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七大召开,毛主席审议中央委员名单:李井泉不宜为委员_张国焘...
当毛主席看到李井泉的名字的时候,眉头不禁皱了起来,他连忙拿起手中的笔将他从中央委员的名单中勾掉了。 对于毛主席的做法,很多人表示不理解,因为李井泉是从井冈山里走出来的老革命,当选为中央委员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那么,毛主席为什么要划掉李井泉的名字呢? 在毛主席的关注下成长 1909年,李井泉出生于江西省临川县的一户农民家庭。李井泉的
1945年七大李井泉被预选中央委员,毛主席挥笔划去:此人不适合当...
在这次会议上,李井泉作为井冈山的老革命,他没有当选中央委员,是因为毛主席划去了他的名字,毛主席之所以这样做,是考虑到此时中央委员中井冈山的同志太多,不能都是井冈山的同志。 毛主席划去李井泉的名字,他知道李井泉会理解自己,因此,他又给李井泉亲自写了一封信:“七大要开成一个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相信你能...
历史节点上的大局意识 - 中国军网
和徐特立一样为了抗战大局而抛弃名位的还有李井泉。七大时,按照资历和功绩,李井泉理应进入中央委员行列,但他主动退出中央委员选举。当时为了增强党的团结和统一,毛主席找李井泉谈话:“因老干部多,照顾不到。”李井泉谦虚道:“我资历浅,不要考虑我。”七大代表王恩惠回忆:“李井泉这个人当时心胸很开阔,他说:应该,是多...
中共七大幕后珍闻_新华报业网
毛泽东沉思片刻后说:“最好能选上。”他又说:“‘七大’是一次团结的大会,犯了错误的人也有代表性……我们不要把犯过错误的人推出去,而要团结他们。犯了错误,改了就好。”然后,毛泽东平静地坐在那里,耐心等待着计票员们把选票统计完毕。当毛泽东看到博古、王明最终被选上中央委员时,脸上露出了笑容。 毛泽东为...
李井泉(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委员) - 百度百科
在这期间,李井泉同志领导了四川军民的清匪反霸,土改镇反,恢复经济,发展农业生产,极大地推动了全省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执行中央关于“积极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提出发展农业生产的十项政策,发动群众大搞农田水利建设。领导重修都江堰,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毛泽东视察都江堰工程时,说他...
历史上党的中央领导机构选举的故事(上)--党史频道-人民网
三大通过的党的中央组织法规定党的主要领导人称委员长,但该文仍称陈独秀为总书记。该学者还认为,罗章龙的回忆,也有失实之处。在罗老记忆中,他一直记得是毛泽东或其他人任秘书,自己没有担任过秘书。直到看到中共中央委员会于1923年12月25日发出的第十三号通告复印件,上面有自己的德文签名,才忽然“醒悟”:原来自己...
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 - 百度百科
1958年5月25日下午,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在北京举行第五次全体会议。主要内容 这一次会议增选了林彪同志为中央委员会副主席、政治局常务委员;增选了柯庆施、李井泉、谭震林同志为政治局委员;增选了李富春、李先念同志为中央书记处书记。同时,将杨献珍、王恩茂两同志由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依次递补为中央委员会委员...
1945年七大,毛主席审查预选中央委员名单,提笔划去李井泉的名字...
1945年初,中共七大在延安如期召开,但许多人,尤其是一些早在井冈山时期便与毛主席并肩作战的老同志,都感到困惑不解,毛主席为何会在审查预选中央委员名单时,毫不犹豫地划掉李井泉的名字。 李井泉虽然没有像其他老同志那样广为人知,但他的能力和贡献丝毫不逊色于那些赫赫有名的人物。那么,毛主席究竟为何要做出这一决定...
七大的中央委员名单上,毛主席划掉两个名字,二人的下场截然不同...
可见在七大上李井泉和陈光都有资格出任中央委员的,那么毛主席划掉他们的名字肯定是另有考虑了,那就是出自红军时期的中央委员太多了,为了团结考虑,毛主席只“委屈”自己信任的将领。 李井泉得知情况后毫无怨言,展现了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而陈光却是大为恼火,甚至找毛主席理论,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也预示着两人未来的不...
李立三 - 百度百科
1945年,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李立三同志没有参加大会,仍被选为中央委员。1946年初,李立三同志回到祖国后,曾任军事调处执行部东北执行小组成员、中共首席代表,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敌工部部长、城工部部长,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党组书记,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等职。他在同国民党方面交涉时,立场坚定,...
党史中的抚州故事(二十五):李井泉,投笔从戎的忠诚战士--抚州新闻网
李井泉回应:“总司令、总参谋长比我站得高、看得远,我赞同他们的意见!”张国焘碰了钉子,把他贬到红四方面军红军大学任上级政治科教导员。面对分裂党分裂红军的严重危局,李井泉对学员进行说服教育,对张国焘错误路线进行坚决抵制,维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 抗日战争爆发后,李井泉先后任八路军120师358旅
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十二次全体会议 - 百度百科
毛泽东主持会议并进行了讲话。会议批准江青、康生、谢富治等人用伪证写成的《关于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罪行的审查报告》,决定把刘少奇永远开除出党,撤销其党内外的一切职务。会议简介 会议还通过了《关于九大代表产生的决定》和《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草案)的决定》。会议还通过了候补中央委员递补中央委员的人员名单:...
老毛行!遵义会议“三人团”想清这件事后,中国的历史走向就变了
毛泽东忍辱负重,但博古仍急于“甩包袱”,甚至在长征随军的领导干部名册中都没有毛泽东的名字。是周恩来同博古、李德据理力争,博古才勉强同意重新把毛泽东加入到中央纵队的名单中。对此,当年给李德当翻译的伍修权在几十年后说:“若果他(指毛泽东)当时也被留下,结果就难以预料了,我们党的历史也可能成了另外一个...
邓小平、陈云与中央顾问委员会
1982年成立、1992年撤销的中央顾问委员会(以下简称“中顾委”),是在邓小平大力倡导、陈云等鼎力支持下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党的历史上的一大创举。中顾委历时两届、十年。第一届的主任是邓小平,第二届的主任是陈云。中顾委以这种特定时期的独特形式,为解决中央领导机构的新老交替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用邓小平...
给李井泉,陈正人的信 - 百度百科
该信件背景与1961年中央推动调查研究纠正"大跃进"错误直接相关。毛泽东要求提交调查报告,重点涉及农村食堂、粮食分配等关键问题。信件强调政策制定需与群众商议,禁止主观主义决策,其手迹因毛泽东办公室实施的文稿拍照制度得以保存。全文内容 四川省委李井泉同志,并转简阳平泉公社陈正人同志:陈正人同志五月一日给我的信收...
领袖的党代会细节:邓小平曾婉拒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一职_共产党员网
1945年4月23日,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被装饰一新。七大开幕典礼就在这里举行。 第二天,七大举行全体会议,毛泽东向大会作政治报告。他写了《论联合政府》的书面报告,会前发给代表。这个报告,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总结抗战中两条路线的斗争,阐述党的一般纲领和具体纲领,并指出中国人民应当争取打败侵略者、建设新中国的前途...
刘少奇 - 百度百科
1945年在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修改党章的报告,对毛泽东思想作了完整概括和系统的论述。同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毛泽东赴重庆同蒋介石谈判。在此期间,他代理中共中央主席职务。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攻占延安,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留在陕北指挥全国解放战争,刘少奇任中共中央委员会书记,转移到华北,和朱德一...
毛泽东对庐山会议的最终态度 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毛泽东对庐山会议的最终态度 1959年7月2日至8月1日,在庐山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出席会议的除了中央政治局成员外,还有各省市区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一些部委负责人。会议初期的基本精神是纠“左”。许多与会者从不同角度强调“大跃进”以来问题的严重性,认为前一段纠“左”虽有成绩,还很不够,...
功勋卓著名垂千古——李德生--党史频道-人民网
1954李德生年从朝鲜回国后,1955年担任十二军军长。在“文化大革命”中,他被毛泽东点名调到中央工作,随后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政治局委员、中央副主席,担任国务院业务组成员、军委办事组成员、总政治部主任、北京军区司令员,这在全军的军一级指挥员中,是绝无仅有的。
窑洞对 - 百度百科
窑洞对是有关毛泽东和黄炎培在延安窑洞关于历史周期率的一段对话。窑洞对,又称“延安对”,被后人引用为关于政权建设的经典之谈。历史背景 1945年7月1日,黄炎培、冷遹、褚辅成、章伯钧、左舜生、傅斯年等六位国民政府参政员,应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的邀请,为推动国共团结商谈,飞赴延安访问。对谈过程 黄炎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