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或成史上最热!对中国农业影响有多大?_农户_降水_刘海彦
1850-2024年的全球平均地表气温|WMO这意味着,经过数十年的拉锯战,全球变暖的趋势不仅没有得到缓解,反而在不断加剧,而由此带来的生态连锁反应,才是最让人担忧的。 按照科学界的共识——气候变暖会导致极端天气增加,降水的分布也会改变。在我国,降雨带有向北方地区扩张的趋势,持续降水和超强度降水的频率也会增加。
回顾:清华博士后,毕业种地,年入百万遭质疑,石嫣:我问心无愧
2008年底,石嫣决定在中国建立第一个CSA农场,探索社区支持农业模式,当一个“新农人”。可是,这件事不是光有一腔热忱就能办成的,还是在读博士的石嫣,一没资金、二没土地,三没客户,只有一个理想:让有机农业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发展壮大。当时,大部分农户对于石嫣的理念都持怀疑态度,觉得不施化肥,农产...
博士夫妻务农10年,面对灰头土脸,他们却说高学历种菜一点都不亏
石嫣认为信任是现在生态农业发展中一个很关键的要素,因此基地地址公布一直都是允许外人随时来参观的。同时,也让市民来分享收获基地体验「半农半闲」生活,包一块地,周末来劳动一下。 为了让更多人尤其是孩子、年轻人了解食物的前世今生,与土地近距离接触,这几年,北京的几所小学,出现了「楼顶菜地」,现代化商场的顶楼...
2025年注定不平凡?极端天气已普遍,这9个临界点要清楚
2024年,全球平均气温突破15.1℃,比工业化前高出1.6℃,这是人类首次突破《巴黎协定》设定的1.5℃安全线。曾经的“百年一遇”极端天气,如今已变成每年刷新的灾难纪录:希腊一年发生9500场森林火灾,印度4月气温飙升至43℃,英国野火数量创历史新高,而北极冻土带甚至从“地球冰箱”变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源。这些数字...
40°C只是起点!全球变暖加速,极端高温恐成夏季常态!
地球科学研究院最新研究显示,与50年前相比,现在发生极端高温事件的概率增加了约5倍。气象学家莫瑞·凯特预测:"到2030年,全球40°C以上的极端高温天气将成为夏季常态,特别是在中纬度地区。"城市热岛效应进一步放大了高温带来的影响。根据2025年3月发表在《自然-气候变化》杂志上的研究,城市区域的温度平均比周围农村...
2025年天气“暴走”真相
一、气候科学:拉尼娜与全球变暖的“双重夹击”1. 拉尼娜“余震”未消 国家气候中心数据显示,2025年赤道太平洋海温经历“弱拉尼娜中性秋冬季可能转冷”的异常波动。这种“双重拉尼娜”现象(如2021年)会导致副热带高压断裂,引发降水极端化——例如浙江近期“暴雨-干旱-暴雨”的剧烈切换,正是其典型表现。关键数据:...
出走的女博士:种地10年,年入1500万_百科TA说
石嫣也反思自己的本科四年,那是绝大部分农业大学正在经历“去农业化”的四年。因为农学不好就业,大学的课都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为主。石嫣在大学四年从没接触过农村。 城市人对真实的农村生活普遍陌生 而到了温铁军老师这里,情况发生了根本改变。石嫣的第一门课就是到乡村去。她记得第一次上课,温老师对她和一位师...
2025年又将灾年?夏天超级热?农民可要注意了
全球数据显示,六成以上的农作物减产都是干旱惹的祸。这就像人渴极了会没力气,庄稼缺水时也会"罢工":小麦在抽穗期每天要"喝"掉5毫米深的水,这时候要是断水,麦穗可能直接"卡壳"长不出来。玉米灌浆期遭遇干旱,结出的棒子会像营养不良的孩子,籽粒又小又瘪。更麻烦的是土壤会"记仇"。持续干旱会让田地板结...
2023,极端天气下的生态小农_澎湃号·湃客_澎湃新闻-The Paper
常天乐认为,生态小农的生产方式原本比常规农业更有气候韧性,但灾害带来的一些问题,比如暴雨过后的草疯长、病虫害爆发,这些对于生态小农来说都是额外的人工成本,因为不能像常规农业一样用除草剂、农药来解决。 “这些成本都是农户自己在承担,大的农场很容易拿到国家的补贴,比如基础设施建设的补贴,但对于规模只有几十亩...
全球正在走向“气候地狱”-36氪
在这十年间,我们已经经历了“厄尔尼诺”这个词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到现在,“厄尔尼诺”甚至已经开始变成不少人眼中“炒作的概念”。 但极端天气带来的影响,并不因为人的意志而消退或者转移。 全球变暖带来的,可能是夏季的提前到来—— 今年,广东在3月底就已经连续5天平均气温达到22℃以上,比以往提前了一个月入夏...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趋多、趋强 中国2024年平均气温创历史新高_新闻...
6月27日,在中国气象局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5)》正式发布。蓝皮书显示,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海洋变暖、海平面上升、冰川消融显著加速。中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增暖速率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趋多、趋强。2024年,中国年平均气温、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消融损失量、中国沿海海
清华女博士后石嫣,毕业回村当农民,用14年解锁中国人种地新模式
除此之外,石嫣为了向人们宣传绿色蔬菜,吸引更多的青年加入“新农人”,石嫣还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在各个社交平台招募工作人员,宣传“新农人”,开展“新农人”培训工作。普及农识,宣传价值 石嫣在农民的道路上,已经走了十几年,她已经将自己划分到农民的行业里。石嫣 在前几年,石嫣来到银行办事,在业务单上的...
全球变暖让种地像赌博!新农人石嫣:现在每年都能遇几十年一遇的...
全球变暖让种地像赌博!新农人石嫣:现在每年都能遇几十年一遇的极端天气 00:00 / 00:00
极端天气频发,我们该如何守护自己的“饭碗”?-虎嗅网
从5月份河南小麦遭遇烂场雨,到东北五常水稻遭遇“雨洗禾花”……7月末华北暴雨更是一记警钟:62人遇难,34人失踪,8个蓄滞洪区启用,百余万人受灾。气象学家解释,这些极端降水事件未来还会增多,因为全球变暖使热带向两极扩展,过去几十年北半球热带的范围向北推动了约100公里,这对中国北方意味着气温更高、降水也更极端...
河南旱了,广东淹了,我们面对的极端天气为什么越来越多?
而这一切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我们最熟知的四个字:全球变暖。有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平均温度比工业化前的水平约升高1.45℃。要知道,即使在自然状态下的最快速度,1000 年也才能升高1.5℃。而我们现在,一百多年就增加了1.45℃。这种变暖,看似微小,却引发了很多灾难性后果。例如,这几年的极端暴雨,便是由此...
海归女博士回乡种地年赚800万 农村仍是一个广阔的天地
在团队里,34岁的石嫣被大伙儿称为“掌柜的”,很多农活她都参与其中。因为长期户外劳动,她的皮肤晒成了健康的小麦色。其实,除了种地,宣传CSA理念,是石嫣这几年不厌其烦向别人讲得最多的一件事。 CSA可以译为“社区支持农业”。它指的是,社区每户家庭对农民生产做出承诺,让农民与消费者互相支持,以承担农产品生产...
未来五年地球将迎致命高温?2025或成最热年,人类自救倒计时启动
城市瘫痪:墨西哥城地铁因高温停运,3000人中暑送医;生命消逝:希腊养老院空调故障致11名老人死亡,室温飙至47℃。这些案例背后,是气候学家口中的“新常态”——热浪持续时间延长30%,强度增加50%,连北极圈都出现38℃极端高温。三、致命机制:地球为何陷入“高烧循环”?温室气体失控:2024年大气CO₂浓度达425...
两会热点|“百年一遇”的极端天气越来越常见,如何应对?__财经头条...
全球变暖会导致极端天气更加频繁,强度也将上升,当原本“百年一遇”的天气越来越多地出现,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变得更加具体,每个场景的防灾减灾建设都需要重新规划、加强。 “暴雨等灾害性天气常常是地质灾害的诱因,做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气象要素的考量至关重要。”全国人大代表、成都理工大学校长许强介绍,我国地质灾害点多...
数据警示!我国气候迎来关键转折,未来生存挑战引关注
这可不是啥偶然事件,专家说了,这是气候变化闹的。国家气候中心的数据明摆着,过去四十年,咱国家平均气温每年都往上窜0.3℃,比全球平均速度快多了。以前气候变化都是百年才看出点动静,现在十年一个样,变化太快了,跟坐火箭似的。2023年,更厉害了,直接成了1901年以来最热的一年,比平时高了0.84℃。近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