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树清谈年轻人不愿意交个人养老金:要考虑长远,不能只顾眼前
“不是不想交,而是交不起”2025年2月,16-24岁城镇青年失业率达16.9%,灵活就业人口超2亿。许多年轻人收入仅三四千元,工厂不缴社保,个人需全额承担养老保险费用(年缴超万元),加之房贷、育儿、赡养老人等开支,根本无力负担。“退保难”与“制度失信”网友调侃“退90%就退保”,实则指向养老金流动性困境
当年轻人成为“养老特困户”:三重危机下的生存突围指南
2. 分层配置更科学:- 普通收入群体:优先参与个人养老金计划,享受税收优惠;- 高收入人群:配置商业养老年金,锁定长期收益;- 风险偏好者:定投养老目标基金,分享资本市场红利。3. 政策协同待完善:期待更多利好政策出台,如降低养老金提取税率、增加账户灵活性,让年轻人更有动力参与养老储备。当老龄化撞上少子化...
关乎年轻人养老!专家:每年存几千元个人养老金,滚雪球20年效果可观
个人养老金制度推出的最初一年多时间里,股市多次大幅下跌,这让"初生"的个人养老金"措手不及"。以个人养老金投资产品中的公募基金为例,据济安金信养老金研究中心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目前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以FOF产品为主,截至2025年3月31日,运作满2年的142只FOF产品中,62只产品负收益,80只产品正收益,平...
为何年轻人觉得退休遥不可及?
财富的再分配问题是要被放上会议桌上讨论的,年轻担心未来无法获得足够的养老金来维持老了之后的生活水平,因此不得不依靠自己的储蓄和投资来规划退休生活,但事实是低收入、高物价、高支出的生活成本无法让他们有余款去储蓄和投资。这是一个非常现实而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民生问题。(5)关于工作幸福指数:这其实是衡...
年轻人缴存个人养老金不积极,“同样的钱,用来投资理财、还房贷更...
年轻人缴存个人养老金不积极,“同样的钱,用来投资理财、还房贷更划算”,专家建议建立个人养老金应急机制 年轻人缴存个人养老金不积极,“同样的钱,用来投资理财、还房贷更划算”,专家建议建立个人养老金应急机制。
告诉大家一个不好的消息:比买不起房更令人头疼的难题已经出现
与房价问题不同,养老金危机具有更强的系统性风险和不可逆性。购房可以通过租房替代,可以推迟或放弃,但每个人都会老去,养老需求无法回避。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在2025年初的一次学术研讨会上指出:"当下的年轻人面临双重压力:一方面要解决自身的住房问题,另一方面还要为日益庞大的老年群体提供养老保障...
为什么年轻人不愿意开设个人养老金账户?真相背后令人深思
除了生活成本的压力,另一个让年轻人不愿意开设个人养老金账户的原因是“回报不够吸引”。年轻人更喜欢那些能够快速见效的投资方式——股票、基金、甚至是短期的高收益理财产品。这些相对灵活、回报快的投资方式比起慢悠悠、长期储蓄性质的养老金,显得更加“刺激”和有趣。不少年轻人会抱怨,养老金账户的收益比较低,...
人口失衡下的养老金危机,年轻人未来养老怎么办?
不过,也有人选择相信个人养老金制度。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强制储蓄,虽然短期内资金灵活性差,但长期来看,收益还是有保障的。尤其是那些税率较高的人群,通过个人养老金来省税,还是挺划算的。但对更多收入较低、生活压力大的年轻人来说,个人养老金的吸引力确实有限。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对于这件事网友们是怎么...
个人养老金账户投REITs年化收益5.2%,为何年轻人仍不买账?
一、收益光环下的现实困境:年轻人眼中的“三重矛盾” 矛盾一:长期锁定期 vs 短期生存压力 个人养老金账户资金需封闭至退休,这相当于将一笔钱“冻存”数十年。对于背负房贷、育儿成本的年轻人而言,每月1000元的强制储蓄更像是“割肉”——与其锁定未来,不如解决当下的房租上涨或子女培训班费用。正如一位...
养老金难达标,年轻人规划“躺平”?
收入方面,收入不平等问题一直存在。对于年轻人来说,由于工作经验有限,他们的收入往往更低。同时,工资增长速度未能跟上物价上涨的步伐,生活成本的上升给年轻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物价方面,房价、教育费用、医疗费用等生活成本不断攀升,占据了年轻人收入的大部分。这使得他们难以积累足够的储蓄用于退休。二、债务...
年轻人不交养老金行吗,养老金成为豪赌年轻人如何对制度性困局
与其纠结"交不交"的伪命题,不如推动制度向完全积累制转型,建立个人养老金账户与统筹基金的"双轨并行"体系。当年轻人看到自己缴纳的每一分钱都在账户里清晰可见,当制度设计回归精算平衡的基本规律,这场关于未来的豪赌才能转化为可预期的投资。毕竟,养老不该是击鼓传花的游戏,而应是每个人都能把握的人生确定性。
一些年轻人缴存个人养老金积极性为何不高?--陕西党建网
专业人士建议,建立应急支出机制,通过差异化制度设计,鼓励更多人参加 阅读提示 目前,个人养老金制度运行平稳,先行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已有超5000万人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但也存在“开户热缴存冷”、对年轻人吸引力低、税收激励有限等现象。 “个人养老金相当于长期储蓄,可以抵扣个税,挺划算的!”最近,54岁的北京市民陈亮达...
从强制储蓄到自主养老:年轻人拒绝养老金的三大理由
当余额宝收益跌破2%,而黄金、比特币等新玩法层出不穷,年轻人正在用脚投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追踪发现,25-35岁群体中,将养老钱转向商业保险的比例三年暴涨47%。这届年轻人开始明白:把钱锁死在账户里贬值,不如自己搞资产配置。上海白领林小姐的案例极具代表性:"每月定投500元指数基金,收益比养老金账户高...
年轻人不爱交养老金?郭树清反问:他们不养老吗?不能只顾眼前
就像在杭州做程序员的张伟所说:"每月房贷2万,孩子幼儿园学费8000,父母医疗费3000,你让我再挤1.2万存养老金?不如投资自己多挣点钱实际。"这种"活在当下"的生存智慧,正在解构着传统的养老观念。制度困境与人性本能正在上演拉锯战。年轻人不是不知道养老的重要性,但当下的生存压力迫使他们做出取舍。就像在深圳...
年轻人不交养老金是短视?没有养老金,未来将面临三大难题
2024年职工养老金收益率仅2.2%,跑输通胀。相当于把钱藏在床底,每天被老鼠啃掉一点。年轻人宁愿炒股亏钱,也不愿把钱交给“必输的赌局”。2035年将进入超老龄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可能收不抵支。这就像10个人围着井打水,突然8个人说不打了,剩下2个人只能渴死。个人养老金账户“开户热、缴费冷”的市场选择,...
95后爱答不理的个人养老金,有钱人在疯抢__财经头条
存1.2万元能退税5000多元,95后不愿存的个人养老金,有钱人嫌额度不够用。 文|肖望编辑|陈弗也 头图来源|视觉中国 “终于见到回头钱了。”上海白领小娟告诉作者,去年缴存的1.2万元个人养老金,在今年个税汇算时可以抵扣,能退税2400元。 正值2023年度个人所得税汇算期间,不少个人养老金用户已经像小娟这样薅到了抵税羊...
退休后房贷还清还是慢慢还?三类情况给出明确答案
退休后房贷决策的核心在于平衡经济利益与生活质量。低利率环境下,慢慢还款可享受通胀红利和投资机会;高利率或健康风险较高时,提前还款更稳妥。建议采用“三步法”:第一步评估利率与投资收益,第二步分析健康与家庭状况,第三步灵活运用政策工具。在政策不断优化的背景下,结合个人实际情况动态调整策略,才能实现财务...
养老| 这届年轻人有多难?还没脱单,就开始为养老焦虑了
需要多少钱,才能体面养老? 赶上“独生子一代+少子化一代+延迟退休一代”,上有父母要养老,下没子女帮养老,自己老了还碰上养老金不够,最后还得多干5年才能退休,大多数年轻人认为传统的家庭养老和国家养老模式已不具备基础,未来养老还是要靠自...
年轻人拒缴养老金是短视还是无奈?算这笔“人生最贵账单”有多难
当稳健理财跑赢养老保险,年轻人自然用钱包投票。【把选择题变成必答题】要破解养老金困局,不能只靠说教,需从制度端重建信心:1. 个人账户“透明化改革”每月短信提示账户余额及增值情况(参考新加坡CPF制度);允许部分资金用于教育、大病等紧急支出。2. 实行“多缴多得”弹性机制 对连续缴费20年者提高收益率(如...
养老金告急!年轻人“断保”背后,谁该为养老未来买单?
除了经济压力,年轻人对养老保险投资回报率的怀疑也是一大原因。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他们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房地产、股市、创业等投资方式可能带来更高的收益。相比之下,养老保险似乎成了“稳赚不赔但收益微薄”的代名词。在他们看来,与其将资金“锁定”在未知的养老金账户中,不如放手一搏,追求更高的财务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