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不能将中国拒之门外,美韩同盟让对华关系变得微妙
报道称,李在明在受访期间盛赞韩美关系。但他也承认,韩美之间“至关重要”的同盟关系,使得处理对华关系“略显微妙”。 他强调,尽管两国在意识形态和政治体制上存在不同,但“不能将中国拒之门外”。 李在明说,“谈到国家间的关系,你不能一刀切地说:‘这个国家是我们的朋友,那个国家不是。’事情没那么简单,要复杂得多。”
李在明告诉美媒:不能将中国拒之门外
李在明告诉美媒:不能将中国拒之门外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文简】韩国总统李在明22日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采访,谈及韩美、韩中关系。李在明称,尽管和中国意识形态、政府体制不同,但“不能把中国拒之门外”。不过,他同时坦言,韩美同盟关系使得韩国在处理与中国的关系时“有点微妙”。2025年亚太经济合作...
先下马威,后逼站队,李在明硬气回应:和中国断绝关系,我做不到
面对美方压力,李在明在公开表态中展现出微妙的平衡艺术。他一方面强调\"韩美同盟是外交根基\",另一方面又明确表示要与中国等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甚至直言\"如果因为我不愿与中国断交就说我亲华,那我就亲华好了\"。这种表态反映了韩国在中美博弈中的现实处境:作为中等强国,韩国既需要美国的安全保障,又离不开中国的经济...
不断交就是“亲华”?李在明重磅表态:丢掉中国市场是自杀式外交...
一方面需要维护与美国的同盟关系,另一方面又必须重视与中国的经济联系。简单以亲华或反华标签来评判外交政策,显然无法反映其中的复杂内涵。正如李在明总统所言:外交上不应有'亲华'、'反华'的简单划分,符合国家利益就应加强合作,反之则保持距离。他特别强调:韩国绝非仅靠与少数特定国家交往就能生存的国家。对韩国而言,失...
李在明看清现实,“激怒中国的代价,韩国人根本承受不住”
这个动作就很微妙,既不显得亲近,也不至于彻底疏远,是一种小心翼翼的距离感,9月18日,他在接受美国《时代》周刊采访时,再次重申要妥善处理对华关系,避免将韩国推向对抗的前线。这话,与其说是说给中国听的,不如说是说给美国听的,表达了一种“我不想选边站”的立场,但这种平衡走得极其惊险。前阵子,...
怕啥中方误会?李在明火速澄清:韩外长的话,别误解了!
这几乎是明摆着,总统李在明是第一时间冲上来给外长的“失言”紧急打补丁,生怕中方因为这番火药味十足的言论,误以为韩国对中国的整体政策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李在明团队显然非常担心,这刚冒头的火星子,如果不管,很可能就把好不容易维持住的中韩关系引信给点着了。说到底,韩国现在这种手忙脚乱的反应,根子还是...
李在明不装了?承诺不再对华保持特殊关系,中方四字回应意味深长...
然而,就在这些响彻云霄的亲美口号之下,李在明却在演讲中,特别提到,由于地理上的毗邻,韩国必须处理好与中国的“不可避免的关系”。这句标准的外交辞令,在这种场合下说出来,意味深长。 它实质上承认了,言辞上的“脱钩”与经济上的现实,完全是两码事,他甚至还补充了一句,承认即便在竞争态势下,中美在某些特定领域也依...
韩国总统坦白:对华关系要谨慎,避免激怒中国,代价太大
韩国总统李在明近期公开表示,韩国必须谨慎处理对华关系,避免激怒中国。 他坦言,中国作为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一旦关系恶化,韩国经济将承受无法挽回的损失。李在明在接受美国《时代》周刊专访时强调,韩国需要在国际新秩序中与美国合作,但同时必须维护好中韩关系。 他明确表示,韩国不想被推到中美对抗的最前线,因为...
李在明驳“亲华”标签:外交没有站队,只有国家利益
若完全倒向美国,韩国年损失将超120亿美元。而安全领域又离不开美韩同盟的防护网,这使得他的外交政策本质上成为一场精妙的平衡表演。02 经济纽带与安全困境:韩国的双重现实 李在明的对华政策转向有着坚实的经济基础。2024年中韩贸易额达3281亿美元,中国连续20年保持韩国最大贸易伙伴地位。韩国半导体、汽车、石化等...
李在明对反华集会亮剑:对华问题上不能有一丝懈怠,根本闹不起!
李在明最近的强硬表态真的有点出乎意料,他直接批评反华集会是“闹事”,这与过去韩国领导人的态度差别很大。看得出来,这背后有着经济和地缘政治的双重考虑。毕竟,韩国跟中国的经济关系密切,不可能完全忽视。而且,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韩国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也越来越明确。现在政府高层接二连三表态,相关部门加大了...
不断交就是“亲华”?李在明重磅表态:丢掉中国市场是自杀式外交_与...
李在明重磅表态:丢掉中国市场是自杀式外交 韩国总统李在明近期在外交政策上的表态引发了广泛讨论。他在公开场合强调,国际交往中不应简单粗暴地给其他国家贴上亲华或反华的标签,这种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在外交关系的处理上显得过于简单化。这番言论被普遍解读为是针对国内部分要求其对华采取更强硬立场的批评声音作出的回应。
李在明摊牌了?拒再对华特殊,中方四字回应太有深意!
企业不听总统的。三星董事会关心的是中国市场的良品率和成本控制,现代汽车高管盯着的是在华销量和供应链稳定性,SK海力士的工厂搬迁?往哪搬?越南?印度?基础设施跟不上,工人熟练度不够,供应链断层——搬过去等于自杀。所以他留了活口。演讲里那句“地理上离得近,只能尽量处理由此产生的不可避免关系”,才...
李在明感慨执政难题:激怒中国的苦果,韩国承受不起之重
当然,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韩国在安全上依然离不开美国,韩美同盟这块压舱石,短期内谁也搬不走。李在明也门儿清,现在就想彻底单飞,那是不可能的。所以他能做的,就是在当好盟友和争取自主之间,找一个极其微妙的平衡点。家里家外两头烧 李在明想缓和对华关系的愿望是肉眼可见的。韩国外长前不久就跑到中国,...
中美两国到底站那边?韩国外长离京当天,李在明这次终于没有犹豫...
三、李在明的“妥协”与“坚持”李在明一直强调,韩国在处理中美关系时,既不能完全站在美国一方,也不能轻易放弃与中国的经济合作。在全球供应链去中国化的大背景下,李在明表示,韩国将与美国保持紧密的经济合作,但在面对中国时,他希望能找到一个平衡点,避免过度对立。李在明的这一立场并非轻松选择,而是基于韩国...
不断交就是“亲华”?李在明重磅表态:丢掉中国市场是自杀式外交...
韩国总统李在明近期关于外交政策的表态引发了广泛讨论。他在公开场合强调,国际交往中简单粗暴地使用\"亲华\"或\"反华\"这类标签既不专业也不符合国家利益。这番言论被普遍解读为对国内部分要求对华采取更强硬立场人士的回应。 李在明总统明确指出,韩国与中国保持密切经贸往来,并不意味着就要被贴上\"亲华\"的标签。
4天后,李在明等来了北京的回复,中方给出的2个字,让他放心了
事情的起点其实非常清晰:李在明政府在上任之初便面临一个棘手的外交格局——美国强势回归东亚事务,要求盟友在对华政策上表态明确;而中国作为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与重要邻国,其在区域安全与经济合作中的角色不可或缺。在这样的背景下,韩国很难两边都不得罪,但又必须都不得罪。过去这段时间,中韩关系略显冷淡。
区别对待中美的李在明,发现自己最担心的事,中方反倒一点不在意
能看得出来,李在明明显是在执行“平衡外交”政策。眼下,他正面临几重压力——首先来自国内,那些针对中国的反对者,正在不遗余力地攻击李在明,指责他对中国过于友好。这些质疑声,让他在处理对华关系时,如同走在刀尖上。(李在明被指责“亲华”)其次是来自美日两个老朋友的不信任感。由于李在明本身的进步派身份...
韩国外长离京当天,李在明终于下定决心,罕见正面回应与中美关系
三、韩国的“对华平衡”:经济与安全的双重考量 李在明在专访中提到,韩国的外交政策不仅仅是为了应对美国,还需要考虑中国的巨大影响力。中国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经济上的合作对韩国至关重要。因此,李在明强调,韩国不能与中国彻底断绝关系,必须在经济合作方面继续保持适当的平衡。经济利益与外交选择 中国在韩国...
韩国外长离京当天,李在明正面回应与中美关系,宣布“选美国”?
这也显示出李在明在外交上所面临的两难局面——在与美国密切合作的同时,如何不让中韩关系倒退,保持经济合作的基础。赵显的访华不仅仅是为加强两国的经济联系,也是在表明韩国政府在处理中美关系时的微妙立场。近日,李在明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韩国将与美国站在一边,他的这一表态,犹如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一颗投入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