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所新大学正在筹建,为什么各个城市都希望有自己的城市大学?
首先,服务产业升级,培养落地人才。许多城市推动高校更名,并非只是“改名”,而是伴随着办学定位的深刻调整,旨在让高等教育更紧密地对接本地主导产业和新兴战略产业。例如,佛山大学在更名过程中,大幅扩招与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当地主要产业相关的专业,确保毕业生能直接服务于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这些城市,正在拼命建大学!忠告:不管读书还是就业,去愿意建大学的...
广州作为传统教育强市,在已有中大、华工等 985 高校和 7 所双一流大学的基础上,还和香港科技大学共建广州校区,加快筹建广州交通大学、黄埔大学等,持续巩固教育优势。东莞则设立了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大湾区大学,这是首个以 “大湾区” 命名的高校,野心可见一斑。从珠三角的东到西,一场建大学的热潮正在...
人口下行,网友建议,北京应当合并组建5所新大学,必然更受欢迎
2. 北京城市学院 4大校区,分别位于中关村、航天城、顺义、廊坊大学城,跨京冀管理成本高。专业超60个却无核心竞争力,大量专业师资依赖外聘教师,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本科录取线常年贴近北京最低录取分数线,且近年来,征集志愿缺额占计划20%。3. 北京物资学院 校园规模较小,全日制本科生不足6000人;无一级学科博士...
高校数量全国第一,河南为何还在“拼命”建大学?|界面新闻
5月13日,教育部官网公示拟同意新增9所本科学校,其中2所位于河南,分别是河南体育学院(公办)、漯河食品工程职业大学(民办)。 河南体育学院位于郑州,以郑州大学体育学院为基础组建;漯河食品工程职业大学位于漯河,建校基础是漯河食品职业学院。 根据河南省的规划,还将依托相关专业院校组建独立设置的美术学院、音乐学院、外国...
密集迎来“新”大学,为城市竞争格局打开想象空间_新闻频道_央视网...
其中,3所新设的新型研究型大学——福建福耀科技大学、大湾区大学、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受到特别关注。这些城市的高等教育补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着重靠“外引”,即通过合作办学的方式,引入一批知名高校校区或是设置科研院所。
第二大城市筹建新大学,对城市发展有何意义? - 知乎
襄阳市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经济总量超过6000亿元的湖北省第二大城市,仅有湖北文理学院一所公办本科院校,筹建湖北交通大学(拟命名)对城市的发展具有多维度、深层次的战略意义。 一、重塑区域教育格局,填补高教空白 湖北省作为中部交通枢纽,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却长期缺乏以“交通”命名的大学,如果筹建湖北交通大学将填补...
为何江苏各地都在疯狂建大学?
进入2021年,江苏在高校建设上持续发力。近日,江苏省教育厅一口气发布了5所独立学院转设通知,江苏高等教育的“朋友圈”不断扩大。 江苏多地筹建新大学 作为经济强省,江苏的实力一直被各界认可。虽然各地经济发展有所差距,但GDP罕有短板,并且13市全部进入全国百强。
为什么各地都要大力建设大学呢?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知识和人才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大学作为知识和人才的摇篮,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因此,各地都要大力建设大学,以下是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促进经济发展: 大学是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优秀的大学可以为国家和地区带来先进的技术...
河南有4个大学城,分布在郑州的东西南北,第5个大学城呼之欲出?
第一个大学城:郑州东大学城,也叫龙子湖大学城。郑州东龙子湖大学城位于郑州市郑东新区,围绕龙子湖建有15所大学,在校学生总数超过了30万人,是郑州市最大的学生聚集地。以前,老百姓把这个地方称为“泥地”,遍布池塘和沼泽,芦苇杂草丛生,根本不是可耕良田。郑州机场迁移,市区框架拉大,便开始设计建设郑东新区...
安徽合肥,将迎来自己的“城市大学”
每一座经济强市,都渴望有一所以城市冠名的大学。众所周知,南京有南京大学,武汉有武汉大学,青岛有青岛大学,济南有济南大学,苏州有苏州大学,唯独合肥没有合肥大学。不过,这种情况很快将得到改变!因为教育部已同意合肥学院更名为合肥大学,这意味着安徽合肥,将迎来自己的“城市大学”!合肥学院,其前身是合肥联合...
前所未有:400亿建一所新大学!将改变“只有浙大”的局面?
政府的支持力度也很大。2025年5月22日,杭州市在政府工作报告里明确提出“积极筹办钱塘大学”。到了6月,学校用地已经在5月17日获得省政府批准。钱塘大学选址在西湖区之江转塘,总用地面积36.3公顷。根据规划,学校将重点发展人工智能、数字经济这些前沿和交叉学科,目标是建成一所特色鲜明的新型研究型大学。二、浙江高教的尴尬
这座一线城市,为何拼命建大学:10年新建8所,专业多侧重理工
在网络上,也曾有人调侃,中国不少城市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其实都是为深圳培养的。在这种说法下,不少人曾表示,深圳可以通过产业发展来吸引人才,不需要大手笔兴建大学。深圳全市面积1997.47平方公里,如果以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比全市50%的标准和土地开发强度50%来计算,目前大约1788万深圳人,主要生活在500平方...
数量已是“全国第一” 河南为何还在拼命建大学|豫观察
河南,要再建一所新大学! 前几天,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去鹤壁市调研,筹建中的河南信息科技学院,走进了公众的视野。 往前翻看新闻,会发现最近河南高等教育方面新动作不少:郑州大学河南医学院新校区开工;郑州大学河南音乐学院选址初步确定…… 在建新大学这件事上,这几年河南很拼。
河南高校迎重大变革!两所“新大学”如何重塑区域高等教育格局?
河南高校格局重塑:双轮驱动下的区域教育升级 (一)战略意义:填补空白,打造中部高教新增长极 中原电子科技大学和郑州航空航天大学的筹建,是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这两所高校的建设,是河南省落实 “高校三个调整优化” 战略的关键举措,旨在填补电子信息和航空航天领域的高等教育...
广东规划五大都市圈,这些新大学呼之欲出
加快深圳理工大学等高校筹建工作,探索都市型高校建设新模式。支持东莞、惠州提升高等教育办学水平,高起点建设大湾区大学,加快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筹)建设,支持东莞理工学院建设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惠州学院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据了解,香港城市大学(东莞)项目位于东莞市松山湖科学城内,珠三角环线和莞...
杭州还缺大学吗?为什么要筹建两所相似的大学?
杭州的高校数量虽然不算特别多,但并不稀缺,甚至已经出现大量的高等教育资源外溢,像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科技大学、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浙江传媒学院等省属高校都到杭州以外的周边城市建设校区。为什么不缺大学的杭州,还要在市区筹建一所新大学?特别是在已经拥有了西湖大学的情况下,还要筹建一所类似的大学真的有必要吗?
这座一线城市,正在加速建大学 - 知乎
2025年深圳高校预算数据前五排行榜。 如今的深圳,从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这样的综合性大学,到哈工大(深圳)、港中文(深圳)这样的合作典范,再到深圳技术大学这样的应用型大学标杆,以及深圳理工大学这样的新型研究型大学,不同类型的高校在这座城市各得其所,共同构成了深圳高等教育的生态系统。
高教实力全国领跑,广州及广东为何还在拼命建大学?_澎湃号·政务...
自此,广州本科院校扩容到38所,而包括本专科在内的普通高等院校增加到84所,超过武汉,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北京。 大学实力在全国领跑,广州及广东为何还在拼命建大学? 01 作为中国第一省会,广州一直以来都是传统高教重镇。 中国各大城市的科教实力,以北京、上海、南京为第一梯队,广州与武汉、西安、成都等位居第二梯队...
以城市冠名,一批新大学要来了 - 澎湃在线
近年来,不少地区提出的“以城市之名冠名大学”的建设潮流逐渐兴起。 建设以城市冠名的大学,已渐成为象征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的新标志。今年,内地多个城市发布的本市“十四五”规划中,都提出创建以城市冠名的大学。据不完全统计,目标城市冠名的高校,至少有35所。 发力多年,临门一脚 从建设的进度来看,有部分...