...
四川省文物局-相信科学一一谈尕日塘秦刻石
2025年6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仝涛公布了在青海扎陵湖北岸尕日塘发现的秦代刻石材料后,竟然掀起了一场持续长久、波及广泛的讨论争辩,就其真伪问题发表了大量从各个角度出发的论辩文章。对于这样一件内容简单、文字形体明显的石刻材料来说,这种情况实在令人感到困惑。
四川省文物局-一周文物动态(6.9-6.15)
入围项目名单中包括《水调歌头·资博怀古》音视频、 “成博出品”音视频宣传品牌文物融媒体活动、人文考古纪录片《重返三星堆》、《汉嘉故郡 雅州风韵》系列专辑之高颐墓阙及石刻系列短视频等四川项目。(国家文物局) 宝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入选新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
国家文物局 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
广东“南海 I 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 海南省 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存 重庆市 重庆合川钓鱼城范家堰南宋衙署遗址 重庆渝中区老鼓楼衙署遗址 四川省 四川稻城皮洛遗址 四川金川刘家寨新石器时代遗址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祭祀区 四川成都老官山西汉木椁墓 四川石渠吐蕃时代石刻 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 贵...
东西问|梁中效:十三方石刻“讲述”的秦蜀古道是怎样的,你知道吗?
《蜀道寻古石门汉韵——汉中石门十三品拓片精品展》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展出。安源 摄 “石门十三品”也称“汉魏十三品”,是凿刻在石门隧道两壁或褒河两岸悬崖上的刻石,由《石门》《鄐(chù)君开通褒斜道》《石门颂》《石虎》《衮雪》《石门铭》《山河堰落成记》等十三块巨型摩崖石刻组成,时间上自东汉、下迄南...
考古实证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4月24日,由中国文物报社、中国考古学会主办的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京揭晓。入选的十个项目内容丰富多样,从史前聚落遗址到都城遗址,从中原到边疆,从新发现的遗址到持续发掘研究半个世纪以上、“老树开新花”的遗址,涵盖甚广,是中华文明博大气象的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