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区重点到 “双一流无望”:北京百强高中的坠落,藏着多少家
朝阳北京中学那80个清北里,40+是1+3项目从初一锁死的直升生,留给中考统招的不到30个,折算到全区,概率比中彩票高不了多少。 看学校得刨掉直升、校额到校、国际部,算纯统招分数线,才是真刀真枪。 想冲985,记住三条硬杠杆:区排8000以内+选物理+进实验班。 缺一条都白搭。 第三梯队学生最容易踩坑的是“历史类降分”谣言,的
海淀六小强缩招1965人!人大附中跌落神坛?2026普通校逆袭机会来
2025年海淀区中考放榜,一组数据引发轩然大波:六小强统招名额锐减1965人,人大附中录取分数线跌至491分(区排569),较2024年下降527名。这场被称为“海淀教育地震”的变革,不仅动摇了传统名校的统治地位,更让普通初中看到了逆袭曙光。当校额到校、集团直升等政策红利持续释放,2026年的海淀教育版图或将迎来重新洗...
北京牛娃也栽了?重点高中惊现升学滑铁卢,别再被名校光环骗了?
手机管理是底线 ,朝阳区重点高中班主任透露:成绩断崖式下滑的学生,80%栽在手机上。有家长直接给孩子用老年机,智能手机周末限用2小时。管不住手机,再牛的娃也白搭 。提前布局多元赛道 ,西城家长李女士儿子中考擦线进重点,果断放弃国内高考赛道:高一考雅思,高二转A-Level课程,最终被帝国理工录取。她说:“在...
“北工大是北京孩子的兜底校” :京籍家长的“学历尊严下限”
此外,生源校中不乏交大附中、人大附中、101中学、北师大实验等重点中学,是很多普娃够不到的学校。足可见,北工大并非传言中普娃的“兜底校”。 数据显示,2024年北京600分以上考生10787人,其中70%选择留京读“双一流”,北工大、首师大等市...
...从历史到现实的深度剖析,西南地区唯一拥有“双一流”学科的高校
一、百年积淀:从书院到“双一流”的跨越 贵州大学的根脉可追溯至1902年的贵州大学堂,历经多次合并与重组,最终在2005年成为“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植物保护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2022年再次通过教育部评估,成为西南地区唯一拥有“双一流”学科的高校。这所百年学府的蜕变,离不开政策的倾斜...
跑校混战:区重点洗牌!原因在于:“480分以下,123往后退...”半天...
区重点的变化,35中 经核实后,竟然超过了161中,这对于几乎一成不变的西城来说是个剧变了 从高考成绩来看,35中今年出了一位685分的北大(强基中文录取) 再就是35中高中的地理位置和硬件都更好,毕竟161中在陶然亭,牛娃可能更喜欢北...
清北执念下的教育困局:从解散的家长群看中国式升学焦虑
教师需要转变教育观念。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林崇德指出:“教师的成就感不应只来自学生的升学结果,更应体现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成长中。” 一些学校已经开始改革教师评价体系,将育人成效、家校沟通、专业发展等纳入考核维度,弱化升学指标的权重。家长的教育观念转变同样重要。在上海某重点中学的家长沙龙上,校长...
中央民族大学:从“低调985”到排名逆袭,普通家庭孩子上985的好学校
中央民族大学的地理位置堪称得天独厚,它坐落于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这里是北京的教育、科技和文化核心地带,周边名校林立,科研机构众多,为学校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学校南邻中国国家图书馆,这里是知识的宝库,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北依中关村科技园,作为中国的 “硅谷”,这里汇聚了...
北京高考竞争白热化:重点高中不再自动保障升学
这反映出北京城区顶级高中及远郊重点高中均有不少学生考入北方工业大学。具体来看,2023年及2024年的生源校中,人大附中、清华附中、北京四中等城区顶尖名校赫然在列,同时延庆一中、大兴一中、牛栏山一等远郊重点高中也均有学生考入。这些学生原本被视为“211预备军”,然而他们最终选择了非“双一流”的北方工业大学...
从爆雷到冰封:北京老牌国际校如何跌落神坛? - 知乎
从爆雷到冰封:北京老牌国际校如何跌落神坛? 博明程 已认证机构号 收录于 · 国际教育 1 人赞同了该文章 八月初,国内国际教育领域接连传来重磅消息。 长三角区域: 杭州、南京等地的民办双语教育机构与公立国际学校遭遇招生寒冬。杭州某国际学校原计划招收120名新生,截至8月5日仅完成2人注册;苏州工业园区某...
清北录取归零,校长向家长道歉,学校到底怎么了?
世间万物,此消彼长,此长彼消,恒也。暂时来看,老牌省重点高中掐尖招走了一流的高一新生,附属实验学校招走了二流高一新生,老牌省重点高中在高考中肯定是领先的。但是人家附属实验学校在下一步更为长远的棋,你从初中毕业生中掐尖招生,我从小学、初中起开始掐尖招生。真可谓世事无常啊。短短的几年之后,下面的县上开始限制本县学生
北京名校榜单揭晓,熊猫竟成最大黑马?
- 事件:北京各区录取排名变化 - 人性洞察:家长抓耳挠腮,为孩子升学焦虑 - 行业暗流:校额到校政策、直升生数量不透明 2. “数据糖衣”- 把“同比增长67%”改成“每4个考生就有1个因隐形名额而被挤出心仪学校”🎯 情绪钩子清单 ✅ 身份颠覆(名校毕业生抢报优质高中)✅ 利益冲突(家长与政策之间的...
“海淀娃”冲上热搜后,家长倍感失望:600分以下没有高中上!
如今,随着2022年北京高考落下帷幕,“海淀娃”又一次冲上热搜,据悉,对于今年的海淀中考生来说,如果总分在六百分以下,很有可能会面临没有高中读的尴尬状况,这也令许多家长万念俱灰。通过了解海淀中考近些年来的变化情况可知,受中考改革的影响,海淀区的中考满分已经从原本的五百八十分上涨到六百六十分,这样一来...
北京高考竞争白热化:重点高中不再提供211录取保证
例如,在2023年和2024年的生源校中,不仅有人大附中、清华附中、北京四中等知名城区名校,还包括延庆一中、大兴一中、牛栏山一等远郊区的重点高中。这些学生的录取,充分证明了重点高中的平台优势并非自然而然地转化为升学保障。相反,学生在高中阶段的持续努力、学习效率以及高考时的临场发挥等因素,都对他们能否顺利考...
清北录取挂零了家长急了、老师走了、生源掉了,校长道歉还顶事吗?
某市近三年高考质量报告显示,这所老牌高中600分以上人数占比从9.8%掉到6.1%,强基和综评录取合计下滑了将近40%(以校内公示口径)。相邻的附属实验学校,高分段占比从7.5%拉到10.3%,强基录取人数翻倍。再抠微观:理科物理方向,省级竞赛获奖从年均8人缩到年均3人,这意味着顶层冲刺的火力点都在外流。数据没...
高考竞争白热化:重点高中不再是211“专属”
随着北京高考的日益内卷化,考生人数持续增加,而优质高校的招生名额却有限,这使得即便在重点高中就读的学生也面临着激烈的分层竞争。北方工业大学2024年在北京的录取情况便是一个生动的例证。该校普通批次的录取分数显示,最低分与最高分之间存在显著差距,这反映出部分重点高中的学生可能因分数未达到211院校的录取线而...
“一半学生考不了高中!”这批孩子,正在被提前淘汰
北京2022年中考,普通高中招生人数67220人,中职招生计划38480人。上海2022年中考,普通高中招生人数78000人,中职招生计划52000人。广州2022年中考,普通高中招生人数78969人,中职招生计划52646人。就算在教育资源最丰富的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能上普通高中的学生也只有60%左右。你家在二三线城市?那可能更...
中考494分落榜人大附,比高考还卷?
不过,现在也有个上岸捷径——校额到校。这政策现在铺天盖地的,家长们都在闹,因为超级中学校额到校开的口子动辄上百个,把中考统招资源给严重挤占了。但没用,校额到校是大势所趋。以西城为例,北京四中校额到校266人,北京八中260人,这些中考家庭的梦校,现在全区撒芝麻,连北师大实验丰台校区都有机会拿...
老牌重点高中清北落榜全军覆没,校长道歉却难换家长信任
那时候,学校就像一台精密运转的机器,源源不断地从全市乃至各县掐尖招来初中学霸。县里的老师会无奈摇头——自家最顶尖的苗子被一茬茬挖走,县中自然走下坡路,而这所省重点高中的升学率则节节攀升。好学生越多,成绩越亮眼,家长就越是趋之若鹜,形成了一个固若金汤的正循环。但花无百日红。几年前,一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