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蚊子为何这么“毒”?多地疾控提醒当心这种传染病
其中俗称“花蚊子”的伊蚊最应引起人们警惕,因为它在吸食人体血液的同时,还可传播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黄热病、寨卡病毒病等多种疾病。 7月24日,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卫生健康局通报,截至2025年7月23日,该区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3317例。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7月22日发布《预防基孔肯雅热健
别小瞧“花蚊子”!它传播的基孔肯雅热,高烧剧痛似受刑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主要靠伊蚊(就是身上有黑白花纹的“花蚊子”)叮咬传播。病毒不耐酸、不耐热,56℃的温度下30分钟即可灭活,70%乙醇、1%次氯酸钠、脂溶剂、过氧乙酸等消毒剂及紫外照射均可杀灭病毒。 传染源: 患者、隐性感染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非人灵长类动物是本病的宿主。 传播途径:本病主要...
超千例确诊!小心这种“花蚊子”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身上有黑白花纹的“花蚊子”)叮咬传播,各年龄段人群均有可能感染发病。 全球已有119个国家和地区报告了本地传播。近些年我国周边的东南亚疫情持续活跃。 图源:广东疾控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健康提示,基孔肯雅热的潜伏...
花蚊子猖獗,专家提醒:有些已有耐药性_央广网
因此,虞磊指出,白纹伊蚊防控的关键在于“周围环境要尽量减少水源,一点水都不能有。”因为微小的积水即可能孳生大量蚊群。白纹伊蚊会传播多种传染病,具有较强疾病传播风险,需重点防范。 一位专门从事白纹伊蚊防治的业内人士告诉大皖新闻记者,白纹伊蚊防治,核心在于“阻断它的生殖环境”,即清除孳生地,“清积水”是首...
“花蚊子”不只会传播基孔肯雅热!疾控专家详解:河南这些蚊子能传...
赵奇表示,河南广泛分布的白纹伊蚊(俗称“花蚊子”),是本次广东基孔肯雅热疫情的主要传播者。然而,其危害远不止于此,“花蚊子”同时还是登革热、寨卡病毒病等传染病的重要传播媒介。“这意味着,被携带病毒的蚊子叮咬一口,可能面临多种病毒感染风险。”赵奇强调。河南常见蚊子,还有可能传播这些疾病!除了“花蚊子...
警惕!“花蚊子”出没,这份登革热防护指南请收好-急性传染病防控
登革热是登革病毒引发的急性传染病,“罪魁祸首”就是我们常说的“花蚊子”——伊蚊。在我国,白纹伊蚊从海南到辽宁都有分布,湿热地区更是它们的“快乐老家”。它不会直接“人传人”,而是玩“患者→伊蚊→健康人”的“接力传播”。每年6-11月是它的活跃期,7-9月更是高峰期,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2656例!中疾控:基孔肯雅热没有人传人迹象,花蚊子出没要小心
基孔肯雅热,听起来像外星病名?其实它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靠“花蚊子”叮咬传播。你没听错,就是那种黑白花纹的伊蚊,它们才是真正的“隐形杀手”!世界卫生组织7月22日已经发出警报,提醒各国做好准备,避免疫情大规模暴发。但中国疾控中心的段蕾蕾研究员在7月23日的发布会上却说:目前没有人...
花蚊子密度上升!警惕登革热传播扩散风险
中疾控:局部地区存在登革热传播扩散风险 昨日(6月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刘起勇介绍,全国蚊虫生态学监测数据显示,我国南方省份媒介伊蚊(俗称花蚊子)密度已处于快速上升期,广东、云南等局部地区存在登革热传播扩散风险,需重点防范。建议在夏季之初和雨季...
紧急提醒!花蚊子有多毒?广东两地告全体市民!
它不只是咬一口让你痒得抓心挠肝那么简单。更让人害怕的是,这白纹伊蚊可是多种传染病的传播者!它能传播的疾病有很多,咱们最常听说的就是登革热,还有寨卡病毒病、基孔肯雅热等等。这些病名听起来可能有点陌生,但它们一旦爆发,那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就拿登革热来说吧,这病可不是什么小毛病。它会让人高烧...
郑州疾控提醒:警惕“花蚊子”传播基孔肯雅热
近日,一种名为“基孔肯雅热”的蚊媒传染病引发公众关注。随着夏季气温升高、降雨增多,蚊媒活动日益活跃,郑州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需警惕蚊媒传染病传播风险,尤其是由白纹伊蚊(俗称“花蚊子”)传播的基孔肯雅热。基孔肯雅热:症状类似登革热,关节疼痛更明显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通过伊蚊叮咬传播的...
关于“花蚊子”,你了解它吗?
比普通蚊子更毒 “七下八上”的季节,随着雨水增多,你是不是发现身边蚊虫也越来越多,一不小心就被叮刺到,让人瘙痒难耐。尤其有一种浑身长有白色斑点的“花蚊子”,比普通蚊子毒性更强,大白天也要出来咬人,即便是你穿着衣服,它也饥渴难耐似的,隔着衣服来叮咬人,还一咬一个大包,又疼又痒实在让人难受。 “偷渡来”的白纹伊蚊 目前在河北省能
已有1790人确诊!小心这种“花蚊子”
急性病毒性传染病 基孔肯雅,源自非洲坦桑尼亚土著语,意思是“变得扭曲”或“屈曲如被折断”,形容患者因关节剧痛弯腰蜷缩的姿态。 它主要通过 被感染的伊蚊叮咬传播给人类 和登革热一样 传播基孔肯雅热的伊蚊 主要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 即我们常说的“花斑蚊” ...
...国内一地又报告8例本地病例!当下正值流行季!千万提防这种传染病
千万提防这种传染病 炎炎夏日,耳边又响起了那熟悉的“嗡嗡”声——讨人厌的花蚊子,又来了! 悄悄问下大家,你最近有被下面这些喜欢“嗡嗡”乱叫的“花斑蚊”咬了吗? 图源:绵阳疾控 如果有,大家千万提高警惕! 一旦不小心被伊蚊(花斑蚊...
1000余人确诊,花蚊子传播!一地多区发布《告全体市民书》-今日头条...
当前,我区已出现基孔肯雅热疫情,其主要传播媒介是白纹伊蚊(俗称“花蚊子”),个人感染风险持续上升。 防蚊灭蚊是防控蚊媒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根本措施。为迅速降低蚊虫密度,最大限度阻断疫情传播扩散风险,现号召全区各企事业单位、学校、建筑工地、村(社区)、家庭及全体市民,于 7 月 19 日至 20 日(本周末)...
警惕“花蚊子”!这份登革热防护指南请收好_新闻频道_央视网(cctv...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过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俗称“花蚊子”)叮咬传播,不会人传人。 常见症状: 被叮咬后5-9天可能出现典型症状: 突发高热:体温可达39-40℃持续不退,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双峰热”现象;“三痛”:剧烈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痛;皮肤表现:面部、颈部、胸部潮红,病程第3-6天可能出现四...
通过“花蚊子”传播!感染风险上升,三地发布“告全体市民书”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和登革热一样,也是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2感染了基孔肯雅热有什么症状?潜伏期1至12天,通常3至7天。感染基孔肯雅热的患者通常会有发热、关节痛/关节炎、皮疹等临床表现。主要症状有急起高热、关节痛、关节肿胀、斑丘疹,可伴有头痛,恶心、呕吐、...
湖北疾控提醒:这种蚊媒传染病无特效药和疫苗!湿热天气注意预防!
当前正值高温多雨季节 蚊虫活动频繁 蚊媒传染病的传播风险增加 湖北疾控发布提醒: 当心“花蚊子”叮咬 可能会感染基孔肯雅病毒 什么是基孔肯雅热? 它是一种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通过白纹伊蚊、埃及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全球已有119个...
超3000例无特效药!河南疾控提示:警惕这2种蚊媒传染病
近日,河南疾控发布提示,二者的传播媒介均为花蚊子,目前河南省主要面临输入风险,因此预防措施相同,可同防同控,主要策略为防输入,防本地传播,主要措施为防蚊灭蚊。1.关注目的地疫情。目前全球范围内,法属留尼汪岛基孔肯雅热疫情严峻,南美洲、非洲、东南亚疫情也在持续上升。我国广东省佛山市暴发了由输入病例引发...
警惕基孔肯雅热!安徽疾控、合肥疾控发布提醒→ - 川观新闻
△图片来源:云南疾控 截至目前, 安徽省虽未发现埃及伊蚊, 但处于白纹伊蚊的活动范围, 既往监测, 合肥市有白纹伊蚊分布。 科学防范要从防蚊灭蚊做起。 感染后可出现高热、皮疹等 暂无特效药和疫苗 到底什么是基孔肯雅热? 据合肥市疾控中心介绍,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蚊媒传染病,主要流行于南美洲...
带毒的花蚊子卷土重来中国,它究竟从哪来?为何会令人闻风丧胆?
专家通过研究发现,受到辐照的雄性花蚊子在生育能力上就会大大的受到影响,因此这种方法通过培育生育能力受到影响的雄性花蚊子,然后将其逐一释放出去,在与雌蚊子进行交配的时候就不再生育出幼虫,这样就减少了蚊子的数量,从而也就减少了蚊媒病的患病率。结语 花蚊子的传播途径和入侵方式更是提醒了我们在全球化时代如何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