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遇冷、经济升温?德国新政府对华政策仍在“欧”风“美”雨中摇摆
这种联盟意味着德国政府将由保守派和中左翼共同执政,而两党在对华政策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将导致德国在对华政策上既有延续性,也可能产生新的变化。中德关系将在战略务实与地缘压力的双重逻辑下演进。这一进程不仅受德国国内政治右翼化、欧盟对华“去风险”框架制约,更被德(欧)美跨大西洋关系中的裂痕所塑造。 经...
新政府上台三个多月,德国在对华问题上为何依然模棱两可?
德国总理朔尔茨。人民视觉 资料图德国新政府对华政策现状及原因分析第一,联合执政的三党拥有不同的政治主张。德国新政府对华态度的不明朗,与联合执政的三党所代表的不同意识形态色彩和各自的派系结构有关。总理朔尔茨属于社民党中的务实派,作为前总理默克尔时期的副总理和财长,更愿意继承默克尔的政治遗产,在对华...
欧盟对华政策仍在摇摆,德国总理上任一年才访华,开始反对脱钩
被意识形态绑架,以空洞的政治原因为由“呼吁”警惕对华经济依赖的不和谐声音,但是他们很清楚,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经济体可以取代中国的地位,美国的压榨,也终于让欧盟认清现实,只有确保和中国继续进行经贸合作,才能使欧洲度过危机,不与中国“脱钩”已经是欧盟新的共识。
民调领先6%,魏德尔亮出对华政策,德国总理将换人,中方迎来良机
德国汽车制造、机械设备、化工等行业,都与中国市场深度绑定。魏德尔深知这一点,因此她主张重新审视德国的对华政策,推动更紧密的经济合作。她的表态,立即在德国国内引发热议。德国商界普遍对当前政府的经济政策不满,认为德国应当采取更务实的态度,与中国加强合作,避免因政治因素影响经济利益。魏德尔的主张,无疑给这...
三重危机下的德国,财政政策分歧加剧,欧盟对华态度将如何变化?
随着德国政治风向的转变,欧盟对中国的态度变得愈加扑朔迷离。在新能源、汽车、关税等敏感领域,德国的影响力大幅下降,欧盟是否会采取更为激烈的政策,尤其是在对中国的经济制裁方面,成为了众多分析师热议的话题。中欧关系曾因德国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实力而显得和谐,但如今,随着德国在欧盟中的地位动摇,中欧关系的未来...
德国对华政策转向?“减少依赖”不等于“脱钩”
导读: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德国国内在对华政策上出现两种声音:一是加强合作,二是减少依赖、限制合作,中德经贸关系的不确定性加大。然而,促进对华出口,加强在中国的经济存在,仍是德国发展双边关系的主要动力。中德均是国际秩序的构建力量,两国应妥善处理制度差异,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共同抵制阵营对抗和泛意识形态...
华语智库:德国大选落定:默茨胜出,他能让欧洲强国重振雄风吗?
此外,默茨对跨大西洋关系的疑虑可能促使德国寻求更平衡的外交布局,中国或因此成为德国对冲风险的潜在伙伴。但机遇背后,挑战同样严峻:德国国内对华经济依赖的争议日益升温,默茨若迫于民意压力收紧对华政策,双边关系可能遭遇波折。总之,中德关系在默茨时代或将在合作与竞争间摇摆,考验双方智慧与耐心。前景展望:失望...
德国新政府的对华政策:趋于强硬还是寻求平衡?_风闻
德国对华政策的未来趋势 总体而言,默茨政府的对华政策很可能会比朔尔茨时代更加强硬,尤其是在政治和安全领域。然而,考虑到德国在经济上的现实需求,他仍然会在某些领域保持对华务实合作,不会轻易削弱德国企业的全球竞争力。因此,新政府的对华政策可能呈现以下特点: ...
民调领先6%,魏德尔亮出对华政策
经济衰退、移民潮和俄乌冲突让德国社会感到不安。同时,一个新政治力量崛起,选择党以强硬立场和争议性主张挑战传统政治。该党由魏德尔领导,支持率已超过朔尔茨的社会民主党6个百分点,德国政治可能迎来大变。魏德尔,这位极右翼政治家,关注东方,她的对华政策将如何影响中德关系和全球局势?这一切都让德国未来充满悬念...
德情报部门发出警告,声称德科学家对华接触过于天真,外交部回应
前段时间,德国副总理兼经济部长哈贝克声称,德国政府过去在对华政策上表现得过于天真,他将带领经济部制定更为严苛的对华经济政策。此言一出,德国商界立即表达了强烈不满。德国中小企业联合会主席耶格表示,切断中德之间的经贸联系是一条错误的道路,如果政府坚持“对华脱钩”,那么在德国中小企业联合会中,至少有45...
德国对华政策转向,但不会根本改变中德经贸走势|德国_新浪新闻
在对华关系方面,德国政府对华政策发生转向,价值观成为对外经贸政策的主导因素,德国通过外资审查、投资担保制度调整、供应链审查及对特定产品的出口管制贯彻其价值观导向的对华经贸政策,给中德经贸关系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同默克尔时期相比,德国新联邦政府更加强调在中德双边经贸关系中德国对中国过于“依赖”的风险。中...
德国新总理组阁:对华政策走向何方?
但欧盟现在搞“去风险”战略,德国也得跟着走,这就得在经济利益和地缘政治之间走钢丝了。如果欧盟加强对华技术限制,德国的汽车、机械等产业肯定受影响。这其中的分寸,默茨得好好把握。现在最棘手的问题是组阁。默茨得和社民党或者绿党联合执政,但这两党在移民、能源等问题上和基民盟/基社盟意见相左,组阁谈判估计...
对华风向变了?德国传来重要风声,事关默克尔
据环球网3月29日报道,德国最大在野党基民盟及姐妹党基社盟议会小组日前制定了一份对华政策的立场文件草案。美国“政治新闻网”欧洲版3月27日评论说,从文件表露出的强硬态度来看,德国基民盟正改写德国前总理默克尔的“中国战略”。预计该草案将在4月上旬通过。该草案呈现了德国保守派的观点,即欧盟“通过贸易实现...
欧洲观察室|未来德国对华政策会有“喧嚣”和“宁静”两重奏
受德国对华政策调整的影响,2022年中资企业在德国投资遭遇波折。2022年9月,中远海运集团计划收购德国汉堡港“福地”集装箱码头35%的股权,旨在将其打造为中国在欧洲的首要转运枢纽。在审批过程中,德国联邦政府内部出现重大分歧。经济部长哈贝克明确反对收购计划,德国外交部对由此可能导致汉堡港军事化表示担忧。在社会...
德国对华外交转向,大众CEO:德政府严重低估中国对德繁荣的贡献
德国总理舒尔茨上台以后,进入后默克尔时代的德国在对华关系上发生严重转向,两国关系在德国单方面破坏下逐渐走冷,但这也让德国经济吃不消,大众CEO对《明镜》周刊的表态就展露出德国经济领域对目前外交政策的不满,那么德国政府的外交政策究竟对其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未来中德关系是否会在不满中发生调整呢?德国对华...
变革之风:德国大选后的对华政策新棋局 -高尔基-财新网
变革之风:德国大选后的对华政策新棋局 2025年2月23日,德国联邦议院选举落下帷幕,选举结果如同一枚重磅棋子,落在欧洲地缘政治棋盘的中央。保守派领袖弗里德里希·默茨(Friedrich Merz)率领的基民盟/基社盟(CDU/CSU)以约29%的支持率拔得头筹,默茨几乎锁定下一任总理宝座。然而,直到深夜,执政联盟的拼图仍未明朗。这场选...
21全球观察|蓝皮书:德国政治、经济、社会面临严峻挑战,中德经贸...
在俄乌冲突延续、特朗普迎来第二任期的背景下,明年德国新政府将面临更大考验,选举的结果将决定德国未来的政治与经济方向,对欧洲和全球局势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转型缓慢而渐进 近年来,德国政府重新评估内外形势变化,进入外交与安全政策的调整转型期。 2023年,国际秩序加速演变,地缘政治博弈日渐激烈,欧洲地区格局持续动荡,...
德国大选尘埃落定,中德关系走向何方?
- 意识形态派:绿党虽支持率下滑,但仍可能在新政府中担任环境部长等职,继续以“新疆问题”“台海议题”向中国发难。 预测:默茨政府可能在涉港、涉疆议题上附和欧美对华批评,但在具体经贸政策上保持克制,避免彻底激怒中国。--- 四、欧盟层面:德国的“领导力”与中国的位置 德国是欧盟经济引擎,默茨已放话要...
民调领先,魏德尔率先对华交底,若胜选中国或迎来良机
而在这场激烈的政治较量中,选择党的领袖魏德尔率先亮出了她的对华立场,明确表示如果当选,将改善与中国的贸易关系。若她当选新总理,中国或迎来良机。德国困境 过去几年,由于俄乌冲突的持续、能源价格的飙升,以及德国政府在经济政策上的失误,德国经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迷状态。德国央行的最新报告显示,该国经济...
风向变了?德国对华立场出现重大转变,德国经济部长态度更强硬了
据环球时报援引德国《商报》的报道,超过6名德国联邦政府高级官员早前透露,德国经济部希望大幅收紧对德国公司在海外投资的国家担保规则。鉴于用于对华投资的担保支出占比最高,此举也被视为德国的对华立场出现重大转变。据悉,德国经济部由绿党控制,该党希望对中国采取更强硬的立场。早前,德国《焦点》周刊还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