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芯片大省”,凭什么跟广东“扳手腕”?
作为一个西部省份,2024年,甘肃GDP刚刚迈过1.3万亿元门槛,在31个省份中排名倒数。提起它,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往往是“欠发达地区”“发展滞后”等印象。但你也许不知道,甘肃其实是一座隐藏的“芯片大省”。2024年,甘肃集成电路产量达到738.4亿块,仅次于江苏和广东,居全国第三,约为第四名上海的两倍。今年上半年,甘肃集
大湾区四座12英寸晶圆厂“在路上” 广东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在外界的印象中,大湾区的集成电路产业成熟度不如长三角地区。 由于产业政策和错位发展的需要,广东大力发展光电显示产业,而上海在上世纪80年代就布局芯片产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上海形成完整的芯片产业供应链。 从产业规模上,长三角地区占据全国半壁江山,相比之下,大湾区的集成电路产业布局极其不均衡——芯片设计见长,而...
金台瞰甘头条 | “芯片大省”逆袭,为什么是这个西北省份?_人民日报
今年上半年,甘肃省集成电路产量达到431.1亿块,增长18.53%,把老牌电子大省广东挤到了第三。 几年前,很多人提到芯片生产,想到的多是江浙沪、珠三角——那里有顶尖的产业链、充足的人才和密集的企业。 但谁能想到,地处西北的甘肃,会在2025年上半年,逆袭成全国第二。 甘肃凭什么?我们先从全国芯片产业版图说起。 01...
广东“强芯”进行时:中国集成电路“第三极”提速崛起
一个细节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同期举办的IC30人圆桌会上,与会专家对广东全力打造中国集成电路“第三极”颇具共识,发展半导体产业是国家的使命任务,面对国外的“卡脖子”,广东作为经济大省更应该主动承担这一重任,加上广东本身就是芯片的应用大省,如果不把上游的制造环节做好,那么下游的芯片应用也将受到影响。 近...
产业图谱丨2024年广东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链
广东省是中国信息产业第一大省,在消费电子、通信、人工智能、汽车电子等领域拥有国内最大的半导体及集成电路应用市场。 PART1 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现状 广东以智能传感器、模拟芯片等为突破口带动半导体产业发展,聚力打造中国集成电路第三极。 从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上半年芯片产量:江苏第1、甘肃第2、广东第3、上海第4、浙江第5
好消息!2025年上半年,中国半导体产业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全国芯片总产量达到2394.7亿块,同比增长8.7%,再创历史新高。 在这份成绩单中,各省份的表现可谓精彩纷呈,既有传统强省的稳步增长,也有新兴产区的异军突起,共同绘就了中国半导体产业蓬勃发展的壮丽画卷。
...能力:制造和封测能力成短板,广东要打造我国集成电路的第三极...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0年全国集成电路的产量为2614.22亿块(注:2021年的统计数据未出),其中,广东的产量为373.35亿块,在全国产量中的占比不到15%;江苏的产量为836.44亿块,占比超过30%,上海一市的产量就达到288.67亿块。 在集成电路业内流行着一句话:“全球60%的芯片销往中国,而中国60%的芯片消耗在珠三角/粤港...
隐形的“芯片大省”:上半年生产363.7亿块,位居第三超过浙江、上海
甘肃位列第三,上半年集成电路产量达到363.7亿块,同比增长36.05%。链主企业华天集团已成为全球第六、国内第三的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企业,重点实施的“集成电路多芯片封装扩大规模”项目,预计年产能达到18亿只。 落户兰州新区的金川兰新电子,在高中端半导体封装材料方面颇有建树;来自天水的华洋电子,是西北地区唯一集机械冲压和...
“老大哥”广东,将打造我国集成电路第三极_澎湃号·政务_澎湃新闻...
不久前,广东出台《2022年广东省数字经济工作要点》,将“全面实施‘广东强芯’工程”提上日程。 其具体布局中,不仅重点提到新设立的湾区半导体、广大融智、智能传感器三大产业集团加快建设,更“点名”深圳中芯国际、粤芯二期两大集成电路制造项目的建设投产。
深圳打造集成电路产业全国“第三极”_财富号_东方财富网
业内人士认为,半导体产业链应进行垂直和纵向整合,通过整机、设计、制造和封装深度融合,提高市场核心竞争力。华润微电子总裁李虹表示,2023年深圳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超2000亿元,占广东省集成电路总产值80%。可以说,深圳集成电路产业正步入新的发展阶段,打造全国产业“第三极”。
广东争当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第三极,后发者挑战也不少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原校长、中山大学原校长许宁生在会上表示,广东和粤港澳大湾区的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不平衡,设计产业很大,芯片制造产业底子薄、全面布局晚,芯片研发、高端科技支撑不足,芯片人才供给体系不完善,总体竞争力受到影响,还需大力增强。 2021年,广东集成电路产业实现销售额1404亿元,占全国比例为12.5%。李虹坦言:
广东这样打造“中国芯”第三极-中新网
作为制造业大省,广东的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连续33年位居全国首位,手机、电视、无人机等产品产量均居全国第一。如何谋划布局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今年印发的《广东省培育半导体及集成电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到,到2025年,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年主营业务收入突破4000亿元,年均增长超过22%。
2025年,多地筹谋集成电路产业 _ 国内行业动态 _ 省工信厅
1月15日,广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举行,省长王伟中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提到,2024年广东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围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生物医药、商业航天等领域逐个出台支持政策,集中资源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未来产业集群行动计划,集成电路产量增长21%、占全国18%。
广东构建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3+N”布局_南方网
近日,随着《深圳市关于促进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下称《若干措施》)的出台实施,深圳、珠海、佛山、东莞等地均已完成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规划,广东省初步构建起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中心,带动佛山、东莞等地共同发展的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3+N”产业布局。
广东集成电路总投资超5000亿元 打造中国集成电路第三极迈出坚实...
目前,广东以集成电路产业为包括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家电、汽车等超万亿元产业集群提供核心芯片支撑,以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共同挺起广东制造业立省的“脊梁”。2022年,广东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集群营收超2200亿元,打造中国集成电路第三极迈出坚实步伐。
广东集成电路总投资超5000亿元 打造中国集成电路第三极迈出坚实...
目前,广东以集成电路产业为包括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家电、汽车等超万亿元产业集群提供核心芯片支撑,以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共同挺起广东制造业立省的“脊梁”。2022年,广东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集群营收超2200亿元,打造中国集成电路第三极迈出坚实步伐。
聚焦集成电路、新材料等,广东再放大招-全球半导体观察
2025年广东再次发力,推出一系列重磅政策,聚焦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致力于打造全国集成电路产业“第三极”,推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为国内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1 广东推新政,聚焦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2月11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
中国芯片产业产量解析:江苏、甘肃、广东引领全国
> 江苏、甘肃、广东领先 深入各地区数据,我们发现江苏省生产了约437.65亿块芯片,这一数字约占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一,高达31.9%,稳坐中国芯片产业的第一把交椅。江苏省不仅是中国最大的芯片产业基地,更在其产业发展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追溯历史,江苏省的集成电路产业一直是国内起步早、基础扎实、发展迅猛...
经济大省挑大梁 | 广州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强芯稳链”_要闻图片...
近年来,广州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实现了从“缺芯”到“造芯”的跨越式发展。目前,广州已初步形成以黄埔区为核心的“一核两极多点”产业布局,逐步打造全产业链以及庞大的应用市场,构建涵盖设计、制造、封测等环节的全产业链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