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评丨机器人“受邀出席”重要会议,有何考量?
“我是海德曼的人形机器人Matrix-1,你们可以叫我小曼,很高兴能够担任今天的开场嘉宾。”这句本应是科幻电影中的台词,如今在台州市委相关会议上响起。据台州发布报道,11月19日台州市召开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政企面对面”恳谈会,海德曼旗下的人形机器人也一并“受邀”参加,并作开场介绍,引发关注。机器人现身
潮评丨促人形机器人从“表演咖”变“好帮手”
但是,人形机器人仍是一个需要放到五年、十年,甚至更长周期来看商业化的产业。给科研一些时间、给产业一些耐心,相信“每个人都应该有一台机器人”的一天终会到来。“转载请注明出处”
机器人跨越“三重门”——具身智能创新者亲历的现实与趋势丨议事厅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自变量机器人公司的轮式双臂机器人“小量”用一双巧手灵活制作香囊,“量子2号”仿人形机器人以7自由度手臂设计实现捏薯片不碎、360°清洁等高难度操作。支撑其复杂灵巧操作的是自变量自研的机器人“大脑”——通用具身大模型WALL-A。“一脑多用”的端到端技术,使机器人实现零样本泛化...
AI机器人演员亮相高交会,产品官畅谈对AI革命的思考
高成福:在第27届高交会上,我们发布了一款叫“潮会演”的AI机器人,是全球首款AI机器人演员。她们是由一对叫“潮小美”和“潮小帅”的梨园弟子从唐朝开元盛世穿越而来。这对机器人可以扮演各类角色,她们可以用丰富多彩的才艺和知识陪伴用户,也可以让用户成为她们的导演、编剧和音乐总监,挥洒孩子的想象力,培养孩...
潮评丨机器人有了“皮肤”,人的一大步
从目前的应用场景看,都是以人为中心:精密制造(电子产品组装、精密零件操作)、医疗康复(手术机器人、康复训练设备)、服务机器人(家庭护理、物品抓取和操作)、工业自动化(质量检测、材料分拣)等等。就像跑马拉松的机器人一样,人工智能的每一小步,都是属于人的一大步。很有意思,在“潮声”这条新闻的评论区...
直击IROS:人形机器人热潮下的“人才漩涡”与“替代”争论
10月21日至25日,IROS 2025(IEEE/RSJ智能机器人(17.870,0.07,0.39%)与系统国际会议)在杭州举行。作为机器人研究领域的顶级学术会议之一,这是IROS时隔近二十年再次在中国举办。 记者在现场观察到,本次大会的主要论坛座无虚席,企业展区的核心展品需要排队才能近距离体验。
2025外滩大会:未来人机共生!世界要被AI带向哪?
这次外滩大会上,最受关注的就是具身智能。什么意思?简单说,就是让 AI 从 “会说话的 ChatGPT”,走向 “会动的机器人”。当 AI 不仅能算,还能动,工厂里的工人、仓库里的搬运工、家里的保姆,可能都要被重新定义。 比如,松延动力的仿生机器人作为大会迎宾,既能精准完成和人类一样的30自由度的动作,还能通过多...
马斯克:AI和机器人会让钱变得“不再重要”-手机金融界
马斯克:AI和机器人会让钱变得“不再重要” 凤凰网科技讯 北京时间11月20日,据《商业内幕》报道,在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描绘的未来里,人们不再需要工作或金钱,也不会存在贫困。 周一,马斯克与英伟达CEO黄仁勋(Jensen Huang)在美沙投资论坛上同台讨论时表示,由于AI的出现,金钱将“不再重要”。
思必驰受邀出席2025年苏州市“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推进大会
具身智能机器人是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深度融合的典型代表,是培育新质生产力和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方向。会议现场,苏州市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联盟正式启动。作为联盟的一员,思必驰将基于自身技术优势,协同上下游产业链,推动行业高速发展。现场还举行了人工智能生态合作项目签约仪式,思必驰将全面推动人工智能与各领域的深度融合,...
【最新】来外滩大会,看近百台机器人“开会”!还有哪些“新科技”?
从现场的体验来看,今年外滩大会的科技展区呈现了一个清晰的策展理念主张:人机共生的科技理念,人机互动不是简单的指令与执行,而是一种深度融合、协同共进的态势。 傅利叶智能康复港让参观者感受到科技对康复的助力,使用ArmMotus™ EMU三维上肢康复机器人,能模拟治疗师的手法,在三维空间内实现更轻便柔顺的上肢康复训练...
130万人围观机器人“打工”,这届世界机器人大会凭什么“出圈”?
从2016年首届大会的“功能型大玩具”,到2025年这场火爆的“机器打工人招聘会”,世界机器人大会十年见证了产业的巨变。具身智能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人形机器人站上C位,落地应用成为绝对主旋律——能搬能抬、能说会道、能煎能煮、能陪能护。...
这次机器人大会,大家都把“想赚钱”写在了明面上_澎湃号·湃客...
在世界机器人大会的尾声,我们跟大家聊聊今年的所见所感。完全是主观体验、一家之言,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在评论区拍砖。 一个关键字“多” 和往年世界机器人大会相比,今年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多”,这个“多”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人多,二是参展企业多。
潮评丨机器人博士生入学报到,一场关于未来的预演
潮新闻 评论员 陈江 图源:澎湃新闻 9月14日,上海戏剧学院一则视频引发广泛关注:全国首位机器人博士生“学霸01”完成报到,与《新闻联播》主播潘涛互动交谈。机器人开玩笑说:“有什么问题随时找我聊,不过我只是博士生,不是机器人哦!”潘涛感叹道:“反应特别迅捷,跟他互动有语言还有眼神的交流,出乎我的想象...
潮评丨登山神器、引流“社牛”,“赛博”的风正扑面而来
潮新闻客户端 评论员 王彬 山东云门山风景区清明假期试点推出外骨骼机器人辅助服务。图源:“青州云门山风景区”微信公众号 “看,春晚机器人!”“第一次在景区见到机器人,很有科技感,孩子一直在跟它互动”……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众多游客在全国各地景区与机器人不期而遇。“机器人”潮流漫卷,与苦思破壁“...
在WAIC 2025看到AI的明天:六个变化,正在发生|机器人_新浪财经_新浪网
以下是经济观察报记者在WAIC 2025现场的观察与思考,本届大会呈现出六大值得关注的趋势:具身智能迈向真实世界的“可协作机器人(17.750,0.22,1.25%)”;以眼镜、办公助手等终端形态拓展AI触点;AI智能体从聊天工具走向任务执行与内容生成;大厂与创业公司在多模态与Agent路径上加速分化;新一代创业者围绕人机交互与思维辅助系...
来自国内外知名企业展出的各式机器人“争奇斗艳”,引领科技创新...
你说,这些机器人,什么时候能真正陪伴在我们身边?这个问题,我还没深入想过——毕竟,科技的脚步太快,我可能还在追呢。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潮评丨人工智能启示录⑩耐心等待AI创新的“奇点时刻”
潮新闻客户端 特约评论员 熊志 8月17日,获得冠军的宇树科技队的人形机器人在4x100米接力决赛颁奖仪式上。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近日,杭州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在接受人民日报专访时谈到,人形机器人走进生活,到每个人家里去,距离还比较远,行业目前还处于早期阶段。最大的难题还是机器人AI水平不太够用,没有突破...
傅利叶翟彦祺:AI推动机器人更聪明,而具身机器人让AI更真实
非常高兴今天能受邀参加高交会,与大家一起探讨AI与具身智能的结合将如何推动下一场机器人革命。傅利叶是一家主动交互AI机器人企业。我们从外骨骼机器人起步,在十年的探索中,经历了从机械化到智能化,再到如今具身智能化的演进。AI让机器人第一次拥有了“理解”的能力——从被动执行预设程序,转向主动学习、交互。
院士专家齐聚松山湖科学会议,论道具身智能引领新浪潮 东莞松山湖...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科学会议期间,院士专家聚焦多模态大模型、机器人具身智能、工业具身智能、医疗机器人具身智能、具身智能安全与治理五大领域,共同探讨科学前沿的理论及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交流交叉学科的发展新态势。 会议执行主席、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张建伟作会议总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