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国产自身免疫创新药进入收获期,千亿赛道如何突围?
据沙利文预测数据,到2030年,全球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760亿美元,2022年至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为3.6%。在这千亿美元赛道,跨国药企的多款百亿美元单品向来是全球医药行业的商业佳话。如今,中国药企在自身免疫领域逐步进入收获期,国产自身免疫创新药在千亿赛道初露锋芒。千亿赛道热度不减,本土药企进入...
千亿自免赛道爆发!国产创新药迎来新风口
例如,2021 年海思科将其下 TYK2 抑制剂 ESK - 001 全球权益转让给 Foresite Capital 设立项目公司,当时该药物为国产进度最快的 TYK2 抑制剂之一(国内尚未进入临床、在澳洲进行了部分一期临床),获得 6000 万美元首付款、潜在 1.2 亿美元里程碑付款。如今,海思科除了收到 6000 万美元首付款之外,还收到了两...
国产自免新药,如何突出重围?
“今年是国产自免元年,本土药企能否把国内自免市场打开,抢占达必妥、可善挺及喜达诺的市场份额,这一批国产创新及类似药今明两年的销售表现会给出答案。这是我比较期待的。”上述从业者说到。 根据国产PD-1的经验,me too类药和类似药更多承担“国产替代”的角色,在海外市场的优...
本土企业,如何进军千亿美元自免药物市场?
创新药品供给长期不足、药品可及性有待改善、市场教育不足等是主要原因。 根据卫健委数据,当前中国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人数约8000万人。其中,银屑病、甲亢、干燥综合症发病人数分别为3780万人、1820万人、700万人。鉴于中国庞大的患者群及创新疗法的进步,中国自身免疫病药物市场潜力巨大,将迎来快速增长期。数据摆在眼前,2...
千亿自免赛道引爆!我们需要一款什么样的国产大药?
和时代赛跑,千亿自免赛道破茧而出。2024年,仅需一款重磅国产自免创新药进入市场,便能正式引爆赛道,屹立于浪尖之上。肿瘤领域,八角笼中一片飘红的存量竞争战场。然而在肿瘤之外的第二大疾病领域——自免与炎症上,存量市场需求却逆向可观。十年过去,药界“诸神之战”,已从此前的肿瘤正式挪移至自免领域。自免药物...
千亿美元自免赛道,中国创新药新风口
庞大的患者群体和临床治疗需求推动自免疾病发展成为全球仅次于肿瘤的第二大药品市场,当前的市场规模已超过1200亿美元。不过,相比肿瘤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因受到众多创新药企业高度关注而形成白热化竞争的局面,自免市场当前仍算是一片蓝海。一方面,仍有诸多自免疾病亟待药物治疗手段的突破或更新,市场空间尚未打开;另一方面,自免疾...
千亿自免赛道,本土Biotech迎来破局
事实上,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自免疾病都是第二大疾病市场,不过自免创新药一直未能在中国打开局面。例如修美乐从2010年进入中国,直到临近专利到期,其在国内的销售额才刚刚来到10亿人民币的关口。 这与自免药物在国内渗透率低、国内患者支付能力有限等因素有关。总之,国内...
自身免疫病:千亿药王赛道风口再起
自免类产品走向舞台重要,即使技术和资本的密度起来了,某种程度上也是时代把它一步步往前推上来的。 参考文献: 1、千亿美元自免赛道,中国创新药新风口,医药魔方 2、从全球视角看自免与炎症治疗市场前景与研发趋势-自身免疫病与炎症:靶点加速迭代,新机制 疗法继往开来,何以争雄?兴业证券...
破冰!千亿超级赛道上的孤勇者,如何蜕变成自免第一股!
其次,自免不论从患者规模、用药周期,还是从渗透率来讲,都无疑是一个等待被挖掘的超级蓝海赛道,有着广泛未被激活的市场需求。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到2025年中国自身免疫疾病药物市场规模将达千亿元。荃信生物最终选择在沉寂期俯身冲进自免赛道。02 激活期:向千帆进发 直至2018年,我国的自免市场才悄然迎来一块...
百亿自身免疫赛道,国产创新药即将迎来收获期 - 爱企查
备注:市场规模统计口径为中国公立医疗机构化药(含生物药)销售规模;图中气泡大小表示市场规模的相对大小情况 自身免疫疾病已成为国内很多创新药企重点布局的治疗领域之一,在不久的未来,国产自身免疫新药也将迎来收获期,哪些新靶点/新机制在研药物值得关注? CM310(康诺亚公司) 研发进度处于领先地位,已获 突破性治疗药物认...
百亿自身免疫赛道,国产创新药即将迎来收获期
备注:市场规模统计口径为中国公立医疗机构化药(含生物药)销售规模;图中气泡大小表示市场规模的相对大小情况 自身免疫疾病已成为国内很多创新药企重点布局的治疗领域之一,在不久的未来,国产自身免疫新药也将迎来收获期,哪些新靶点/新机制在研药物值得关注? CM310(康诺亚公司) ...
国产自免赛道已「引爆」
曹林荫:过去,跨国药企一度占据全球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市场的主要份额,并且由于用药可及性和疾病认知水平等各项原因,彼时,自免创新药尚未在中国打开局面。但这样的“困境”并没有持续太久,随着进口自免药物在中国获批并纳入医保,以及患者教育和药物可及性的持续提升,我国自免领域市场...
当国产自免药物,撕开了一个口
尤其最近两个月,有3款国产自免创新药获批上市,包括两款同日获批的IL-17A单抗(智翔金泰的赛立奇单抗、恒瑞医药的夫那奇珠单抗),以及康诺亚的IL-4R单抗司普奇拜单抗。国产自免新药的闪亮登场,犹如破冰之船,成功击碎了外资药企的垄断坚冰。此外,其他国内药企正在各个自免细分赛道全力冲刺,宛如一场风暴席卷而来。...
国产创新药渐入收获期 10亿元单品频现_央广网
记者根据上市公司公告梳理发现,5月以来,云南白药、百利天恒、恒瑞医药、微芯生物等多家上市药企披露了创新药最新进展,多款创新药获批开展临床试验,还有1类创新药获批上市。回望2023年,国产创新药逐渐进入收获期,年销售额超10亿元(人民币,下同)的重磅单品频现。
去年我国创新药市场突破千亿大关!机构称行业整体趋势向上(附股)
3、国内创新药企商业化成果显著,在部分细分领域已占领主导地位。国泰君安证券认为,Biotech商业化持续放量,人均单产持续提升,扭亏节点临近,创新迎来收获期。此外,多款重磅国产创新药在美国上市,国际化布局进入收获期。【相关上市公司】恒瑞医药:截至2023年末,公司已在国内获批上市15款1类创新药、4款2类新药,涉及...
创新药行业终于迎来“收获的季节”?
(2)港股通创新药指数(987018.CNI)布局港股通范围内的港股创新药企,港股创新药企受益于18A上市规则,生命周期初期获取较多融资支持,当前企业所处阶段较为成熟,头部创新药企新药放量逐步进入收获期。企业前十大成分股占比高达70%,锐度较高。相关产品:创新药ETF(159992)、港股创新药ETF(159567)风险提示 尊敬的...
万亿免疫市场“大战将起”,诺华免疫有望称霸一方_医声医事 - 科技赋...
尽管自免领域市场治疗药物的爆发期还在酝酿,但诺华作为“深耕者”,一直在瞄准患者未被满足的疾病治疗需求。 诺华——免疫帝国中的新一代领军人物正在崛起。 参考资料: 自免药物空间广阔,重磅药物及相关布局的优质企业值得关注--东方证券 自身免疫病:千亿药王赛道风口再起--深蓝观 ...
展望2024|自免市场国产大军已杀到
但终究,这些生物类似药是要进入集采的,市场还是要让位于那些在研里闪耀的“星星”。从需求端看,国内患者对自免疾病的认知以及支付能力逐渐提升,在一些需求极度未被满足的适应症如银屑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强制性脊柱炎等,自免创新药将大放异彩。时间进度条已经走到了2024年,离收获仅剩一步之遥。后续发展如何...
...在国产创新药蓬勃发展的浪潮中,自身免疫疾病领域正逐步崭露头...
在国产创新药蓬勃发展的浪潮中,自身免疫疾病领域正逐步崭露头角。 荃信生物 ,这家专注于自免疾病治疗的创新药企,通过深耕银屑病、强直性脊柱炎等适应症,打造了覆盖广泛、差异化的研发管线。从早期的一级市场融资到成功登陆港股,荃信生物不仅验证了自身商业模式的可行性
自免,真能成为中国第二大疾病市场吗?-36氪
自免领域疾病种类众多、市场复杂,结合国内经济发展和支付水平,或许不应该用千亿赛道、百亿单品推断或想象其前景,但可以确定的是,自免创新药企站到了医保支持创新药、支持国产替代的风口上,如果能纵横拓展自免市场,并借用医保资金继续创新,中国的Biopharma、Biotech将拥有肿瘤之外的另一条“大腿”,营收与品牌价值更进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