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院院长被举报用科研成果“包装”儿子 当事人回应
据记者了解,刘某阳系刘建国之子。目前已任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的刘建国因此被质疑——利用本人和团队的科研成果“包装”儿子,帮助其获奖,进而有助于孩子升学。10月27日上午,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在官网发布声明称,该院已组织人员对此事进行调查,后续将及时向社会反馈调查结果。27日晚,刘建国对记者简短
2025年院士候选人陷科研公平风波
2025年工程院院士候选人名单公布后,在学术圈引发争议。候选人刘建国被指曾将其个人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其子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申报项目,这一新闻迅速激起公众对学术道德、科研诚信以及青少年科技竞赛公平性的强烈质疑。 争议起源:父子科研成果高度一致 2015年,当时年仅13岁的初中生刘某阳凭借一项名为“便携式雾霾污...
用科研成果"包装"儿子?研究院院长回应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科院合肥研究院”)院长刘建国被曝利用自己和实验室团队的科研成果,供儿子获奖升学,此事引发广泛热议。10月28日中午,“研究院院长被质疑用科研成果包装儿子”一事再上热搜,当事人刘建国进行了回应。 据中国青年报,27日晚,刘建国对记者简短回应说:“我可以告诉你的就是...
工程院院士候选人刘建国被爆把单位成果给儿子报奖,论文“套娃...
院士,本该和“原创突破、学术准绳”绑定。近期,工程院院士候选人刘建国却因为两条线索在媒体和网络上反复被提起:其一,刘建国儿子的青少年科创获奖作品与研究所里的国家课题成果被对照出“名称、原理、外观都一模一样”,并直接进入升学通道;其二,个人论文被集中指向“同题多刊、内容高度重合”,部分条目出现撤稿记录。把...
被质疑“学术拼爹”,这事儿得有个说法!
让儿子拿了奖 有的父亲已经用自己的科研论文 让女儿保了研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儿子获奖发明和父亲研究所成果高度相似”,引发舆论关注。 儿子“发明”和父亲研究高度相似 据报道,2015年刘建国之子刘某阳凭借发明“便携式雾霾污染气体快速识别和检测装置”(又称“便携式多组份气体紫外现场分析仪”)获得多个省级...
被指用科研成果助儿子获奖 当事人回应
最近,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建国被质疑,利用本人和团队的科研成果“包装”儿子刘某阳,用于帮助其获奖,进而有助于孩子升学。该院称已组织对此事进行调查。刘建国27日回应称,儿子的中考和高考都和科创无关。刘某阳所在的高校称,刘某阳凭借高考成绩划线进入该校“强基计划”,没有享受加分或者照顾政策。而...
拿单位成果给儿子报奖?2025院士候选人刘建国黑料曝光,网友炸锅!
据网上报道:2025年院士候选人刘建国被曝用单位科研成果为儿子申报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网友直呼"学术圈也搞世袭制?" 父亲署名论文竟成儿子"原创" 爆料显示,刘建国将未发表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数据直接提供给正在读中学的儿子。更令人震惊的是,该成果与刘建国团队正在攻关的某国防项目高度重合。 知情人士透露:"实验数据需要...
投必得论文编译 的想法: 2025院士候选人遭质疑,科研公平受考验 |...
刘XX之子13岁时凭借“便携式雾霾污染气体快速识别和检测装置”获奖,该发明与刘XX2012年科研成果高度相似,甚至外观都几乎一致,且刘XX曾故意遮盖原仪器标识。 👉 重复发表论文: 刘XX1997-2015年至少有6组共14篇论文重复发表,涉及多个期刊,多篇已被杂志社撤稿,如“光栅卡卷尺测长技术”文章在3本期刊发表。
科研界的“拼爹”现象引发关注与争议
刘建国,这位来自甘肃天水的科学家,近期因一则负面新闻而备受瞩目。在202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上,他的名字赫然在列,然而,在这个关键时刻,他却因涉嫌利用科研成果为儿子谋利而陷入困境。一旦此事被证实,他的院士梦想恐怕将化为泡影。刘某阳的发明,在2015年凭借其发明的“便携式雾霾污染气体快速...
研究院院长被举报用科研成果“包装”儿子,当事人回应:我儿子升学...
近日,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建国被质疑,利用本人和团队的科研成果“包装”儿子,用于帮助其获奖,进而有助于孩子升学。10月27日晚,刘建国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回应:“我可以告诉你的就是,我儿子的中考和高考都和科创毫无关系,中考是通过学校里的全省拔尖考试。” 记者问起刘某阳在这些科创赛事里参与了多大比...
儿子“发明”和父亲研究高度相似,有没有“学术拼爹”?
而澎湃新闻报道显示,在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的“专利库”中,也有一项名为“激光酒驾道边在线检测系统(专利号201110453189)”的专利,发明人第四位即为刘建国。此外,在2012年至2014年之间,刘建国发表了多篇关于激光检测酒精的论文。对于澎湃新闻此前报道“儿子获奖发明与父亲研究所成果高度一致”,10月27日,
怎样看待 2025 年某些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涉嫌学术不端? - 知乎
如何看待2025工程院院士候选人刘建国拿单位科研成果给儿子报奖、多篇文章重复发表等问题?1377 关注 · ...
中科院成果变学生作品?警惕“坑娃”式科研造假
无独有偶,该发明也与刘建国2011年所申请的国家专利原理高度相似。对此,刘某阳任课老师证实,该发明在研究过程中得到了刘某阳父亲刘建国的指导和帮助,属于“大手拉小手”。拿科研成果供儿子获奖升学,还是“小手拉大手”开展研究,就目前看,事件遗留的疑点不少,结合后面“巧合”情形尤其是其父任中国科学院下属...
院士候选人 2 次拿研究所成果帮儿子获奖,升学,发专利,青少年科技创 ...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又爆出新瓜,这次涉及的是一位重量级人物。 最近,有媒体爆出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建国利用自己和实验室团队的科研成果,供儿子刘某阳在大赛中获奖,占据升学先机。图片来源:知…
极目锐评|中科院干部拿科研成果供儿子获奖,大手拉小手?还真有一手
而且,虽然中科院合肥研究院这项研究成果,的确是刘建国带队做出来的,但那也是团队之功,花的是公家的研究经费,用的是上班时间,凝聚了集体的智慧和心血,是单位的成果,而不是个人的私有物品。直接拿来给自己儿子“拼奖”?这不是公器私用,沽名钓誉,又是什么?如此明确而荒诞的事实,在刘某阳任课老师的解释...
院士候选人用研究所成果,给儿子换了个名校入场券_刘建国_刘某阳...
就像一块遮羞布,试图掩盖一个公开的秘密:这项获奖发明,并非来自少年的奇思妙想,而是直接'复制粘贴'自他父亲——时任该研究所副所长、2025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刘建国的科研成果。 这块胶带,终究没能遮住这场延续多年的丑闻。 "天才"还是"道具"?—— 一项被完美"继承"的发明 ...
高校科研诚信危机频现:学术拼爹与监督困境
► 调查和责任追究 刘建国父子事件在媒体曝光后,尽管相关机构表示将展开调查,但公众至今未获得明确结论。此事拖延引发外界质疑,凸显出科研问责机制面临的困境。► 科研伦理危机 在高校教授为子女论文“挂名”、研究所所长将实验室成果“包装”给子女参赛等事件中,本质问题在于家长滥用学术资源和权力为子女谋取私利,...
儿子获奖发明与父亲研究所成果高度一致 似舐犊情深 实为弄虚作假
但该发明在名称、工作原理、外观方面,均与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2年的一项科研成果高度一致。当时,刘建国任该所副所长,也是该科研成果所属项目的主要完成人。有意思的是刘某阳当时的任课老师对此事认为“属于‘大手拉小手’,父亲的项目孩子也能参与,就相当于搞一点东西给他做。”而2018年上...
儿子获奖发明与父亲研究所成果一致:是越俎代庖,还是家长辅导?
俺们村老刘开磨坊,儿子小刘也开磨坊,后来磨坊还在,可没人种地了,也就没人用磨坊了。于是小刘的磨坊被拆迁,赚了几百万。嗯,就这么稳当。多数情况下,守祖业不可怕,可怕的是获奖——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建国被曝利用自己和实验室团队的科研成果,供儿子获奖升学。记者调查发现,2015年刘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