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牙不疼就是健康?这份口腔防“愚”攻略请收好
误区一:牙不疼就是健康 “我牙齿从来不疼,肯定没问题!”这样的想法要不得。冯波表示,许多牙齿问题早期并无明显症状,等感觉到疼痛时往往已经比较严重。牙齿健康与否要看清洁程度、牙齿颜色、牙齿完整度以及牙龈是否出血等多方面因素。即使牙齿不疼,每年也应至少进行一次口腔检查,早发现、早治疗,避免小问题演变成...
健康科普 | 牙不疼就是健康?这份口腔防“愚”攻略请收好__财经头条
儿童的口腔健康不容忽视。误区五:智齿不疼不用拔“智齿只要不疼就不用管”也是常见误区。冯波提醒,阻生智齿容易形成清洁死角,长期积累食物残渣可能引发冠周炎,甚至导致邻牙龋坏甚至引发牙髓炎或根尖周炎。建议市民即使智齿暂时不疼,也要也应尽早检查,必要时拔除,以免后患。冯波提醒,维护口腔健康不能靠“自我感觉”,要...
健康科普 | 牙不疼就是健康?这份口腔防“愚”攻略请收好
误区三:洗牙会让牙缝变大 “洗完牙感觉牙缝变大了”其实是错觉。冯波解释,这是长期堆积的牙结石被清除后暴露出原有缝隙。牙结石就像“水泥”一样暂时固定松动的牙齿,但会持续释放毒素破坏牙槽骨,最终导致牙齿脱落。定期洗牙才是预防牙周病的有效手段。 误区四:乳牙坏了不用管 “乳牙反正要换,坏了也不用治”这...
全国爱牙日之口腔健康全攻略,这些你不知道的护牙小知识
如果进食时,咬在某一特殊部位有剧烈疼痛(咬合痛)仔细对咀嚼不适观察发现浅黑或深棕色隐裂线,可能横贯牙的牙合面,也可能只在邻近边缘处查见。 隐裂部位咬棉签或触碰时常有痛感。 牙齿有裂缝~则极有可能出现牙隐裂。 ▼ 第6题口腔异味? 最...
【健康科普】守护口腔健康,从预防开始
牙齿清洁: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牙齿清洁,去除牙结石和牙菌斑,保持牙龈健康。 四、 其他预防措施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增加口腔疾病的风险。 保护牙齿:避免用牙齿咬硬物,运动时佩戴护齿套,防止牙齿损伤。 关注全身健康: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也会影响口腔...
预防蛀牙的小秘诀,多吃纤维食物、控制甜食,关爱牙齿从我做起!
1. 苹果:苹果中含有丰富的果胶和纤维素,能够刺激唾液分泌,有助于口腔清洁。2. 蔬菜:如胡萝卜、芹菜等蔬菜含有大量纤维,可帮助去除口腔中残留的食物碎屑,减少牙菌斑形成。3. 坚果:坚果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蛋白质,有助于增强咀嚼力,刺激唾液分泌,保持口腔清洁。二、控制甜食摄入 甜食是蛀牙的罪魁祸首之一...
“口腔健康 · 嚼对有益”世界口腔健康日主题科普上线,养成预防好...
“口腔健康,嚼对有益”——养成预防好习惯,口腔健康能有大收益 正值3月20日世界口腔健康日,中华口腔医学会与益达口腔健康计划联合发起了“口腔健康,嚼对有益”主题线上科普活动,通过一系列主题海报,号召大家在世界口腔健康日行动起来,呼吁身边更多的人养成早晚用含氟牙膏刷牙、饮食均衡、吃完喝完嚼无糖口香糖、定期看...
口腔科普|这5个牙齿必知常识不是愚人节玩笑!可千万要当真! - 知乎
谣言一:牙疼才要看医生,不疼不用管 牙齿健康与否,跟牙齿的清洁程度、有没有龋洞、颜色正不正常、牙龈有没有出血等关系密切,疼痛只是其中一个因素,而且可能还是比较严重的因素。 所以,牙齿不疼也要定期看医生,每年至少到正规口腔医院检查一次。 谣言二:刷牙越用力,牙齿越干净 ...
口腔科健康科普知识-兰山区人民政府
5.口腔预防保健:涂氟、窝沟封闭、洗牙 口腔内科 得了龋齿怎么办? 1.牙齿的早期龋齿(白斑时期),可以通过日常使用含氟牙膏、护牙素,定期看牙医进行涂氟来进行修复。 2.在龋坏未累及牙神经时,单纯的补牙就足以解决问题。 3如果疾病发展到牙髓炎甚至根尖周炎,则需要进行根管治疗后做全冠保护牙齿,从而达到保存功能...
口腔健康,从每天的三餐开始!饮食调理,防范蛀牙困扰
1. 控制甜食摄入:糖分是细菌产生酸性代谢产物的主要来源之一,过量摄入糖分容易导致口腔酸化,加速牙齿蛀牙的发生。因此,应该控制甜食的摄入量,尤其是粘性和易附着在牙齿表面的糖果和甜点。2. 增加膳食纤维: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唾液分泌和口腔清洁,有利于防止细菌滋生和食物残渣在牙齿间残留。多摄入蔬菜、水果等富含...
健康科普|你的牙齿健康吗?这份牙齿保护指南快收藏-太原新闻网-太原日报社
这份牙齿保护指南快收藏 太原创卫在行动|健康教育 2023年9月20日是第35个“全国爱牙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口腔健康全身健康”。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12岁年龄组的牙龈出血检出率为58.4%,牙石检出率为61.3%。随着年龄上升,口腔健康状态逐渐变差,到55-64岁,国人牙周健康率仅为5%,口腔疾病的...
怎么才能保护好牙齿-医美科普-百度健康
4、超声波洗牙:可以定期到医院做超声波洗牙,可以利用超声波的高频率,将牙齿上的牙结石震碎,促进脱落,能够去除牙结石,从而减少牙科疾病的发生。 5、定期看牙医:可以定期到医院的口腔科检查,请专业的医生诊断,判断是否有牙科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平时一定要注意口腔护理,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立即...
【垂医科普】口腔科:口腔健康|呵护从“齿”开始
牙周疾病包括牙龈炎和牙周炎。牙龈炎主要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疼痛。如果牙龈炎得不到及时治疗,炎症会进一步向深层组织发展,形成牙周炎。牙周炎会导致牙槽骨吸收、牙周袋形成、牙齿松动甚至脱落。 (三)口腔黏膜疾病 口腔黏膜疾病种类繁多,如口腔溃疡、口腔白斑、口腔扁平苔藓等。口腔溃疡是最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之一,表...
这些口腔健康知识,你知道吗?
全身疾病对口腔健康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一些全身疾病可在口腔出现相应表征。例如糖尿病与牙周疾病密切相关、相互影响。 因此,要做好口腔健康护理,积极治疗全身性疾病。 坚持早晚刷牙,选用牙间隙清洁工具 人老掉牙不是必然规律。老年人只要口内还有牙齿,就应每天早晚刷牙,晚上睡前刷牙更重要。刷牙时不可大力横刷,以免损伤...
新闻多一度丨你的牙齿健康吗?这份牙齿保护指南快收藏
这份牙齿保护指南快收藏 2023年9月20日是第35个“全国爱牙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12岁年龄组的牙龈出血检出率为 58.4%,牙石检出率为 61.3%。随着年龄上升,口腔健康状态逐渐变差,到55-64岁,国人牙周健康率仅为5%,口腔疾病的患病率超过了90%。也...
【健康口腔行动】健康口腔|儿童青少年龋齿的防治常识_信息公开...
牙面的窝沟,尤其是磨牙的颌面和各牙间的裂隙是牙釉质发育薄弱的地方,而且不容易清洁,最易发生龋齿,窝沟封闭主要是采用一种抗酸腐蚀能力较强的高分子树脂材料将牙齿表面的沟缝封闭,来加强牙齿的防酸蚀能力。通过给孩子口腔后面的磨牙颌面做窝沟封闭,来保护牙齿的目的。对于儿童的六龄齿,特别建议进行...
健康中国巴渝行·好医声每日科普260丨科学预防龋齿,这份“护牙指南...
2022年9月20日是第34个“全国爱牙日”,今年的宣传主题为“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副主题为“护牙健齿少年强 健康中国民族兴”。 第四次全国口腔流调数据显示,我国5岁儿童龋患率为70.9%,12岁儿童龋患率为34.5%,与十年前相比,5岁和12岁儿童龋患率分别上升5.8和7.8个百分点。在众多口腔疾病当中,龋病的发病率高...
“牙疼不是病”需纠正!多方倡议“健齿中国行”推动口腔健康知识普及
我国超九成人有牙周问题、超3成的成年人患有牙本质敏感②……为提升全民口腔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助力健康中国建设,9月20日,赫力昂中国旗下舒适达品牌公益支持的“健齿中国行”920口腔健康科普大会在京举办,会上同步发起“健齿中国行-920口腔健康科普倡议”。
科普在线 | 全国爱牙日:健康从“齿”开始_澎湃号·政务_澎湃新闻...
口腔中的幽门螺旋杆菌是引发多种胃肠道疾病的元凶之一。牙菌斑中的幽门螺旋杆菌很难被药物清除,一旦这些细菌进入胃肠系统,可引发胃肠道疾病。 对产妇及胎儿的影响 患有牙周炎的孕妇,早产和生出低体重儿的危险率为正常孕妇的7.5倍。 定期检查口腔健康 口腔疾病一定是防大于治,而且应该“早发现、早治疗”。成人建议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