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毛主席写下一首词:高难度的词牌,从开篇到结尾都充满气势...
一般人写诗词要突出气势,往往爱用很多夸张的“硬词”,但主席写词不一样,他的气势是层层递进、有张有弛的。 而这首《忆秦娥》,则是从开篇到结尾都气势如虹。开篇写西风下的长空,大雁鸣霜,晓月当空,任西风再烈,也挡不住大雁;接着写月下的红军将士们,晓月当空,马蹄声零碎,沉郁低回军号声中,有将士们无畏的心。词的下片,用雄关的难以逾越,
蝶恋花·向板仓 - 百度百科
何谓“词”的上佳之作?应该是词牌、内容与音律的完美结合。《蝶恋花·向板仓》做到了这一点。先说词牌,《蝶恋花》又名《鹊踏枝》、《凤栖梧》、《黄金缕》等,古人用这种词牌一般抒写缠绵的情感或忧愁的心境。毛泽东用这种词牌抒发惊闻爱妻杨开慧牺牲噩耗的心情,联想到5个月前用这种词牌描写奉命率部向长沙的进军...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毛泽东诗词) - 百度百科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作品注释 注释 ①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
李白自创一词牌鲜有佳作,毛主席此词一出冠绝古今!_胜利_生命_娄山关
李白自创一词牌鲜有佳作,毛主席此词一出冠绝古今! 李白以诗仙之称名扬古今,杜甫曾毫不掩饰夸赞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可以说唐诗三万首,半数李太白。作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却对宋词的发展有着极远的影响。 早在宋词还未正式登上历史舞台的时候,李白以一首自创词牌《忆秦娥》惊艳了文坛,甚至被...
毛泽东尘封至今83年的诗词:《蝶恋花·向板仓》--党史频道-人民网
毛泽东生前填写过《蝶恋花》词,他用毛笔行草书写在10行(竖行)信笺纸上,纸张陈旧,尺寸约为285mm×198mm。这首词尘封至今已83年。整首词凄婉悲愤,读之极易使人潸然泪下,同时又易使人同仇敌忾。这首词是毛泽东何时何地为何人或何事所填?摘编如下。 蝶恋花·向板仓...
千年不遇他逢辰--理论-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这次选编工作由胡乔木同志主持,邓小平为这个诗词集题写了书名,1986年9月9日,《人民日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刊发了新华社关于该诗词集出版的消息。 毛泽东生前出版的诗词集,书名中都有“毛主席”几个字,“毛主席诗词”作为专用名词使用了20多年。新版本首次在书名中启用作者的名字,此后,“毛泽东诗词”成为新的专用名词...
光未然:如黄河奔流,带给人们巨大的鼓舞力量 - 中国军网
冼星海灵感来得快,有时几分钟就能写出曲谱,而且俯在椅角、箱盖上或是坐在门槛上,随时随地能够创作,不怕吵闹。光未然从他身上看到一个革命艺术家献身的热忱。回忆起合作往事,光未然谦虚地说:“我的歌词写得草率,不足以充分诱发作曲家的乐思。” 光未然与冼星海最后一次合作,是1939年在延安。当时,光未然在吕梁山...
林散之草书《毛泽东词 浪淘沙·北戴河》赏析_中国发展门户网-国家发展门户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1954年盛夏,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第一次去北戴河办公,下榻在刚建好的一号楼。一天下午,风雨大作,海面上波涛汹涌。毛泽东极目幽燕,抚今追昔,兴致倍增,顿起击水之念。卫士长李...
毛泽东在中央苏区时期创作的两首词解析-七一网
“毛泽东在井冈山和中央革命根据地的诗词创作”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词中指出:“这些词作,从创作的缘起,描述的对象,到表达的思想内容,都生动地记录了从1927年的秋收起义到1934年长征前夕这七年中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真切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和人民群众创造崭新历史的斗争风貌;……凝聚了他和工农红军、人民群众在...
毛主席的文化造诣有多高?花两年时间,仅48个字写“千古奇诗”_革命...
但鲜为人知的是, 这首被称誉为“千古奇诗”的《十六字小令·山》,仅仅只有简短的48个字。而这48个字,主席写了足足2年的时间, 几乎贯穿了长征之路的始终。 那么,一代诗人毛主席是究竟如何写下这首千古奇诗的?在写下这首诗歌的时候,毛主席正在经历着怎样的一段人生? 今天,本期节目为您讲述: 伟大的诗人——毛主席。 毛主席的一生,酷爱诗词歌赋...
解析《毛主席词——沁园春雪》 作者:罗宝桐_祖国_英雄_文采
上半阙写景,只一个雪景,就把祖国写写得如此壮美、秀丽足见诗人对祖国深深的热爱之情。 下半阙由景入情。写这样美好的山河,引得无数英雄为之折腰鞠躬,奔走效劳,多做贡献。 在几千年的历史和无数的英雄人物中,诗人点出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几个有代表性的英雄人物。这是毛主席对他们在历史...
来之不易的“风展红旗如画”--党史-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其实,当时的革命形势十分严峻,根据地的红军被敌人层层包围,弹药缺乏、粮草不济、困难重重。红军用的武器主要是大刀长矛和少量“汉阳造”,吃的是红米饭、南瓜汤,睡的是稻草床,因而有不少人对革命前途感到悲观,提出“红旗能打多久”的疑问。 1930年1月5日,毛泽东在古田赖坊一家店铺的阁楼上,秉烛夜书,写下一封著名...
贺新郎·读史 - 百度百科
这首词作于1964年春天。该词原来未署写作时间,1978年第9期《红旗》杂志最早发表时所注的这个写作时间,是根据原在毛泽东身边做医护工作并替他保存诗稿的同志吴旭君的回忆。吴说:“在那一段时间里,毛主席办公之余,全是看《史记》和范文澜著的《中国通史简编》。”毛泽东读过大量的历史著作,他对中国的史籍尤为...
浪淘沙·北戴河(现代毛泽东词作) - 百度百科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注释译文 作品注释 ⑴浪淘沙:词牌名。北戴河:在河北省东北部渤海边秦皇岛市西南海滨,是著名夏季休养地。⑵幽燕:古幽州及燕国,在今河北省北部及东北部。⑶滔天:形容水势...
与天与地与人斗——《四言诗·奋斗》解析--理论-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后经作者修订,1978年12月,人民体育出版社以《毛主席青少年时期锻炼身体的故事》为名予以出版。周世钊在记述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坚持锻炼身体时写道:“毛主席每天都要写日记,借着日记来鞭策自己,督促自己,使自己的学习和锻炼不断进步、提高。有一天,毛主席在他的日记上这样写道:‘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
毛泽东诗词中的古往今来--党史频道-人民网
毛泽东诗词中的古往今来 1963年12月,由毛泽东亲自编定的《毛主席诗词》出版,山东大学教授高亨填词《水调歌头》予以点评,“掌上千秋史”一句高度凝练了这本诗集的历史蕴涵。毛泽东诗词纵览天下风云,俯瞰历史兴衰,感受时光飞逝,把握时代潮流,反映了毛泽东的历史观和人生观,浸透着历史智慧,洋溢着壮志豪情。
自铸雄奇瑰丽词 - 解放军报 - 中国军网
毛泽东的诗词中,庄子《逍遥游》中的典故用的是比较多的。在已经发表的诗词中,他曾先后5次引用《逍遥游》中有关鲲鹏的意象。 最早引用是在1918年春所写的送别词《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中“君行吾为发浩歌,鲲鹏击浪从兹始”,其中的“鲲鹏”典出《逍遥游》“鹏之徙于南溟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
赠毛主席 - 百度百科
第三句,‘先生品质难为喻’,的确,拿毛主席比喻历史上哪个人好呢?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同历史上一切伟人都有着本质的不同。关于这一点,斯大林有句名言,当一名记者问斯大林,列宁同彼得大帝相比,谁更伟大时,斯大林回答说,如果说列宁是大海的话,彼得大帝就是沧海之一粟。所以我说‘先生品质难为喻’。我曾想把...
满江红·欢呼十一大胜利召开 - 百度百科
《满江红·欢呼十一大胜利召开》是现当代作家茅盾创作的词作,采用《满江红》词牌,押词韵第三部,反映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历史背景。该词分为上下两阕,上阕以“八亿神州”开篇,展现拨乱反正初期成效与生产建设场景;下阕通过“三全会”“十一大”等政治事件,强调巩固革命成果与扫除“四害”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