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8万副教授7万博士6万”:部分高校职称晋升现“金钱游戏...
“教授8万副教授7万博士6万”:部分高校职称晋升现“金钱游戏”,教师横向课题考核催生造假产业链 “每年教授需要完成8万元,副教授7万元,博士6万元,讲师4万元。如果不能完成这么多科研经费的横向课题,年底就要扣绩效奖金。”这是西北某高校一名青年教师向红星新闻记者介绍他所面临的横向课题考核压力。所谓横向课题是相对
“教授8万副教授7万博士6万”:部分高校职称晋升现“金钱游戏...
“每年教授需要完成8万元,副教授7万元,博士6万元,讲师4万元。如果不能完成这么多科研经费的横向课题,年底就要扣绩效奖金。”这是西北某高校一名青年教师向红星新闻记者介绍他所面临的横向课题考核压力。 所谓横向课题是相对于纵向课题而言,纵向课题一般是由政府部门或科研机构下达和资助的研究项目,资金来源为财政拨款,虽...
高校教师,全员“考核翻倍”! - 知乎
“我们学校今年新规,文科科研考核核心就是看横向经费!讲师8万、副教授20万、教授50万——这可是文科啊!感觉以前认真写的论文瞬间不值钱了,既不被认可,也没有奖励。” …… 图源:小红书 这些真实声音,共同指向了一个日益突出的矛盾:横向经费正在成为新的“硬通货”。 更让教师们感到被动与不安的是,这些数额巨大...
“卖房充150万换职称”,高校荒诞KPI何时能停?
院长去年“充”了100万评上教授,今年开始催促下属;文学教授签订装修合同冒充横向课题,教师贷款8万元保工作……高校的科研经费已成了一场心照不宣的“氪金游戏”。期末考试刚结束,唐文生就被西安一家民办二本高校解聘了。不是因为教学不好,也不是学术不端,而是因为他拒绝完成一项特殊任务:向学校“贡献”4.5...
高校教师的横向指标压力与无奈选择
在“非升即走和严苛考核的双重重压下,教师们几乎失去了说“不的权利。他们要么选择“付费上班”,要么面临“被边缘化”的命运,这无疑成了一道残酷的选择题。结语 这场愈演愈烈的横向课题竞赛,无疑是高校管理层急功近利、盲目追求排名所带来的恶果。它将银行拉存款的KPI模式粗暴地引入学术管理领域,最终催生了...
高校横向经费考核:教师的无奈选择与困境
如今,许多高校已将横向经费作为教师岗位考核与职称晋升的必备条件,且标准严格,不容商量。在某些二本院校中,职称教师每年需完成4.5万至10万元不等的横向经费到账任务,若未能达成,其年度考核表上可能将被标注为“不合格”。这一要求对理工科教师而言已具挑战性,而文科教师则更是面临难以逾越的困境——文科专业...
职称评审变“名利场”?当老师忙着造假评职称,谁来教孩子好好做人?
有教师透露,评副教授的“市场价”已达数万元,而这笔钱,可能要掏空一个普通家庭多年的积蓄。当坚持原则的人被视为“不合群”,当学术诚信被明码标价,职称评审早已不是能力的较量,而是一场“谁更敢造假、谁更会钻营”的金钱游戏。这样的“高级职称”,拿在手里,不烫手吗?三、职称与权力的“共谋”:教育...
在我们的大学里,究竟有多少教师在“付费上班”?
“横向经费”现象源于大学考核机制失衡:一方面将科研创收与职称晋升、工资绩效挂钩;另一方面,部分大学对“横向经费”依赖过高,形成“不创收则解聘”的生存压力。部分教师花费60%以上工作时间完成横向项目,导致备课和课堂教学质量下降。 例如,上海某高校要求教授年拉取60万“横向经费”,副教授30万,讲师亦有指标,...
“教授8万副教授7万博士6万”:部分高校职称晋升现“金钱游戏”,教师...
“每年教授需要完成8万元,副教授7万元,博士6万元,讲师4万元。如果不能完成这么多科研经费的横向课题,年底就要扣绩效奖金。”这是西北某高校一名青年教师向红星新闻记者介绍他所面临的横向课题考核压力。 所谓横向课题是相对于纵向课题而言,纵向课题一般是由政府部门或科研机构下达和资助的研究项目,资金来源为财政拨款,虽...
“教授8万副教授7万博士6万”:部分高校职称晋升现“金钱游戏...
“每年教授需要完成8万元,副教授7万元,博士6万元,讲师4万元。如果不能完成这么多科研经费的横向课题,年底就要扣绩效奖金。”这是西北某高校一名青年教师向红星新闻记者介绍他所面临的横向课题考核压力。 所谓横向课题是相对于纵向课题而言,纵向课题一般是由政府部门或科研机构下达和资助的研究项目,资金来源为财政拨款,虽...
高校教师,集体“倒贴做科研”?_手机新浪网
博士毕业,披荆斩棘,一路厮杀,终于戴上高校教师的“光环”。 本以为从此苦尽甘来,可以“丰衣足食”,不想踏上漫漫科研路,起点却是“自掏腰包”。论文版面费、差旅经费、实验耗材、纵向课题预实验、横向项目垫资……考核要求面面俱到,高校老师集体“倒贴科研”愈演愈烈。 当科研理想撞上生存现实,这场无声的“生存游戏”究竟该
当大学教师开始“倒贴打工”:谁在把教育变成“提款机”?
所谓"横向经费",本是校企合作的科研桥梁,却异化为教师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讲师10万、副教授30万、教授60万——职称越高,债务越重。北京某985高校的调查触目惊心:62%的教师靠兼职填补经费缺口,35岁以下青年教师中,近四成工资"负增长"。当科研指标变成工资倒挂的砝码,讲台上的园丁便成了财务报表上的"...
职称评定背后的“金钱游戏”揭秘
为何有教师愿意斥资五万以换取职称?在经济压力日益增大的今天,尤其是对于肩负着生活重担的中年教师而言,通过快速晋升职称来提升工资待遇和福利,无疑成为了一种“划算”的选择。同时,职称评定的激烈竞争也让部分教师感到绝望,从而产生了通过金钱来寻求捷径的想法。此外,职称评定制度本身的漏洞也为这种“金钱游戏”提供...
部分高校“非升即走”的浮云与真相
这几年,部分高校“非升即走”政策争议连连。 非升即走,一般而言,是针对青年教师的“讲师—副教授”阶段,采取预聘制,即达不到考核要求就不再续聘,以防止他们一进高校就躺平,“倒逼”广大“青椒”尽快出成果。 不过,一些高校的“非升即走”逐渐“变异”。有的让副教授也加入“非升即走”;有的“广进广出”...
降本增效,高校教师已开启“付费上班”! - 知乎
部分高校直接将横向经费纳入岗位考核与职称晋升的硬性标准。例如在一些二本院校,有职称的教师每年需完成 4.5 万至 10 万元不等的横向经费到账任务,若未达标,考核结果可能被定为 “不合格”。 对文科专业教师而言,这项任务难度更高。不同于理工科易与企业对接项目,文科教师想签订企业合作合同并实现资金到账,几乎是...
47%!晋升教授,失败!
两年前,一篇实证研究论文调查了高校教师职称晋升的间隔时间。选取来源于教育部、财政部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全国 41 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教师晋升数据,数据采集时间为2020年1月1日-6月30日。最终得出的研究结果如下表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从讲师晋升至副教授的时间均值约...
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全攻略——从“小白”到“教授”的逆袭之路
1. 职称与收入直接挂钩高校教师的工资待遇由职称等级决定:助教月薪6000-8000元,教授可达1.5万-3万元,差距悬殊!此外,职称还影响公积金、科研奖励、退休后养老金计算——正高级教授退休金比中级讲师高40%以上!2. 职称是职业发展的“硬通货”晋升副教授后,你才有资格申请硕士生导师;评上教授,才能竞争学科带头...
多所高校,推动职称评审改革!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要求“深化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对于高校教师群体,多项国家政策文件均要求全面评价教师教学成效和科研成果,扭转轻教学、轻育人等不良倾向,破除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等弊病。 例如,在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的《关...
职称这颗“毒瘤”:正侵蚀校园,快还教师三尺讲台一片净土!
不如砸钱疏通评委,评上职称才是王道!”听听,多现实,多无奈!二、论文评选:“金钱游戏”与教学“跑偏”中学高级教师评选里,论文要求那叫一个苛刻,市级一等奖、省级二等奖成了“敲门砖”,多数人眼巴巴盯着市级一等奖,却不知这里面水深着呢!每次评奖,一等奖就跟限量版奢侈品似的,只占 20%,二等奖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