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全球电池产业淘汰赛开始,欧洲对中国企业依赖加深|比亚迪...
《日本经济新闻》由此认为,随着今年3月由德国大众汽车等企业投资的瑞典电池企业Northvolt申请破产,全球动力电池行业的淘汰已经开始。而欧洲汽车制造商将对中国电池企业的依赖加深。欧美日韩企业与中国的产能和技术差距可能会拉大。 根据韩国电池研究公司SNE Research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总量为504.5GWh,同比增
日媒:全球电池产业淘汰赛开始,欧洲对中国企业依赖加深_手机新浪网
《日本经济新闻》由此认为,随着今年3月由德国大众汽车等企业投资的瑞典电池企业Northvolt申请破产,全球动力电池行业的淘汰已经开始。而欧洲汽车制造商将对中国电池企业的依赖加深。欧美日韩企业与中国的产能和技术差距可能会拉大。 根据韩国电池研究公司SNE Research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总量为504.5GWh,同比增长3...
中国锂电池关键组件全球超80%,日欧呼吁降低依赖
另外,锂电池技术更新换代迅速,竞争异常激烈。日本和欧盟想要迎头赶上,无疑是个长久的过程,尤其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想完全独立于成熟的全球供应链外更是难上加难。因此,尽管日本和欧盟希望减少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但在锂电池这一块,中国企业的市场主导地位依旧牢不可破。总的来看,中国企业在锂电池领域的崛起...
全球电动汽车电池供需失衡:供应或达需求三倍以上
尽管如此,得益于国内需求持续稳定,以及欧洲汽车制造商对中国企业电池的依赖度不断上升,中国企业仍在加大投资。宁德时代正在扩大在欧洲的投资,比亚迪则在增加低价电池的产量。这些趋势最终可能导致中国电池制造商与其他地区同行在产能和技术能力方面的差距进一步扩大;若未来电动汽车市场回暖,汽车制造商甚至可能在这一核心...
欧洲总算明白了:对中国电池依赖严重 就像离不开俄罗斯天然气
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电池生产国和消费国,也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国和销售国。欧洲虽然也有一些电池生产企业,但是规模和技术都不及中国。欧洲很多车企生产新能源车的电池最大来源都是中国。这意味着,如果中国出现供应中断或者价格上涨等情况,欧洲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就会受到严重影响。而这种影响不仅局限于经济...
欧洲电池产业凉了,中国技术碾压,其实还是欧洲自己“作死”
2008年,中国比亚迪都开始卖电动车了,欧洲的汽车厂还在燃油车的“温柔乡”里躺平。等到2021年,欧洲终于反应过来要搞电动车时,中国的宁德时代已经是全球电池行业的“老大”了,比亚迪也成了中国市场的销量冠军,还直接杀到欧洲建厂。更尴尬的是,欧洲自己的电池企业也撑不住了。瑞典的Northvolt,曾经被欧洲寄予厚望,...
过度依赖中国锂电池成问题?专家:“逆全球化”是在逼迫美欧做不擅长...
2020年11月14日,安徽省淮北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人在一家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生产车间作业。视觉中国 资料图 10月5日,欧盟领导人将在西班牙格拉纳达举行欧洲峰会,现任轮值主席国西班牙编写了一份用于在会中讨论欧洲经济安全基础的文件。据悉,这份文件中指出,如果不采取行动,到2030年,欧盟可能会非常依赖中国的锂离子电...
欧盟急了!昔日的强者,如今只能跟在中国后面“讨要”技术?
更何况,电池生产并不仅仅依赖技术,制造工艺、供应链管理、成本控制、市场适配度等因素,都是决定竞争力的重要环节。中国的电池企业之所以能够成功,不仅在于技术创新,还在于其对供应链的深度掌控。从上游矿产资源的开采,到中游的电池制造,再到下游的整车应用,中国已经形成了全链条的闭环式竞争力。而欧洲,即便拿到...
未来欧盟对华电池依赖度会进一步上升,化解还得靠补贴?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则预测,中国企业的产品在欧洲户用储能渗透率有望从2022年18%提升至2025年56%,全球户用储能渗透率在3年内也有望达28%。想摆脱依赖,欧盟也得加大补贴?在欧盟内部,提出化解对华电池依赖的声音并不是头一次出现。此前,欧洲清洁交通领域权威组织Transport & Environment (T&E...
车用电池独霸供应链 欧洲电动车无法摆脱对中国依赖
欧盟(EU)开始调查中国政府对大陆产制纯电动汽车(EV)的政策补贴,希望摆脱对中国的依赖。但承担欧洲发展电动车供应链任务的新兴电池企业却因中国的竞争出现经营危机,专家分析称,欧洲虽然极力发展自主电动车产业,但中国电池业都已几乎掌握车用电池供应链,要摆脱对中国依赖的难度越来越大。
美欧想要的中国给不了!欧盟:不想当组装厂,望中国转让电池技术
事情要从欧洲的电池产业说起。欧洲那边前些年过得太舒服了,享受着高福利政策,没想到在新能源领域被中国拉开了不小的差距。尤其是电动汽车和动力电池这块,基本被中国和韩国占了大头。具体来说,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和韩国在欧洲市场的份额超过九成,欧洲本地的企业根本插不上手。这让欧洲企业压力山大,尤其是一些电池公司,资金短缺
欧洲“技术焦虑”:欲借强制转让扭转电池困局,中国亮剑反制
欧洲,还能夺回电池产业的王冠吗?面对中国电池产业的强势崛起,欧洲的焦虑日益加深。他们试图通过强制技术转让来换取喘息之机,但这真的是一条可行的道路吗?这背后,究竟是欧洲的无奈挣扎,还是对中国技术的过度依赖?这场技术博弈的最终结局,又将如何改写全球产业链的格局?全球电动化潮流将电池技术推向了激烈竞争的...
中国拒绝欧盟要求转让电池技术?不想当“组装厂”的欧盟陷入两难
四、中欧对决,背后是全球化的博弈 欧洲新能源行业的困境,其实折射出更深层次的全球化博弈。在电池领域,中韩企业的技术优势不仅来自于研发能力,更得益于完整的产业链。中国的电池企业从上游原材料到下游整车制造,几乎实现了全链条覆盖。而欧洲企业则更多依赖外部采购,难以形成规模优势。此外,欧洲的高福利社会模式也...
美欧想要的中国给不了!欧盟:不想当组装厂,望中国转让电池技术
就像慕尼黑车展上某德系品牌高管的醉后真言:"我们不是在和中国企业竞争,是在和一支由国家战略、产业协同、技术攻坚组成的航母战斗群对抗。"更让欧洲脊背发凉的是中国企业的"技术黑洞"效应。当大众斥资20亿欧元入股小鹏汽车时,得到的只是过时的G9平台技术;奔驰与孚能科技的合作协议里,21700圆柱电池技术被明确列入...
美欧下个目标盯上中国电池,却找不到替代品
此外,中国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也呈现出较快增长态势。2024年上半年,蜂巢能源电池装车量为5579MWh,同比增速超一倍以上,中创新航、国轩高科、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的装车量均较去年同期增长20%以上。 《2023年动力电池运输行业发展报告》的数据显示,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动力锂电池生产国,2023年产量约675Gwh,同比增长42.5%。
中企叫停锂电池技术出口,响应国家号召应对欧洲强制转让技术
欧洲仅瑞典北极星等少数电池企业起步,但规模远不及中国对手。技术差距形成原因复杂。中国政府早在2012年就将新能源汽车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从研发补贴到市场推广,再到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完整扶持体系。欧洲则长期依赖传统汽车产业,转型动力不足。德国大众、宝马等传统车企利润主要来自燃油车,对...
美欧想要的中国给不了!英媒:不想当组装厂,望中国转让电池技术
曾几何时,欧洲在许多高科技领域占据着领先地位,但如今随着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迅速崛起,欧洲似乎变得越来越“掉队”。欧洲企业在电池领域的落后,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其在产业链布局、资本投入和政策支持上的失误。电动汽车和清洁能源会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全球科技也越来越集中在了电池技术上,欧洲发现打不过...
欧洲电动车电池梦想破灭,梦碎:全球电池竞赛中彻底输给了中企_申请...
欧洲的“电池梦”碎了,中国企业笑了。 Northvolt的破产,不仅是一家公司的失败,更是欧洲整个电动车电池产业的挫败。欧洲原本希望通过Northvolt减少对中国电池制造商,如宁德时代(CATL)和比亚迪(BYD)的依赖,但现在看来,这个梦想彻底破灭了。 美国《福布斯》网站直言不讳地指出:欧洲输掉了动力电池竞赛。Northvolt的破产为中...
欧洲刚传出强制转让技术,中企响应国家号召,叫停锂电池技术出口
本土化陷阱:宁德时代、国轩高科虽在欧洲建厂,但核心技术和设备仍由中国提供。例如,Northvolt破产主因之一是其生产线严重依赖中国机械,而本土技术无法替代。合作模式嬗变:斯洛伐克电池企业InoBat为求生,引入国轩高科持股25%,直言将依赖中国“老大哥”确保生产。这种“技术换市场”的模式,让欧洲自主产业愿景彻底破产。替...
欧洲不愿当“组装工”,强迫中国转让技术,阻止锂电池出口!
不久前,欧洲的某家行业协会就发出警告,称欧洲必须加快电池技术的研发,否则将沦为中国电池制造商的“组装厂”。这种观点得到多方的认同,但无不暴露出他们的手足无措。资本主义的结构性矛盾 在全球资本主义系统中,企业的成功往往依赖于市场的反应和技术的开发,但随之而来的却是结构性的问题。高昂的能源成本、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