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部曝光一地设罚款指标,罚没收入遭严监管出现下滑
10月13日,司法部曝光一起典型案例显示,2025年4月,河南某县政府行政执法监督局在监督指导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时,发现近半年全县23个街镇消防领域行政处罚案件呈“整齐化”特征,每月处罚案件数量稳定在2-3件,罚款金额集中于2000-2500元区间。 经查,该县消防救援大队通过微信工作群下达“月度指标”,要求各街镇必须完成“行政处罚
司法部曝光一地设罚款指标,罚没收入遭严监管出现下滑
10月13日,司法部曝光一起典型案例显示,2025年4月,河南某县政府行政执法监督局在监督指导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时,发现近半年全县23个街镇消防领域行政处罚案件呈“整齐化”特征,每月处罚案件数量稳定在2-3件,罚款金额集中于2000-2500元区间。经查,该县消防救援大队通过微信工作群下达“月度指标”,要求各街镇必须完...
司法部曝光一地设罚款指标,罚没收入遭严监管出现下滑
10月13日,司法部曝光一起典型案例显示,2025年4月,河南某县政府行政执法监督局在监督指导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时,发现近半年全县23个街镇消防领域行政处罚案件呈“整齐化”特征,每月处罚案件数量稳定在2-3件,罚款金额集中于2000-2500元区间。 经查,该县消防救援大队通过微信工作群下达“月度指标”,要求各街镇必须完成“...
21世纪经济报道 | 司法部:前8月涉企行政检查下降30%,有效纠治乱罚款
根据国务院有关方案,司法部紧盯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突出问题开展集中纠治,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是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和违规异地执法、趋利性执法等问题得到有效纠治。以行政检查为例,各地通过数字赋能提高检查质效,根据企业信用等情况实施分级分类监管,把该减的减下去、该...
司法部曝光一地设罚款指标,罚没收入遭严监管出现下滑_手机新浪网
今年上半年全国罚没收入同比下降4.3% 在财政收支矛盾较大的当下,为了遏制一些地方违规增加罚没收入冲动,国家强化监管。 10月13日,司法部曝光一起典型案例显示,2025年4月,河南某县政府行政执法监督局在监督指导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时,发现近半年全县23个街镇消防领域行政处罚案件呈“整齐化”特征,每月处罚案件数量稳定在2-...
司法部曝光一地设罚款指标,罚没收入遭严监管出现下滑
在财政收支矛盾较大的当下,为了遏制一些地方违规增加罚没收入冲动,国家强化监管。 10月13日,司法部曝光一起典型案例显示,2025年4月,河南某县政府行政执法监督局在监督指导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时,发现近半年全县23个街镇消防领域行政处罚案件呈“整齐化”特征,每月处罚案件数量稳定在2-3件,罚款金额集中于2000-2500元区间...
司法部通报河南一县罚款指标事件,执法失守
该大队通过微信工作群向23个街镇下达“季度不少于2件处罚、2000元罚款”的硬性任务,以接龙打卡和通报排名推动执行。这种做法公然违反国务院明令禁止的“严禁下达或变相下达罚没指标”规定,暴露出部分基层执法中“以罚代管”“逐利执法”的积弊。司法部此次将其列为典型案例,正是要斩断执法与利益之间的隐秘链条。执...
罚没款收入减少的原因
罚没款收入减少的原因可能涉及多个方面,以下是从法律角度进行的分析: 一、执法力度与政策调整 执法力度的变化:执法部门在特定时期的执法力度可能直接影响罚没款收入。若执法力度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查处更为严格,则罚没款收入可能会增加;反之,若执法力度减弱,对违法行为的查处放松,则罚没款收入可能会减少。 政策调整:政府...
2024年罚没收入同比增长约15%,四季度下滑,怎么看?
当然罚没收入快速增长并不等同于乱罚款导致收入快速增长。从此前一些地方披露罚没收入快速增长的原因来看,一种是当年有大案要案结案,法院判决并缴库的罚没收入增加;另一种是公安罚没收入增加。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罚没收入增长等同于逐利执法,但实践中一些地方罚没收入异常高增长也已经引起中央部委的警惕。值得注意的...
司法部:行政罚款数额总体呈下降趋势,乱检查得到有效遏制-中新经纬
胡卫列称,在专项行动中,坚持问题导向,紧盯重点问题、重点领域、重点地区,聚焦纠治四类突出问题:一是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问题;二是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行为;三是执法标准不一致,要求不统一,加重企业负担的行为;四是滥用职权、徇私枉法、该罚不罚、“吃拿卡要”、粗暴执法等违反执法规范要求的行为。
【观察】取消调整33个罚款事项,国务院出手破解“罚没创收”乱象 |...
“罚没收入”是指执法、司法机关,对违法违章者罚款的款项、没收的赃款和赃物变价款。近年来,随着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政府税收收入增长乏力,但是各种罚没收入却保持持续增长态势。 通过梳理国家统计局和各地人民政府公开数据(表1),界面新闻注意到,2015年到2021年期间,从国家、地方财政两层面来看,罚没收入都
没有钱就想办法罚款?国家出手了,企业终于能喘口气了
3. 严控罚款指标,杜绝“以罚代管” 多地明确禁止下达或变相下达罚没指标,罚没收入与部门利益脱钩。比如,山东省规定:“不得将罚款数额与考核、奖励挂钩。” 4. 重拳整治“趋利性执法” 司法部数据显示,2025年1-4月,北京行政 检查总量同比下降72%,非现场检查数量上升48%;浙江“综合查一次”实施率33....
罚没收入大起大落,地方财政压力凸显,如何平衡执法与经济?
比如,一些地方罚没收入的增长或下降,主要是受到公安、交通、市场监管等部门的执法力度和效率的影响,而不是反映了执法的协调性和合理性。比如,一些地方罚没收入的增长或下降,主要是受到法院、检察院等司法机关的案件结案和缴库的影响,而不是反映了执法的公正性和透明性。因此,地方执法机关应该加强自身建设,提高...
“没有钱就想办法罚” 要重点整治罚没任务的制定者、分配者
在某个县市场监管局的内部文件中,赫然写着“有非税收入罚没任务的相关业务监管股室分别与执法大队联合办案”的指令,甚至详细划分了各股室的罚没任务比例。这并非孤例。当执法者背负创收指标,“罚款经济”便悄然滋生。2024年多地政府工作报告直指趋利性执法已成营商环境毒瘤,而整治的核心矛头,必须指向那些制定罚没...
罚没收入异常增长 国家治理“乱罚滥罚”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强调,要及时对罚没收入增长异常的地方进行提醒,必要时进行督查。随即,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司法部等部门也相继发声,严格规范涉企执法监管行为。近年来,从福建老人卖芹菜赚14元罚10万元,到南京市民因自行车无牌照被交警罚款50元被曝光,再到某地财政局公开发文称“面对...
小小导致公安罚没收入减少的原因是什么
导致公安罚没收入减少的原因可能有多方面,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一、法律法规的变化 法律法规的变化可能会影响罚没收入。例如,如果新的法律法规减轻了某些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或者取消了某些罚款项目,那么罚没收入就可能会减少。此外,如果法律程序变得更加复杂,也可能导致执法机构在处理和追缴罚没款时面临更多困难,从而影...
中国政府网 | 纠治乱收费乱罚款、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司法部回应
司法部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今年1至8月,各地涉企行政检查数量同比普遍下降30%以上,发现问题率平均提高16个百分点。行政检查次数下降,发现问题率提高,行政检查精准度和质效大幅提升。 ·专项行动紧盯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和违规异地执法、趋利性执...
...案例:消防队下达罚没指标,交通局违规罚款|司法部_新浪财经_新浪网
司法部涉企行政执法典型案例剑指“违规设定罚没指标、程序违法”问题。 10月13日,司法部发布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第二批典型案例。澎湃新闻注意到,此次发布的8个典型案例聚焦整治“乱检查”“乱罚款”,集中呈现治理实践成果。 针对“违规设定罚没指标、程序违法”问题,各级政府行政执法监督机构坚持“纠错问责+制度补漏...
分析公安局罚没收入减少的原因
公安局罚没收入减少的原因可能涉及多个方面,以下是从法律角度进行的全面分析: 一、执法力度与案件性质的变化 执法力度的调整:执法力度的变化直接影响罚没收入的多少。若公安局在某一时期减少了执法频率或调整了执法重点,可能导致查获的违法案件数量减少,进而减少罚没收入。 案件性质的转变:不同类型的案件,其罚没金额往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