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被资本“遗忘”
根据海底捞的中报显示,该公司2024年上半年一共实现营收214.91亿元,实现净利润为20.38亿元。从最直观的财报数据,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海底捞的营收创下了历史新高,净利润也保持在很高的水平。若从2023年来看,其全年营收为414.53亿元,净利润为44.99亿元,同样是创下了历史新高,也就说明海底捞的业绩是可持续...
暴跌80%,市值蒸发3600亿!扛过了3年的海底捞,为何反被资本抛弃
在海底捞,有着高于同行的薪资和完善的晋升制度,只要你能吃苦、好好干,一定能有出头之日。更绝的是,海底捞还会给管理层的父母发钱,让员工们和他们的家庭,都认为这是值得努力奋斗的地方。在全方位的激励下,服务员们真的把海底捞当成自己的事业,心甘情愿地服务好顾客。2018年,海底捞成功登陆港股。这意味着企...
海底捞,为什么不香了?
此前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海底捞由网红变“不红”的因素可分内外,外因是疫情影响,内因是快速开店。包括海底捞自己,也认同这个解释。盈利预警中海底捞表示,要对旗下门店进行优化调整,收缩业务扩张来改善公司经营状况,因此发生的处置长期资产的一次性损失、减值损失等合计约2.55亿元至3.27亿元。海底捞被称为“啄木...
海底捞市值蒸发三千亿?学不会的顶流火锅为什么突然火不起来了?
我们就海底捞的一个爆火原因来看,其实离不开他们独具特色的餐饮高质量服务。但是我们就这样的特色来讲,其实并不存在相应的技术限制,而是人人都可以进行模仿的。那么这样一来,随着市场的发展,海底捞产业特色的竞争力会不断的被其他的产业去模仿,造成严重的同质化问题,市值自然也就不被资本看好了。最后一个因素其...
海底捞巨亏10亿的背后:老板张勇移民还套现15亿进新加坡银行 - 知乎
也就是说,海底捞的本体在英国,老板在新加坡,除了在中国开餐厅,没有一样是中国的,不愧是资本枭雄! 一家成长于中国,被中国消费者养大的企业,突然不姓“中”了,大笔财富被转移到新加坡。 张勇移民新加坡后,曾经表示:“移民是为了让海底捞在全球市场发展得更好,有更广泛的国际化舞台。” ...
关停300家门店的真正原因,其实是海底捞规划已久的一场资本游戏
疫情对整个餐饮行业的冲击是有目共睹的,其他的上市餐饮企业就算是关停旗下门店也都是悄悄地,生怕被舆论关注引发股市的连锁反应,但海底捞却主动向市场释放了信号,这其实并不是海底捞的一时冲动,而是蓄谋已久的一场资本运作游戏。一般来说,企业在市场行情不好,整体消费低迷的情况下会选择缩减经营规模,收缩战线,...
海底捞的资本困局 - 野马财经
资本运作之困 而让海底捞难受的另一个问题,在于资本运作之路的艰难。所谓“商而优则IPO”,成功上市,不仅是对一家企业品牌的认可,而且能够对企业的资本运作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因此,早在2012年8月,四川简阳市政府就公布过海底捞上市辅导计划。然而,被消费者号称“人类已经无法阻挡”的海底捞,却在上市之路上...
海底捞上市在即,沦为资本家的海底捞是如何跌落神坛的? - 知乎
据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透露,海底捞寻求至多10亿美元(78亿港元)的IPO下周获批,计划于8月23日进行港交所聆讯。上周有消息称,海底捞初步定于9月10号赴港IPO。 据称,海底捞上市估值约在90亿至120亿美元间,贝莱德、中投和高瓴资本最有可能在海底捞基石投资者的角逐中胜出。
新餐饮战事:海底捞回撤,资本围城|界面新闻 · JMedia
前有谭鱼头、俏江南、大娘水饺为鉴,当下又上演了一出资本“围城”,新餐饮受困的大戏。 3月1日,海底捞发布公告,杨利娟调任CEO,原CEO张勇继续担任董事会主席及执行董事。 关店300家预亏45亿后,海底捞换帅,市值也跌破千亿港元。这使中式餐饮2022开年关键词继裁员、降薪、关店、预亏后,又多了个换帅。
资本不是万能!海底捞为何关停大量门店? - 知乎
海底捞近期股价波动变化 1、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 同为开店做生意,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和传统的开店经营不一样。 传统的开店经营一般都是找到一个好的赢利点,可能是产品好、可能是服务好、更可能是符合需求痛点。然后开店经营,赚了钱之后开分店复制之前的模式。
海底捞现状:服务还“舔狗”吗
海底捞现状:服务还“舔狗”吗? 🌟🌟曾经的火锅霸主“海底捞”似乎不再那么耀眼。曾经的“火锅双雄”海底捞和呷哺呷哺,如今都显得有些“落寞”。到底是资本的无情,还是食客的薄情呢? 🍃🍃回想当年,海底捞在2018年上市时,创始人张勇的身价飙升,一度成为新加坡首富。然而,如今海底捞的市值不到2000亿,而四个月前...
从海底捞看资本运作背后的秘密
但是据数据显示,自从这个审批制度生效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家公司能够通过审批的,就这样在一定程度堵住了资本外流的漏洞,但也没有完全堵住。现在的金融市场越来越开放,除了中国企业这么操作以外,也会有很多外国的资本来收购中国的企业,我国目前也并没有规定外国人收购中国企业的限制。所以海底捞的老板张勇转念一...
4个月蒸发近2600亿火锅一哥海底捞资本市场失意物流与供应链得意
海底捞供应链最为人熟知的便是“颐海”和“蜀海”,其中颐海国际(01579.HK)2016年已在港股上市,但蜀海和颐海只是“海底捞家族”的冰山一角。从食材、净菜这些供应链产品到物流和职能服务,海底捞几乎把每个业务都“拆开”,并成立了多家子公司——甚至包括财务、人力资源等都分拆成专业的子公司,整个海底捞都被精细...
暴跌80%,市值蒸发超3635亿,海底捞,还在寻“底”
拥抱资本市场之后,当人性化遇上流程化,服务就应该有所改变。如果从今年的最高位算起,海底捞年内跌幅已经超过了35%;如果从年初算起,其跌幅也接近35%;但如果从股价的最高位算起,海底捞的市值跌幅已经超过了80%,市值蒸发超过了3960亿港元,折合人民币3635亿元。并且,其距离去年最低点,空间并不算太大。那么...
海底捞上市丨神坛下被遗忘的危机 - 简书
5月17日,海底捞国际控股在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2017年营收总额为106.37亿元,净利润为11.94亿元。 作为中国餐饮行业唯一年营收破百亿的企业,海底捞在递交申请书4个月后,终于在9月26日的今天,正式在港交所上市:全球发售4.25亿股,每手1000股,申购一手需1.78万港元,成为香港史上入场门槛最高的新股,开盘一度大涨近10%...
亏损2.97亿,市值蒸发3300亿!海底捞已经捞不动了?
除此之外,快速地开店,能够迅速地做大公司的规模和营收,从而在资本市场上更受欢迎,实际上才是张勇疯狂扩张背后的逻辑。当然,这一招也并非没有奏效。2021年2月,海底捞股价攀上了85.779港元的高位,而张勇也顺利地成为了新加坡首富。但是让外界没想到的是,因为海底捞的创始人移民新加坡,成为一个靶点,从而被外界...
一边被抛弃、一边被热捧,餐饮上演冰火两重天!
海底捞股价半年内跌幅达64% 然而海底捞遭腰斩只是餐饮股集体低迷的缩影:呷哺呷哺股价下跌不及今年高点的1/4;茶饮第一股的奈雪の茶也几近腰斩;味千、唐宫等每天交易量才几十万,被资本打入冷宫……上半年餐饮股的遇冷与资本“疯投”餐饮形成巨大反差,餐饮资本市场正在上演冰火两重天。疫情下餐饮业损失惨重,但是...
海底捞走下神坛:更香了?
股价大缩水的背后,是海底捞业绩不及预期。从上市以来的表现看,曾经被“神话”的海底捞除了门店数量在高速增长,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在下滑,翻台率也在下滑。 期间,它扔出的几颗“炸弹”更是给资本市场以重锤:先是今年3月预告2020年净利润同比大降约90%;接着就是关店300家。 去年5月,海底捞创始人张勇夫妇及公司...
海底捞关店300家的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还能不能捞起来了
海底捞的半年报显示,上半年,海底捞实现营业收入200.94亿元,净利润9650万元。也就是说纯利润率是0.48%。一般的餐饮企业的纯利润需要维持在10%到15%左右才能存活,如果低于10个百分点的话,基本上难以为继。虽然海底捞是一家上市企业,但是资本的背后,是逐利行为,虽然海底捞市值一度达到四千多亿港元,但是透支的...
海底捞市值暴跌的背后:经营困境与资本市场的无情审视
海底捞,曾是餐饮行业的璀璨明星,以其独特的服务理念和迅猛的发展速度著称,但近期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自上市以来,海底捞的股价持续下跌,市值蒸发超过3635亿人民币,跌幅惊人地达到了80%。尽管在2022年3月,新任CEO杨丽娟接棒后,公司做出了一系列的变革尝试,成功扭亏为盈,但这似乎并未能赢得资本市场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