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考古新发现:米仓道龙王堑发现明代“禁止早婚 违者枷责”石刻
米仓道 比如明代万历年间禁止早婚的一处石刻:“都察院示谕,军民人等知悉:今后男婚须年至十五、六岁以上方许迎娶!违者,父兄重责枷号,地方不呈官者,一同枷责”。好生严厉,太早结婚竟然要被上镣铐!为何如此?红星新闻记者查阅相关文献和学术资料发现:其实在明朝初期,为了恢复人口,官府是鼓励早婚早育的。从诸如“民男二
新华鲜报丨古老蜀道渐展真颜!新发现文物遗存297处-新华网
比如,米仓道上新发现的龙王堑石刻,包含了唐、宋、元、明、清共5个朝代的8通文字题刻,充分见证了米仓道绵延千年的历史进程。 这些新发现的遗址、墓葬、碑刻等文物遗存,实证了蜀道从先秦时期区域通道到秦汉以后国家道路的发展历程,体现了蜀道作为古代国家西南交通大动脉的开创性和连续性。 新...
蜀道考古调查阶段性成果发布 新发现文物遗存二百九十七处- 四川省人民政...
井田村遗址,对探索先秦时期金牛道的历史走向提供新证据;米仓道上新发现的龙王堑石刻,包含唐、宋、元、明、清共5个朝代的8通文字题刻,充分见证米仓道绵延千年的历史进程。
南江县新发现一处重要石刻文物_巴中市人民政府
近日,南江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米仓古道沿线新发现一处跨越多个历史朝代的石刻群——龙王堑石刻。 经实地调查,该石刻群分布于南江河西岸高于水面约5米的24平方米石壁上,现存唐、元、明、清等不同历史时期摩崖题刻6处,内容涵盖民风民俗、婚姻律法、桥梁建设等社会历史信息,其中4处石刻保存完整且...
南江县新发现一处重要石刻文物_巴中市人民政府
近日,南江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米仓古道沿线新发现一处跨越多个历史朝代的石刻群——龙王堑石刻。 经实地调查,该石刻群分布于南江河西岸高于水面约5米的24平方米石壁上,现存唐、元、明、清等不同历史时期摩崖题刻6处,内容涵盖民风民俗、婚姻律法、桥梁建设等社会历史信息,其中4处石刻保存完整且...
县文广体旅局:南江新发现龙王堑石刻_南江县人民政府
近日,我县四普办在米仓古道上新发现一处跨越多个历史朝代石刻群龙王堑石刻。经调查,该石刻群分布于南江河西岸高于水面约五米的24平方米石壁上,有唐、元、明、清等不同历史时期的题刻6幅,内容涵盖民风民俗文化、婚姻法律制度、桥梁建设背景等事件内容,其中4处石刻保存完整,具有清晰的年代落款。龙王堑石刻是米仓古道...
四川考古新发现!米仓道龙王堑发现明代石刻,写着“禁止早婚,违者枷...
米仓道 比如明代万历年间禁止早婚的一处石刻:“都察院示谕,军民人等知悉:今后男婚须年至十五、六岁以上方许迎娶!违者,父兄重责枷号,地方不呈官者,一同枷责”。 好生严厉,太早结婚竟然要被上镣铐!为何如此? 红星新闻记者查阅相关文献和学术资料发现:其实在明朝初期,为了恢复人口,官府是鼓励早婚早育的。从诸如...
四川考古新发现:米仓道龙王堑发现明代石刻,写着“禁止早婚,违者枷...
米仓道 比如明代万历年间禁止早婚的一处石刻:“都察院示谕,军民人等知悉:今后男婚须年至十五、六岁以上方许迎娶!违者,父兄重责枷号,地方不呈官者,一同枷责”。 好生严厉,太早结婚竟然要被上镣铐!为何如此? 红星新闻记者查阅相关文献和学术资料发现:其实在明朝初期,为了恢复人口,官府是鼓励早婚早育的。从诸如...
四川考古新发现:米仓道龙王堑发现明代石刻,写着“禁止早婚,违者枷...
米仓道 比如明代万历年间禁止早婚的一处石刻:“都察院示谕,军民人等知悉:今后男婚须年至十五、六岁以上方许迎娶!违者,父兄重责枷号,地方不呈官者,一同枷责”。 好生严厉,太早结婚竟然要被上镣铐!为何如此? 红星新闻记者查阅相关文献和学术资料发现:其实在明朝初期,为了恢复人口,官府是鼓励早婚早育的。从诸如...
考古中国 | 蜀道考古调查取得阶段性成果
米仓道上新发现的龙王堑石刻包含了自唐、南宋、元、明、清共5个朝代的8通文字题刻,从唐宋时期关于建桥修路的记载,到元代皇庆二年题刻,再到明代一系列涉及禁止早婚、禁止酗酒、悬赏缉捕盗匪的官方谕令,以及清代关于祈雨设立养生塘的记载,充分见证了米仓道绵延...
四川发现10米石刻长龙:疑明清文物,或与这一传说有关,介入保护
考古人员在龙尾延伸方向1.5公里处,发现明代石料场遗址,出土铁凿、线坠等工具23件。岩相分析表明,石龙材质与采石场岩层成分完全一致,证实为就地取材。更令人称奇的是,龙身鳞片排列遵循"前三后四"的特定规律,与当地雨水节气变化暗合,体现天文历法在工程中的应用。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分析:"每片龙鳞代表一...
蜀道考古新发现:米仓道龙王堑发现明代“禁止早婚 违者枷责”石刻
日前在成都博物馆举办的“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成果系列讲座之“蜀道工作计划”现场,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刘志岩介绍了新一轮蜀道考古的阶段性成果。 截至目前,考古人员已完成对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陈仓道、褒斜道、祁山道共6条蜀道主线的基本情况,形成了目前最为准确的“蜀道数据”,迄今共调查蜀道...
四川考古新发现:米仓道龙王堑发现明代石刻,写着“禁止早婚,违者枷...
截至目前,考古人员已完成对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陈仓道、褒斜道、祁山道共6条蜀道主线的基本情况,形成了目前最为准确的“蜀道数据”,迄今共调查蜀道里程2073千米,沿线分布各类文物遗存1034处,新发现文物遗存297处。 其中,刘志岩特别提到了米仓道上新发现的龙王堑石刻。
【历史文化】刻在石头上的“史书”——蜀道石刻及其价值||郭洪义
示谕碑,是官方在蜀道沿线刻立的通告民众相关事项的石碑。四川巴中通江县草池乡城子坪村有明万历九年《都察院禁止早婚示谕石刻》:“都察院示谕,军民人等知悉,今后男婚,须年至十五六岁以上方许迎娶。违者,父兄重责枷号;地方不呈官...
文广体旅局:“考古中国·蜀道考古研究”项目—米仓道南江段主线考古调查如...
2024年7月1日,由罗洪彬教授带领的调查团队历时8天,圆满结束了蜀道·米仓道主线路及沿线文化遗存调查。根据考古调查方案内容,官仓坪、石板河、皇柏林、龙王嵌等众点位悉数完成调查。在以前调查的基础上,此次调查再有新突破、新收获,为考古研究提供更加丰富的内容,成果将按照规范程序在后期予以公布。(孙凯、梁艳)...
阆中境内居然发现了两处明万历摩崖石刻,字迹清晰可辨,全国罕见
龙泉镇原铁佛观村摩崖石刻拓片现场 据了解,类似的摩崖、碑刻在川渝其他县市也有发现,除个别还有“违者,父兄重责枷号”外,其他文字内容、年代等都基本一致。阆中这两块禁早婚碑的落款是“分巡道刻立”,全称应为四川按察使川北分巡道,这也为我们提供了明朝设置川北分巡道的实物证据,因此它具有教化民风、变革陋习等作用...
2025年第17期(总第97期) 重庆积极推进蜀道荔枝道专项调查取得丰富...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启动以来,重庆会同四川、陕西共同开展蜀道荔枝道考古专项调查。重庆已牵头完成荔枝道主线、副线专项调查任务,共调查登记道路本体遗迹147处、沿线关联性文物资源269处,其中148处已纳入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 荔枝道专项调查聚焦全线文物资源系统性摸底,全面梳理古遗址、古驿道、石刻等文物基础数...
通过考古发现探索天府之国的奥秘
2025年4月26日,四川成都召开了“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的阶段性成果发布会。此次会议揭晓了蜀道考古调查的最新进展,其中包括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陈仓道、褒斜道和祁山道这6条干线的详细调查情况。经过不懈努力,共调查了长达2073千米的蜀道,并在线路沿线发现了1034处文物遗存,其中还包括新发现的297处。这些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