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未成年人!北京检方发布惩治新型毒品犯罪案例
在“6·26”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发布一批惩治涉新型毒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等成瘾性物质滥用)犯罪典型案例。案例显示,一些不法分子将麻精药品等成瘾性物质作为传统毒品的替代物进行贩卖,迷惑性强,社会危害大,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构成严重威胁,个别不法分子还将麻精药品等成瘾性物质用于其他犯罪行为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于2024年9月27日以叶某某犯走私、贩卖毒品罪、洗钱罪提起公诉。2024年10月28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以走私、贩卖毒品罪,判处叶某某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以洗钱罪,判处叶某某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万元。
涉未成年人!北京检方发布惩治新型毒品犯罪案例|人民币|人民检察院...
2025年3月31日,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四分院以张某某、葛某涉嫌走私毒品罪依法提起公诉。同年4月27日,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作出判决,采纳检察机关所指控的犯罪事实及量刑建议,认定张某某犯走私毒品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认定葛某犯走私毒品罪,判处葛某有期徒刑七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三...
三措并举防治涉未成年人新型毒品犯罪_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
实践中,未成年人涉及新型毒品犯罪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作为犯罪对象,被引诱、教唆、欺骗,甚至被强迫吸毒;二是已形成吸毒瘾癖,通过各种渠道购买毒品吸食;三是作为犯罪主体,被不法分子利用、教唆,甚至主动参与毒品犯罪。也有一些未成年人从被动的受害者发展成吸毒者,进而为获取毒品走上犯罪道路。 针对上述不同情况,...
严查新型毒品 加强未成年人保护 最高法新一批典型案例有四大特点
苏某和身为医院院长,却利用职务便利长期、多次、大量贩卖盐酸哌替啶片剂牟利,任由其流入毒品市场,主观恶性深,人民法院依法对苏某和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二是表明依法惩治新型毒品犯罪的鲜明态度。此次发布了7件新型毒品案例,占比历年最高,旨在提高群众新型毒品防范意识。人民法院对于冯某先后多次利用母亲患病开出的...
最高法:严惩以未成年人为危害对象的新型毒品犯罪
贯彻落实保护未成年人原则,加大对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对于利用毒品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利用未成年人实施毒品犯罪的,依法从重处罚,有力遏制新型毒品向青少年群体蔓延扩散。对于未成年人涉新型毒品犯罪的,依法贯彻“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李晓光介绍,人民法院也积极发挥审判职能作用...
涉“毒”必严、涉“瘾”必惩、涉“未”必重!最高法发布10件典型案例
白某日犯罪团伙在境外多地建立吞毒点,利用互联网发布虚假招工信息,诱骗、招募和组织曹某(同案被告人,已判刑)、韩某宇(未成年人,已另案判刑)等数十人从境内偷渡至境外,并集中在上述吞毒点看管,以暴力或者限制人身自由、扣押手机和身份证等手段逼迫上述人员吞下包装好的海洛因,采用体内藏毒等方式走私毒品入境并运往...
最高法依法严惩新型毒品犯罪,多人纠集未成年人贩卖吸食“上头电子...
6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人民法院禁毒工作情况及典型案例,其中包括一起纠集未成年人贩卖吸食“上头电子烟”这一新型毒品犯罪案件。2023年11月左右,被告人刘某明、高某彩、朱某豪(时年17岁,已另案判刑)商议贩卖含有依托咪酯成分的“上头电子烟”(以下简称“上头电子烟”)牟利。11月27日,经...
最高法典型案例:指使未成年人贩运毒品,坚决依法从重处罚
指使未成年人贩运毒品,最高法要求从重处罚。6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介绍2024年以来人民法院禁毒工作基本情况特别是惩治新型毒品犯罪举措成效,并发布10件相关典型案例。近十年来,毒品犯罪案件数量整体上仍呈下降趋势。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刑五庭庭长李睿懿介绍,2024年,全国法院一审审结毒品犯罪案件35859件。
最高法:毒品犯罪案件数量呈下降趋势 严惩新型毒品犯罪_新闻频道...
在国际禁毒日即将到来之际,最高人民法院今天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以来人民法院禁毒工作基本情况特别是惩治新型毒品犯罪举措成效,并发布10件相关典型案例。
司法部发布防范青少年药物滥用指导案例
当前,新类型毒品及替代物质叠加滥用问题持续蔓延,吸毒群体呈现低龄化趋势,以青少年为主体吸食麻精药品和非列管成瘾性物质问题日益突出。未成年戒毒人员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与成年戒毒人员有明显差异。安徽省南湖强制隔离戒毒所针对一起未成年人戒毒案例,深入研究探索,运用改变不合理认知、情绪疏导和亲情帮教等方法,帮助未成年戒毒人员消除不良情绪,建立正确认知,
人民法院依法严惩毒品犯罪典型案例 -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人民法院根据各被告人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法作出裁判,体现了人民法院对涉未成年人的新型毒品犯罪依法严惩的立场。同时,提醒青少年谨慎交友,提高对新型毒品的辨识能力,切记“上头电子烟”是“毒”不是“烟”,不要尝试任何所谓“上头”“刺激”的物质。
最高法:严惩涉毒源头性犯罪和向未成年人出售毒品犯罪
此次发布了5件涉有医疗用途麻精药品案例,占比为历年最高,旨在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安全用药意识,自觉抵制各类成瘾性物质滥用,警惕和防范麻精药品被用于违法犯罪的风险。陈某豪案也提示在境外留学、务工、旅游的人员,正确认知毒品危害,严格遵守我国法律,切莫心存侥幸、以身试毒。三是彰显全力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
严查新型毒品 加强未成年人保护 最高法新一批典型案例有四大特点...
二是表明依法惩治新型毒品犯罪的鲜明态度。此次发布了7件新型毒品案例,占比历年最高,旨在提高群众新型毒品防范意识。人民法院对于冯某先后多次利用母亲患病开出的麻醉药品,向多名吸贩毒人员贩卖的行为认定为“情节严重”,依法对其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四个月。同时,以案促教,揭开新型毒品伪装,告诫青少年“上头电子烟”是毒...
涉“毒”必严、涉“瘾”必惩、涉“未”必重!最高法发布10件典型案例
本次发布的典型案例,包括涉麻精药品等成瘾性物质犯罪及相关次生犯罪,释放了涉“毒”必严、涉“瘾”必惩、涉“未”必重的强烈信号,进一步增强全民识毒、防毒、拒毒的意识。最高人民法院刑五庭庭长李睿懿介绍了典型案例的主要特点: 一是彰显严惩罪行极其严重的毒品犯罪分子的一贯立场。罪犯白某日组成犯罪团伙,诱骗并...
贩毒头目年仅17岁!新型毒品案件曝光
为了彻底摸清“小丫头”贩卖“上头电子烟”的整个犯罪团伙情况,警方随即成立专案组立案侦查。随着调查的深入,这条从外地贩卖到金坛的运毒路线和贩毒团伙彻底浮出水面,警方随后开展集中行动,抓捕了12名贩毒犯罪嫌疑人及38名吸毒人员。经调查,这个贩毒团伙成员有多个未成年人,主要头目王某婷,年仅17岁,而她第一次...
...成“奶茶”“上头电子烟”,严惩危害未成年人的新型毒品犯罪刻...
李晓光称,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高度重视新型毒品案件审判工作,不断加强对涉未成年人新型毒品犯罪的司法应对。对于利用毒品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利用未成年人实施毒品犯罪的,依法从重处罚,有力遏制新型毒品向青少年群体蔓延扩散。对于未成年人涉新型毒品犯罪的,依法贯彻“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
严查新型毒品、加强未成年人保护 最高法新一批典型案例有四大特点
二是表明依法惩治新型毒品犯罪的鲜明态度。此次发布了7件新型毒品案例,占比历年最高,旨在提高群众新型毒品防范意识。人民法院对于冯某先后多次利用母亲患病开出的麻醉药品,向多名吸贩毒人员贩卖的行为认定为“情节严重”,依法对其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四个月。同时,以案促教,揭开新型毒品伪装,告诫青少年“上头电子烟”是毒...
严查新型毒品、加强未成年人保护 最高法新一批典型案例有四大特点
二是表明依法惩治新型毒品犯罪的鲜明态度。此次发布了7件新型毒品案例,占比历年最高,旨在提高群众新型毒品防范意识。人民法院对于冯某先后多次利用母亲患病开出的麻醉药品,向多名吸贩毒人员贩卖的行为认定为“情节严重”,依法对其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四个月。同时,以案促教,揭开新型毒品伪装,告诫青少年“上头电子烟”是毒...
严查新型毒品、加强未成年人保护 最高法新一批典型案例有四大特点
二是表明依法惩治新型毒品犯罪的鲜明态度。此次发布了7件新型毒品案例,占比历年最高,旨在提高群众新型毒品防范意识。人民法院对于冯某先后多次利用母亲患病开出的麻醉药品,向多名吸贩毒人员贩卖的行为认定为“情节严重”,依法对其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四个月。同时,以案促教,揭开新型毒品伪装,告诫青少年“上头电子烟”是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