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影像记忆|哪里燃烧,就去哪里拍摄
“哪里燃烧,就去哪里拍摄”十四年铁血岁月 以沙飞、石少华等 八路军摄影记者为代表的 中国战地摄影师不畏艰辛 用照相机忠实地记录下 四万万同胞的英勇不屈 镜头背后 那些以生命追光 以热血显影的灵魂 照亮了民族最深的黑夜 正如讲述抗战摄影师的 长篇报告文学《追光者》中 所描写的 “他们最初并不是摄影艺术家 而是出生入死的摄影战士 以砥砺奋
抗战影像记忆丨哪里燃烧,就去哪里拍摄
“哪里燃烧,就去哪里拍摄”十四年铁血岁月 以沙飞、石少华等 八路军摄影记者为代表的 中国战地摄影师不畏艰辛 用照相机忠实地记录下 四万万同胞的英勇不屈 镜头背后 那些以生命追光 以热血显影的灵魂 照亮了民族最深的黑夜 正如讲述抗战摄影师的 长篇报告文学《追光者》中 所描写的 “他们最初并不是摄影艺术家 ...
抗战影像记忆丨哪里燃烧,就去哪里拍摄-新华网
在炮火的来去之间 留下一场又一场 用生命换来的历史照见” 战斗在古长城。沙飞 摄 1944年,抗日军民携手掀翻山西忻州南同蒲铁路路段枕木。李峰 摄 陕甘宁边区的前哨。徐肖冰 摄 八路军战士背着缴获的日军武器及物资胜利归来。俞创硕 摄 民兵正在地道里从一个射击口转移到另一个射击口去消灭敌人。石少华 摄 英勇...
抗战影像记忆丨哪里燃烧,就去哪里拍摄
“哪里燃烧,就去哪里拍摄” 十四年铁血岁月 以沙飞、石少华等 八路军摄影记者为代表的 中国战地摄影师不畏艰辛 用照相机忠实地记录下 四万万同胞的英勇不屈 镜头背后 那些以生命追光 以热血显影的灵魂 照亮了民族最深的黑夜 正如讲述抗战摄影师的 长篇报告文学《追光者》中 所描写的 “他们最初并不是摄影艺术家...
抗战影像记忆丨哪里燃烧,就去哪里拍摄- 兵团要闻-每日更新-兵团...
抗战影像记忆丨哪里燃烧,就去哪里拍摄 这是一名普通的八路军战士 1939年冬,高帆在自己创作的宣传画前留影。 这也是一名普通的八路军战士 徐肖冰参加“百团大战”时随八路军129师386旅16团攻克日军占据的正太铁路芦家庄车站时的留影。 这还是一名普通的八路军战士 ...
抗战影像记忆丨哪里燃烧,就去哪里拍摄-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抗战影像记忆丨哪里燃烧,就去哪里拍摄---这是一名普通的八路军战士1939年冬,高帆在自己创作的宣传画前留影。这也是一名普通的八路军战士徐肖冰参加“百团大战”时随八路军129师386旅16团攻克日军占据的正太铁路芦家庄车站时的留影。这还是一名
抗战影像记忆丨延安!延安! - 中国军网
抗战影像记忆丨延安!延安! 1938年,武汉。 一个星光暗淡的夜晚,摄影家吴印咸乘车来到汉口郊外,在一条偏僻的马路边停下。 不久,路口驶来另一辆汽车,车上跳下来一位外国人,将摄影机和电影胶片交到吴印咸的手上,并用不太熟练的中国话低声说了一句“延安!延安!”。
80多年前,这些广东人用镜头谱写“抗战史诗”
■抗战中的岭南文艺 “哪里在燃烧,就去哪里拍摄!”这是战地摄影界脍炙人口的一句名言。 抗战期间,无数中国摄影家以相机为武器,冒着枪林弹雨的危险,用生命践行这一句庄重的誓言。他们用镜头将硝烟弥漫的十四年抗战史永恒定格,构筑起中华民族苦难与抗争不可磨...
燃烧的影像 不灭的记忆(抗战文艺作品巡礼)
《燃烧的影像》的精神源头,要追溯到那些在战火中坚守的电影先驱。当一部名为《淞沪抗战纪实》的影片出现在银幕上时,我们都不由得激动起来。片头字幕显示,影片由上海民新影片公司1937年拍摄,拍摄者之一是黎民伟,中国电影早期发展的代表人物。他曾于1923年创办香港第一家电影制片公司,制作拍摄《庄子试妻》《天涯歌女》...
底片,永不褪色_新浪财经_新浪网
(来源:新华日报) “什么地方燃烧,就去什么地方拍摄”。抗战是万千中华儿女用鲜血写就的史诗。九一八事变后,一批又一批的中国摄影人奔赴最前线,聚焦全民抗战的宏大场景。枪林弹雨,光影传奇,生死线上的摄影人用镜头定格血火瞬间,前仆后继。 ...
抗战影像记忆|从北大营的陷落到卢沟桥的枪声
这是侵华日军随军记者拍摄的“卢沟桥事变”侵华日军战地照片。宛平城墙被日军炮击后的弹洞。日本侵略军向卢沟桥发动攻击后,驻守在宛平城的中国军队紧急赴战。守卫卢沟桥的中国守军。守卫卢沟桥的中国守军。卢沟桥畔的枪声,唤起了一个民族的彻底觉醒,全民族抗战由此爆发。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发出《中国
抗战影像记忆|“失联”88年的中国战地记者,民族从未忘却_央广网
卢沟桥事变后方大曾拍摄的首批照片之一。(方大曾纪念室供图) 1937年7月28日,方大曾在保定与范长江、陆诒、宋致泉相遇,由范长江举荐,他以《大公报》特派记者身份赴华北战场,报道抗日前线最新战况。 这一段时间,方大曾陆续发表战地通讯《前线忆北平》《血战居庸关》《保定以南》《保定以北》《由保定向北去》《从娘子关...
抗战影像记忆|狼牙山五壮士-新华网
抗战影像记忆|狼牙山五壮士 清晨的狼牙山,晨雾如纱。五尊青铜雕像在熹微中沉默伫立,嶙峋山岩将他们的身影勾勒成永恒的剪影。 狼牙山的名字,是从什么时候叫起来的,或许没人说得清楚,但是因为什么叫响的,在中国却人尽皆知。 “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2017年10月27日摄)。新华社发...
抗战影像记忆|这些影像,让世界看见新四军抗战实况_央广网
1939年7月,美国《生活》(LIFE)杂志刊发了一组珍贵的新四军抗战影像,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四军的抗战实况,引发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力量的广泛关注,成为了西方公众了解中国共产党抗战的重要窗口。 报道作者是美国著名记者艾格尼丝·史沫特莱,她在这组题为《中国敌后战场的游击部队》的报道开篇中写道:“在这篇...
封四:画里画外:哪里燃烧,就去哪里拍摄 - 军事记者
作者:■孟昭瑞 孙阳 版权声明 | 纠错/举报 |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主办: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3 京ICP备1100943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247 网络涉军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6720068 本网站刊登的新闻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来源为“中国军网”的均为中国军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
修复版抗战真实影像,每一帧都是历史!
拍摄这些影像的人,有些来不及看到影片上映,就已牺牲在疆场。 中国电影资料馆曾对馆藏500余部抗战时期拍摄的纪录片进行数字化扫描和整理考据,最终从284部影片中精剪133000余帧画面,修复并制作完成了文献纪录片《燃烧的影像》。2015年,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燃烧的影像》在全国公映,...
修复版抗战真实影像,每一帧都是历史!
这些影像基本覆盖了14年抗战的各个阶段,几乎对所有重要事件和人物都有涉及。它们中的有些画面让人不安和恐惧,有些画面令人激昂和振奋,还有许多让我们感叹和深思。它们在诉说,在呐喊,也在流血,在燃烧。拍摄这些影像的人,有些来不及看到影片上映,就已牺牲在疆场。中国电影资料馆曾对馆藏500余部抗战时期拍摄的...
燃烧的影像 不灭的记忆_青网新娱乐频道_中国青年网
抗战爆发后,他扛起摄影机,冲进硝烟弥漫的战场,以命相搏,记录下社会各界抗日的身影。《淞沪抗战纪实》记录了淞沪会战中日军的暴行、我军的抵抗,以及后方民众的支援和募捐情况,是淞沪会战较为完整、全面的影像记忆。 如果说影像梳理与考据是对抗战记忆的守护,影片修复则如同一场历史记忆的抢救战。一些拷贝处于濒危状态,...
...| “长城之魂•三晋之光”2025人民摄影•万人影像记忆工程...
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摄影家协会主席杨越峦在致辞中说:在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特殊时刻,在百团大战的血火之地,也是沙飞等前辈摄影家用相机凝固这段历史的地方,共同启动“长城之魂・三晋之光”2025人民摄影•万人影像记忆工程,这项工程的意义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影像记录 ——...
燃烧的影像 不灭的记忆(抗战文艺作品巡礼) - 艺术 - 人民周刊网...
抗战爆发后,他扛起摄影机,冲进硝烟弥漫的战场,以命相搏,记录下社会各界抗日的身影。《淞沪抗战纪实》记录了淞沪会战中日军的暴行、我军的抵抗,以及后方民众的支援和募捐情况,是淞沪会战较为完整、全面的影像记忆。 如果说影像梳理与考据是对抗战记忆的守护,影片修复则如同一场历史记忆的抢救战。一些拷贝处于濒危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