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言道|习近平与陕北农民的一段对话
1969年,不满16岁的习近平来到陕西梁家河,开启了7年知青岁月。在那里,他曾任大队党支部书记,带领乡亲们打井、修梯田、打坝淤地、建沼气池。回忆起当年陕北农村的生活,总书记提到一段对话。“那个时候我饿着肚子问周围的老百姓,你们觉得过什么样的日子最好,具体目标是什么?”老百姓给出三个答案:第一个目标...
习言道|习近平与陕北农民的一段对话 - 中国军网
1969年,不满16岁的习近平来到陕西梁家河,开启了7年知青岁月。在那里,他曾任大队党支部书记,带领乡亲们打井、修梯田、打坝淤地、建沼气池。 回忆起当年陕北农村的生活,总书记提到一段对话。 “那个时候我饿着肚子问周围的老百姓,你们觉得过什么样的日子最好,具体目标是什么?” 老百姓给出三个答案:第一个目标,...
习言道|习近平与陕北农民的一段对话_央广网
1969年,不满16岁的习近平来到陕西梁家河,开启了7年知青岁月。在那里,他曾任大队党支部书记,带领乡亲们打井、修梯田、打坝淤地、建沼气池。 回忆起当年陕北农村的生活,总书记提到一段对话。 “那个时候我饿着肚子问周围的老百姓,你们觉得过什么样的日子最好,具体目标是什么?” 老百姓给出三个答案:第一个目标,...
习言道|习近平与陕北农民的一段对话
1969年,不满16岁的习近平来到陕西梁家河,开启了7年知青岁月。在那里,他曾任大队党支部书记,带领乡亲们打井、修梯田、打坝淤地、建沼气池。 回忆起当年陕北农村的生活,总书记提到一段对话。 “那个时候我饿着肚子问周围的老百姓,你们觉得过什么样的日子最好,具体目标是什么?” 老百姓给出三个答案:第一个目标,...
习言道|习近平与陕北农民的一段对话_中国网
中新网2月24日电题:习近平与陕北农民的一段对话 “我们这代人有一份情结,扶一把老百姓特别是农民。社会主义道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全面小康大家一起走!” 2020年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中间,同他们亲切交谈、共商国是,其间,他提到自己心中的特殊情结。
习言道|习近平与陕北农民的一段对话
中新网2月24日电题:习近平与陕北农民的一段对话 “我们这代人有一份情结,扶一把老百姓特别是农民。社会主义道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全面小康大家一起走!” 2020年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中间,同他们亲切交谈、共商国是,其间,他提到自己心中的特殊情结。
习言道|习近平与陕北农民的一段对话-中新网
中新网2月24日电题:习近平与陕北农民的一段对话 “我们这代人有一份情结,扶一把老百姓特别是农民。社会主义道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全面小康大家一起走!” 2020年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中间,同他们亲切交谈、共商国是,其间,他提到自己心中的特殊情结。
习言道|习近平与陕北农民的一段对话
中新网2月24日电 题:习近平与陕北农民的一段对话 “我们这代人有一份情结,扶一把老百姓特别是农民。社会主义道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全面小康大家一起走!” 2020年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中间,同他们亲切交谈、共商国是,其间,他提到自己心中的特殊情结。
“乡亲们今天的日子过得很踏实”
习近平总书记有着深厚的“农民情结”,曾说“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2015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一次讲话中回忆说:“上个世纪60年代末,我还不到16岁,就从北京来到了陕北一个小村庄当农民。”“我当时和村民们辛苦劳作,目的就是要让生活能够好一些。”2020年5月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说...
“人民的生活好起来了,我们就高兴了”
回忆起当时的一幕幕,高西沟村村民高治周感慨地说:“总书记能听懂我们的陕北土话。农民的生活,他都懂着咧!”习近平总书记有着深厚的“农民情结”,曾说“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我们这一代人有这样一个情结,一定要把我们的老百姓特别是我们的农民扶一把”。国家陆续出台政策措施,扶农民...
天天学习丨总书记与陕北老乡聊到的“糜子”是啥?--时政--人民网
在老字号西安饭庄,总书记看着正被厨师装盘的食物,用地道的陕西话说:“这是凉皮子、洋芋擦擦,还有陕北糜子糕。”总书记说,我插队的时候就吃过这儿的菜。 “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对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民,习近平总书记饱含深情。考察路上总书记与老乡关于“糜子”的这段对话,再一次彰显人民领袖...
近镜头丨在希望的田野上
“忙得过来,老两口一起干。”高治周忙说。“庄稼能不能浇上水”“地里有没有套种豆子”……总书记问得十分细致。“今年没有套种,天旱,种不了。”高治周回答。回忆起当时那一幕,高治周感慨地说:“总书记能听懂我们的陕北土话。农民的生活,他都懂着咧!”“早上汤,中午糠,晚上碗里照月亮。”曾几...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走进田间地头 与陕北老乡拉家常
9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榆林市考察调研。他来到米脂县银州街道高西沟村,走进田间地头,察看农作物长势,与陕北老乡拉起家常。 来源 央视网 编辑 龙海若 何涛 编审 田旻佳 杨韬 举报/反馈 发表评论 发表 作者最新文章 贵州省2022年定向部分重点高校选调优秀毕业生补充公告 进村寨宣讲“七一”讲话精神,送就业礼...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走进田间地头 与陕北老乡拉家常 - 央视新闻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走进田间地头 与陕北老乡拉家常 9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榆林市考察调研。他来到米脂县银州街道高西沟村,走进田间地头,察看农作物长势,与陕北老乡拉起家常。监制丨申勇 编辑丨王鹏飞 彭汉明 邢彬 摄像丨李铮 石伟明 段德文 张宇 赵振凯 录音丨解虹宇 ...
习近平的“农民情结”:我是黄土地的儿子 - 中国军网
来自农民、理解农民、造福农民 “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习近平总书记这种浓厚的“农民情结”,让亿万农民感到一种关怀、一种温暖、一种幸福。 也正是他曾经从最基层干起,与最基层的农民朝夕相处过,才有了对农民的深层理解和深厚感情。在陕北,他“看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真正理解了老百姓”;在河北正定...
第一观察 | 习近平总书记田间地头话农事--时政--人民网
第一观察 | 习近平总书记田间地头话农事 “南方不插五一秧啊”“扛麦子都不能换肩”“守住耕地这个命根子,抓住种子这个要害”……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的许多细节,反映出他对农事生产的熟悉与重视。 “我也是从农村出来的”。年轻时在梁家河做过农民和村党支部书记,后来又在多个地方领导岗位上分管...
苹果与初心
前几年有一首名为《小苹果》的很火的歌,唱道:“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儿,怎么爱你都不嫌多。红红的小脸儿温暖我的心窝,点亮我生命的火……”如今,不仅在陕北高原,在全国许多地方,苹果已经成为广大农民的丰收果、致富果、幸福果、希望果。习近平总书记牵挂“小苹果”,牵挂的是人民的现实利益、是人民的美好...
总书记与追梦人的温暖瞬间丨“我们经过接续奋斗,实现了小康这个...
去年金秋,习近平总书记陕西榆林考察途中的一段对话令人印象深刻。听乡亲们说,“日子好了,现在白面、大米、肉都可以吃”,总书记感叹:“现在不是说稀罕吃白面和猪肉了,反而有时候吃五谷杂粮吃得还挺好。”2021年9月13日至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陕西省榆林市考察。这是13日下午,...
和人民在一起丨走出致富路 过上好日子
9月14日,正在陕西榆林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绥德县郝家桥村,鼓励乡亲们继续发扬优良传统,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敢为人先、奋力拼搏,努力把郝家桥村建设成为乡村振兴的楷模。2020年全国两会“下团组”时,习近平向委员们回忆起40多年前在陕北农村插队时与村民的一段难忘对话。“我那时饿着肚子问周围的老...
总书记刚刚来过这里|陕北有个“塞上小江南” - 金台资讯
见到习近平总书记,陕北老汉姜良彪一句话,发自肺腑。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榆林米脂县高西沟村,了解这里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情况。“总书记站在龙头山山顶,远眺梯田、水库、生态林……”身为高西沟村党支部书记,姜良彪回忆起与总书记的互动,仍然激动不已,“总书记满面笑容,听着我的介绍,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