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道研究所所长向杨振宁治丧委员会致唁电!称感佩其博学
称感佩其博学 10月21日下午,南都N视频记者获悉,杨振宁先生病逝后,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所长张杰发送了一则唁电:“我谨代表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并以个人名义,向杨先生致以沉痛哀悼,并向亲属表示深切慰问,尚祈节哀。”该所工作人员告诉南都N视频记者,唁电已发送至杨振宁先生治丧委员会,对方应该收到了。 1957年诺贝尔奖颁奖现场。左起
杨振宁逝世,中科大发文悼念提及与少年班首创的渊源
此前一年,与杨振宁一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李政道,在旧金山家中逝世,享年97周岁。2024年8月25日,李政道的追悼会在上海举办,杨振宁并未出席。当时,何祚庥院士夫妇在节目中表示,杨先生也在医院里面静养,“翁帆绝对不把这些信息告诉他”“这是对高龄老人的一种保护,不要刺激他,兔死狐悲,物伤其类”。杨振宁。
沉痛悼念!杨振宁先生因病逝世,享年103岁
据清华大学微信公号10月18日消息,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杨振宁先生1922年出生于安徽合肥,1929年随父母来到清华园。1938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1942年入清华大学研究院,1944年获理学硕士学位...
杨振宁辞世,中科大发表悼念文章追忆与少年班共同开创的渊源
去年一年,和杨振宁一起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李政道在旧金山的家中去世,享年97岁。2024年8月25日,李政道的追悼会在上海举行,杨振宁没能到场。那时,何祚庥院士夫妇在节目中透露,杨先生当时还在医院静养,“翁帆绝对没有告诉他这些消息”,“这是为了保护高龄老人,别让他受到刺激,兔死狐悲,物伤其类”。杨振宁,照...
杨振宁离世,中科大发表悼念文章追忆其与少年班的创立关系
1978年,改革开放刚刚开始,8月10日,杨振宁又一次回到阔别多年的故土,欣然拜访中国科大。在校园和实验室参观的同时,他也就学校的教学、科研和长远发展规划,向随行的校领导和教授们提出了不少富有建设性的建议。那会儿,中国科大办学条件还比较差点,杨振宁挺担心,怕这环境吸引不了归国的人才,也不太容易招到好...
中国民众追忆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_民声频道_央视网(cctv.com)
在结构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的心目中,杨振宁是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科学泰斗”。他曾在文章里写道:杨振宁和李政道的学术成就,激励了一代代中国青年崇尚科学、发愤图强,从中产生了一大批在基础研究领域做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 从小在清华园中浸润成长的杨振宁对清华大学有着深厚感情。20世纪90年代末,杨振宁出...
痛悼!今天,送别杨振宁先生_人民日报
23岁的杨振宁赴美留学 1948年,杨振宁获得博士学位 1956年 杨振宁与李政道共同发表论文 提出了在弱相互作用下 宇称不守恒的思想 并提出了可能的实验检验方案 这个革命性的观念 很快被吴健雄等人的实验证实 杨振宁与李政道 因此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共同成为最早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
痛心!杨振宁去世。“若问余生何所寄,归根居里数星辰。”
但鲜有人知道,婚礼当天杨振宁特意带上了1957年的诺贝尔奖章——那是他与李政道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阁楼里熬了三个通宵算出的成果。 "科学家的爱情不需要玫瑰,公式就是最美的情书。 "翁帆在2015年接受采访时如是说。这种特立独行的作风贯穿了杨振宁的一生。 1938年他揣着《神秘的宇宙》考进西南联大时,物理试卷...
首页- 李政道研究所
“李政道先生与上海”——上海市实施博士后制度40周年纪念活动暨物理学与天文学博士后论坛举行 中国共产党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党员大会召开 祝贺!刚刚揭晓,交大丁洪院士获“未来科学大奖”! 李政道研究所2024年年报发布! 张杰院士策划最新科普读物《天问》发布!跟随引力子,穿越这138亿年的科学历程 点击进入李政道先...
沉痛悼念丨中国旅美科技协会追忆杨振宁院士闪耀的百年人生
杨振宁与李政道大胆地提出了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理论,这一理论如同在平静的科学湖面上投下了一颗巨石,瞬间激起了千层巨浪,震撼了整个科学界。长久以来,物理学界一直信奉着“宇称守恒”的信条,认为自然界在左右对称方面是绝对平衡的。然而,杨振宁和李政道的这一发现,却如同一把锋利的利刃,无情地打破了这一...
痛悼!物理学巨擘杨振宁逝世
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杨振宁 因病医治无效 在北京逝世 享年103岁 杨振宁 杨振宁出生于安徽合肥。1938年进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学习。从西南联合大学毕业后,1945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费米,进行理论物理学研究。1957年,杨振宁(右)与李政道(左)在普林斯顿
【杨振宁逝】'世享年'103岁 清华大学沉痛悼念
2002年,他应邀参与筹建邵逸夫奖励计划,并担任总评选委员会主席。2018年,他还应邀担任“科学探索奖”的共同发起人。 1997年,清华大学成立高等研究中心,杨振宁应邀担任中心名誉主任,2009年高等研究中心更名为高等研究院。杨振宁于1999年起任清华大学教授,他亲自募集资金创立了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基金会,用于人才引进和学科...
上海交大李政道研究所发布讣告悼念李政道:心通天宇,情系华夏,用近...
李政道(图源:央视新闻)全文如下:享誉全球的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意大利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终身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名誉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名誉所长李政道先生,于当地时间2024...
李政道先生悼念追思会今天上午在上海举行
李政道先生1926年11月24日生于中国上海市,祖籍江苏苏州。1943至1945年就读于浙江大学、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入读美国芝加哥大学研究生院,1950年6月获博士学位。1950至1953年在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普林斯顿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1956年,李政道与杨振宁一起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论断,翌年经实验验证后...
杨振宁辞世,中科大发表悼念文章回忆与少年班的开创渊源
央视新闻报道,世界知名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兼清华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在北京去世,享年103岁。去年,和杨振宁一块儿拿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李政道,在旧金山的家中去世,享年97岁。2024年8月25日,李政道的追悼会在上海举行,可惜杨振宁没有到场。当时...
讣告: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李政道先生
享誉全球的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意大利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终身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名誉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名誉所长李政道先生,于当地时间2024年8月4日凌晨2时33分,在美国旧金...
首位华人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逝世 多位科学家发文悼念
他不仅发起了CUSPEA计划,在他的倡议下中国建立了博士后制度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他还在推动中美科技合作协定签订及续签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特别是中美高能物理领域的合作。汤超称,李政道先生的浓厚家国情怀以及他所倡导的“科学属于全人类”精神,历久弥新,令人敬佩,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每日经济新闻 ...
98岁物理学家李政道逝世,曾和杨振宁一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2018年,李政道受聘为李政道研究所名誉所长。李政道是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1956年,他与杨振宁一起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论断,翌年经实验验证后,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和爱因斯坦科学奖。他的研究工作对粒子物理学和量子场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据北京大学官网介绍,李政道在粒子物理理论、原子核理论和统计...
李政道研究所所长向杨振宁治丧委员会致唁电!称感佩其博学
称感佩其博学 10月21日下午,南都N视频记者获悉,杨振宁先生病逝后,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所长张杰发送了一则唁电:“我谨代表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并以个人名义,向杨先生致以沉痛哀悼,并向亲属表示深切慰问,尚祈节哀。”该所工作人员告诉南都N视频记者,唁电已发送至杨振宁先生治丧委员会,对方应该收到了。
李政道百岁诞辰纪念专题
悼念李政道先生作品征集函 2024-08-09 李政道先生悼念追思会将于8月25日举行 2024-08-05 【讣告】沉痛悼念李政道先生 生平简介 李政道长期从事物理方面的研究,在量子场论、基本粒子理论、核物理、统计力学、流体力学、天体物理等诸多领域做出了开创性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作。1956年,李政道和杨振宁合作提出的弱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