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晚年忆三陈:最痛惜陈赓,最心疼陈再道,裁军时他牺牲太多...
邓小平见到陈赓时笑着调侃:“你等了三年,今天可终于不等了,快去当新郎吧!”在这片刻的欢乐中,邓小平的幽默缓解了大家的紧张气氛,陈赓也终究迎来了自己的幸福时光。 然而,1961年,陈赓因病早逝,这让邓小平感到非常痛惜。陈赓在战争年代所写的日记经过整理出版,而邓小平也亲自为这本书题名,表达了他对这位将领的深切怀念。 陈再道是
邓小平晚年忆三陈:最痛惜陈赓,最心疼陈再道,裁军时他牺牲太多...
陈赓的军功显赫,深得邓小平的赞赏,然而,尽管在其后期的岁月中他为新中国作出了诸多贡献,1961年3月16日,陈赓因病去世,享年58岁。邓小平听闻噩耗后,深感痛惜,心中充满了不舍与感慨,特别是在回忆陈赓时,他曾感叹:“最痛惜陈赓”——这位英勇将领的去世,让邓小平无比痛心。 邓小平对“三陈”中另外两位将领的评价则...
百万裁军背后的邓小平:即便战争爆发也要“消肿”--时政--人民网
当邓小平缓慢而坚定地提出裁军百万的决策时,在座的将军们心中感到强烈的震撼,他们被邓小平战略家的胆量和气魄所深深折服:在军队几次整编的基础上,再裁减员额100万。 “即便战争爆发,我们也要‘消肿’” 在这次军委座谈会上,邓小平作出了世界大战十几年内打不起来的惊人论断,他说:“我们既然看准了这一点,就犯不着花...
我观《邓小平》|历史转折中的陈云:想讲时,谁也拦不住
在这种情况下,陈云顶着政治压力,在1977年3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挺身而出,提交了要求让邓小平重新参加党中央领导工作的书面发言。 根据《党史博览》刊登的《陈云反对判江青死刑:党内斗争不能开杀戒》一文记载,陈云在发言中指出,天安门事件的“绝大多数群众是为了悼念周总理”,“让邓小平同志重新参加党中央的领导工作,是...
将帅让衔,初心皎皎--党史频道-人民网
刘邓大军中有“三陈”——陈赓、陈再道、陈锡联,都是独当一面之骁将。绰号“小钢炮”的陈锡联,曾经四次重伤,他却笑言:我身子前后左右有四个洞,因此心中有气出得快,心胸宽。 罗应怀少将15岁时是红四方面军的打旗兵。红旗飘到哪里,官兵们就要冲到哪里。罗应怀在打旗兵的岗位上负了三次伤,两只手和一条腿都落...
跟随邓小平四十年 第二章见证(34)--邓小平纪念网--人民网
他还说:“这是个得罪人的事情!我来得罪吧!不把这个矛盾留给新的军委主席。” 这最后一句话,引来与会将军们松弛的笑声。 毋庸置疑,百万大裁军是一件十分艰巨的任务。 按照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要求,中央军委扩大会议着眼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提出对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会议通过了《军队体制改革、精简整编方...
1975年周恩来斥责邓小平:你就不能忍一忍?--周恩来纪念网--人民网
据周恩来卫士高振普回忆,大约在1975年8月份的一天,周恩来的病势已很沉重,他知道自己已治疗无望,而在“四人帮”的严重干扰破坏下,国事日非。邓小平虽已出来工作,但不断遭到江青等人的造谣中伤,随时面临保不住职务的危险,而且他的位置排得也比较靠后,周恩来清楚地认识到邓小平的治国才能和人品学识,是继毛泽东之后共和国...
风云激荡强军路 - 解放军报 - 中国军网
变得更加精干。百万大裁军中,三总部带头,人员编制精简将近一半;1997年裁军50万,部分总部、军区和军兵种机关的二级部被撤并。新一轮国防和军队改革,军委机关部门人员又精简了三分之一。 变得更加高效。改总部制为军委多部门制,使军队最高领导权和指挥权更好地集中于党中央、中央军委。建立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
穿越百年的尊崇之光-机关刊-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事务部
1985年6月4日,邓小平在军委扩大会议上庄严宣布,中国裁减军队员额100万,这是我军第八次大裁军。各级党委和政府把做好退役安置工作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确保了这一“硬仗”顺利完成。 从来没有一支军队的命运与一个政党的兴旺、一个国家的昌盛、一个民族的复兴,如此紧密相连。
党史百年天天读 · 11月3日
1986年11月3日 邓小平在会见美籍华人教授陈省身时提出,要破格选拔优秀人才。他指出:最好的人才不用才是真正的损失。要努力争取在国外学习的人回国,并为他们创造较好的工作条件,使他们回国后能发挥专长。国内办高科技中心的目的之一也是为了吸引人才回国。对少数尖子人才的待遇可以高一些,应该向尖子人才提供较优厚的待...
张力雄将军的两个“最后一仗”|将军_新浪财经_新浪网
长征给张力雄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他不假思索地说是“三多三少”,即吃苦多、跑路多、死人多,流泪少、吃得少、睡觉少。 张力雄解释说,开始打仗时,看到战友牺牲了就伤心得哭;后来天天打仗,几乎天天死人,身边的战友越来越少,眼泪流干了,对死人也习以为常了,有时间还掩埋一下尸体,没时间就鞠个躬继续往前冲。后人在教育年轻人时常说“苦不苦,想想...
邓小平晚年谈三陈:最心疼陈再道,最可惜陈赓,陈锡联打仗最厉害...
邓小平情感丰富地说道,在这三位将军当中,最令他惋惜的便是陈赓,而最让人佩服的,则是陈锡联的战斗才能。1984年,面对大规模裁军,陈再道牺牲了很多,但他仍为国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那么,邓小平与这些曾在革命岁月中并肩作战的英雄将领之间,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接下来,就让我们慢慢道来。
邓小平追忆三陈:最可惜陈赓,最心疼陈再道,裁军时他牺牲最多...
这支部队的核心领导者,毫无疑问,是邓小平和刘伯承两位将军。 不过,一支军队能打出好成绩,绝不仅仅靠两个人。刘邓大军里,还有著名的“三陈”将军,他们分别是陈锡联、陈再道和陈赓。 邓小平晚年回忆说:“陈赓英年早逝,令人惋惜,但最令我心疼的还是陈再道将军,特别是在裁军时,他承担了最沉重的牺牲。” ...
党史百年天天读 · 10月15日 - 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
他指出,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
党史百年天天读 · 4月10日 - 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中华...
他指出: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上发生的一系列突发事件,标志着国际局势正在发生冷战结束以后最为深刻的变化,需要各国人民冷静思考、认真应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正确途径是:顺应时代潮流和各国人民的意愿,因势利导,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各国政府和人民应该在以下方面共同作出努力:积极推动世界...
邓小平晚年忆“三陈”:陈锡联很聪明,最痛惜陈赓,对不起陈再道...
其中,陈赓、陈锡联和陈再道三位大将,合称为“三陈”,都是在邓小平的麾下成长起来的杰出军人。邓小平对三陈有着深厚的感情,甚至在晚年经常提到他们,感慨万千地说:“陈锡联是最圆满的,我最痛惜的是陈赓。陈再道牺牲太多,我对不起他。”这些感叹和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让我们不禁思索,邓小平为何会有如此深切的情感,对三...
...曾问父亲有没有怕的人,陈赓一口气说出3个人_彭德怀_粟裕_邓小平
陈赓说自己怕与粟裕开玩笑,因为粟裕看起来一身正气,自带威严。但两人惺惺相惜,关系一直很好。 1961年,陈赓突发心脏病去世的时候,粟裕哭到缺氧,还晕了过去。他再也见不到那个整天笑嘻嘻的陈赓了。 晚年的陈赓经常与儿子陈知建聊天,父子俩一说到这几个自己害怕的人就哈哈哈大笑,表示自己惹谁都不敢惹这3人。
党史百年天天读 · 5月17日 - 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中华...
邓小平会见厄瓜多尔总统乌尔塔多时谈到国际局势指出:世界现在存在两个最根本的问题。第一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当今世界不安宁的根源来源于霸权主义的争夺,它损害的是第三世界国家的利益。第二是南北问题。这是今后国际问题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发达国家尽管也有其经济困难,总的说是越来越富,而第三世界是越来...
党史百年天天读 · 11月6日 - 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中华...
11月6日-翌年1月10日 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组成,以邓小平为书记的总前敌委员会,率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及部分地方武装进行淮海战役。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解放。 1989年 11月6日-9日 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召开。全会通过《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同意邓小平辞去中央军委主席职务,决...
邓公病逝后,陈锡联回忆道:小平同志批评一次,就让我们进步一次...
然而,当他兴冲冲地抵达会场时,邓小平同志没有与他握手,陈锡联顿时感到心生不安。果不其然,会议一开始,邓小平就直言不讳地批评道:“今天开会不拉手。”他接着提醒道:“有些人刚打了两个胜仗,就沾沾自喜,握手言欢,互相称赞。”邓小平又话锋一转,指出:“要多反思自己的不足,内部团结如何,群众纪律又如何?”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