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种出2.1米高巨型水稻#网友:禾下乘... 来自浪潮新闻 - 微博
#温州种出2.1米高巨型水稻#【网友:“禾下乘凉梦”真的实现了】近日,温州瓯海潘桥街道屏山村的试验田里,一片“高个子”当季水稻随风摇曳。8月29日,@浪潮新闻 记者了解到,这片“超级水稻”由当地村集体企业于今年5月底试种,种植面积约300亩,9月底开镰收割。瓯海强村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邵丽肖说,“超级水稻”目前处于抽穗
温州“超级水稻”2.1米高,试种300亩,预计9月收割
温州“超级水稻”2.1米高,试种300亩,预计9月收割 浪潮新闻 发布时间:1分钟前浪潮新闻 有温度,有态度。 关注 发表评论 发表 相关推荐 自动播放 加载中,请稍后... 设为首页©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意见反馈 京ICP证030173号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01号...
乐清试点种植多年生稻,即将迎来再次收割
“正常情况下,种养多年生稻第一季亩产可达500公斤,只是第一次收割时,试验田里遭了鸟害,产量减少了一大半。”黄歆贤介绍,由于多年生稻第一季收获期晚于早稻1至2周,其他水稻收割后,周围的鸟便飞进多年生稻田里吃稻谷,接下来,他们将在试验田搭设防鸟网,保护第二季生长的稻谷。“第二次收割以后,气温下降了,准备用...
镜观·回响丨永丰稻田又迎丰
2023年8月28日,农机在永丰村高标准农田内收割水稻。 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让这片稻田每年都迎来大幅增产。2023年,永丰村平均每亩达到770公斤。 2024年8月22日,收割机在永丰村高标准农田内收割水稻(无人机照片)。 团队预计,2024年永丰村高标准农田平均亩产将接近800公斤。 2024年7月26日,一列高铁列车从永丰...
组图丨稻谷飘香秋收忙 美丽乡村好“丰”景-新华网
金秋时节,稻谷飘香。眼下,浙江温州各地的水稻田陆续成熟,农民们抢抓农时收割稻谷。俯瞰温州市瓯海区的乡村沃野,风吹稻浪,农机穿梭,金黄色的稻田和农民忙碌的身影,组成了一幅幅壮美的秋收画卷。 据了解,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走进温州的田间地头,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
温州在希望的田野上绘出共富新画卷_温州市政府网
在温州,如此“丰”景美不胜收。一组数据印证稻浪翻滚的“金色”正在加速绘成共同富裕的“底色”:今年以来,通过深化“清闲田、改水田、造园田”行动,开展4.28万亩永农抛荒整治“回头看”等举措,全市早稻总产量12.58万吨,同比增长3.1%;夏粮产量3.5万吨、同比增长4.4%,预计2023年我市粮食总产量将达13.8亿斤以上,粮...
2米高“巨型稻”亩产达1500斤“禾下乘凉”听取蛙声一片
“禾下乘凉”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梦想。如今,这个“梦”已越来越接近现实。正值各地早稻收割,广东清远引进试种的600亩巨型稻喜获丰收,并陆续开镰收割。金秋时节,2米高“巨型稻”在惠州龙门试种成功。早在去年9月,广东韶关武江区从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引进的水稻新品种“巨型稻”在广东韶关试...
温州乐清探索“一地三收”立体生态种养模式
老林还算了笔账,相较于过去单纯的单季稻种植,开展“稻田+小龙虾+大闸蟹”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保守估计亩均可收小龙虾150公斤、大闸蟹50公斤,除去成本后,亩均增收至少5000余元。 而且,水稻田养殖大闸蟹和小龙虾对水质要求高,农户在种水稻时不能使用农药化肥,间接提高了水稻的绿色无公害品质,形成了“水稻护虾蟹、虾蟹吃虫...
水稻界的黑马!飓两优5287的五大核心优势与种植指南
这款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联合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历时8年培育的超级稻品种,自2021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以来,已在全国18个省市累计推广种植超600万亩,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超15亿元。本文将深入解析这款"水稻界的六边形战士"的五大核心优势,并附赠价值万元的种植技术手册。一、高产突破:亩产突破800公斤的"稻中...
中国蓝新闻 | 祝贺!破800公斤大关 !刷新全国纪录!出自杭州
近日,依托于浙江省农业农村厅的浙江省农业吉尼斯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的测产结果显示,位于杭州富阳的中国水稻研究所合作选育的常规早籼稻新品种‘中组100’最高亩产达850.85公斤/亩,百亩方平均亩产达到838.84公斤/亩,首破800公斤大关,刷新全国早稻单产纪录。 产量再破纪录入选超级稻确认品种名单 ...
稻秆高约2米、亩产可达800公斤!横县试种巨型稻喜获丰收
禾下乘凉,蛙稻共生,稻花香里蛙声一片。早稻丰收时节,中科院在全国试种的首批巨型稻项目在横县基地喜获丰收,今年平均亩产超过600公斤,稻田养殖的青蛙也随之上市。 8月17日,在横县百合镇大炉村占地51.66亩的“巨型稻+青蛙”立体种植基地里,大部分水稻已经收割,剩余8亩水稻预计9月收成。尽管连日来暴雨不断,水稻在风雨中屹立不
亩产640.9公斤!肇庆丰收的“稻坚强”本领真强!_澎湃号·政务_澎湃...
“当前种植管理技术已相对成熟,肥料、农药使用量趋于稳定,水稻亩均增产空间有限,难以实现大幅跃升。节水抗旱稻的出现有望打破这一僵局。” 节水抗旱稻 单季亩产500~600公斤, 较传统水稻品种 400~500公斤的产量, 提高了约20%~25%, 增产效果显著。 据悉,肇庆全市约有10万亩边际地,若采用旱直播旱管模式全部种上节...
水稻的起源与历史:一粒米的万年奇幻漂流
现代水稻史堪称农业科技大片:1966年国际水稻研究所推出"IR8"矮秆稻,亩产飙至600公斤(传统品种仅200公斤),拯救了东南亚千万人免于饥荒。1973年袁隆平团队培育的杂交水稻横空出世,增产幅度20%-30% ,相当于每年多养活8000万人。2018年海水稻在迪拜沙漠试种成功,盐水灌溉下亩产仍达500公斤。2022年全球水稻产量达7....
禾下可乘凉!海盐“身高”2米巨型稻丰收在望
“禾下乘凉”是袁隆平院士的理想追求,大包户徐明达种植的水稻,正袁隆平院士参与研发的巨型稻“巨丰5号”。 “这是今年引进的新品种,试种了20亩。”徐明达骄傲地说道,“巨型稻生长周期约150天,亩产量在2000斤左右,亩产值可达5万多元。预计在10月25日进行收割。”近两米高的巨型水稻高大粗壮,穗长粒多,一株株弯着...
超级稻引领新的"绿色革命"
种粮农民自1998年以来,超级稻在我国长江流域稻区和东北稻区示范推广面积逐年扩大,截止2003年底,已累计种植1.12亿亩,大面积亩产达600公斤,亩均增产55-60公斤,累计增产稻谷65亿公斤左右.特别是今年中央1号文件的发布,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今年超级稻种植面积已达4800万亩,比2003年增加800万亩.上海农村经济...
温州将沧海变桑田 实现海水稻田“一田三种”_温州市政府网
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声,收割机将一茬茬稻穗“揽入”,又将废弃的稻秆“吐出”。不一会儿,运输车内就装满了稻谷。这两天丰收的单季海水稻品种为“荃优607”,是基地新引入的品种,今年小规模试种了60亩,亩产约400公斤。 “我特地品尝了新米,和瑞安天井垟大面积种植的优质品种‘泰两优217’相比,口感相差不大。”...
新华社 | 浙江“农业之最”早稻攻关田和百亩方亩产双破纪录
新华社7月23日电 记者23日从浙江省农业农村厅获悉,近日浙江省江山市宣林家庭农场种植的“中组100”早稻双双刷新浙江“农业之最”早稻攻关田和百亩方最高亩产纪录,测得早稻最高亩产是850.85公斤/亩,百亩方最高亩产是838.84公斤/亩,双破江山峰田家庭农场于2024年创造的最高亩产754.36公斤、百亩方最高亩产749.83公...
龙湾农田收割正忙 科技稳粮渐出成果
轰隆隆、轰隆隆,水稻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近段时间,位于龙湾区永兴街道的“龙湾艾米农智谷都市农业公园”数字农业示范区,正式迈入丰收的忙碌时节。 记者在现场看到,水稻收割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采用收割机集中收割,一台收割机一天能收割50亩,收割旺季就集中在这半个月内。据了解,受今年第3号台风“格美”...
#金秋好“丰”景#当“禾下乘凉梦”走进现实 最高2.2米的水稻你...
眼下,第一批100多亩的巨型稻已收割完成,经淳安县公证处工作人员现场称重,亩产达到1507斤,相比普通水稻,巨型稻产量增收了30%以上。接下来,汾口镇剩下的100多亩也将马上迎来收割,汾口镇农业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巨型稻”在浙江首次大面积试种成功。 据了解,“巨型稻”是由中科院研究团队研发的一种杂交水稻,其高度...
青田首批早稻开镰收割!再生稻技术实现“一田三收”
在仁庄镇冯垟村的稻田里,工人们手持镰刀娴熟地收割着水稻。金黄的稻穗被齐根割下,整齐地码放在田间,形成一排排稻垛。田边,工人们将收割的水稻放入脱粒机,金灿灿的稻粒纷纷落入袋中,现场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经现场测产,再生稻首茬亩产达1000斤左右,100亩试验田总产量预计可达10万斤,全部收割工作预计需要2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