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领域,我国取得突破!
我国科研人员提出固态锂电池界面调控新方案。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悉,该所科研团队近日在固态锂电池领域取得突破,为解决固态电池界面阻抗大、离子传输效率低的关键难题提供了新路径。该研究成果已于近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先进材料》上。固态锂电池因其高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被视为下一代储能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然而
能量密度600Wh/kg!中国锂电池突破2倍极限,登顶《自然》封面
全球锂电池行业迎来革命性突破。2025年8月13日,天津大学科研团队在《自然》期刊发表研究成果,成功研制出能量密度超600Wh/kg的软包电芯和480Wh/kg的模组电池,性能指标比现有锂离子电池提升2-3倍。这项突破源于首创的电解液“离域化”设计理念,一举解决了锂金属电池能量输出与循环寿命难以兼顾的世界性难题。与此同...
我国科学家将锂电池续航能力提高了2至3倍-新华网
近日,我国科研人员突破现有传统锂离子电池在能量密度和应用性能上的瓶颈,研制出了能量密度超过600瓦时/公斤的软包电芯和480瓦时/公斤的模组电池,其性能指标比现有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和续航能力直接提高了2至3倍。 随着电动交通、低空经济、消费电子、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迅速发展,人们对高能量、长续...
[中国新闻]中国科学家取得全固态锂电池研究新突破
[中国新闻]中国科学家取得全固态锂电池研究新突破 选集 更多 《中国新闻》 20250928 12:00 《中国新闻》 20250928 07:00 《中国新闻》 20250928 04:00 《中国新闻》 20250927 21:00 《中国新闻》 20250927 19:00 《中国新闻》 20250927 12:00 《中国新闻》 20250927 07:00 ...
我国锂电池大突破:能量密度和续航能力提高2-3倍 可量产
8月14日消息,近日,我国锂电池领域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天津大学科研团队与合作者历经数年攻关,在锂电池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据报道,他们研制出的软包电芯能量密度超600瓦时/公斤,模组电池达480瓦时/公斤,使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和续航能力较现有水平直接提高2-3倍。相关成果于8月13日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
“看透”锂!我国科学家突破全固态锂电池关键难题
,为优化电池设计、提升电池性能提供精准“导航”。十多年来,原子能院核物理所活化分析研究团队一直紧跟中子深度剖面分析技术,团队依托中国先进研究堆,研发出国际领先的中子深度剖面分析装置和技术方法,为我国核工业发展,以及半导体、锂电池等领域科技创新提供了先进的分析测试方法。(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突破!想卡中国脖子?我国科学家攻克全固态锂电池关键难题!
据《光明日报》8 月 9 日报道,中核集团与清华大学联合团队借助中子技术,成功攻克全固态锂电池领域的部分关键难题。这一突破性进展不仅让全固态电池距离量产目标更近一步,更有望重塑新能源汽车、储能设备等多个产业的发展格局。全固态电池的战略意义及待解难题 全固态锂电池之所以被业内公认为 “下一代能源革命”...
我国锂电池取得重大突破!能量密度翻倍,今年即可实现量产
国际能源署连夜更新了锂电池发展报告,把中国团队的突破单列一章。更绝的是美国能源部,据说要重启锂金属电池项目,之前砍掉的预算又要回来了。这场景看着莫名眼熟,有点像当年的高铁技术转让。普通消费者别急着高兴,新技术上市肯定贵得离谱。参考OLED屏幕的发展史,从奢侈品到标配用了五年。但产业链一旦跑通,价格...
我国锂电池大突破:下半年,全面投产!
近日,天津大学的科研团队联合合作伙伴,经过数年的埋头苦干,在锂电池技术上取得了震撼性的突破!他们研发的新型软包电芯(单体电池)能量密度超过了600瓦时/公斤(Wh/kg),更厉害的是,当这些电芯组成实用的电池模组后,能量密度依然高达480瓦时/公斤(Wh/kg)!这数字意味着啥?图源:新华社新媒体 简单说,...
重磅!我国科学家将锂电池能量密度和续航能力提高 2-3 倍
IT之家 8 月 14 日消息,据新华网报道,近日,我国科研人员在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成功研制出能量密度超过 600 瓦时 / 公斤的软包电芯和 480 瓦时 / 公斤的模组电池,其性能指标相比现有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和续航能力直接提高了 2 至 3 倍。随着电动交通、低空经济、消费电子、人形机器人等...
我国锂金属电池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续航能力有望提高2至3倍!
中国科学家又有新突破!天津大学团队在锂金属电池领域实现里程碑式跨越,续航能力翻三倍,相关研究成果登上《自然》期刊!这一历史性的进展,标志着中国在新能源技术前沿的全球领先地位。简单来说,天大科研团队首创的“离域化”电解液设计理念,研制出能量密度超过600瓦时/公斤的软包电芯和480瓦时/公斤的模组电池,让电池的能量密度和
中国锂金属电池技术全球领跑:能量密度突破600Wh/kg,续航提升3倍
近期,我国科研团队在锂金属电池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通过核心技术创新显著提升了电池的能量密度和续航能力。以下是具体进展及技术细节:一、技术突破的核心团队与成果 天津大学胡文彬教授团队该团队首创高能金属锂电池电解液 “离域化” 设计理念,打破了传统电解液对主导溶剂化结构的依赖。其研制的软包电芯能量密度突破600...
我国锂电池突获突破!能量密度翻倍,量产将至
如果指标能经得起考验,实际场景能跑得动,产业链也能跟得上——这三样都做到了,才算真正的突破。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这条新的技术路线稳定地推向市场。而在这个过程中,良品率、成本控制、供应链的组织,都会是一场硬仗。锂电池量产提速 路线已经走通了,样机也验证过了,产线也准备好了,今年下半年就要...
重磅突破!中国锂电池能量密度飙升3倍,续航焦虑彻底终结
这一成果对正在蓬勃发展的低空经济意义重大。无人机、电动飞行器等对重量极为敏感的领域,将获得前所未有的续航能力支持。——全链条自主可控,量产在即 技术突破之外,中国科研团队在产业化布局上同样取得重要进展。目前,团队已掌握高能锂电池“材料-电解液-电极-电池”全链条核心技术,所有原材料和关键工艺均实现自主...
成功开发!我国科学家在这一领域取得重要突破__凤凰网
我国科学家在这一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我国科学家在固态电池聚合物电解质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日前,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张强领衔的团队在锂电池聚合物电解质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为开发实用化的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固态锂电池提供了新思路与技术支撑。相关成果已在线发表于《自然》。
我国科学家突破全固态锂电池关键难题
北京大学庞全全团队同期在全固态锂硫电池领域取得进展。 其研发的新型电解质材料,使电池在2C倍率下释放1497 mAh g⁻¹比容量,20C超高倍率下仍保持784 mAh g⁻¹容量。 经25000次5C倍率循环充放电,容量保持率高达80.2%。产业制造端同步突破壁垒。 国轩高科启动首条全固态电池实验线,通过高精密涂布技术实现...
我国科研人员固态锂电池研究新突破,为解决关键难题提供新路径
我国科研人员固态锂电池研究新突破,为解决关键难题提供新路径 IT之家消息,据新华社今日报道,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的科研团队近日在固态锂电池领域取得突破,为解决固态电池界面阻抗大、离子传输效率低的关键难题提供了新路径。该研究成果已于近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先进材料》上。固态锂电池因其高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
突破!我国应用中子深度剖面分析技术攻克难关,全固态锂电池难题...
如今,中国散裂中子源等设施已向全球开放,连特斯拉、宝马都跑来合作。这种"基础研究-技术转化-产业应用"的闭环,正重塑能源科技版图。正如科学家们感叹:中子技术不仅给了优化电池的钥匙,更打开了微观世界新窗口。从"两弹一星"到"透视锂原子",中国核科技始终在民用领域绽放光芒。回看这场突破,它远不止于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