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爆发,党内对出兵有争议,傅作义电劝毛主席:应立即出兵...
1950年10月4日,中南海怀仁堂内气氛凝重,毛泽东主席亲自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重点讨论是否出兵援助朝鲜的问题。这已经是中央就此事召开的多次会议之一。在之前的书记处会议上,领导层意见分歧明显:以彭德怀为代表的部分将领力主出兵,而主管经济工作的同志则担忧刚结束内战的国家难以承受新的战争压力,还有部分与会者持观望态
朝鲜战争爆发,党内对出兵有争议,傅作义电劝毛主席:应立即出兵...
在这几次会议的讨论期间,毛主席还收到了来自傅作义的一封电报,简洁明了地建议立即出兵援朝。傅作义当时正在外地视察水利工作,这份电报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佐证,显示出傅作义对当时局势的清晰判断。 二、做出艰难决定 傅作义,作为北京和平解放的大功臣,建国后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及水利部长。他在水利工作的领域非常投入,每年都...
四电退敌兵 - 百度百科
四电退敌兵是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通过四封电文成功阻止国民党傅作义部进攻的军事事件,被称为现代版“空城计”。1948年秋末,傅作义率军队突袭石家庄,意图摧毁中共中央驻地西柏坡。当时华北野战军主力远在平绥线作战,守军仅余地方武装及中央警卫部队。毛泽东于1948年10月25日至31日间通过新华社连续发布四篇电文,首篇揭露...
长征副刊丨抗美援朝艰难决策始末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
周恩来介绍了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朝鲜局势和出兵援朝问题的情况,说明中国的实际困难,提出只要苏联同意出动空军给予空中掩护,中国就可以出兵援朝,同时要求苏联援助中国参加抗美援朝所需的军事装备。而谈判结果是,苏联可以完全满足中国抗美援朝所需的飞机、大炮、坦克等军事装备,但苏联空军尚未准备好,须待两个月或两个半月...
军报记者寻根行丨讲真话、报实情,是人民军队真正有力量的体现 - 中国...
“讲真话是一个领导干部真理在身、正义在手和有公心、有正气的重要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多次强调讲真话的重要性。 列宁有一句名言,“我们的力量在于说真话”。记者一路踏访,深切感到:讲真话、报实情,不仅是人民军队一贯坚持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这支军队真正有力量的体现。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抗美援朝的出兵决策及其历史意义...
朝鲜战争一爆发,美国就立即武装干涉,虽然战前朝鲜没有向中国提出任何请求,且战事开始后朝鲜人民军势如破竹,发展顺利。但毛泽东、周恩来考虑到,由于美国武装干涉,朝鲜战局形势发展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朝鲜人民军能一鼓作气,战争很快结束,至少告一段落,美国再想援助也需要长时间准备和调动更大兵力。另一种可能是,...
五原战役 - 百度百科
五原战役是1940年3月至4月中国第8战区傅作义部在绥远省五原地区对日伪军发动的反攻战役,为抗日战争中绥西反攻的关键作战。1939年冬傅作义部“冬季攻势”失利后,日军于次年2月进占五原。傅作义重整部队后采纳民众及共产党人建议,于3月20日发起夜袭:新31师突入城区摧毁日军指挥系统,击毙守将水川伊夫,伪军首领王英...
抗美援朝是错误的?荒谬! - 青春山东
其一,朝鲜方面的请求。这是直接因素。1950年10月1日,朝鲜劳动党中央和朝鲜政府通过中国驻朝鲜大使馆请求中国出兵援助,并由金日成和朴宪永联名致信毛泽东。信中介绍了朝鲜战争爆发以来的有关情况,提出“在目前敌人趁着我们严重的危急,不予我们时间,如要继续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则只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是难以克服此...
毅然决然的战略抉择
身边工作20多年,记得有两件事毛主席很难下决心。一件是1950年派志愿军入朝作战,一件就是1946年我们准备同国民党彻底决裂。”胡耀邦也回忆:“考虑出兵不出兵朝鲜的问题,他不作声,一个礼拜不刮胡子,留那么长。想通以后开了个会,大家意见统一了,毛主席就刮胡子了。”由此可见,作出抗美援朝决定,并非一锤定音,而是一波三折。 抉择之
给傅作义的信 - 百度百科
《给傅作义的信》是毛泽东于1936年10月25日写给傅作义的亲笔信函。信中肯定傅作义部在绥远抗战的功绩,阐明红军抗日立场并提出建立统一战线。傅作义阅读此信后进一步坚定了抗战决心。1936年日本关东军试图以6000万大洋收买傅作义,要求其脱离南京政府。傅作义严词拒绝并声明绝不卖国,日军参谋长坂垣征四郎随后宣称要驱逐...
朝鲜战争爆发,党内对出兵有争议,傅作义电劝毛主席:应立即出兵...
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央军委迅速召开会议,讨论如何加强东北边防的措施。会议决定迅速调集25.5万人组成东北边防军,同时加强空军、炮兵等兵种的建设,以确保应对可能的突发状况。经过这一系列的准备工作,抗美援朝的决策得以迅速实施。 1950年10月8日,毛主席致电金日成,正式告知决定出兵援朝的消息。同一天,人民志愿军正式成立,彭德怀被任
朝鲜战争爆发,党内对出兵有争议,傅作义电劝毛主席:应立即出兵...
毛主席深知如果不采取行动,未来将面临更加艰难的局面,甚至可能被美国从多个方向同时包围。他指出,若允许敌人进一步推进,必将为未来的战争埋下隐患。最终,毛主席做出了坚决的决定: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然而,另一个不为人知的细节是,傅作义在此时也给毛主席发去了一份电报,建议立即出兵。这份电报提醒了毛主席,外部压力...
绥远战役 - 百度百科
由于傅作义部依托城防固守,解放军缺乏攻坚经验及火力支援,加之严寒侵袭补给困难,围攻近两个月未克。此役共歼敌1.2万余人,收复丰镇、集宁等十余城镇,粉碎国民党建立"防共隔绝地带"计划,实现解放绥远大部地区、夺取雁北13县的战略目标,但未能攻克归绥及全歼敌军主力。战役起因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在同共产党...
抗美援朝的出兵决策及其历史意义 - 东南网
直到10月5日下午的会议上,大家才统一了认识,一致作出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大战略决策。周恩来、彭德怀、聂荣臻、胡乔木都曾谈及,中共中央当时下决心作出这个决策是很不容易的。胡乔木曾回忆:“我在毛主席身边工作二十多年,记得有两件事是毛主席很难下决心的。一件是1950年派志愿军入朝作战...
红格尔图 - 百度百科
绥抗战胜利对全国人民抗日斗争鼓舞极大,全国各地民众纷纷捐款捐物慰劳绥东抗日将士,中国共产党首先发出贺电,称赞绥东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的先声,同时还派南汉辰同志率慰问团亲赴归绥(今呼和浩特市)慰问,并赠送锦旗一面,上写“为国御侮”四个大字。战后,毛主席、朱总司令从延安发来贺电,祝贺绥远守军的抗日精神...
「百年党史」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 - 法治中原
10月5日下午,中央政治局继续开会,对是否出兵援朝再次进行讨论,彭德怀在发言中说,出兵援朝非常有必要。△声势浩大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时任彭德怀军事秘书 杨凤安:彭老总在这个会议上就发言,他首先说,出兵朝鲜是必要的,打烂了等于我们解放战争晚胜利几年就是了。毛主席在10月8日发布了抗美援朝命令,...
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中华民族的硬骨头
朝鲜战争是在中国并不完全知情的情况下于1950年6月25日爆发的。开始北朝鲜军队进展顺利,迅速将战线推进至洛东江。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则保持了冷静的态度,对战局的发展作了两种可能的估计:一是速决,即朝鲜人民很快取得胜利;二是持久,即美帝国主义不甘心失败,继续增兵,甚至在朝鲜北部登陆,扩大战争规模,转入...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秘密入朝 - 天眼新闻
毛主席问彭德怀能不能打,彭德怀说也能打。 当天,毛泽东致电周恩来,并转告斯大林。在分析了各方面利弊之后,电文中明确提出:“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出兵朝鲜,箭已在弦上。 就在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下决心援朝作战并日夜筹备大军入朝之际,美国也在多方搜集...
包头战斗 - 百度百科
牵制日军兵力:为牵制华北日军调兵南下,配合其他战场作战,傅作义决定发起包头战役。双方兵力部署 中国军队 由第 8 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 35 军军长傅作义指挥。具体部署为,骑 6 军军长门炳岳指挥骑兵第 7 师破坏包头以东的铁路;孙兰峰师附五临警备旅于霖瑞团和一个山炮营为主攻部队;董其武师为总预备队;袁庆荣师...
王立华:国共合作抗日后,毛泽东的这句警示一针见血
毛主席提出的问题不是无的放矢。他从中国资产阶级的特点入手,列举蒋介石的限制削弱共产党的图谋计划,告诉全党不要抱有幼稚幻想。另一方面,共产党内理论水平的不平衡,许多党员缺乏北伐战争时期两党合作的经验,党内小资产阶级成分的大量存在,一部分党员对过去艰苦斗争的生活不愿意继续的情绪,统一战线中迁就国民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