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超级枢纽”城市,又升级了?
当旅客拖着行李箱即可直达胖东来,当通勤者利用换乘间隙完成品质采购,交通枢纽便从“过境通道”转变为“消费磁场”,这种“零距离商业”模式,不仅重构了“人、货、场”的时空关系,更将推动传统车站向集消费体验、文化展示、城市服务于一体的复合空间转型。 02 有机连接 为配合新城、新区发展建设相应车站,是很多城市
国务院批复武汉,中部龙头城市来了!| 大刚观察_的中心_国际性_地区
现在,武汉通过航空、铁路、水路,都能高效出海,升级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也在情理之中。 【2】唯一的“中部经济中心” 大刚观察(DGbeacon)梳理发现,国务院新一轮共批复了41座城市的国土空间规划,其中有17座城市被定位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这17座城市在全国各省的分布如下: 从上图来看,我国四大...
中部“老大”,正式升级
较之于上一版《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中“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能级大幅跃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盘古智库学术委员叶青表示,新版总规对武汉交通枢纽的定位更加强调“国际性”,这是国家层面从国际视角对武汉交通区位定位的升级,也符合“增强中部地区打造内陆地区出海口竞争力”的新时代要求。过去...
中部超级枢纽+千万人口+万亿城市,郑州不简单
中部超级交通枢纽 郑州是全国公、铁、航、信兼具的交通枢纽,已形成由铁路、公路、航空3种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 截至2022年4月,郑州有2座航站楼、2条跑道、162条航线、6个火车站、2条铁路干线、6条高铁线、22条轨道交通、11条高速公路、37条BRT线路。从铁路枢纽来看,郑州2021年完成铁路客运量5188万人...
郑州超级枢纽落子!300亿投入第五高铁站,省内兄弟迎来分水岭
是郑州作为“米字枢纽”的全面升级,正式跨入“五主格局”时代。 一个城市,拥有五个大型高铁主站! 这在全国都是独一份的豪横配置。 对比全省第二大城市洛阳,至今也只有一座高铁主站,规划中的双核(龙门站、洛阳东站)推进艰难,高铁建设整体比郑州落后5到8年,连跨省直达能力都还没完全形成。 这就是起跑线上...
国务院批复!武汉晋级中部唯一中心,国际枢纽稳了?
交通网络的多维升级强化了武汉的枢纽地位。超“米”字型高铁网连接12个方向,4小时经济圈覆盖全国80%重要城市。中欧班列(武汉)2024年开行量突破1000列,形成57条稳定的跨境运输通道。航空领域“双枢纽”格局已然成型,天河机场旅客吞吐量重回中部第一,花湖机场货运量突破百万吨大关,这种铁水公空立体交通体系在中部...
城市24小时 | 国家级枢纽扩围,这个中部省会率先“晋级” | 每经网
按照武汉的规划,到2030年,全面建成“三港五区”枢纽经济发展载体,依托水陆空三个核心港,高水平建设临港、临铁、临空、商贸服务和生产服务五个枢纽经济示范区,将武汉建设成为立足中部、服务全国、联通全球的双循环核心枢纽城市。 #动向 杭州发布AI新政 近日,杭州市政府官网发布了《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杭州市加快建设...
中央敲定中部两城,两大国际枢纽落地,合肥南昌长沙无缘
将形成多层次枢纽体系。在这场重塑中国经济地理的深刻变革中,交通枢纽的能级跃升不仅是基础设施的升级,更是区域发展模式的革命性创新。武汉郑州的双核驱动,正在书写中部崛起的新范式,而追赶城市的创新突围,则为区域协调发展注入持久动力。这种动态平衡的枢纽经济生态,将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支撑。
郑州市将建设超级交通枢纽城市
随着"十四五"规划的深入推进,郑州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全球交通网络。在铁路建设方面,继米字形高铁网建成后,郑州将启动"超级枢纽2.0"升级工程,包括建设亚洲最大的地下高铁车站群,实现航空港站与郑州东站、郑州站的三站无缝衔接。这种"空铁零换乘"模式将把旅客中转时间压缩至15分钟以内,创下世界级枢纽的新标杆...
中部6省最新规划曝光!超大城市+4特大城市,谁意外落单?
超大城市武汉以“九省通衢”的区位优势持续释放枢纽价值。这座城区人口达1080万的特大城市,2024年天河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3140万人次,重夺中部航空枢纽桂冠。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年产值逾5000亿元,长江存储等龙头企业引领“芯屏端网”产业链升级。依托中欧班列年均千列的运输能力,汽车零部件、光通信设备等“武汉智造”...
从“米字型”到“超级枢纽”:郑州高铁如何重塑中原经济版图?
②城市定位跃迁:从交通枢纽到超级城市引擎 郑州所在的中部高铁网络运营里程超2100公里,枢纽通达性稳居全国前列,但更关键的是其“米字形+城际网”的复合结构。南信合高铁(豫南直通长三角)、焦洛平高铁(呼南通道双线并行)等规划项目,将郑州的辐射范围从“3小时经济圈”扩展到更广域的中西部协作带。正如
中部“老大”,正式升级 武汉定位略提升_新闻频道_中华网
从城市性质来看,武汉依然被定位为“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尽管没有达到一些人的预期,但这一定位仍然是独一无二且硬核的。与2020年版相比,武汉的交通地位有所提升,从“我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升级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2024年武汉天河机场的旅客吞吐量达到了3141万人次,位居全国第13位、中部第1位。
中央重磅敲定中部3城升级!武汉郑州长沙入围,洛阳南昌意外落选
更决定着高端要素的集聚能力。在这场没有终点的城市马拉松中,头部城市的领跑优势与追赶者的创新突围交织成中部崛起的时代图景。当科技创新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当交通枢纽从通道经济转向流量经济,当文化IP从区域符号升级为全球叙事,中部城市群的每一次突破都在重新定义中国经济的空间格局。#图文打卡计划# ...
武汉:中部崛起的“超级引擎”,凭何稳坐“第一城”? - 今日头条
2024年,这座超大城市以2.1万亿元GDP稳居中部首位,GDP增速领跑区域,更被国家赋予“中部地区中心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等战略定位 。从“九省通衢”到“九州通衢”,武汉的崛起不仅是地理优势的延续,更是政策赋能、产业升级与创新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中部大省优势再造 河南枢纽建设全面提速_人民日报
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新增2座,总数由原先的6个增加至8个;国铁集团郑州局单日最高发送旅客93.2万人,创历史新高;郑州机场新开通、加密多条国际货运航线;中欧班列(郑州)首月开行315班,同比增长200%……今年以来,系列利好政策之下,河南依托交通区位优势,持续发力枢纽经济,并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更具竞争力的内陆...
提质向“新” 中部崛起势头强劲_部门_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中部地区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拥有8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党中央高度重视中部地区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主持召开座谈会和中央政治局会议,2024年5月审议通过《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
国务院重磅批复!长沙超级定位升级,长江中游中心+交通枢纽城市
城市的生长总伴随着阵痛。前些天去开福区探访老城更新项目,在潮宗街的石板路上,戴着红袖章的文保志愿者李阿姨说:“改造不是推倒重来,得留住老长沙的味道。”这话让我想起规划文本里“三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框架”的章节,那些散落在街巷间的民国公馆、明清戏台,正在微改造中重获新生。就像李阿姨家隔壁的时务...
中央重磅!华中两城晋级国际交通枢纽,长沙落选真相曝光
的模式,正在重塑区域经济地理格局。未来交通枢纽竞争将向智慧化、绿色化方向演进。郑州启动自动驾驶货运枢纽试点,武汉规划建设长江首座零碳码头,长沙试点氢能源轨道交通。这些创新实践不仅提升运输效率,更推动着交通体系的可持续发展。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化实施,交通枢纽城市必将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城市24小时 | 两万亿再出发,中部第一城要做“核心枢纽”
按照武汉的构想,到2030年将全面建成“三港五区”枢纽经济发展载体,依托水陆空三个核心港,高水平建设临港、临铁、临空、商贸服务和生产服务五个枢纽经济示范区,将武汉建设成为立足中部、服务全国、联通全球的双循环核心枢纽城市。 #动向 南京力争2028年工业软件收入规模突破500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