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位读书人的家# 在中国人民大学获得博士... 来自腾讯新闻出品...
#100位读书人的家# 在中国人民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石嫣放弃了高校的任职机会,选择下地种田,这一种便是 15 年。当大多数人追逐着都市霓虹,她却在田垄之间点亮了一盏灯,让躬耕大地的身影得以被看见。腾讯新闻《100位读书人的家》第二季,主理人@庄婧 探访石嫣在北京郊区的300亩农场。当镜头扫过田间的书桌与豆架,这位实践型学者用行
石嫣:下乡种菜的女博士丨2024年度三农人物候选人
为了更广泛地传播CSA理念,石嫣团队从2016年开始组织了针对农场经理人和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课程,研发了新农人CSA实训课程,通过“半耕半学”的方式进行田间训练;自2017年11月起,正式启动了新农人培训班。 石嫣,一个从来没有农村生活经历的城里娃,在博士毕...
从学术殿堂到田间:石嫣的有机农业之路
从农业专业的抵触到有机农场的创立,石嫣的人生轨迹经历了转折。最初,她选择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只是因为高考的失误,而河北农业大学,这所实力不俗的学府,恰巧位于她的家乡保定。在2002年踏入大学校门时,她对自己的专业感到颇为抵触。然而,毕业后她选择了继续深造,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师从温铁军教授,攻读农村发展专业...
回顾:清华博士后,毕业种地,年入百万遭质疑,石嫣:我问心无愧
可是,这件事不是光有一腔热忱就能办成的,还是在读博士的石嫣,一没资金、二没土地,三没客户,只有一个理想:让有机农业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发展壮大。当时,大部分农户对于石嫣的理念都持怀疑态度,觉得不施化肥,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都不能保证,又怕石嫣是骗子,把他们的地骗了,又给不了租金。石嫣在北...
种地年入800万?清华女博士后石嫣,用13年解锁中国人种地新模式
4年本科毕业后,石嫣因为学习成绩好,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在父母看来,石嫣已经脱离了黄土地,哪怕石嫣真的从事农业,那也是在实验室里研究种子化肥,绝不会再去农田里用汗水浇灌秧苗了。很多人都把人民大学视为培养官员的地方,照这样发展下去,除了科研,石嫣以后的职业发展大概率...
清华女学霸石嫣,放弃百万年薪回乡种地,凭实力一年狂赚800万
有一天,希望‘种地’不再是一个看起来土里土气的职业,而是让人自豪的事业。对于未来,石嫣有着清晰的规划,她希望把自己的农园打造成一个完整的示范基地。不仅能生产丰富的有机农产品,还能成为一个田园式的教育中心,让更多人走近土地,理解农业的重要性。她计划引进更先进的农业技术,从节水灌溉到智能种植,让...
清华博士后做农民,你看到的只是表面
这位女博士叫石嫣,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学生时期,别人的留学(课程)都是去名校、去大城市,她却申请成为国内第一位公费去美国务农的学生,到当地农场当了半年地地道道的农民。毕业后,本可以选择到高校当一名教师,过安安稳稳的日子,潜心科研,她却回归田间地头。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关乎着我国...
美女博士石嫣:在北京做有情怀的菜农
顶着人大农学博士、清华社会学博士后两大学术头衔的石嫣始终坚信,在城市化越来越快的今天,无农药无化肥、直接与消费者对接的有机农业,不仅是对当下食品安全问题最好的关怀,也能让农民有尊严地获得收入,拉近人与土地的关系。 在美国“洋插队” 顺义龙湾屯镇柳庄户村,穿过一个十字路口,笔直的柏油路边就是石嫣创建的...
清华女博士回村当农民,种地11年、年收入800万,亲生父母认不出...
但是,不事农桑的人又如何能够真正的理解这份工作呢?石嫣是清华大学的博士后,然而她没有从事高大上的学术研究工作,也没有在CBD里纸醉金迷,而是选择弯下腰去拥抱土地,让双手沾满泥土。 石嫣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后继续在国内深造,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后在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从事研究工作。
农场里的女博士——石嫣 | 新时代的中国面孔_我苏网
2018年 石嫣在国际社会生态农业CSA大会上当选联合主席 “新农人”的能量有多大?石嫣和她的伙伴们正身体力行地证明:脚下这片土地是朴素的、原始的,也可以是与时俱进的、充满潜力的。 在食品安全、饮食质量被高度关注的当下,却鲜少有人真正愿意回归土地,潜心务农。因为想要“重建人与土地之间的关系”,石嫣和她的“...
石嫣:不一样的新农人
在石嫣的身上,我们能看到许多闪亮的“标签”:“清华大学女博士后”“分享收获生态农场创始人”“国际社区支持农业联盟联合主席”“全球青年领袖”……但是,如果非要选择一个标签介绍自己,石嫣表示,她会选择“新农人”这个词。十几年来,这位八零后女博士一直扎根农村,致力于振兴乡村。身处希望的田野,脚踏松软的泥土,石嫣靠着自己的双手,在农村这片
纪实清华女博士石嫣放弃高薪,当农民长出一手老茧,今年入800万
想要学习更多的知识,就必须要和自己的爱好相结合,否则的话,就算你继续学习,也不可能有太大的成就。也正因为如此,石嫣才会努力地研究,想要把自己所学的东西发挥到最大,只有这样,她才能克服各种困难,丰富自己的见识。她也去过很多地方,去过很多地方,这种经验让她见识到了很多东西,也让她对农业有了更深的...
远山的回响|清华女博士后回村务农:你想要的,土地都能给你_央广网
记录乡村振兴的新农人故事 谱写新时代的山乡巨变! 央广网北京12月17日消息 作为国内CSA模式最主要的推广者之一、分享收获农场的“掌柜”,石嫣近年来接受了数不清的采访。清华博士后、“三农”专家温铁军的得意门生……光环之下,外界似乎一直在关注这个跑到农村种菜的女博士,更把她描述成缔造理想主义者温室的新时代女性...
80后清华女博士石嫣:留学归来后扎根农村多年,靠种地年入800万
清华女博士靠种地一年赚了800万!你相信吗?反正一开始我是不太相信的!但是人家是真的做到了,那她究竟是如何取得这不可思议的成就呢?“哪怕你去城里的建筑工地搬砖,也比待在这里种地好”,这是一位新员工正在被他的父母指责,石嫣作为农场发起人,只能面带微笑地不断安慰他们。送走新员工和满脸不开心的老人...
出走的女博士:种地10年,年入1500万 - 知乎
而到了那里,石嫣第一次真正看到了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确实感受到了乡村的痛。青壮年男子很多都离乡打工,留村耕作的主要人群是妇女、孩子和老人。 农村的老人和孩子 最需要保护的群体,保护着人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水、作物…… 石嫣说:“他们的生活尚且很艰难,实在无法再要求他们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乡村太需要...
清华女博后毕业当14年农民,她从学术殿堂走向田间地头
石嫣在抖音上的形象很朴素,假如不看“分享收获有机农场”的账号简介,很少有人会想到这个经常扎着低马尾、站在蔬菜大棚里素颜出镜的农民,有着如此丰富的学术背景: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博士、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博士后。 过去14年,农民的身份一直是石嫣自我介绍时的第一顺位,直到开始在抖音做农业知识...
出走的女博士:种地10年,年入1500万_百科TA说
因为经过一年的发酵后,它们都可以变成土地最爱的有机肥料。 自我循环、可持续发展,这是石嫣心中理想农业的模样。 “中国的农民太不容易了!”这是石嫣24岁在人大跟随温铁军教授读硕士时才体会到的。 而在此之前,和很多从小在城市里长大的80后一样,石嫣对农村和农民的感知并不深。 石嫣在城市里长大 石嫣在河北保定...
老俞闲话丨大地之上,新农理想
俞敏洪:石嫣你好。 石嫣:俞老师,您好。 俞敏洪:我记得你读的是农业相关的博士,但大部分人博士毕业以后很少会真正去做一个农场,让自己天天灰头土脸跟土地打交道,生活条件会变得比较艰苦,尤其中国农村不像国外农业那么成熟发达,甚至都可能无法住舒适的房子,而你又是前途无量...
回顾清华美女博士毕业放弃高薪工作,扎根农村11年,靠种地年入百万
可是这位女博士却拒绝了很多大企业的邀请,执意开辟一块土地当农民,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田农作,竟然年入百万。女博士为何拒绝大企业的工作机会非要去种地?她现在的生活又过的怎么样?石嫣与农业结缘这位女博士名叫石嫣,1982年出生在河北省保定市,她的父母都在当地的国企上班,所以石嫣从小家中条件就很好。在...
博士变身新农人,生态农业领域的“绿色领跑者”
石嫣博士的成就不仅仅是个人的荣誉和成功,更是对整个生态农业领域的积极推动和引领。她的故事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于生态农业的建设,为我们的环境和人类的未来作出更大的贡献。讲述人:石嫣 国际社区支持农业联盟联合主席 审核专家:廖丹凤 中国农学会研究员 编辑:武玥彤 谢芸 校审:侯思雨(实习)来源:光明三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