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毒”的蚊子,为何批量北上
今天是“世界蚊子日”,人类设立这个纪念日不是为了给蚊子“庆生”,而是因为它对人类有着致命威胁。从古老的疟疾、黄热病,到隔几年流行一次的登革热,再到今年正在全球多地扩散的基孔肯雅热,携带多种致病体的蚊子,至今每年能造成数十万人死亡,远超其他动物。更让人担心的是,看似随手就能被我们拍死的蚊子,实际活得却越来越“滋润”
毒虫北上
答案是可能没什么太大反应。在湖南,27岁的阿树突然感觉右眼下方有一块长条形的区域,很痒。那是在5月份,「我以为是蚊子咬的,但又没找到蚊子包。想想可能是天气热了出汗,或是皮肤干燥导致。」到了晚上,她痒得难受,一直挠,没睡好觉。挠了一晚上,没有任何好转。第二天阿树早上起床,眼睛下方那片皮肤更红...
“毒蚊子”白纹伊蚊啊!都北上...@雀跃事事匣子的动态
“毒蚊子”白纹伊蚊啊!都北上跑河北去啦!这可不是个小事儿! 以前这白纹伊蚊就在南方“溜达”,现在居然跑到河北来了,河北省除了张家口市、承德市,其他地方都有它的影子。这蚊子大白天就出来咬人,隔着衣服都能叮你,咬完就是个又疼又痒的大包,太讨厌了。而且它繁殖能力超强,花盆底座、废旧轮胎、小水洼这些有积水...
基孔肯雅热暴发 蚊虫会带病北上吗?专家解答相关问题
一是全球疫情持续发展导致输入病例增多; 二是白纹伊蚊正在我国自南向北扩张,城市种群密度持续增长。值得注意的是,埃及伊蚊也自缅甸扩散至云南(2002年记录)。这些媒介扩散将助推疫情北移。"他说。 除基孔肯雅热外,登革热、寨卡等蚊媒传染病也面临相似风险。当前这些疾病在我国以输入性为主,但随着国际交往增加,输入病...
【健康科普】白纹伊蚊,登革热,持续北上之势!
4.冬天气温降到10℃以下时,蚊子就会停止繁殖和大量死亡。但蚊卵在寒冷季节是可以“过冬”的,待春天来临,气温和湿度上升,蚊子就会马上进入活跃状态,“过冬”的卵也可以孵化。 5.伊蚊如果感染了登革热病毒,是可以“遗传”给卵的,再孵化出来的蚊子也可以传播登...
白纹伊蚊北上:一场跨越二十年的生态迁徙与生存博弈
二、栖息地转移:从人蚊共处到山林割据 二十年前,白纹伊蚊主要栖息在村民房前屋后的缸罐、花盆等小型积水容器中。但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杀虫剂普及,它们的生存空间被大幅压缩。以淄博某村为例,2015 年实施 "户户通" 工程后,露天积水容器减少 90%,居民区蚊虫密度下降 76%。与此同时,山林环境却成为白纹...
全球变暖催生“蚊虫帝国”:未来十年人类如何应对这场无声战争?
更严峻的是病毒变异风险。研究人员发现,温暖环境下蚊媒病毒基因突变率提升40%,"超级登革热"等新型病原体可能出现。河北老旧小区的积水花盆、农村储水缸,都已成为蚊群北上的"桥头堡"。 气候变暖重构蚊虫版图的三重效应 地理扩张方面,全球陆地均温上升1℃使蚊虫活动边界推至北纬49°,欧洲70%陆地将在2030年前...
广东确诊超4800例!蚊子病毒北上蔓延!山东疾控紧急提醒!
全球变暖也给蚊子开了挂,白纹伊蚊的适生区比30年前往北推了300公里,现在北京都有它们的踪影。别以为冷点的地方就能躲得过去,这帮家伙的适应力比谁都强。不过说起来,这场疫情还真有点“老剧本新演绎”的味道。20年前印度洋地区爆发过类似的疫情,但这次加了点“现代元素”:病毒变异速度翻倍,抗体还可能...
北方省份惊现白纹伊蚊:气候变暖下的“南蚊北侵”警报!
1. 气候变暖:为蚊虫提供“温床”温度升高:白纹伊蚊卵的孵化需水温达15℃以上,成蚊活跃温度为20-30℃。近年来,北方冬季缩短、夏季延长,多地年均温上升1-2℃,满足其生存需求。降水模式改变:北方夏季暴雨频发,积水容器(如废弃轮胎、花盆)增多,为蚊虫繁殖提供理想场所。例如,2023年山东济南暴雨后,社区积水...
#全球最毒的蚊子为何批量北上##高温能... 来自澎湃新闻 - 微博
【#全球最毒的蚊子为何批量北上#】#高温能热死蚊子也成就了蚊子的扩张# 今天是“世界蚊子日”,人类设立这个纪念日不是为了给蚊子“庆生”,而是因为它对人类有着致命威胁。从古老的疟疾、黄热病,到隔几年流行一次的登革热,再到今年正在全球多地扩散的基孔肯雅热,携带多种致病体的蚊子,至今每年能造成数十万人死亡...
北京出现基孔肯雅热 | “南方蚊子” 带毒北上,这3个防控细节千万...
2025年7月22日,北京市疾控中心通报首例境外输入基孔肯雅热病例,引发公众关注。截至目前,全球已有14个国家报告22万例病例,我国输入风险持续升高。值得警惕的是,北京常见的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可传播该病毒,而广东佛山6月已出现本...
“毒王”曼索尼亚蚊闯入宁波,生态安全警报拉响
金甲蚊的偷渡背后是全球贸易的生态裂缝。 全世界5万艘商船每年携带120亿吨压舱水穿行大洋——这些死水里滋生着微生物、幼虫甚至病原体。 一艘从欧洲海岸装水的货轮抵达中国港口时,排放的压舱水可能携带本土没有的致命生物。 数据揭示残酷现实:中国已发现66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其中71种对生态构成直接威胁,每年经济...
基孔肯雅病毒蔓延110国!这种蚊子比新冠更难防!
3. 防控困局:蚊虫“反扑战”为何越打越难?广东顺德乐从镇的疫情暴发暴露了防控短板:白纹伊蚊在花盆托盘、废弃水桶中繁殖,短短一周内让478人中招。问题在于,这类蚊虫白天活跃、见缝插针,传统灭蚊手段收效甚微。更严峻的是,全球变暖让蚊群活跃期延长2-3个月,而城市化形成的“热岛效应”让它们繁殖速度提升5...
北方多省惊现“花蚊子”白纹伊蚊!叮咬红肿剧痒,疾控紧急提醒
最新热点速递 8月2日,北方多省居民家中发现黑白条纹蚊虫,经专家确认为白纹伊蚊(俗称"花蚊子"),传统分布于南方的病媒蚊正加速北上!河北、山东等地网友晒出实拍视频,昆虫专家赵力证实该物种在北方扩散趋势显著。北京疾控同步提示:虽本地传播风险低,但需警惕输入病例引发疫情。为何引发全民关注?三大焦点解析 1...
毒虫“北上”:一场正在逼近的健康威胁与生态警示
此外,在户外活动前,可在暴露的皮肤和衣物上喷洒含 20%-30% 避蚊胺的驱虫剂,这种驱虫剂的有效防护时长可达 6-8 小时 ,能为我们提供长时间的保护。同时,佩戴帽子、手套等防护装备,也能进一步降低被毒虫叮咬的几率。家居清洁是预防毒虫入室的重要手段。阳台花盆、卫生间角落等地方,是隐翅虫产卵的高危区域,...
北境蚊影:白纹伊蚊扩张与基孔肯雅热的全球蔓延
白纹伊蚊的北扩与基孔肯雅热的蔓延,本质是全球化与气候变化交织的产物,没有任何国家能独善其身。或许正如传染病学家所言:"在蚊子和病毒面前,我们最有力的武器不是杀虫剂,而是跨越地域的协作与永不松懈的警惕。"当北方的夏夜不再只有蝉鸣,人类与蚊媒疾病的持久战,正进入新的回合。
...北方多地惊现'亚洲虎蚊',叮咬后痒到睡不着!网友:这哪是蚊子...
的产品最有效!✅ 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如果被叮咬后出现高热、皮疹、关节痛,马上就医并告知医生蚊虫叮咬史!结语:别让"毒蚊子"毁了你的夏天!白纹伊蚊的北上,不仅是生态问题,更是公共健康危机!从今天开始,检查你家的每一个花盆、每一个角落,别让积水成为蚊子的"育儿室"!#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 ...
伊蚊的全球扩散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威胁
而令人担忧的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不仅通过叮咬传播寨卡病毒,还广泛传播登革热。在过去50年里,登革热的发病数量急剧上升,增加了30倍,全球范围内有近40%的人口生活在登革热的风险区域。登革热患者中,15岁以下的儿童占比最高。令人担忧的是,登革热病毒对蚊子并无害处,这些蚊子甚至可以终身携带并传播病毒。更令人...
登革热逐年“北上” 北京今夏开展灭蚊行动-新华网
登革热逐年“北上” 近日,北京市卫计委召开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了解到,近年来全球蚊媒传染病发病呈上升趋势,我国南方省份相继发生登革热疫情流行,并呈现向北方扩展的趋势。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北京蚊媒传染病以外来输入性病例为主,先后出现过登革热、寨卡病毒病、黄热病和裂谷热等外来输入性病例。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