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3·15”警示,有两个问题要特别注意
看现在“3·15”的各种报道,暴露出的消费问题,和以往有很大的不同。但媒体曝光的问题,依然能引发公众的大情绪,一面是因为人们对消费健康、品质的要求更高了、对问题的容忍度更低了;一面是因为社交平台的发达、传播手段样态的丰富,一个问题火星就能引发全网的情绪燎原。纵观今年的“3·15”报道,有两个问题...
广南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多项“3·15”消费警示
三看食品外观,避免购买霉变、混有异物等感官异变的食品。 注意查看餐饮店的加工和销售环境是否干净整洁,是否具有符合卫生要求的设施、设备;从业人员是否有健康证、穿着是否符合要求,操作是否规范;食品颜色是否正常。 二、预付消费需谨慎,充钱容易退钱难 消费...
2025年3·15消费提示,请查收~~
3.超市、农贸市场的散装食品,如坚果、糕点、咸菜等,因直接暴露在空气中,易受灰尘、蚊虫污染。而且部分商家容器清洗不及时、销售人员操作不规范,会造成二次污染。购买散装食品时,注意盛放容器是否清洁,查看食品的新鲜度,选择有防护措施的摊位。 警示提示二:价格陷阱需警惕 ...
3·15|甘肃省市场监管局发布7大消费警示
警示提示一:食品安全要牢记 选购食品时,应选择到证照齐全、管理规范的商场、超市和农贸市场等场所采购,并仔细查验食品感官性状是否异常;采购预包装食品时要查看是否有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不采购包装标识不齐全和过度包装的食品;外出就餐时,注意选择环境整洁、信誉度高、具有食品经营许可证或餐饮服...
3·15消费警示
一、微信购物要警惕 在微信朋友圈,卖食品、国外奢侈品代购、减肥美容养生等产品的内容比比皆是,因质量问题产生的消费纠纷也屡见不鲜。在此县消协郑重提醒消费者,微信购物存在以下风险:一是目前微信缺少第三方担保机制,也缺少对微商的信用评价机制,钱款一旦进入对方账户将对商品售后缺少约束力。二是微商一般没有...
明日315权益日,记得“1要看,2不忘,3不吃”,食品安全无小事
三不吃 曝光过的食品不要吃 笔者认为,有时间我们应该做一个"问题食品封杀令",自己绘制避坑地图,标注被曝光商户。比如某些被曝光的食品,或者是虚假的食品,甚至是卫生不达标的食品,这些都要坚决的抵制。从三聚氰胺奶粉到土坑酸菜,中国消费者在疼痛中生长出独特的维权智慧。当我们把观看变成习惯、让记忆成为本能...
“3·15”消费提示 - 消费提示警示信息
所以,消费者在浏览“探店”“测评”等信息时,要注意甄别,对于主观评价较多、带货推销倾向明显甚至有失公允的,要及时搜索查证、自觉远离;对于“第三方测评”博主提供的引流优惠信息,特别是“无脑购入”“家人们放心冲”等具有强烈情绪和引导性质的标题、口号,消费者更应保持清醒,聚焦自己的真实需要,不迷信“流量”,...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消费警示--标准化规范化工作专题
一年一度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即将到来,为帮助广大消费者有效规避消费陷阱和消费风险,现发布如下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科学消费。 一是消费购物要理性。春节过后促销季,商家促销手段繁多,消费者一定要保持理性。预先制定购物计划,防止冲动购物,购物前考虑是否真正需要,购物时货比三家、三思后行;谨防售后服务缺失...
2021年纪念“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消费警示提示(一)-市场监管...
提示一:选择正规网络运营商和品牌,细看用户评价。 提示二:注意以假乱真、虚假宣传、变相提价的陷阱,在选择好产品后多收藏几家店铺,做到“货比三家”。 提示三:购物时应尽量使用较安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并通过购物平台上的即时通讯工具与卖家沟通。切勿随意将银行账号、支付密码、证件号码等隐私信息告知他人,切不可...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警示:这些消费陷阱需警惕
首先,选择具备专业资质和丰富经验的维修人员是关键。他们能够更准确地诊断问题并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同时,消费者在选择时也应当注意核对维修人员的身份和资质证明,以确保其合法性和专业性。其次,在维修过程中,消费者应当保持沟通并明确自己的需求和期望。与维修人员共同商讨解决方案,并确保双方对维修范围、所需时间...
“3·15”来啦!这份避“坑”指南请查收
雄安新区综合执法局“3·15”消费提示第43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将至,为帮助广大消费者有效规避消费陷阱及消费风险,督促经营者诚信守法经营,引导全社会共同营造良好消费环境,雄安新区综合执法局特发布如下消费提示:一、预付式消费有风险,谨慎购买多防范消费者在选择预付式消费时,要仔细考察经营者的市场信誉和经营状况,...
“3·15”保险维权:盯“热搜”,避“陷阱”!新年专项整治信息泄露...
地方监管警示,三大“陷阱”需关注 据『A智慧保』统计,在今年“3·15”来临之际,除了各家险企开展各种各样的宣传教育外,多地银保监局也针对保险业中频繁发生的、触及到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风险事件进行了提醒。从风险类别看,今年主要集中在三大块,即:代理维权或代理退保、“套路”营销、互联网保险消费。而这三...
今日“3·15”!十大消费警示请注意
十大消费警示请注意 315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今天是“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为优化全市消费环境,增强消费者购买信心,激发消费活力,释放消费潜能,锦州市消费者协会办公室围绕2024年度“激发消费活力”消费维权年主题,根据上一年的投诉热点发布2024年十大消费警示。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消费警示
在2025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为贯彻“共筑满意消费”年主题,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闻喜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闻喜县消费者协会特发布以下消费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增强防范意识,理性消费,依法维权。 一、食品选购: 采购食品时,务必选择证照齐全、管理规...
【3·15特辑】案说3·15,这份避坑指南请收下
2.及时报案:一旦遇到网购诈骗,消费者可向各地公安局网监处报案,请求公安部门查封网站、冻结诈骗分子的手机电话及银行账号。 3.消协投诉:网购商品发生消费纠纷,也可拨打12315投诉电话。 需注意,网络购物的实际经销商大多数是外地公司,收货时要留意查看票据公章,发生纠纷时应按属地管辖原则,向属地有关部门投诉。
“3.15”的由来,哪些热点问题众所关注?
3、乡村消费网络问题。中国仍有多数的群众生活在农村,也拥有庞大的乡村消费市场,但消费网络不发达、快递物流配送点甚至几个村没有一个,也缺乏大中型超市,需要畅通销售渠道,挖掘农村消费潜力。广大消费者希望加快推进农村消费市场建设,完善农村网络、农村物流、农产品仓储等基础设施,逐步将连锁经营、代理销售、直营...
“3·15”来啦!请收好这份消费者“避坑”指南→
本案是跨境消费维权的典型案例,凸显两地法律差异与协作的重要性。消费者境外消费时应熟悉当地法规,留存购物凭证,遇纠纷及时求助。粤港澳大湾区应加强跨境维权机制建设,保障消费者权益。 (肇庆市消委会提供) 二 房屋装修材料“不对板” 消协调解化纠纷 【案情简介】 ...
聚焦3·15|解读《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三):常见问题速问速答 - 知乎
每年的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World Consumer Rights Day),由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于1983年确定,目的在于扩大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宣传,使消费者权益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重视,以促进各国和地区消费者组织之间的…
3.15舆情预判“不打烊”,内容风险了然于心
交通出行类平台需高度重视用户隐私问题。在收集个人信息时,需依法遵守《网络安全法》规定的行为准则。平台收集的个人信息应在中国境内存储,如确有必要需要向境外提供,需要经相关部门审批。平台不得泄露、篡改、毁损收集的个人信息,未经用户同意,不得向他人提供信息。近年来,3.15晚会相继把视线投向了汽车安全、食品...
赶紧收藏!市场监管部门发布“3·15”食品安全消费提示!
2024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即将到来,为响应本年度“激发消费活力”的消费维权年主题,韩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积极开展食品安全监管执法,督促企业落实好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持续提升我市食品安全水平,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现发布如下食品安全消费提示:一、食品消费安全提示 1.注意食品包装上的生产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