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岁抗战老兵病床上续写红色摄影史|摄影|抗战老兵_新浪新闻
80岁抗战老兵病床上续写红色摄影史 【#80岁抗战老兵病床上续写红色摄影史#】#顾棣病榻接棒沙飞使命#2007年,年近八十的顾棣刚做完心脏搭桥手术,医生曾表示“治不了”。然而,当原《人民摄影报》总编辑司苏实前来商讨《中国红色摄影史录》的编纂事宜时,老人搬着凳子就上了柜子找资料。他内心有一个强烈的念头:“冥冥之中沙飞把这一段东西都交给
一位抗战老兵守护的“红色摄影档案库”|故影映山河
顾棣身体好点儿后,便匆忙开始了整理图片分类出版的工作,两年后,《中国红色摄影史录》出版,这部巨著分为叙事篇、影像篇和档案篇,120余万字,1600余幅历史照片,系统梳理了抗日战争至新中国成立期间解放区摄影事业的发展历程。书刚出版,顾棣就急着要进北京。“他有好多老战友还健在,要亲自捧着自己的书去给老领...
光影留痕八十载:用镜头定格五位百岁抗战老兵的烽火记忆
“蔡老走了。”2023年12月12日,达州市民俗摄影协会摄影师张纪唐的朋友圈更新了一条简短的消息。7天前,他们刚刚为96岁的抗战老兵蔡向安拍摄完口述历史,老人颤巍巍举起的军礼还定格在相机里,转眼成为永恒。自此,协会核心成员发起“老兵口述历史”抢救计划。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摄影师足迹遍布达州城乡,行程超6000公里,...
老兵留光影┃蔡建勋:做新时代的“红色基因传播者”
他精心挑选将红色照片编纂成《历史的画卷、伟大的先锋》《致敬长征》《共和国不会忘记》《红军精神代代传》《百道光影辉映百年》《铭记革命历程 赓续光荣传统》《我们的队伍向太阳》等系列图集,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建军90和95周年、建党95和100周年等重大节日举办个人红色文化摄影展,在讲课之...
红色摄影家李君放和《晋察冀画报》
李君放(右)看望抗战老兵 刘梦元拿着沙飞为其拍摄参军入伍时的照片(他手中照片左一为刘梦元)。 1942年7月,被誉为绽放在太行山深处“抗战鲜花”的新闻摄影画报《晋察冀画报》,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平山县的一个小山村——碾盘沟创刊。 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以沙飞、石少...
...倒计时3天 铭记光影永存主题影像征集活动投稿作品分享_四川在线
视频投稿作品 《抗战“草鞋军”》 抗战期间,约350万川军身着单衣草鞋、肩扛老旧步枪浴血全国,以“草鞋兵”之称铸就勇毅象征。光厂创作者:胶片记录者 《缅怀抗战先烈 赓续红色血脉》 广安市广安区思源小学的学生们来到广安市烈士陵园,怀着崇敬之情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传承红色血脉,培养爱国情怀。C视觉签约摄影师 张波...
抗战老兵记忆肖像作品展举行 影像致敬抗战老兵
8月7日,为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抗战老兵记忆肖像作品展在北京市西城区图书馆举行,集中展示了摄影师郭海鹏拍摄的150幅抗战老兵肖像作品。 95岁新四军老战士陈长江到场在摄影师郭海鹏陪同下认真观展回顾当年的烽火岁月。展览作品涵盖了红军老战士、东北抗日联军老战士、八路军老战士、新四军老战士肖像。他们是新中国...
追忆与铭记 镜头里的自贡抗战老兵__财经头条__新浪财经
近日,摄影爱好者胡智斌在《一个抗战老兵的军礼》文中称“十年前采访抗战老兵的情形,至今仍历历在目”。文中回忆了2015年5月7日,胡智斌一行人在荣县保华镇政府见到抗战老兵代光荣时的情景: “民政办公室里人很多,经人介绍后,一个身体瘦弱的老者在旁人搀扶下站起来,给我们行了一个军礼。如此礼遇让我们怎么承受得...
滁州学院学子用“红镜头”红笔杆”“红话筒”寻访抗战印记,赓续...
老兵们的记忆碎片是民族抗争史的鲜活注脚。近日,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青春向红途・抗战印记大学生寻访团以退役大学生和旅游管理专业学子为骨干,用“红镜头”“红笔杆”“红话筒”寻访抗战老兵,开展红色旅游公益讲解,弘扬抗战精神,让烽火岁月的精神密码在新时代持续焕发光彩。
近50名摄影爱好者抢救性拍摄139位抗战老兵影像——用光影定格江海...
2015年3月,得知南通市新四军研究会正对健在抗战老兵开展口述历史的抢救性采集工作,夕阳美摄影分会主动联系,毅然承接下这项时间紧、任务重的拍摄工作。“市新四军研究会从2012年起开启这项工作,南通大学学生也曾参与其中,但由于人员精力有限,加上老兵居住分散遍布全国,进展较为缓慢。当时我们刚结束了‘百位期颐老人’拍摄...
与抗战老兵面对面 | 从烽火记忆到志愿行动,重温抗战岁月,更加读懂...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京华薪火队以“青春足迹印红土,强国征程续薪火”为主题,走进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在历史实物与场景复原中追溯抗战岁月,深入探寻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
连续八年接力,扬大学生用镜头记录抗战老兵“红色记忆”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是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口述史实践团队采访的第217位抗战老兵。从2015年夏天开始,该院历史系学生先后奔赴高邮、宝应、仪征等地的12个乡镇、28个村庄采访抗战老兵,拍摄了弥足珍贵的影像资料。口述史实践团队领队高颜茴介绍,这个暑假,团队继续坚持“口述铭党恩,铁血铸军魂”主题,探访扬州地区...
接过您的“红手印”
滁州学院由八名退役大学生士兵组成的“青春向红途·抗战印记大学生寻访团”用对18位老兵的寻访给出了答案。过去一年多,寻访路上,他们趴在老兵膝旁,聆听着那些遥不可及又真实发生的红色故事,寻访着也受教育着。随后他们化身“小老师”,在乡村课堂里、在红色场馆里,将红色故事讲给更多人听,将红色的种子撒...
用镜头留存“永不褪色的记忆”——记寻访拍摄抗战老兵11载的戚辉...
在寻访关爱抗战老兵的过程中,戚辉与唐山公益摄影团队的志愿者们积极与平津战役纪念馆、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城建大学、华北理工大学、唐山学院、唐山师范学院、唐山图书馆、唐山市曹妃甸区人民武装部、滦州市委宣传部、玉田县人民武装部等单位合...
97岁抗战老兵孔宪德的红色记忆与传承
孔宪德,这位97岁的抗战老兵,出生于山东临朐。在抗战期间,他因战致残,被评定为七级残疾军人。如今,他定居在浙江金华。因家中饥荒与日伪军的苦难,在15岁时参军的孔宪德展现出极强的坚毅性格。在谈到参军的原因时,孔宪德回忆道:“当时家中六口人因饥荒和日伪军的抢粮而饿死,这让我下定决心要参军。”这段经历...
用心用情讲好老兵故事抗战故事——阳泉市抗战老兵影像展侧记
7月22日8点30分,阳泉市展览馆准时开门,等在门外的参观者步入展馆,直奔二楼的“荣颜·山河铭记”——阳泉市抗战老兵影像展。参观者中,有的是活泼开朗的孩子,有的是精神矍铄的老年人,还有一些是年轻的志愿者。来到这里,他们想看一看老兵的容...
传承红色记忆 赓续红色血脉
学习精神、传扬信念,汲取力量、勇于担当。这正是历史文化学院(法学院)集结口述历史协会骨干学生组建“戎光汇星火”团队开展老兵寻访活动的用意所在。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想把传承弘扬抗战精神的接力棒交到学生手中,烽火汇戎光,峥嵘聚星火。”长期在口述史领域深耕的团队指导老师张若愚坦言,自己于2017年开始承担...
陈赓救了“蒋校长”的命,却和老同学打了半辈子仗 - 中国新闻周刊网
这个基金目前已为6800余位抗战老兵建立了档案,为2300余位老兵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累计发放救助款约4000万元人民币。当时很多社会捐款纷纷加入,黄埔军校同学会和民革中央了解情况后很支持,推动了有关部门尤其是民政系统解决老兵问题。 在纪彭看来,现在黄埔军校同学会的工作主要是团结与黄埔军校有关的人,不忘黄埔历史、不...
【理工先锋】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传承红色血脉 培植精神根基-哈尔滨理工...
简介:哈尔滨理工大学理学院“沿红色足迹,寻燎原星火”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共有9名学生组成,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宋广军,学院团委书记、学工办主任刘桂娟担任指导教师。实践团队于2022年9月被共青团黑龙江省委授予“黑龙江省2022 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荣誉称号,同年10月被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授予“全国2022...
《一位断臂老人的回忆》新书发布会举行
《一位断臂老人的回忆》以“永不褪色的荣光:独臂铸就的英雄丰碑”为主题,是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杨芳根据“四野”老兵张在田的口述资料编撰而成。全书记述了张在田从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南川剿匪的战斗经历,重点记录了他在“四保临江”保卫战中的作战经历,生动展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