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苏交恶,毛泽东指了指罗瑞卿:下次军委会议,一定要让粟裕参加...
1949年,毛泽东将解放台湾的重任交给了粟裕,后来准备抗美援朝时,毛泽东也属意粟裕作为东北边防军的指挥。可以说,粟裕在毛主席的心中,已经是一位能随时解决燃眉之急的将才了。 然而1958年,由于健康问题和其他复杂原因,粟裕离开了一线指挥岗位。尽管如此,毛泽东始终没有忘记这位功勋卓著的大将。 1959年9月,在中南海颐年堂召开军委扩大会
10万大军即将渡江,毛泽东急召粟裕面谈后,紧急修改部署:听他的...
1961年9月,毛泽东接见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时,蒙哥马利称赞毛泽东是高明的军事家,用兵如神,并特别指出其运筹的淮海战役令人不可思议。 毛泽东听完却说:“在我的战友中,有一个最会带兵打仗的人,这个人叫粟裕,淮海战役就是他指挥的。他也是我们湖南人。” 透过这段话,可见毛主席对粟裕大将的高度肯定,同时也能看出,他...
47年毛主席对粟裕憋了一肚子气,陈毅“横插一杠”,巧妙化解矛盾...
这事一出,毛泽东对粟裕非常不满,认为他延误了战机,便在电报中指出:“华野各纵过于依赖后方补给。”二、 陈毅巧妙化解信任危机 陈毅作为华野的司令员兼政委,和部队一起前往鲁西南前线。他明白粟裕的良苦用心,如今知道毛泽东对其产生了不满,便一直想找机会化解这个矛盾。 好在粟裕本人也清楚自己此番行事的不妥之处,...
@所有人 这是我军战时文电,请查阅 - 中国军网
同时,鉴于时任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的林彪入关后曾有过“应准备放弃锦州以及以北二三百里让敌拉长分散后,再选弱点突击”的想法,毛泽东在电报的第一条即明确要求“死守四平”,虽然委婉地用了一个“望”字,但“死守”两字足见四平街一战的战略意义,进而坚定受文者作战的决心。 在四平街大战一触即发之际,我党与国民...
正准备攻打台湾,粟裕却接到主席电报,接受一个他最终无法完成的...
7月10日, 毛泽东又亲笔拟稿致电粟裕:“来电悉。有病应当休养可以缓来, 但仍希望你于八月上旬能来京, 那时如身体已好, 则担任工作, 如身体不好则继续休养。”不久, 毛泽东又指令陈毅向粟裕当面传达, 明确要他担负抗美援朝作战指挥任务。也就在7月10日这一天, 周恩来再次召开国防会议, 增设萧劲光为东北边防军副...
军报记者寻根行丨讲真话、报实情,是人民军队真正有力量的体现 - 中国...
就在这一天,毛泽东收到粟裕从华东发来的一封电报。电报里,粟裕分析了中原形势,大胆直陈自己的想法。 这封电报,相当于否定了党中央关于组建解放军第一野战兵团渡江南进的命令。毛泽东有些意外,对周恩来说:“粟裕不过江,我们这台大戏难唱喽!” 然而,中央对粟裕的建议仍非常重视,电召粟裕到中央当面汇报。汇报中,粟裕...
把发动群众创造战场当作东北当前紧急战略任务 - 百度百科
《把发动群众创造战场当作东北当前紧急战略任务》是毛泽东于1945年11月10日为中共中央起草给东北局的电报。该电报要求东北我军半月内完成黄永胜、文年生部及梁兴初、黄克诚部向沈阳、锦州等地的集结任务,强调山东渡海部队须按林彪部署作战,并指示保留沈阳部分枪支弹药。电报指出国民党李正先第十六军、石觉第十三军及第...
绝密电报! - 北晚新视觉网
政委邓小平 收到一份紧急的绝密电报 电文中写道 “现陕北情况甚为困难”发电人:毛泽东 看到这句话 两位身经百战的指挥员 内心极为震动 当时中共中央正处于险境 背着国民党大军“武装大游行”毛泽东开始谋划全国战局 要求刘邓大军 “下决心不要后方 以半个月行程 直出大别山”这是一步“奇招”也是不折不扣的“...
九十三事述征程第五十六集:毛泽东20多封电报指挥辽沈战..._新浪军事
粟裕的电报让毛泽东兴奋得夜不能寐 9月12日,当西柏坡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还在进行中,东北野战军根据毛泽东和党中央的统一部署,集中了主力12个纵队和1个炮兵纵队,连同地方武装共53个师,七十余万人,在东北广大人民的支援下,对收缩在长春、沈阳、锦州三个孤立地区的国民党军队的14个军共44个师,发起了声势浩大的...
档案君丨世界上“最小”的指挥部
1948年10月3日凌晨,毛泽东让秘书把一份右上角标有AAAA的电报送给电报员。 AAAA表示:十万火急。 电报员接到电报后,立即将其发给东北野战军总部。这封电报的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前线的紧张局势:“四五月间,长春本来好打,你们不敢打,在两个月前(即七月间)长春之敌同样好打,你们又不敢打,现在攻锦部署业已完毕,你...
辽宁省人民政府
今年,是《东北日报》创刊80周年。 从1945年11月1日到1954年8月31日,不到九年的时光里,《东北日报》亲历了解放战争的硝烟,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铭记了抗美援朝的烽火,记录着东北大地的沧桑巨变,一段峥嵘风貌,一张名家辈出、名作迭出的新闻纸,共同成就了一部编年史。 《东北日报
西柏坡的机要人员平均每天收发电报四五万字———电报指挥更胜...
“我们这个指挥部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指挥部,一不发人,二不发枪,三不发粮,只是天天发电报,就把国民党打败了。” 贰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共持续了一百四十二天,位于西柏坡的中共中央军委发往前线的电报共计四百零八封,西柏坡的机要人员平均每天收发电报四五万字。
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事务部
“在五个月前(即四五月间),长春之敌本来好打,你们不敢打,在两个月前(即七月间),长春之敌同样好打,你们又不敢打,现在攻锦部署业已完毕……又不敢打……” “我们不赞成你们再改计划,而认为你们应集中精力力争十天攻取锦州。” 这是辽沈战役中,毛主席接连发给东北野战军总部的电报。电报的右上角,写着“...
辽沈战役,明知打锦州是一招“险棋”,毛主席为何仍然敢于坚持?|锦州市...
但是,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同志的眼界并非局限于东北全局,而在于未来整个战场局势。攻打长春虽容易,但极有可能产生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一旦攻占长春的战役全面爆发,国民党军只要听闻战局对他们不利,其余据点的几十万国民党守军很有可能会迅速撤退到关内,形成新的重兵集团,从而在未来华北战场上对我军造成极为不利的战争态势...
不熄的灯塔--期刊选粹-人民网
“究以何者为宜,请酌定”,“以上意见妥否,望复”等等,类似这样的字眼,在毛泽东和各战区司令员、政委...随着解放战争的形势变化,作战参谋在作战地图上用红毛线一圈一圈地去拴,拴住了沈阳,拴住了徐州、淮海,...”毛泽东说:“这么好的地打这么点稻子,产量太低了。我是南方人呢,种稻子不是像你们这个种法。要先...
《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第一版正文和题解的主要修订情况
一九四八年二月十二日林彪又致电中央宣传部,提出:“为着不致在群众中引起误会起见,我认为只公布信的全文,而不必公布我的姓名,就好些。”毛泽东同意了这个意见,并批示:“这封信不要出版。”所以,一九四八年出版的东北书店版和晋冀鲁豫版《毛选》,没有收入这封信。这封信在收入《毛选》第一版时,改题为《星星...
共产党人的斗争 | 无线电侦察:对敌斗争...-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此外,在渡江战役,衡宝战役,解放两广、云贵川、海南等军事行动中,我军的无线电侦察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使战争时间大为缩短,前线兵士“少吃亏,多打胜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革命战争的历史中,基于无线电侦察的密码分析、情报获取已不只是影响胜负的偶然因素,而逐渐成为一个重要因素。毛泽东曾在《通信战士》杂志上题词...
宝塔光辉映照信仰伟力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
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坚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用以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党性的差距、校准前进的方向。 ——习近平 “毛泽东的队伍穿过黄褐色的山谷——头道川,来到地处陕西黄土高原心脏地带一个尘土飞扬的小镇吴起……在未来的漫长岁月里...
一封电报,让粟裕对陈毅感恩戴德,毛主席感叹:两个人都很聪明...
由于行动迅速,解放军一路如入无人之境,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但是,事情随即出现了重大转变,敌人的围剿和封锁,一度让刘邓军团困难重重。为了缓解刘邓的压力,毛主席电告华野,迅速出兵鲁西南,袭扰敌人后方,减轻大别山方向的军事压力。 拿着命令,粟裕陷入了矛盾之中。他知道,在分兵之后,部队在攻守两端都表现不好,此时...
...的军事天才只有一人,他打的仗,即使别人复盘也打不出来_毛主席...
在军事史上,有一种奇怪的现象:越是经典的胜仗,后人越爱复盘推演,但有些人的战役,连顶尖的军校和敌人都反复研究,却始终无法破解。西点军校曾花费三年时间剖析某场战役,最终得出结论:“算准天气、地形、敌军性格,缺一不可”;而蒋介石在日记中也坦言,“没人能在军事上战胜他。”这个人,就是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