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了美国,欧洲能自保吗?|凤凰聚焦
欧洲正尝试探索独立道路,与美国政策变化保持距离。欧美在乌克兰危机解决及欧洲未来安全架构上分歧显著,已呈现一定程度的战略竞争态势。Part.2 本次欧洲政治共同体领导人会议的主题为“新世界中的新欧洲”:团结、合作、联合行动,从这一主旨不难看出,欧洲面对全球变化的整体思路调整,与过去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紧紧捆绑美国不同
欧洲防务自主化:豪言壮志能否照亮安全之路
国际关系专家崔洪建的话一针见血:“欧洲想摆脱技术依赖,至少得花十年时间。”但问题是,俄罗斯的高超音速导弹可不会等,美国的全球战略布局也不会停。欧洲的“窗口期”正在一分一秒地流逝,如果不能在这段时间内解决内部矛盾、突破技术瓶颈,所谓的防务自主,恐怕真要沦为一场泡影。站在十字路口的欧洲,究竟是继续...
崔洪建:与可靠伙伴同行,欧洲才能自主发展
面对美国的政策摇摆以及“大西洋变局”对欧洲带来的冲击,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欧盟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崔洪建提出,中欧合作可为欧洲带来稳定性与信心,在变局中寻求战略自主与多极共赢。文章为观察当下中欧关系提供了重要视角。 在中国与欧盟...
...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欧洲越自主,中欧关系的底气就越足_新 ...
崔洪建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有3个关键变量将决定欧美跨大西洋关系走向。 第一个变量是美国国内政治的变化。崔洪建指出,如果未来美国执政的党派是建制派,美国可能会在一些问题上和欧洲进行平等讨论和协商,那么未来欧美关系保持稳定的可能性较大,欧美关系出现较大程度倒退的可能性很小。 第二个变量是中美关系的变化。
“欧洲战略自主正触底反弹,对华合作能更好认清方向”-观察者网
在此背景下,崔洪建认为,欧洲需要更宽广的世界眼光,不能只是将所谓和美国的盟友关系作为一切对外政策和对外关系的出发点。“欧洲需要实现真正的战略自主,这种自主应该是从拥有真正独立的政治人格开始。” 习近平主席在爱丽舍宫同马克龙总统举行会谈。图源:新华社
“特朗普都把乌克兰端上桌了,不排除拿欧盟当甜点吃”
因此,无论是从道义,还是现实情况,还是未来考虑,对欧洲来说,选择和乌克兰捆绑在一起是最现实也是最合理的选择。崔洪建分析道,目前,欧洲在争取“上桌”资格上主要有三个策略:第一是以团结来争取资格。欧盟27国团结起来,声音可以被放大,如果现在它们内部吵成一片,就更没有资格了,可能特朗普会更加轻视欧盟,...
崔洪建谈欧洲抗俄军援遭反噬:短期豪赌恐难换安全独立
崔洪建谈欧洲抗俄军援遭反噬:短期豪赌恐难换安全独立 新京报 记者 贾洁卿 高照 编辑 葛佳丹 2025-07-05 14:47 世面 订阅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贾洁卿 新京报记者 jiajq@bjnews.com.cn 记者主页 高照 新京报记者 gaozhao@bjnews.com.cn 记者主页 ...
声音|崔洪建:美国压力下,欧洲能否挺过“完美风暴”?
2025年2月7日,环球网刊登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崔洪建的文章:美国压力下,欧洲能否挺过“完美风暴”? 原文如下: 尽管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刻意强调2月3日欧盟峰会的务虚色彩和“非正式”性质,试图淡化当前笼罩在欧洲的紧张气氛,...
西班牙首相无视美国威胁访华,“中欧互动给世界作出示范”_新浪财经...
“美国很心虚。”崔洪建说,中美欧之间的互动是世界前三大经济体之间的互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一轮美国单边加税措施的结局。如果中欧之间能够走得更近,在解决现有问题的基础上找到未来合作方向的话,会有效缓解美国关税措施对全球贸易造成的紧张状况。 “因为这会给其他经济体提供一个强烈的示范效应,即各国不要一对一...
崔洪建:美国多管齐下分裂欧洲 - 环球网
崔洪建:美国多管齐下分裂欧洲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刚刚结束欧洲四国之行。这是他在不到一个月时间里第二次到访欧洲。这次主要瞄准了中东欧国家,议题是各种所谓的“安全”,目标是拉拢它们“对抗中俄”,但实际效果却是在拆欧洲的台。利用欧洲国家的立场差异和利益分歧制造矛盾并从中渔利,是美国对欧洲的既定策略。尽管...
崔洪建:欧盟“战略自主”切莫找错方向
从决定“抄袭”美国人权制裁手段那一刻起,欧盟既陷入了战略不自主的困境,也违背了其“维护多边主义”的承诺,如果长此以往,“战略自主”注定将失去方向,成为一句空话。利用所谓法律手段对外搞“长臂管辖”式的单边制裁,本来是美国单边霸权主义的标配之一,欧洲也是其受害者。中欧原本在人权领域就有对话合作的共识和机制,也有通
崔洪建:只要这个分歧不解决,北约内部矛盾将层出不穷
崔洪建:欧洲增加军费开支,只是为未来的防务自主提供了一定客观条件。但目前欧洲在防务自主方面最缺乏的是主观条件:第一,许多国家短期内仍难摆脱对美国的依赖,这不仅是现实依赖,也涉及心理依赖。设想北约未来成为真正的“欧洲的北约”、而非“跨大西洋”的北约,那么将由谁来主导?欧洲内部目前还看不到能在安全...
声音|崔洪建:动荡与混乱面前,欧洲需增强合力
2024年11月22日,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崔洪建教授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专访,他认为,在动荡与混乱面前,欧洲需增强合力。 原文如下: “欧洲最担忧的经济噩梦已成现实。”近日,荷兰国际集团(ING)的多位经济学家警告称,俄乌冲突的僵局、法国和...
声音|崔洪建:欧洲重返冷战的阴霾骤然浓重
与此前美国在中东欧和北欧国家进行布局的意义不同,美德导弹合作之所以成为欧洲可能重返冷战的关键转折点,就在于只要从战略上激活并控制住德国这一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和核心国家,美国就可以在地缘、经济和工业能力上掌控住欧洲未来军事转型的方向,就可以确保它能够通过北...
最懂中国的美国老干部警告:未来会有五国挑战美国霸权,都有谁?
回看莫迪当政以来的表现,美国虽然多方拉拢,但印度一直保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数次和美国打对台戏,而且就连美国都在印度那讨不了好。而且俄乌冲突爆发,印度不仅没有跟从美国步伐,还积极的发展与俄罗斯的石油和煤炭的贸易。总之印度有野心,也有动力,而且印度与俄罗斯的关系,将会成为未来对美国秩序的冲击。第五,...
台上握手台下摸底 欧洲还能否信任美国?——人民政协网
在价值理念和现实利益两大方面都开始出现裂痕时,美欧之间的信任慢慢地开始动摇。尤其是在重大的安全问题上,两者之前存在巨大的变数,未来欧盟不可能将安保还寄托在美国身上。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认为,欧美在安全关系上的互动,取决于接下来美俄关系怎么发展,是否真的像特朗普之前所承诺的,朝着缓和的方...
欧美裂缝下,崔洪建警告:依附美国还是独立成极?中欧互信决定未来
7月4日,北外区域与全球治理研究院教授崔洪建在世界和平论坛期间接受新京报专访,谈及跨大西洋关系分化背景下的中欧关系。他表示,欧洲正面临 “依附美国还是独立成极” 的选择,中欧需在合作中管控分歧,更要发展战略互信,通过承担共同责任应对国际挑战。
崔洪建:欧洲再不觉醒将错失机遇
从背靠背相托的盟友,到面对面互怼的“损友”,欧美关系正在发生的变化将是欧洲战略环境中最大的变量。能否建立起相对于昔日盟友的独立性,也因此成为欧洲能否实现战略觉醒的最重要指标。在特朗普将大概率连任美国总统的情况下,这一前景对于欧洲来说就更为真切和现实。
崔洪建:欧洲安全出现深层断裂
即便在经历了2008年的俄格战争和2014年的克里米亚危机后,双方的相互认知一再恶化,互信也一再降低,但能源依赖不减反增,“对俄缓和”也依然有政策空间,俄欧尚能维持一种靠危机管控维系着的冷和平状态。如今双方逐渐积累的敌意在美国拜登政府加强北约存在和乌克兰寻求安全保护的双重刺激下逼近临界点,并终于以俄乌冲突...
崔洪建:美欧“价值观内战”难以避免?
但当时他形单影只,欧洲的极右翼保守势力也未成气候。但现在,集世界首富、最大社交平台之一所有者以及特朗普座上宾于一身的马斯克,比班农更有底气和资源。眼下的欧洲不仅要在经贸、安全和能源等多个领域应对未来特朗普政府可能施加的巨大压力,其内部被极右翼政治崛起不断分化、切割的格局也让美国的政治攻势有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