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尾“长江鲟宝宝”的归江路
当天上午,超过112万尾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在宜宾被放归金沙江,其中长江鲟就有71万余尾,为我国最大规模的长江鲟放流活动。长江鲟又名沙腊子、达氏鲟,主要分布于长江上游干流及其各大支流中,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评为极危级保护物种,也是长江鱼类资源保护的旗舰物种之一。 看着远去的“鲟宝宝”身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的“育儿师”们
“水中大熊猫”的“奶爸”
长江鲟又名达氏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长江独有的珍稀水生动物,被称为“水中大熊猫”。1993年,父亲周世武创建起宜宾所,父子二人就开始研究人工繁育珍稀鱼类。从1998年宜宾所培育的长江鲟亲鱼人工繁殖成功至今,已陆续实现长江鲟的全人工繁殖和子三代苗种生产。因20年间未发现长江鲟野外繁殖产卵,2022年7月...
四川每年放流近10万尾长江鲟宝宝
近期,曾被宣布“野外灭绝”的长江鲟在长江四川宜宾江安段天然水域实现自然繁殖。长江鲟的主要研究繁育基地在四川,四川每年放流近10万尾的长江鲟大多都是四川培育的。近年来随着长江保护持续深入推进和长江十年禁渔全面实施,自然种群衰退趋势得到有效遏制,长江的生态环境在不断修复。(封面新闻)来源:四川日报 ...
...保育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他们执着了近30年—— “鱼痴”父子...
在胭脂鱼繁育成功后,曾有一位深圳老板抱着钱包赶到宜宾要买这批胭脂鱼,但周世武却说:“首次繁殖成功,为感谢自然的馈赠,我要把这批鱼无偿放归长江。”他的确做到了。 近三十年以来,研究所共向长江增殖放流珍稀特有鱼类近百万尾,为实现珍稀特有鱼类野外种群重建和资源恢复不断砥砺前行。2020年10月,经无数个日夜的...
周氏父子,长江头望大鱼归来 | 川江水暖一线连①_澎湃号·媒体...
▲在四川宜宾的养殖场内,周亮抱着长江鲟亲鱼(指发育到性成熟阶段,有繁殖能力的雄鱼或雌鱼)。 01 两代守护 周氏父子接棒长江鲟保护事业 2022年7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认定长江鲟野外灭绝。人工繁殖的长江鲟还能不能适应长江生态,实现物种延续?多年来,我国多所研究机构推动长江鲟“野化”的脚步从未停止,而周亮与...
大宜宾-四川练团子-大美宜宾-“长江精灵奶爸”周亮:三十年守护...
2004年,在野外长江鲟即将绝迹之际,实现长江鲟规模化养殖,当年出苗上万尾;2007年,攻克全人工繁殖...
央媒看四川丨“水中大熊猫”的“奶爸”_手机新浪网
↑这是2021年10月12日拍摄的最初的宜宾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富兴繁育基地。 ↑这是6月27日拍摄的宜宾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与四川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合作的繁育基地。 周亮父子生长在长江边,常从渔民口中听到“腊子”中华鲟、“沙腊子”长江鲟等名字。出于对这个物种的兴趣,父亲周世武创建了宜宾所。
新华全媒+|一家两代人为了它们的28年坚守 - 新华社客户端
新华社成都10月16日电(记者杨迪、王曦)28年前,刚刚大学毕业的周亮回家乡四川宜宾,协助父亲周世武经营宜宾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以下简称“宜宾所”)。目前,这家民营研究所,已经实现长江鲟的全人工繁殖和子三代苗种生产。据统计,该所已累计增殖放流长江鲟38.4万尾。此外,在中华鲟、胭脂鱼、圆口铜鱼、岩原...
拯救长江上游珍稀鱼类 环保“绿色先锋”周亮执着了近30年 - 川观...
据不完全统计,研究所近30年来,共向长江增殖放流中华鲟子一代幼鱼30尾、长江鲟33.85万尾、胭脂鱼33.81万尾、岩原鲤54.09万尾,累计价值4000余万元,为长江上游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作出了贡献。 周亮说,禁渔之前,每年误捕记录已达数百尾之多,长江鲟资源恢复充满了希望。
...近30年 开创长江鲟规模化人工繁殖的先例 四川新闻频道 - 四川新闻...
在四川宜宾,有这样一对父子,他们将长江独有的珍稀鱼类看作自己的“孩子”,执着近30年,从事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的保护与开发,他们使长江鲟摆脱了种群灭绝的危机,还开创了规模化全人工繁殖的先例。宜宾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所长周亮 保护珍稀鱼类 他们建立了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 在宜宾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
曾宣布野外灭绝,如今近10万尾鱼宝宝... 来自四川生态环境 - 微博
【曾宣布“野外灭绝”,如今近10万尾“鱼宝宝”在四川繁育成功】近期,“长江鲟野化繁殖试验”取得突破性成果,被宣布“野外灭绝”的长江鲟在长江四川宜宾江安段天然水域实现自然繁殖,跨出了恢复野外种群的关键一步。为了保护长江鲟,四川每年都会放流近十万尾,它们几乎都来自同一个研究所的“育儿房”,有部分还来自成都...
“鱼痴”父子保育长江“水中大熊猫”
6月27日,四川宜宾,宜宾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所长周亮放流长江鲟。 王利文 摄 今年,宜宾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精心培育的约2.8万尾长江鲟鱼苗和100尾长江鲟亲鱼,在四川宜宾江安县被放流。它们背负着复苏种群的重任,重返世代生存的滚滚长江。“亲鱼能提高繁殖成功率,鱼苗能出色地适应自然环境。”周亮解释道,...
长江鲟“安居”万州11年 今年首次实现人工催卵
长江鲟 长江鲟是长江上游特有珍稀鱼类,鲟形目鲟科鲟属鱼类,又名达氏鲟、鲟鱼、鳇鱼、沙腊子,其体长呈梭形,成熟个体的体长分布在75—105厘米,体重为4.5—12.5千克。天然环境中的长江鲟喜欢在较暗的底层缓流水体中活动,经常栖息在8—10米的江河浅水区,冬季在有缓流的河道中越冬,立春后溯水上游到...
“鱼痴”父子保育长江“水中大熊猫”
6月27日,四川宜宾,宜宾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所长周亮放流长江鲟。 王利文 摄 今年,宜宾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精心培育的约2.8万尾长江鲟鱼苗和100尾长江鲟亲鱼,在四川宜宾江安县被放流。它们背负着复苏种群的重任,重返世代生存的滚滚长江。“亲鱼能提高繁殖成功率,鱼苗能出色地适应自然环境。”周亮解释道,...
四川手机报
在四川宜宾,有这样一对父子,他们将长江独有的珍稀鱼类看作自己的“孩子”,执着近30年,从事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的保护与开发,他们使长江鲟摆脱了种群灭绝的危机,还开创了规模化全人工繁殖的先例。 宜宾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所长周亮 保护珍稀鱼类 他们建立了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 ...
国社@四川|一家两代人为了它们的28年坚守_新浪四川_新浪网
新华社成都10月16日电(记者杨迪、王曦)28年前,刚刚大学毕业的周亮回家乡四川宜宾,协助父亲周世武经营宜宾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以下简称“宜宾所”)。目前,这家民营研究所,已经实现长江鲟的全人工繁殖和子三代苗种生产。 据统计,该所已累计增殖放流长江鲟38.4万尾。此外,在中华鲟、胭脂鱼、圆口铜鱼、岩原鲤等珍稀...
三峡库区惊现“水中大熊猫”,还不止一只,曾被宣布野外灭绝!
6月16日,西南大学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监测团队在三峡库区发现了野生的长江鲟,还不止一条,有成体也有幼体,科研人员初步判断是一家五口。这个消息振奋人心,野外长江鲟曾一度被专家怀疑已经灭绝。长江鲟是什么鱼?和中华鲟有关系吗?长江鲟的俗名很多,有叫沙腊子、小腊子的,还有的地方叫它蝗鱼,以前水生物...
中华鲟(鲟科鲟属动物) - 百度百科
2012年,长江水产研究所也获得了中华鲟全人工繁殖成功。2022年9月26日,据三峡集团消息,20余万尾人工繁育的中华鲟在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成功出苗,这是该所2022年全人工繁殖出苗的首批子二 代中华鲟。2023年1月10日上午,由中国湖北省荆州市人民政府主办、市农业农村局承办的“保护中华鲟·”增殖放流活动在长江...
新重庆
长江鲟是长江上游特有珍稀鱼类,鲟形目鲟科鲟属鱼类,又名达氏鲟、鲟鱼、鳇鱼、沙腊子,其体长呈梭形,成熟个体的体长分布在75—105厘米,体重为4.5—12.5千克。天然环境中的长江鲟喜欢在较暗的底层缓流水体中活动,经常栖息在8—10米的江河浅水区,冬季在有缓流的河道中越冬,立春后溯水上游到长江的干支流摄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