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习之丨“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习近平走进民族地区话发展
2025年3月17日至20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贵州、云南考察。贵州、云南,是我国多民族聚居地区,民族文化多姿多彩。从贵州的肇兴侗寨,到云南的丽江古城,总书记今年全国两会后的首次地方考察调研,心系民族地区的高质量发展。一次次赴山村、进社区,总书记同各族群众面对面交流,共话民族团结、共商脱贫大计、共谋发展...
时习之丨“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习近平走进民族地区话发展
2025年3月17日至20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贵州、云南考察。贵州、云南,是我国多民族聚居地区,民族文化多姿多彩。从贵州的肇兴侗寨,到云南的丽江古城,总书记今年全国两会后的首次地方考察调研,心系民族地区的高质量发展。一次次赴山村、进社区,总书记同各族群众面对面交流,共话民族团结、共商脱贫大计、共谋发展...
习言道|一个都不能少!习近平看得重之又重
三次广西之行,习近平对于民族问题的论述各有侧重,但他对“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关注却一以贯之。而若将时间轴拉长,观察十八大以来,习近平赴民族地区考察的足迹,这种一以贯之的脉络则更为清晰。2013年11月,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考察的习近平看望了苗族贫困村民。在同村干部和村民代表交流时,他说,“我这次到...
和人民在一起丨“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总书记再次强调这句话...
△2021年4月25日至27日,习近平在广西考察。这是27日上午,习近平在南宁市广西民族博物馆外,同参加三月三“歌圩节”民族文化活动的各族群众亲切交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民族地区的发展。他多次考察少数民族地区,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以为中华民族求解...
...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习近平这样指挥民族地区脱贫攻坚...
多次深入民族地区为脱贫攻坚把脉问诊,以多种方式同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习近平始终深深牵挂着少数民族群众的幸福生活。他的殷殷嘱托,为加快民族地区奔向全面小康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强大思想引领。“脱贫攻坚有多难,扶贫干部有多拼”如今,走进环江县,只见一幢幢崭新楼房依山而建。2019年底,环江县贫困发生率降至1...
“一个民族都不能少”_新闻频道_央视网(cctv.com)
习近平: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习近平同居民们亲切交流,他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大家庭,在你们的社区就体现出来了,回族、汉族为主的多民族社区。刚才我看到你们这个社区很好的经验,特别是民族之间和睦的关系,这是我最希望看到的。我们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份子。脱贫、全...
瞭望·治国理政纪事|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和少数民族群众生活十分关心。2015年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云南考察时,对云南提出“努力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希望,并指出,“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全国民族团结...
和人民在一起丨“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总书记再次强调这句话...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民族地区的发展。他多次考察少数民族地区,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以为中华民族求解放、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己任。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2016年至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
习言道|一个民族也不能少
习言道|一个民族也不能少 2月1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10月27日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讲话的主要部分。习近平指出——
和人民在一起丨“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总书记再次强调这句话...
△2021年4月25日至27日,习近平在广西考察。这是27日上午,习近平在南宁市广西民族博物馆外,同参加三月三“歌圩节”民族文化活动的各族群众亲切交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民族地区的发展。他多次考察少数民族地区,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以为中华民族求...
习近平:“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总书记的民族情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着民族地区的发展,牵挂着少数民族干部群众面临的生产生活困难问题,以不同方式表达对少数民族干部群众的关心。 两赴民族自治区、两年春节前夕看望少数民族干部群众……两年多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民族地区进行调研,多次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深入研究民族工作,还专门召开...
和人民在一起丨“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总书记再次强调这句话 - 鲁网
△2021年4月25日至27日,习近平在广西考察。这是27日上午,习近平在南宁市广西民族博物馆外,同参加三月三“歌圩节”民族文化活动的各族群众亲切交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民族地区的发展。他多次考察少数民族地区,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以为中华民族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 光明网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5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再次指出,要“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继续在促进各民族团结进步上走在前列。”这些高屋建瓴的重要指示精神,是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
【习声回响】一个都不能少:看四川大凉山“一步跨千年”
习近平:社会主义就是要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人民的美好生活,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这段话出自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2月11日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考察调研时的讲话。四川凉山州,曾是全国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地区之一,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深情牵挂、始终惦记的地方之一。在大凉山深处海拔1400多米的悬崖...
和人民在一起丨“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总书记再次强调这句话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民族地区的发展。他多次考察少数民族地区,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以为中华民族求解放、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己任。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2016年至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
一个民族也不能少 习近平牵挂着各族群众的小康路 - 人民网
按照当地风俗,习近平敲响三声佤族木鼓,祝福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村民们热烈鼓掌,纷纷向总书记问好。习近平给大家拜年,祝乡亲们生活越来越幸福。【详情】总书记嘱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 。乡亲们脱贫只是迈向幸福生活的第一...
...习话·远山的回响」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 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习近平: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我们都是携手并进。这体现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也体现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这段话出自2020年6月8日习近平在宁夏吴忠市考察时的讲话。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人口有一亿多。由于自然、历史等原因,民族地区是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地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 CCTV4
民族地区的发展,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心头的牵挂,2014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两次给独龙族群众回信,并在考察时亲切接见了独龙族代表。一个民族都不能少,都要全面地实现小康。——习近平总书记 广西南丹县里湖瑶族乡,地处云贵高原边缘,在外人眼中这里是满眼风景,但对世代生活在这里的瑶族群众来说,却面临着“石头...
习近平:一个民族也不能少 - 复兴网信
我多次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中央这么重视民族工作,这么重视脱贫工作,就是要更好维护民族地区团结稳定,更好加快民族地区发展,更好凝聚各民族智慧和力量,各民族一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2015年9月30日在会见基层民族团结优秀代表时的讲话)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要...
“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总书记再次强调这句话_新闻中心_中国网
△2021年4月25日至27日,习近平在广西考察。这是27日上午,习近平在南宁市广西民族博物馆外,同参加三月三“歌圩节”民族文化活动的各族群众亲切交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民族地区的发展。他多次考察少数民族地区,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