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窗帘三年未拉开 空巢老人临终呼唤无人应
上海某养老院302房间的窗帘,三个月没拉开过了。阳光照不进的房间里,82岁的周教授和老伴张老师度过了人生最后时光。周教授的呼吸声像漏风的风箱。老伴张老师早已说不出话,只能用眼神跟着护工转。床头柜上摆着三个相框,都是孩子们在国外的全家福。老大在纽约当医生,老二嫁去了伦敦,小儿子移民澳洲。当年送别时,周教授红着眼圈说
颠覆“养老靠子女”?上海老人亲述晚年真实孤独
换句话说,十个上海人,差不多就有俩是白发苍苍的老爷叔老阿姨。数字冰冷,可老人的命运每一笔都滚烫——正如同济大学那位85岁的老教授,亲口自述“不靠儿女、不指望老伴,到头来谁也帮不了谁”,这话听着有点扎心,却也是无数人深夜里一个人的真实心跳。于是问题就来了到底谁能给我们兜底?养儿真能防老?...
上海85岁阿姨戳破“养儿防老”困局:人生走到最后,到底能靠谁
她曾是同济大学教师。有两个儿子,在外地工作。儿子们有自己的家庭。他们过年过节回来几天。她去儿子家住过,觉得不自在。她怕添麻烦。她回到上海,一个人生活。她有退休金,有朋友。他们聚会,打牌,旅游。她说孤单是假的。但夜里她会想:结婚带来了什么。年轻时为了家庭和孩子奔波。老了还是一个人。后来她想通...
独居十年,我终于明白:老了最怕的不是死,是没人说话
这是社区法律顾问老周见过的特殊遗嘱。83岁的吴奶奶把房产留给每周陪聊超过5小时的志愿者组织,“钱买不到亲情,但能买到不让我对着空气说话的人”。独居老人不是怕死,是怕活成透明人。当我们给父母买最新款手机时,别忘了教他们发语音条;当我们点赞网红视频时,记得给家庭群里的养生转发也点个赞。对抗沉默的...
上海85岁阿姨戳破“养儿防老”困局:人生走到最后,到底能靠谁
博主@魔都溜达在上海街头采访了一位85岁的阿姨。这位阿姨是上海本地人,年轻时在同济大学做老师,一辈子和学生打交道,也算意气风发。可如今在被问及养老话题时,只剩一声叹息。她有两个儿子,都混得挺不错,按理说她的晚年应该热热闹闹、安享天伦。可如今老伴走得早,偌大的屋子里只剩她一个人。她的两个...
上海教授夫妻养老院孤独离世:养出一个凉薄的孩子,不如养一条狗
子女们直接说:钱不是问题,只要拍照、拍视频给他们就行。 有人就在底下评论:养出一个如此凉薄的孩子,真的不如养一条狗。 教育、买房、结婚,他们为孩子付出一生,到老却换来一个凄凉的晚景。 这让我越来越理解“养儿防老”这四个字背后的残酷与悲凉。
浙江70岁退休教授晚景曝光:人老了,最大的绝望是身后空无一人
福建漳州82岁独居老人被发现时,在家中已去世六天。老人有三个女儿,都在外地。吉林延边84岁老人在家中去世,她的子女在外地工作,是邻居发现异常后报警才为人所知;北京东里社区一位老人突发恶疾,被发现时已经在地上躺了一天一夜,孩子对此浑然不知…人这一辈子,好像总在忙着向前走。年轻时拼事业、养孩子,以为...
上海82岁教师独居日记曝光:人老了,最怕的不是没钱,是喊不应人
前阵子,上海某社区志愿者小王帮独居老人整理房间时,意外看到了82岁退休教师陈雪琴写的日记。 泛黄的笔记本里,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只有一句让人心疼的记录:“二月初一,想喝口热粥,煤气灶打不着火,喊了三声‘有人吗’,只有回声应我。” 陈老师教了30多年小学语文,老伴 10 年前走了,唯一的儿子在加拿大做科研...
上海教授夫妻在养老院孤独离世,三个孩子在国外线上送葬:养出一个...
第二件,是上海一对知名教授夫妻在养老院孤独离世。 这对夫妇把孩子送到美国留学,子女们在那里定居并拥有了自己的家庭。 然而,当两位老人相继离世时,三个子女均未回国,葬礼全程都由养老院代办。子女们直接说:钱不是问题,只要拍照、拍...
上海一位教师,无儿无女无老伴,生活无法自... 来自大叔的心 - 微博
上海一位教师,无儿无女无老伴,生活无法自理后只能选择去养老院。 谁知在所谓的高端医疗养老院里只住了不到两个月就去世了…… 都说无儿无女的老人在养老院是最底层的,不管子女是否有钱孝顺,只要偶尔能去养老...
钱不是万能的?女儿常年在国外,85岁达式常独居上海无人陪
如今在上海,像达式常这样的"空巢银发族"超过30万。 社区工作人员透露:"老爷子每周三雷打不动去居委会,不为领补贴,就为听年轻人喊声'达老师'。 "他书桌抽屉里锁着女儿从悉尼寄来的明信片,最新那张写着:"老爸,悉尼冬天没暖气,我学会包小笼包啦! "有心理学家分析:"这代人把亲情当传家宝,宁可守着老房子的砖瓦,也不愿住子女的'
明明不差钱,上海这些老人图啥?一退休女教师晚上睡楼道,还有人更...
以及堆物背后的独居老人 太!多!了!小坊也和大家 反复关注过相关话题 这几天新闻坊同心服务平台 接连收到多个类似的求助 ↓↓↓ 他们都是常年独居的老人 有人退休前是一名教师 有人住着100多平的房子 他们没有经济上的困难 但都因为楼道间堆物 让邻居们叫苦不迭 易燃物堆在楼道燃气灶上 邻居:每天像睡...
上海教授夫妇在养老院孤独离世,三个孩子在国外线上送别:养出凉薄...
上海一对老教授夫妻晚年凄凉,最后病死在养老院里,就连身后事都是由养老院代为处理。 人们好奇老教授夫妻难道没有儿女吗?然而,事情真相凄凉又让人无比愤恨! 老教授夫妻育有两女一儿,上世纪那个物欲还不丰富的八九十年代,夫妻俩不惜耗尽积蓄,将三个孩子一一送往美国留学。
上海教授夫妻养老院孤独离世,留下惊人遗言,养儿不如养一条狗...
最近,一篇关于上海教授夫妻在养老院孤独离世的消息,就像一把利剑,击中了无数人的心。 两位老人,一生教书育人,却未料晚年如此凄凉,这不禁让人思考:难道养出一个凉薄的孩子,真的不如养一条狗吗? 前言: 在上海有一对年迈的教授夫妻,他们曾是学术界的佼佼者,用知识的光芒照亮了无数学子的前程。
67岁独居教师10年养老实验:划掉养老二字,活成6岁新自己?
还有封写给80岁自己的信,每5年拆一次,上次写:"70岁若还学滑板,摔了也要笑。"人老最怕的不是"来不及",是"没开始",她偏要把"最后一天"过成"第一天"。养老院护工能擦身,擦不掉皱纹里的孤独;子女孝顺能给钱,买不到凌晨想唱《孤勇者》的冲动。前60年为别人活,后60年请为自己"活第二次",你...
惊呆了!上海独居老人离世3天在3600万豪宅里清理出14卡车的垃圾
听说北京搞了个试点,子女如果经常去看望老人,就能享受点税收减免啥的,这可能也算是一招将来的趋势吧。不过不论政策咋变化,老人最需要的还是个伴儿,钱再多,没有人陪伴也是寂寞得很。李大爷给82岁的王奶奶送药,两人相处得比亲兄妹还要融洽。这种互帮互助的场景,真让人觉得暖心,也能减轻点孤单的感觉。现...
70岁独居老人:晚年最怕的不是孤独,而是1件事!
那力道,我到现在都记得,感觉像是快要溺水的人抓住的最后一根稻草。回到家,她也没开灯,就着黄昏的光,颤巍巍地摸出一个老相框。她说:“我是不是成你们的累赘了?”我当时心里“咯噔”一下。一个能扛着煤气罐上五楼的女人,怎么突然就“脆”了?后来我才琢磨过味儿来。击垮她的,根本不是没人接她出院这...
一封求助信和上海30万独居老人困境
问题解决之后,但海娜的担忧却没有停止。“在上海,像这样老人居多的小区,远不止华师大二村”,海娜说,“他们不该因为沉默就被遗忘。”《上海市民政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显示,上海是目前全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超大型城市,约有533万老年人,占总人口36.1%。根据官方统计,截至2020年底,上海独居老年人数为...
81岁老人死亡两周无人知晓:人到晚年,不怕生病,不怕没钱,就怕……
每当看完这些,都让人忍不住怀疑: “我们如此深爱我们的子女,但他们爱我们吗?” 04 都说中国的父母是最无私的父母,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就连生病都不敢,因为害怕给子女造成负担。 很早之前,一对老夫妻相互搀扶走进急诊抢救室的故事上了热搜。 身体出现异样的是76岁的白奶奶,她的老伴儿如今已经82岁,腿脚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